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业达标]1.《史记》记载:“《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这是对哪一文学成就的描述()A.《诗经》 B.楚辞C.汉赋 D.唐诗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文学成就涉及风、雅、颂三部分,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是对《诗经》的描述。故选A项。2.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该诗篇所呈现的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志向主义答案A解析楚辞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源头。《离骚》是楚辞体中的名篇。故选A项。3.自汉高祖至景帝的60多年间,赋体文学在创作上大体接着着楚辞的余绪,以骚体赋为主流。有文学史家称,汉初“只可算是辞的时代,而不是赋的时代”。汉初赋体文学形成此特点的缘由主要是()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B.道家无为思想的制约C.战国楚辞体的影响D.政府文化政策的限制答案A解析依据文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可知,汉初的文化形式与汉初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故A项正确。B、C两项不是主要缘由,故解除;汉初文化政策相对宽松,汉武帝后趋于严厉,故D项错误。4.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时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好像没有任何约束”。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A.孟浩然 B.杜甫C.李白 D.白居易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盛唐”“最强音”“没有任何约束”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可知,该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调,故选C项。5.“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称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消遣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消遣手段,便适应城市的消遣须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A.词兴起于市中的消遣场所B.词的格调不高,文学走向颓废C.词的旺盛与商业发展有关D.词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答案C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是词的演唱,并未提到词的兴起,故A项错误;宋词是继唐诗而起的又一诗歌高峰,故B项错误;题干中“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消遣手段,便适应城市的消遣须要而发展起来”说明词的发展与城市商业的发展有关,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词的风格,故D项错误。6.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难过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半诗半文,辞藻华丽B.结构严谨,平仄有致C.重章叠句,语言质朴D.形式敏捷,雅俗兼具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元曲作品可以看出,其句式长短不一,形式敏捷多变,抒情叙事兼备,可雅可俗。故选D项。7.明朝后期的“三言二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子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输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调深厚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更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供应丰富素材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三言两拍”以商人和城市生活为写作题材,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供应丰富素材,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解除;B项偏离材料的主旨,解除;古代中国由于重农抑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更,解除C项。8.《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属“四大奇书”答案A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选A项。明清时期,儒学仍是正式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行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错误;《红楼梦》不属于“四大奇书”,故D项错误。9.说到人们生活经验的艰辛和悲壮,我们或许会想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名句。这三句所反映的文学体裁分别是()A.骚体、词、赋B.骚体、词、诗C.词、骚体、诗D.词、赋、诗答案B解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时期屈原的名句,属于楚辞(也称“骚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北宋词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唐代诗人杜甫《春望》里的名句。B项正确。10.在学完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后,小吴同学得到如下结论和相识,其中正确的是()A.《诗经》反映了自上古至春秋的历史B.楚辞和汉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C.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D.《水浒传》塑造了一批反清的梁山英雄形象答案C解析唐朝开放与旺盛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旺盛;宋朝时期商业发展,城市旺盛,市民阶层壮大,能够歌颂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须要。因此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故选C项。《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解除A项;《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解除B项;《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解除D项。[等级提升]11.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精彩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论的文献”,它“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说明《诗经》()A.是探讨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B.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C.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D.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答案A解析《诗经》出现于春秋末年,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是探讨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故A项正确。中国市民文学起先于宋朝,故B项错误;材料未表明《诗经》推动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故C项错误;《诗经》奠定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故D项错误。12.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随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剧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A.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受到时代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具有时代精神、“义理”倾向,故选C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并没有反映君主专制的内容;B项错误,这与理学的地位无关;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士大夫阶层而不是市民阶层。13.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志向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抗拒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反映了人们对公允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答案C解析《西游记》没有反映官场腐朽与黑暗,故A项错误;陶渊明代表学问分子,并不代表市民阶层,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志向和追求”“敢于抗拒斗争”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东晋时期政局不稳,政治混乱,贪污腐败盛行,内乱频生,人民生活困苦;而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空前强化,阶级冲突尖锐,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故C项正确;《桃花源记》并不涉及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冲击,故D项错误。14.明代通俗小说中描写道:“他那边土俗,但是有资财的,就呼为朝奉,总是尊他”;“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这些描述反映出当时()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宝而变更B.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得到实施C.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D.商人的政治地位已跃居首位答案A解析从材料“有资财的,就呼为朝奉,总是尊他”“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中可以看出,明朝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观念发生变更,逐利思想渐渐盛行,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始终实行,故B项错误;C项“已被抛弃”说法错误,解除;D项“跃居首位”说法错误,解除。15.中国古代文学表达形式历经赋、诗、词、曲、小说的变更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更③商品经济的旺盛④文学从社会上层到社会下层的传播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所述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的发展趋势是从社会上层到社会下层,无法反映出专制皇权的加强,故①错误,④正确;汉代科举还未产生,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故②错误;材料中的发展变更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壮大,通俗文学也发展起来,故③正确,故选B项。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褒(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消遣场所也须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缘由。(3)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对此你有何相识?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的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宠爱。特征:大一统。(2)缘由:都市(城市)的旺盛;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民间消遣的须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须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须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渐渐流传到民间下层(渐渐世俗化、通俗化)。相识:文学体裁要适应社会大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