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fèiténg_____fángyù_____dānge_____cánbào_____wéikǒng_____2.成语练习。(1)把成语补充完整:___知非______汤___火(2)按要求写成语:___(寓言故事成语)___(历史故事成语)3.填一填。(1)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2)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3)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4)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5)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6)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学弈》4.句子训练。(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例句,发挥想象,从“饿”“厚”“盼”……词语选一个写句夸张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2)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照例句,写句中包含几处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3)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时,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4)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5.默写《竹石》或《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__________________快乐读书吧。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法国。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他弟弟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C.《爱丽丝漫游奇境》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展开了一段奇异旅程。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著名的科学家。B.《汤姆•索亚历险记》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C.《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整整18年后才回到英国。8.《鲁滨逊漂流记》的代表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流落荒岛b.救“星期五”c.建房定居d.驯养培育e.回到英国A.abcdeB.acbdeC.acdbe9.填空题。我最喜欢读《___》(填世界名著书名,本试卷已出现的不能再列),因为___。阅读.感悟阅读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10.文章的观点是,对于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做了阐述,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1.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12.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对照问题1和3,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14.“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材料三】“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15.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一带一路”是我国积极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一大举措。()(2)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3)“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16.从材料一得知,“一带一路”指的是___和___。①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②。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③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④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⑤“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⑥“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⑦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⑧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⑨“您老有60岁了吧?”⑩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⑪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⑫“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短文主要记叙了“我”登天游峰的事,表达了“我”十分得意、快乐之情。B.短文描写了“我”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扫路老人的形象,表达了“我”对扫路老人的赞美。C.短文中的景物描写对刻画扫路老人形象起衬托作用。18.对第4自然段句子:“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杯浓茶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热情好客,老人的热情好客一下子拉近我们的距离,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B.天游峰上非常冷,“我”登天游峰非常累,此时,老人一杯普通的浓茶显得特别热、香,就好像一股热流,驱赶走了我的寒冷。C.老人的热情和茶一样热,一样温暖,仿佛一股暖流渗入我的心里,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使我们之间的间隔消失得无影无踪。19.联系上下文想想,第7自然段中写“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原因()A.因为天游峰实在太高太险了,光想想就让人感到害怕。B.“我”想到老人在如此艰险的条件下,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天天扫石阶,感到十分惊讶,十分敬佩。C.老人身体很棒,每天能爬这么险的天游峰。20.与短文第2自然段划横线语句运用的相同修辞手法的是()A.树上的花仿佛风一吹就要掉下来似的。B.倾盆大雨,像泼,像倒。C.这位精瘦的老人像武夷山上的青松,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21.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22.用“”从短文中划出一处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写写这句话表现了老人的什么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口语交际当你放学回家时,看到抗疫志愿者在小区坚守岗位,请对志愿者说几句心里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习作(任选答一题)1.生活中经历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感动、欣喜若狂、盼望、归心似箭、惧怕、沮丧、难过……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感情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2)自拟题目。(3)不少于400字。2.仔细观察漫画,你心里产生了什么感受?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写一写你的心得体会,要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附加题25.连一连(把作品、作者、作者所在国家连起来)《骑鹅旅行记》刘易斯•卡罗尔英国《汤姆•索亚历险记》丹尼尔•笛福英国《鲁滨逊漂流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美国《爱丽丝漫游奇境》马克•吐温瑞典26.古诗文填空。诗句题目作者①________,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李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荀子》——③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刘方平④改过不吝,________。——苏轼27.填空题。(1)我最喜欢《田螺姑娘》中这两位精彩的人物:__________。(2)我最喜欢《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那个情节: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填人物)的__________(填品质)。(3)被誉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填人名),有关他的成语有__________。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8.朱自清是我国杰出的散文家、诗人。《背影》《荷塘月色》是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29.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在漫长轮椅生涯里铸造了一座文学的高峰。()30.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后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31.《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纪昌学射》《愚公移山》都出于此书。()32.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33.《卜算子》《浣溪沙》《清平乐》都是词牌名。()单选题。34.选项中人物都属于《草房子》这部作品的是()A.秃鹤细马桑桑蒋一轮纸月B.秃鹤细马桑桑葵花纸月C.秃鹤细马桑桑阿雏纸月35.选项中古诗都是诗圣杜甫所作的是()A.《春夜喜雨》《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望岳》B.《春夜喜雨》《望庐山瀑布》《登高》《望岳》《将进酒》C.《春夜喜雨》《鸟鸣涧》《登高》《望岳》《从军行》36.选项中名言都出自《论语》的是()A.(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1)不迁怒,不贰过。(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3)小信成则大信立。C.(1)有志者事竟成。(2)多行不义,必自毙。(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古文阅读。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7.请写出这篇文言神话故事的题目:《_______》,它选自《_______》。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_______。38.名句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______写的一句名言。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fèiténg_____fángyù_____dānge_____cánbào_____wéikǒng_____【答案】①.沸腾②.防御③.耽搁④.残暴⑤.唯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拼音拼写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腾、御、残暴”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成语练习。(1)把成语补充完整:___知非______汤___火(2)按要求写成语:___(寓言故事成语)___(历史故事成语)【答案】①.焉②.福③.赴④.蹈⑤.刻舟求剑⑥.围魏救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1)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2)根据题干要求,写出一个寓言故事成语和历史故事成语即可。如:守株待兔、纸上谈兵等。3.填一填。(1)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2)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3)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4)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5)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6)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学弈》【答案】①.劝君更尽一杯酒②.读书须用意③.莫道君行早④.子欲养而亲不待⑤.不必法古⑥.苟周于事⑦.不必循旧⑧.弗若之矣⑨.为是其智弗若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名句和文言文的默写。(1)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古训《增广贤文》,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句古语,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以此来告诫子女行孝要及时,趁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关心关爱他们,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5)“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6)选自《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4.句子训练。(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例句,发挥想象,从“饿”“厚”“盼”……词语选一个写句夸张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2)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照例句,写句中包含几处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3)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时,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4)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他饿得快要前胸贴后背了。②.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写作业,有的在一心一意地默读课文,有的在专心致志地画画,有的在全神贯注地做手工。③.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时,世界上最远的距离难道不就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吗?④.发电站每年发的电,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照例句,发挥想象,从“饿”“厚”“盼”……词语选一个写句夸张手法的句子。盼:我盼望着他回来,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照例句,仿写句中包含几处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的句子。如:自习课上,同学们若无其事:小红在聚精会神地看《鲁宾逊漂流记》;少明在全神贯注地画一棵小树;小慧屏息凝神正思考一道数学难题;而小星正专心致志地写日记……(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改成反问句,添加“不”“吗”,把句号变为问号。(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词语搭配不当,“发电量”不能“输送”,应把“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5.默写《竹石》或《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解析】【详解】《竹石》出自清代诗人郑燮。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浣溪沙》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全诗: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游览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兰花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松林中传出杜鹃鸟的叫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淌呢!所以,不要在年老时感叹时光的流逝。快乐读书吧。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法国。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他弟弟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C.《爱丽丝漫游奇境》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旅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要弄清楚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A.《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瑞典。说法错误。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说法错误。C.《爱丽丝漫游奇境》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旅程。说法正确。故选C。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著名的科学家。B.《汤姆•索亚历险记》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C.《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整整18年后才回到英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要弄清楚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是英国作家、数学家。说法错误。B.《汤姆•索亚历险记》表达了对自由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说法正确。C.《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整整28年后才回到英国。说法错误。8.《鲁滨逊漂流记》的代表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流落荒岛b.救“星期五”c.建房定居d.驯养培育e.回到英国A.abcdeB.acbdeC.acdbe【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要弄清楚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无人岛上,凭着坚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在荒岛上生存下来,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根据阅读积累可知,《鲁滨逊漂流记》的代表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岛上遇险、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9.填空题。我最喜欢读《___》(填世界名著书名,本试卷已出现的不能再列),因为___。【答案】①.悲惨世界②.这本书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对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了悲悯和同情。【解析】【详解】考查了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本题是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如:我最喜欢读《钢铁是怎样烧成的》,因为它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毅力会影响人的一生的成就的。阅读.感悟阅读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10.文章的观点是,对于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做了阐述,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1.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12.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对照问题1和3,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14.“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题之后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11.①.波义尔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②.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③.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12.①.溅上盐酸的紫罗兰变红了②.紫罗兰中遇到盐酸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其他植物中有没有这种物质?……

③.多次实验

④.大部分花草受到酸或碱的影响都会改变颜色,制成了石蕊试纸。⑤.南美洲东海岸的突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并且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⑥.为什么会吻合?

⑦.认真研究,阅读文献,美国东海岸、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蚯蚓

⑧.系统整理了“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⑨.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⑩.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

⑪.对自己儿子及二十名成年人进行反复观察实验

⑫.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13.都是从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不断探索,然后发现真理。14.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现象:苹果树上一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砸在牛顿头上。问题:为什么苹果熟了就要掉下来?而不是往上升?探索:一定要有一种力量把苹果从树上拉下来,随后不断探索,进行反复的试验。发明或发现:最后得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观点。阅读文章,结合文中“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分析可知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中从“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进行了阐述。【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第二段内容及关键句“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可知第一个事例是:波义尔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结合第三段内容及关键句“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可知第二个事例是: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结合第五段内容及关键句“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可知第三个事例是: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本文题目就是本文主要观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即:全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学生根据三个事例,结合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内容根据“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发明发现”找出写出叙述思路即可。

【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本文用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求本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可以结合全文内容来谈,发现这三个事例都是在说明: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并且坚持不懈地思考,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的道理。【14题详解】本题考查思维拓展。学生根据积累,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写出一个类似的科学事例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特与壶盖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他小的时候,有一天看祖母做饭。火炉上,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发出啪啪的声音。瓦特很奇怪,就问祖母:“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祖母说:“水开了,壶盖就跳动了。”瓦特又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呢?”祖母回答不上来。从此,瓦特就常常坐在炉子旁边仔细地观察。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水汽直往上冒,冲起了壶盖。他想:壶盖是被水汽推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汽,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会产生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瓦特长大以后,还是不断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很多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材料三】“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15.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一带一路”是我国积极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一大举措。()(2)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3)“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16.从材料一得知,“一带一路”指的是___和___。【答案】15①.√②.×③.√16.①.丝绸之路经济带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1)由材料二中“‘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可知本题说法正确。(2)本题说法错误。由材料三中“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可知,2016年6月底,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3)由由材料三中“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可知本题说法正确。【16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一可知,“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经过亚洲、非洲、欧洲等国家。①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②。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③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④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⑤“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⑥“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⑦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⑧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⑨“您老有60岁了吧?”⑩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⑪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⑫“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短文主要记叙了“我”登天游峰的事,表达了“我”十分得意、快乐之情。B.短文描写了“我”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扫路老人的形象,表达了“我”对扫路老人的赞美。C.短文中的景物描写对刻画扫路老人形象起衬托作用。18.对第4自然段句子:“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杯浓茶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热情好客,老人的热情好客一下子拉近我们的距离,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B.天游峰上非常冷,“我”登天游峰非常累,此时,老人一杯普通的浓茶显得特别热、香,就好像一股热流,驱赶走了我的寒冷。C.老人的热情和茶一样热,一样温暖,仿佛一股暖流渗入我的心里,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使我们之间的间隔消失得无影无踪。19.联系上下文想想,第7自然段中写“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原因是()A.因为天游峰实在太高太险了,光想想就让人感到害怕。B.“我”想到老人在如此艰险的条件下,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天天扫石阶,感到十分惊讶,十分敬佩。C.老人身体很棒,每天能爬这么险的天游峰。20.与短文第2自然段划横线语句运用的相同修辞手法的是()A.树上的花仿佛风一吹就要掉下来似的。B.倾盆大雨,像泼,像倒。C.这位精瘦的老人像武夷山上的青松,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21.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22.用“”从短文中划出一处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写写这句话表现了老人的什么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A18.B19.B20.C21.天游峰的扫路人22.“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表现出老人自强不息、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精神和生活态度。【解析】【详解】(1)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主要歌颂的是老人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而不是为了表达“我”的得意、快乐之情。故A项错误。(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并未提到过“我”的寒冷,这杯茶是侧面描写,用茶衬托出老人的热情,老人的热情一下子拉近我们的距离,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故B项错误。(3)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据上文“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通过游客反衬出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表达出我对老人的惊讶、敬佩。故答案为B。(4)考查了修辞手法。“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梯比作银丝。A项是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是排比的修辞手法;C项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人比作武夷山上的青松。故C项正确。(5)考查了学生加标题的能力。好的标题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主题。认真读短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概括事件即可。通过阅读可知,本文记叙了“我”在游玩武夷山天游峰时偶遇了一个老当益壮、热情自信的扫路老人,表达了“我”对扫路老人的敬佩和赞扬。由此可加标题:天游峰的扫路人。(6)考查了对文章人物的描写方法。划出一处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能表达出老人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即可。23.口语交际当你放学回家时,看到抗疫志愿者在小区坚守岗位,请对志愿者说几句心里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国难当头,方显英雄本色!你们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加入抗疫行列,如此壮举,实在令我佩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语言表达能力。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抗疫志愿者在小区坚守岗位,我对志愿者说几句心里话:“国难当头,方显英雄本色!你们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加入抗疫行列,如此壮举,实在令我佩服。”24.习作(任选答一题)1.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感动、欣喜若狂、盼望、归心似箭、惧怕、沮丧、难过……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感情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2)自拟题目。(3)不少于400字。2.仔细观察漫画,你心里产生了什么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你的心得体会,要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答案】范文:师生情人们往往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蜡烛,我却总觉得我们的班主任韩老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记得那是初秋的一天早晨,天刚刚亮,我感到一阵阵的难受,头昏昏沉沉的,在床上辗转反侧。实在睡不着了,只好穿衣起床,头重脚轻、无精打采地来到学校。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老师像往常一样夹着书本平稳地走进教室,用她那慈祥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目光在我的脸上停了一会,就开始上课了。不多时,我的胃里一阵阵翻滚,直往上涌,真想吐,脸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老师发现了我的异样,关切的问:“晓迪,你不舒服?”为了不影响同学们上课,我尽力装出没事的样子,使劲摇摇头。老师用疑惑的目光望了望我,又接着讲课。猛然,我觉着有许多东西涌上了喉咙,我再也压抑不住了,“哇”地吐了一地。顿时,一股难闻的气味把周围的同学熏得纷纷捂住了鼻子。韩老师急忙把书放下,疾步走到我跟前,一手轻轻地为我拍着后背,一手抚摸着我的额头,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待我稍稍感到舒服些了,韩老师又到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递给我。我喝了几口开水,觉得心里好受多了。韩老师关心地说:“晓迪,你到卫生室去看一看,顺便回家休息一下,落下的功课我会抽空给你补上的。”老师又担心地问:“自己能走吗?”“能走。”我听完韩老师的话,透过模糊的视线,看见的是韩老师正在注视我的那双焦虑的眼睛。韩老师用自己的手绢为我擦干脸,然后让一个同学扶着我回去看病。她一直跟着我们,把我们送出门口。我走过楼道拐弯,回头望了望,只见老师双手拿着杯子,关切地望着我,我默默地望着老师,有气无力地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你回去吧,全班的同学在等着你呢。”我病好回到学校,听同学们说,那天我走后,老师怕影响同学们学习,忍着酸臭把我吐得扫了出去,继续给同学们上课。我听了,一股暖流传遍全身:韩老师﹣﹣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你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我怎能不感激你呢?从此后,白天在课堂上,我坐直身躯全神贯注听课;晚上,我灯下伏案疾笔苦拼。因为我深深地知道,珍惜老师的劳动,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献上优异的成绩,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解析】【详解】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写一件给你深刻情感体验的事。审题立意: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件难忘的事,这件事给你一种深刻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选材分析: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构思指导: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叙述的事。正文:具体写一写,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交代清楚;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附加题25.连一连(把作品、作者、作者所在国家连起来)《骑鹅旅行记》刘易斯•卡罗尔英国《汤姆•索亚历险记》丹尼尔•笛福英国《鲁滨逊漂流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美国《爱丽丝漫游奇境》马克•吐温瑞典【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刘易斯·卡罗尔。26.古诗文填空。诗句题目作者①________,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李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荀子》——③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刘方平④改过不吝,________。——苏轼【答案】①.又疑瑶台镜②.与人善言③.暖于布帛④.伤人以言⑤.今夜偏知春气暖⑥.从善如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和名言警句。完成诗歌默写不难,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1)出自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全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这句话出自先秦荀子的《荀子•荣辱》,意思是说:对人说美好的话语,比衣服还要温暖;出语伤人,比用枪矛刺人还要重。(3)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月夜》。全文: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上皇帝书》。改过不吝,意思是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从善如流,意思是形容能迅速而顺畅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27.填空题(1)我最喜欢《田螺姑娘》中这两位精彩的人物:__________。(2)我最喜欢《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那个情节: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填人物)的__________(填品质)。(3)被誉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填人名),有关他的成语有__________。【答案】①.谢端、田螺姑娘②.山洞寻宝③.汤姆•索亚④.喜欢冒险⑤.王羲之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人物赏析。《田螺姑娘》讲述的是:有个农夫从农田里带回一只田螺,带回家后,变成一个美丽贤惠的姑娘,会坐家务会做饭,细心照顾农夫,两人很幸福生活的故事。人要乐于助人和懂得感恩。田螺姑娘为了报救命之恩去帮助善良的单身汉谢瑞,传为了千古佳话。所以我最喜欢《田螺姑娘》中的谢端和田螺姑娘这两位精彩的人物。(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描述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的冒险故事。我最喜欢《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山洞寻宝这个情节,从中体现了汤姆•索亚喜欢冒险的品质。(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书圣,对王羲之的别称,有关他的成语有:东床坦腹、入木三分、放浪形骸、崇山峻岭、意在笔先等。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8.朱自清是我国杰出的散文家、诗人。《背影》《荷塘月色》是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29.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在漫长轮椅生涯里铸造了一座文学的高峰。()30.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后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31.《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纪昌学射》《愚公移山》都出于此书。()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