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背景课件_第1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背景课件_第2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背景课件_第3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背景课件_第4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背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背景

1.“公共卫生”人----健康----发展“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全民健康,就产生背景公共卫生的历史起源公共卫生起源于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是从疾病开始的,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和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人口增长人类定居和大规模群居带来了各种各样影响健康的问题人、畜粪便和垃圾的大量堆积经蚊子、苍蝇、老鼠等传播的传染病食物源性及水源性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等公共卫生概念的演进、公共卫生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步并且密不可分。现代公共卫生前期人类最初文明的四个特征是:1)食品生产出现剩余;2)出现乡镇、城市和政府;3)劳动分工;4)形成纪录时间的系统形成和发明书写。食品剩余要求解决水和食品的质量和数量安全问题;乡镇和城市的出现要求政府解决城市规划中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及其他环境卫生问题以及个人卫生和由于群居所带来的传染病流行的控制问题;劳动分工要求解决职业病问题;而纪录时间的系统形成和书写的发明则对人类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的记录和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早期的公共卫生概念和理论也是在具体的饮食安全,环境卫生和传染病应急等公共卫生的实践中开始出现萌芽。中世纪(公元500年到1500年),欧洲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已见雏形。欧洲1348-1361年的黑死病(鼠疫)估计死亡人数在2400万到5000万之间,几乎是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人类终于认识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以政府主导的现代公共卫生萌芽开始出现。欧洲威尼斯为此于1485年建立了国境卫生检疫制度。中世纪中国

(从南北朝到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经历的时期)中国的公共卫生基本上是停滞不前。宋代曾出现过的以政府主导的现代公共卫生萌芽,昙花一现之后就消失了。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萌生十四世纪的黑死病→摧毁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新的农业技术革新→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市繁荣→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欧洲的海外扩张和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国际贸易。1601年《不列颠伊丽莎白贫穷法》(简称《贫穷法》)明确规定地方自治政府对穷人的健康和社会福利负责任。《贫穷法》为现代公共卫生的诞生铺平了阳光大道。公元1500年到公元1830年在西方是一个巨变的年代。中世纪的主要技术发明大多出自中国,西欧用中国的技术发明于海外扩张,促进科技迅猛发展,引发工业革命,迅速走向现代化。

现代化带来的威胁群体健康的新问题促使人们应对传染病流行,规范环境,保护健康,由此孕育出了现代公共卫生。中国这一时期正处于明朝末期和清朝的早中期。现代公共卫生时期欧洲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也带来了威胁人类健康的新环境。现代公共卫生起源于英国,英国为工业化新环境付出的不健康和早死的代价是巨大的。1834年通过的《贫穷法修订法案》(简称《新贫穷法》)。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穷人的健康和社会福利负责任,提高了城市和社区应对环境和供水卫生问题的能力,标志着有组织的政府主导的现代公共卫生时期的到来。西方现代公共卫生

(1830年到2008年)1832年英国国会调查1601年《贫穷法》的执行情况后发现疾病是贫穷和高成本扶贫的原因之一。1842年,查德威克发表了现代公共卫生起源史上最重要的文件:《大不列颠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提出了采取全面行动的框架,成为正在兴起的英国卫生改良运动(Sanitarymovement)的蓝图。该报告最大的影响是推动英国国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公共卫生法:《1848年公共卫生法》。现代公共卫生进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的重要时期

(1970年代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现代公共卫生始于地方政府对工业化带来的高死亡率和传染病流行的反应。魏尔啸等人也在德国积极倡导和实践卫生改革和社会改革,为现代公共卫生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始于1940年代的以弗兰明汉心脏研究为代表的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始于1950年代的以杜尔和希尔的吸烟和肺癌关系研究为标志的对癌症的研究为现代公共卫生对非传染病采用预防和干预健康危险因素的新途径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学根据。1946年,国际性的公共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布了拉龙德(Lalonde)报告,指出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生物学的,环境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创了公共卫生领域的新纪元。1830年至今(2009年)的近180年期间,现代公共卫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诞生,在卫生改良和社会改革的浪潮中成长,在细菌学革命和随后的免疫学和现代药物学迅猛发展的时代里走向成熟。现代中国公共卫生(1919年-1949年)开始于1910年伍连德领导的东三省防制鼠疫行动在兰安生,陈志潜等人的努力上,培养了一批公共卫生人才,摸索和积累了适合我国城乡社区公共卫生的模式和经验。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系统发展还要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现代中国公共卫生(1950年至今)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真正地成长与壮大是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的,是由政府主导的,是在应对中国公共卫生问题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1949年,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是:(1)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性疾病;(2)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疾病;(3)突然发生的严重威胁我国国力和战斗力的敌人细菌战。政府(1)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2)建立了全国卫生防疫体系;(3)建立了妇幼卫生保健体系;(4)建立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体系。1953年到1965年,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和健全,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基本控制了鼠疫,霍乱和结核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显著地减低了新生儿破伤风和产褥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03年爆发的SARS危机使我们对公共卫生认识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走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是政府在建设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为保障军民健康,巩固政权,发展生产,应对细菌战而构建的。一系列瞩目的成绩50多年的时间里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控制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显著地降低了孕妇和婴儿死亡率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网中国人民的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6年的73岁(2015年为76.34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令全世界同道刮目相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传染病的大流行,又将带来公共卫生事业怎么样的变革2.“病了治得起、老了养得起”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特征:服务免费,费用由政府承担,直接面向群众。产生背景3.每个人都有份国家富强,百姓安乐产生背景如何学好本课程一、综合性----理解、思考二、基础性----回顾、复习、总结三、应用性----重视小组讨论,为岗位实

践打基础课程特点----学习方法要求专心听讲:我讲你听,我写你看,手机静音,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绪论一、初级卫生保健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录一、初级卫生保健1.概念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策略和根本途径。2018年《阿斯塔纳宣言》重申了《阿拉木图宣言》的重大历史意义,并且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出新的全球承诺。一、初级卫生保健1.概念初级卫生保健是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从需要上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从受益说,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从技术上说,是科学可靠的;从费用上说,是人人能够负担得起的;从国家说,是政府的职责;从群众说,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从卫生机构说,是要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服务;从社会经济发展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初级卫生保健2.内容——四个方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一、初级卫生保健2.内容——八项要素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基本环境卫生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提供基本药物增加项目: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一、初级卫生保健3.实施原则体现社会公正原则社区和群众参与原则部门协同原则预防为主原则适宜技术原则综合应用原则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疾病尚未发生时症状发生前期临床出现期及发病后期一级预防措施二级预防措施三级预防措施生物学发病期亚临床期临床期结局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1.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primaryprevention)。采取健康促进与特殊保护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1.一级预防举例:WHO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具体包括:卫生立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习惯、创造良好环境、免疫接种、消毒杀菌灭虫、监测环境毒物、甄别危险人群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2.二级预防即临床前期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主要通过病例发现、年度体检或周期性健康检查、社区筛检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即“三早”)疾病的目的。疾病早期发现后应立即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身体尽早痊愈。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3.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tertiaryprevention)。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或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后遗症,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机体的功能。包括防止病残和康复工作。做好三级预防,开展康复医学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康复保健功能,可以减轻临床治疗压力,促进病残人恢复,提高生命质量。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定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以达到疾病预防控制的目的。其特征是服务免费,费用政府承担,直接面向群众。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定义2009年2009年2011年2015年2019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一次修订第二次修订第三次修订2017年新划入19个项目,人均经费补助标准达到69元项目内容扩大至12类共14项。补助经费标准从人均15元提高至45元。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意义是党和政府实施的惠民政策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项目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项目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项目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国家的惠民政策体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共卫生制度建设

–--预防为主,普及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面向所有人群的服务项目0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02健康教育服务0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0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05免费提供避孕药具06健康素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面向特殊人群的服务项目

07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08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09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10预防接种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面向患病人群的服务项目11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1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13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4中医药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定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之一。“均等化”体现的是公平性和人人享有,旨在使人人都均等地享有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定义是国家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需要,制订和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2009年01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02国家免疫规划03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04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05在贵州云南等六省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06农村改水改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除上述六项内容外,根据需要又增加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对全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免费补服叶酸项目;孕产妇乙肝、梅毒、艾滋病免费筛查项目;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项目内容《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规范(2019年版)》新划入的项目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原重大公共卫生、计划生育项目中的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卫生应急、孕前检查等内容合并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9年新增项目19项2019年增2增3增4增5增6增1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人禽流感SARS防控项目鼠疫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控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