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板块的重要课文,作者李星华通过回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展现了李大钊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本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十六年前的回忆》作为单元重点课文,承载着引导学生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体会革命精神内涵的重要使命。从写作手法来看,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头直接叙述父亲的忌日,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叙述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李大钊同志的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文中还多处运用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突出了李大钊同志的伟大精神。在知识体系构建上,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记叙文,但对于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运用倒叙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等写作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深化。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提升记叙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文学作品奠定基础。此外,对革命历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教学目标(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阀、避、啪”等,理解“军阀、严峻、含糊”等词语的含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3.
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找出文中描写李大钊的细节语句,并分析其作用;模仿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片段写作,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1.
通过对文中李大钊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深入理解李大钊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2.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倒叙手法的作用,分析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对文章结构和表达技巧的理解。3.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1.
体会文章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美的鉴赏能力。2.
欣赏李大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四)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1.
了解李大钊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2.
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尊重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1.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表现,感受他的革命精神。3.
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其作用。四、教学难点1.
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李大钊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
理解倒叙手法和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能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3.
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革命精神有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意识。五、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李大钊所处的环境,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学习的代入感。2.
问题引导法: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李大钊在被捕前为什么不离开北京?”“从李大钊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4.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准备课堂练习题目和拓展阅读材料。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阅资料了解李大钊的相关信息,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十六年前,去了解一段关于革命先烈李大钊的感人故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困苦,李大钊同志为了传播革命思想,四处奔走,他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去探寻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重点强调“阀、瞅、靴”等字的读音。(2)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理解“军阀、严峻、含糊、恐怖”等词语的意思。比如,让学生联系文中描述的社会背景理解“军阀”;通过找“严峻”的近义词“严肃、严厉”来理解其含义。3.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4.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回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展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三)精读课文,感悟形象1.
学习“被捕前”部分(1)指名朗读第2-7自然段,思考:从这部分内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抓住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他的人物形象。例如,“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从“坚决”一词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负责,他把革命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李大钊在局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离开北京?(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李大钊不离开北京是因为他对革命事业充满坚定的信念,他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即使面临危险,也毫不退缩,表现出了他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设计意图:通过对“被捕前”部分的精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李大钊的人物形象,体会他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2.
学习“被捕时”部分(1)学生自由朗读第8-17自然段,画出描写李大钊和敌人的句子,对比分析,你有什么发现?(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如“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通过对敌人的描写,表现出敌人的凶狠残暴;“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从李大钊的表现可以看出他的沉着冷静、临危不惧。(3)教师提问:李大钊在被捕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为什么能如此镇定?(4)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这是因为李大钊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革命事业,所以才能在危险面前保持镇定。[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描写李大钊和敌人的句子,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李大钊的英勇形象,理解他的革命精神根源,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3.
学习“被审时”部分(1)分角色朗读第18-29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李大钊与法官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2)引导学生分析李大钊的语言,如“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我不知道”等,体会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品质。(3)提问:李大钊在法庭上的外貌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4)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得出:李大钊在法庭上“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尽管遭受了敌人的折磨,但他依然坚定,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对人物语言、外貌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李大钊在被审时的英勇表现,感受他的伟大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分析能力。]4.
学习“被害后”部分(1)齐读第30-33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得知父亲被害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悲痛之情,如“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通过对母亲和“我”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恨。(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从李大钊身上学习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坚定的革命信念、英勇无畏的精神、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为了理想和信念勇于奉献的品质。[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被害后”部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对李大钊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深入探究,学习写法1.
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思考: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有什么好处?(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采用倒叙手法,开头直接叙述父亲的忌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2.
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分析其作用。(1)例如,敌人的残暴与李大钊的镇定形成对比,突出了李大钊的英勇无畏;法庭上法官的粗暴与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形成对比,表现出李大钊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通过对比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3.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1)再次出示文中描写李大钊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让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描写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2)教师总结细节描写的要点:要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方面进行描写,通过细节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品质。(3)布置小练笔:选择一个熟悉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段,突出人物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深入探究文章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掌握倒叙、对比、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精神?(1)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将革命精神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青春》《庶民的胜利》等李大钊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的思想和贡献;推荐《红岩》《小兵张嘎》等革命题材的书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荐阅读相关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六)课堂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的主要情节、李大钊的人物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等。2.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发言,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3.
布置课后作业:(1)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2)完成小练笔,将运用细节描写写的片段进行修改完善,誊抄到作文本上。(3)查阅资料,了解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制作一份手抄报,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记忆;作业布置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七)评估设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等。评价标准为:积极参与,主动发言,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为优秀;能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为良好;参与度较低,需要教师多次引导为待提高。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背诵作业,能够熟练、准确背诵为优秀,背诵较熟练但有少量错误为良好,背诵不熟练或错误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物流配送体系运营管理人才用人合同
- 2025年度就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房屋合同转让及租客入住前家具检查清单
- 2025年度体育赛事参与者免责协议书
- 2025年度客栈品牌授权及经营管理合同
- 2025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算力行业分析:算力与社交平台深度融合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生物学试卷
- 焊接及无损检测发言材料
- 厨房后勤工作计划
- 2024年知识竞赛-竞彩知识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医院DRG付费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
- (2024年)保安培训图文课件
-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知识讲座
-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 JBT 7901-2023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 (正式版)
- 2024年南通建筑电工证考试题模拟试题电工培训试题及答案(全国通用)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 基于STM32Cube的嵌入式系统应用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