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广东有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枫溪瓷烧制技艺B.粤绣C.广东剪纸D.增城核雕2.韶关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下列韶关美食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始兴枇杷 B.张溪香芋 C.樟市黄豆腐 D.南雄板鸭3.实验室存放白磷的化学药品柜应张贴的标志是()A. B.C. D.4.下列化学知识归纳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B.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C.黄铜、磁铁矿属于金属材料D.尿素、硝酸钾属于复合肥5.下列物质分类中错误的一组是()A.混合物:石油、石灰水 B.碱:烧碱、纯碱C.单质:红磷、铜 D.氧化物:二氧化碳、蒸馏水6.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2个氦原子:He2B.三个硫酸根离子:3SC.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FeD.高锰酸钾:K2MnO47.流感季节学校采购了一批医用酒精(溶质是乙醇)用于杀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含有4种元素B.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D.酒精能杀菌的原因是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8.题图是一个篮球鞋的材料剖析图。根据图中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耐磨网纱鞋面使用的是天然有机材料B.鞋底中部尼龙玻纤片是复合材料C.鞋中使用的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是塑料D.鞋底耐磨止滑橡胶使用的是合成橡胶9.手机快充电源适配器需要使用氮化镓这种材料。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9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是31C.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NG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能提高肥效B.煤炉旁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切过酸菜的菜刀要及时清洗防止菜刀被锈蚀D.炒菜时油锅起火应立即用水浇灭1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漏斗 B.玻璃棒 C.陶土网 D.蒸发皿12.题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B.反应后溶液不导电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13.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KCl固体,并充分溶解。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关于①~④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烧杯序号①②③④温度(℃)10305070A.溶质质量:①<②B.溶液质量:②<③C.溶质质量分数:③<④D.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的双氧水应浸没分液漏斗下端B.装置Ⅰ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装置Ⅱ中气体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D.在装置Ⅰ、Ⅱ中加装有浓硫酸的多功能瓶可收集干燥的氧气15.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图为我国古代“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的部分场景。“以士擊(即砖坯)垒作两个方头炉,一炉中著铜盘,使定,即密泥之,一炉以炭烧石胆使作烟(氧化铜),以物扇之,其精华(硫酸)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开取任用”。“炼石胆取精华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反应1:CuSO·5H2OΔ__CuO+SO3↑+5H2O↑,反应2:SO3+H2O=H2SO(1)将铜制成铜盘,是利用了铜的性。(2)“炭烧石胆使作烟”中“烟”的颜色是。(3)古人将烧石胆产生的气体称为“蚀气”,说明已认识到硫酸具有性。(4)“精华尽人铜盘”,用“铜盘”不用“铁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5)古人制取完硫酸后,用泥封闭炉门“却火”,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17.抛撒融雪剂是融雪的常用方法。融雪剂的种类繁多,其中氯盐融雪剂价格低廉、融雪快,但氯盐中的氯离子对路面有较强的腐蚀性。CMA类融雪剂除冰效果好、腐蚀性小,但价格高,多用于机场道路等重要场所。研究人员配制出A、B两组融雪剂(如题17图),并与CMA类融雪剂进行性能比对(见下表)。不同融雪剂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项目技术标准A组B组CMA类pH6.5~9.07.27.49.0冰点/℃<-20.0-23.2-21.0-21.0混凝土质量腐蚀/%≤1.01.120.400.13(本文中冰点指加入融雪剂后雪水的凝固温度)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A、B组融雪剂均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A组比B组腐蚀性强的原因是。(2)CMA类融雪剂的溶液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融雪剂可以降低雪水的凝固温度,使其难以形成冰B.CMA类融雪剂的融雪化冰能力最强C.B组融雪剂性能指标符合表中全部技术标准(4)已知生成B组中的碳酸氢钾的化学方程式为:X+CO2+H2O=2KHCO3,则X的化学式为。(5)A组融雪剂所含的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8.【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1)实验室制取CO2及其性质检验。i.仪器a的名称是。ⅱ.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题18-1图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ⅲ.不同的吸收剂对CO2的吸收效果比较(将CO2以相同流速通入不同的吸收剂中,在第30秒时,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实验装置吸收剂用量/mL烧杯中的现象A水30浑浊B饱和石灰水30较浑浊C15%KOH溶液30无明显现象分析:实验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结论:上述三种吸收剂中吸收效果最好的是(填字母)。(2)制作简易“吸碳机”。项目式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吸碳设备,设计并制作简易“吸碳机”,如题18-2图所示。ⅰ.选用某种吸收剂进行“吸碳”实验,装置内气体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题18-3图所示。400秒后CO2浓度不再明显减少的原因是。ⅱ.若用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剂,收集滤网上的生成物,该生成物是(填化学式)。若将生成物与(填化学式)反应,可重新生成氢氧化钠,实现吸收剂再生。19.【科学探究】小张从超市买来一袋干果,发现袋里有一小纸包,上面标明“铁系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这包脱氧剂产生了探究兴趣。【查阅资料】(1)这种铁系食品脱氧剂的脱氧原理是: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活性炭和氯化钠是辅助材料,能提升脱氧效果。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后溶液呈血红色,常用于Fe3+的检验。【提出问题】此包食品脱氧剂中铁粉是否变质?假设一:铁粉没有变质假设二:铁粉变质假设三:铁粉全部变质(2)【实验探究I】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A。产生大量气泡脱氧剂中含有。烧杯中溶液呈棕黄色,底部有少量黑色物质。脱氧剂中含有C、Fe2O32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1中,向其中滴加溶液。(3)【实验结论】假设二正确。【实验探究Ⅱ】小张为证明此包食品脱氧剂中还含有氯化钠,再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2中,向其中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证明,食品脱氧剂中含有氯化钠,请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4)【反思评价】小谢认为小张的检验方案并不能证明氯化钠的存在,原因是。(5)小王认为在实验探究I中,无需进行实验2就能证明假设二成立,原因是。20.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双碳”目标指的是“碳中和”和“碳达峰”,这里的“碳”指的是。(2)CO2在封存之前要先“捕捉",某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题20-1图)。i.题20-1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反应1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ⅲ.反应器中溶液采用喷雾形式的目的是。(3)被封存的CO2可用于食品保鲜、等(任写一种),也可以转化成甲醇。转化过程是在纳米纤维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如题20-2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画出题20-2图中丁物质的微粒图。21.纳米铁粉具有易燃、无污染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实际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新型燃料。制备纳米铁粉的其中一种流程如题21-1图所示。反应1:FeSO4+H2C2O4(草酸)Δ__FeC2O4↓(草酸亚铁)+H2反应2:FeC2O4Δ_(1)反应1过滤后的废液可以用(填化学式)进行处理后排放。(2)若制取2.88g的草酸亚铁,理论上需要10%的草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将上述草酸亚铁置于玻璃管内,使其在700℃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如反应2,则反应2中X为(填化学式)。管内固体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如题21-2图所示,在时,草酸亚铁恰好完全分解。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枫溪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符合题意;
B、粤绣制作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剪纸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核雕制作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据此进行分析。2.【答案】A【解析】【解答】A、始兴枇杷中富含维生素,A选项符合题意;
B、张溪香芋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樟市黄豆腐中富含蛋白质,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南雄板鸭中富含蛋白质,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3.【答案】D【解析】【解答】A、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白磷不属于气体,A选项错误;
B、易燃流体指易燃的液体,白磷不属于液体,B选项错误;
C、高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白磷不属于腐蚀品,C选项错误;
D、自燃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白磷属于自燃物品,D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答案】B【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归纳错误,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归纳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C、磁铁矿是铁矿石,不属于金属材料,归纳错误,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归纳错误,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空气污染物来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D、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5.【答案】B【解析】【解答】A、石油、石灰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A选项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B选项分类错误,符合题意;
C、红磷、铜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C选项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蒸馏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D选项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碱定义已经物质的俗称进行分析;
C、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6.【答案】C【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则2个氦原子:2He,A选项表述错误;
B、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离子,硫酸根表示为:SO42-,则3个硫酸根离子:3SO42-,B选项表述错误;
C、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铁中氧元素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表示为:Fe+32O3,C选项表述正确;
D、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7.【答案】D【解析】【解答】A、由乙醇的分子式(C2H5OH)可以看出,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选项说法错误;
B、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选项说法错误;
C、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选项说法错误;
D、酒精能杀菌的原因是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D、根据酒精杀毒的原理进行分析。8.【答案】A【解析】【解答】A、天然有机材料不适合用作鞋的网纱鞋面,鞋面可以用氨纶,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常用于网面鞋中,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可以更好的符合足部,增加舒适度,A选项说法错误,复混题意;
B、尼龙玻纤片,是一种复合性材料,主要由尼龙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低重量、防腐蚀、耐磨损和绝缘等特性,适合用作鞋底中部的材料,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TPU是一种塑料,是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材料,具有高张力、高拉力、强韧性和耐老化的特性,常用于鞋中的材料,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的特性,可以用作鞋底的材料,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材料的性质来判断材料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9.【答案】B【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A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镓原子的质子数是31,B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单位是“1”,不是“g”,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C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得到3个电子,在化合物中表现为-3价,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在化合物中表现为+3价,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GaN,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0.【答案】C【解析】【解答】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氨气,草木灰显碱性,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A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选项说法错误;
C、切过酸菜的菜刀要及时清洗,能防止酸与铁反应,防止菜刀被锈蚀,C选项说法正确;
D、炒菜时油锅起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应该立即盖上锅盖,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能发生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防止铁锈蚀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11.【答案】C【解析】【解答】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溶解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蒸发结晶时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故不需要陶土网,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据此分析解答。12.【答案】D【解析】【解答】A、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应后碱性变弱,溶液的pH减小,A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导电是靠溶液中带电的离子导电的,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能导电,C选项说法错误;
C、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说明反应后的溶液氢氧化钠有剩余,显碱性,C选项说法错误。
D、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13.【答案】C【解析】【解答】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KCl固体,充分溶解,20℃、30℃、50℃、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是35g、37g、43g、45g,所以①~④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①②,③④属于不饱和溶液,
A、因为30℃的溶解度大于20℃,所以溶质质量①<②,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30℃的溶解度大于20℃,溶液质量②<③,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入40gKCl固体,全部溶解,溶剂质量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③=④,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40g:100g=2:5,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4.【答案】D【解析】【解答】A、加入的双氧水应浸没分液漏斗下端错误,因为分液漏斗有开关,不用液封;A选项说法错误;
B、分液漏斗的优点:控制双氧水滴加速率,能使反应较平稳进行;B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则装置Ⅱ中气体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C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可以干燥氧气,在装置Ⅰ、Ⅱ中加装有浓硫酸的多功能瓶可以收集干燥的氧气;D说法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以及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15.【答案】C【解析】【解答】A、Z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与酸反应,能与石蕊溶液作用,应为碱;由酸的化学性质,X应为金属氧化物;Y能与盐酸、碱反应,应为盐;A选项说法错误;
B、X应为金属氧化物,Z应为碱,X可以是Al2O3,Z不可能是CaCl2,B选项说法错误;
C、Y和Z分别是盐、碱,可以是Na2CO3和Ca(OH)2,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选项说法正确;
D、X不可能是NaCl,因为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16.【答案】(1)延展(2)黑色(3)腐蚀(4)Fe+H2SO4=FeSO4+H2↑(5)隔绝空气(氧气)【解析】【解答】(1)将铜制成铜盘,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
(2)由题干信息可知,“烟”是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的;
(3)由题干信息可知,古人将烧石胆产生的气体称为“蚀气”,说明已认识到硫酸具有腐蚀性;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铁比铜活泼,所以古人制取完硫酸后,用“铜盘”不用“铁盘”的原因是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5)古人制取完硫酸后,用泥封闭炉门“却火”,是不让空气进入,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5)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17.【答案】(1)混合物;A组融雪剂氯离子含量更高(答案合理即可)(2)碱性(3)A;C(4)K2CO3(5)24:71【解析】【解答】(1)A、B组融雪剂都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由于氯离子对路面等腐蚀性大,因此A组比B组腐蚀性强的原因是氯离子含量高;
(2)由图表可知,CMA类融雪剂的溶液pH=9,呈碱性;
(3)A、融雪剂可以降低雪水的凝固温度,使其难以形成冰,A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表中数据,A组融雪化冰能力最强,B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表中数据,B组融雪剂性能指标符合表中全部技术标准,C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CO2+H2O=2KHCO3,反应前钾、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1、3、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K2CO3;
(5)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4:(35.5×2)=24:71。
【分析】根据氯化镁的化学式求算元素质量比;根据溶液的pH判断其酸碱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18.【答案】(1)试管;B;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C(2)吸收剂反应完(答案合理即可);Na2CO3/NaHCO3;Ba(OH)2/Ca(OH)2【解析】【解答】(1)i、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ii、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ⅲ、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吸收剂为水时,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浑浊,当吸收剂为饱和石灰水时,烧杯中澄清石灰水较浑浊,当吸收剂为15%KOH溶液时,烧杯中无明显现象,说明15%KOH溶液能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吸收效果最好;
(2)i、由图可知,装置内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400秒后CO2浓度不再明显减少,原因是:吸收剂已经消耗完;
ii,若用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滤网上的生成物是碳酸钠;该过程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可重新生成氢氧化钠,实现吸收剂再生。
【分析】(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选取,以及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19.【答案】(1)部分(2)铁(Fe);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3)硝酸银(AgNO3);NaCl+AgNO3=AgCl↓+NaNO3(4)实验1中加入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干扰氯化钠的检验。(答案合理即可)(5)实验1中烧杯中溶液星浅棕黄色,说明溶液还有Fe2+。【解析】【解答】(1)假设一:铁粉没有变质,假设三:铁粉全部变质,所以假设二:铁粉部分变质;
(2)①铁系食品脱氧剂中的铁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Fe);
②由实验结论可知,脱氧剂中含有C、Fe2O3,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题文可知,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可以得到血红色溶液,所以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1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水分含有氢化铁,实验后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滤液A中含有氯化铁,证明脱氧剂中含有Fe2O3;
(3)由题文可知,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4)步骤(1)中加入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干扰了氯化钠的检验,因此小张的检验方案并不能证明氯化钠的存在;
(5)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呈棕黄色,实验1中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雇佣合同范本英文
- 创富销售合同范本
- 出售二小铺面合同范本
- 医院劳务雇佣合同范本
- 医疗采购制作合同范本
- 兼职团队正规合同范本
- 别墅出售农村房子合同范本
- 公司租赁职员车辆合同范本
- 个人之间拆迁合同范本
- 加盟饭店厨师合同范本
- 三年级书法下册《第9课 斜钩和卧钩》教学设计
- 儿童财商养成教育讲座PPT
- 大学学院学生奖助资金及相关经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加油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3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九年级物理实验记录单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音乐学科
- 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年QC成果
- 部编初中语文古诗词按作者分类梳理
- 博朗IRT6520中文说明书家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