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2祖国统一大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2祖国统一大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2祖国统一大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2祖国统一大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22祖国统一大业一、选择题1.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运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来祖国,我们将敬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见()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解析: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运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B项错误;“九二共识”是1992年提出的,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确立于20世纪80年头初期,故D项错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1月1日,宣布采纳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故A项正确。答案:A2.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务相关的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两岸三通的实现D.“九二共识”的达成解析:题中图片反映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故与“一国两制”构想相关。A、C、D三项皆与台湾问题有关,故解除。答案:B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授权澳门特殊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高校新校区实施管辖,横琴岛澳门高校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意味着横琴岛的一部分将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新区域。这表明()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B.“一国两制”保证了澳门的旺盛稳定C.“一国两制”适合中国任何地区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解析:从材料中“授权”“新区域”等信息可知,澳门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国两制”构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故选A项。C、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答案:A4.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该方案的提出()①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②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旺盛和发展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④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在香港问题上成功实践,它解决了香港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港澳回来,但不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①错误;“一国两制”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旺盛和发展,故②正确;“一国两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故③正确;“一国两制”为国际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供应了借鉴,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5.香港学者郑宇硕认为:香港回来……几年过去了,中国领导人仔细执行了“不干预”政策,赢得了香港民心。中心政府“不干预”的是()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国防军事D.外交事务解析:“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对此不干预,故选A项。答案:A6.1983年,邓小平说:“要实行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心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行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这表明他()A.坚持和平统一为唯一方式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宏大构想C.提倡两党间进行对等谈判D.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坚持和平统一为唯一方式,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实行第三次合作”,可知邓小平主见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D项错误。答案:C7.20世纪80年头后,台湾的报刊上人们常常能读到类似“近乡(大陆)情更怯”的文章,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此状况()A.说明两岸对抗关系已出现缓和B.推动了“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C.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D.表明台湾民众支持“一国两制”解析:据材料“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可知两岸关系还没有缓和,故A项错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已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故B项错误;据材料台湾人民希望祖国统一,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故C项正确;台湾民众希望亲人团聚和祖国统一,但支持“一国两制”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8.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决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决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决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A.必需坚持“九二共识”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C.两岸三通的扩大D.政党之间的沟通合作解析: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九二共识”的实现,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故A项正确;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是“九二共识”的前提,故B项错误;两岸三通的扩大是2008年,故C项错误;政党之间的沟通合作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全部酷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从现实动身,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材料二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假如不能和平解决,只好运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和则两利,离则两伤”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什么?(2)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设想?他提出这一设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解析:第(1)问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次国共合作及裂开的史实作答。第(2)问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第(3)问结合“一国两制”的史实回答。答案:(1)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使国民革命蓬勃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当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合作关系裂开,国共两党起先了尖锐的对峙,这使日本侵略者有可乘之机,在20世纪30年头一步步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随着中日民族冲突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国共两党进行了其次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斗争的成功;然而,抗战成功后,国民党坚持独裁的反动方针,使中国人民重新陷入战火,并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