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广东湛江市·高三一模)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是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黑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 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D【详解】17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的竞争,可用于探究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正确;“价格革命”“黑奴贸易”和商业革命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对欧洲的影响,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尚未争夺殖民霸主,排除B;“东方没落”与史实不符,排除C。2.(2021·湖南高三一模)在1565~1815年的250年间,西班牙大型帆船(人称“中国船”)不间断地航行于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船上的货物以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与此同时,大量的白银通过“中国船”运回中国。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经济依然领先世界 B.白银输入加速瓦解中国自然经济C.海上丝绸之路长盛不衰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答案】D【详解】中国的生丝和丝绸大量输出墨西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说明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选D;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开始落后于西欧,排除A;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3.(2021·广东深圳市·高三一模)1494年,西班牙、葡萄牙确立了纵贯大西洋的“教皇子午线”,1529年两国再次签约,在太平洋摩鹿加群岛以东划分新的分界线,此线以西属葡萄牙,以东属西班牙。这一变化体现了A.环球航行引发新的殖民争夺 B.宗教改革打破教皇权威C.世界贸易中心东移至太平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详解】从材料反映的西葡两国分别在东西半球划分分界线等信息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后两国由在西半球的争夺发展到在东半球进行新的殖民扩张,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的信息,排除B项;世界贸易中心仍然在西欧,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4.(2021·河南许昌·高三二模)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A.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 B.商品输出成为当时主要殖民手段C.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答案】C【详解】据题意可知,16、17世纪在荷兰、英国出现了商品交易所和金融机构,这都是当时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发展的表现,故选C;英国伦敦也出现了综合交易所,所以不能说明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排除A;商品输出成为当时主要殖民手段是在工业革命开展以后,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排除D。5.(2021·江西南昌市·高三一模)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商人们先后取代了南欧与北欧的封建领主,成为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新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材料表明了新航路的开辟A.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 B.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统治权C.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D.使欧洲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答案】C【详解】材料“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新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促进新兴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C正确;价格革命是欧洲社会转型的表现之一,A排除;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与工业革命有关,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6.(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路易十四(1638—1715)统治时期,法国在军事上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在经济上,创办皇家手工工场,生产奢侈品,同时发布了管理手工工场的条例,确保各类产品合乎一定的规格。由此,法国A.爆发了大革命 B.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C.加强了君主专制 D.确立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答案】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路易十四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进行了干预,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C正确;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A排除;资本原始积累的要素在法国表现得是不充分的,法国并未充分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一说过于绝对,B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法国未确立世界贸易支配地位,排除。故选C。7.(2021·河南新乡市·新乡县一中高三二模)英国学界流行--种“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该论调包含:--是将英帝国与进步联系起来;二是在帝国内部宗主国同殖民地之间存在经济互相依存的关系;三是帝国有助于全球化。以下可以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是A.中国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 B.近代印度棉纺织业的发展C.美国赢得独立与颁布宪法 D.德国产业工人的生产过剩【答案】C【详解】根据“‘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的具体内容可知,该论调是在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作辩护,片面强调其作用。而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这与“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相违背,可以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所以C正确;中国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且中国被迫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促使其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不能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所以A错误;“近代印度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受到英国工业文明的影响,这不能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所以B错误;德国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D错误。8.(2021·安徽合肥市·高三一模)“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这一变化”A.使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阻断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D.摧毁了亚非拉美的传统【答案】B【详解】根据“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等内容可知描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欧洲的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故选B;使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这一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排除C;摧毁了亚非拉美的传统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9.(2021·福建高三零模)糖在中世纪英国属于奢侈品。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糖消费量变动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贵族饮食文化发生变化 B.工业革命引发原料需求上升C.英国殖民霸权逐步确立 D.世界性贸易引起的价格革命【答案】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糖在英国由传统的奢侈品到逐步普及,结合材料时间信息和所学可知,英国在18世纪中叶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这一现象主要和英国的殖民霸权确立有关,C正确;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B排除;A与材料无关,排除;价格革命主要推动的是欧洲社会转型,D排除。故选C。10.(2021·河南高三其他模拟)棉织品和毛纺织品相比,更加物美价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英国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由此可见,当时A.殖民扩张带动了东西方贸易 B.棉布被英国人所推崇C.工业革命加速棉纺织业发展 D.英国毛织业出现衰落【答案】A【详解】题干所示为随着殖民扩张,英国在17世纪棉布贸易快速增长,A项正确;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干主旨;当时英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C项错误;D项所述和题干主旨不符。11.(2021·四川德阳市·高三三模)1853年,《美国棉花种植者》杂志评论到:“迄今为止,美国的奴隶劳动给世界带来了,而且仍在带来难以估量的福祉。如果这种福祉想要持续下去,奴隶劳动也必须继续下去,因为说什么用自由劳动力为世界供应棉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棉花从来不曾由自愿劳动力耕作成功过。”该评论A.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B.掩盖了资本剥削方式的罪恶C.展现了美国棉花种植的优势 D.揭示了美国工业崛起的根源【答案】B【详解】据题意可知,该评论认为棉花种植必须使用奴隶劳动,使用自由劳动力不能维持棉花种植业的发展,所以这一说法是对使用奴隶劳动的狡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罪恶,故选B;使用奴隶贸易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排除A;该评论是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罪恶,不是展现美国棉花种植的优势和解释美国工业崛起的根源,排除CD。12.(2021·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高三其他模拟)钱乘旦指出:“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迫贵族地主阶级;大工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钱乘旦意在说明工业革命A.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 B.壮大工人阶级力量C.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答案】A【详解】材料“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迫贵族地主阶级”“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的社会结构变动产生巨大的影响,A正确;壮大工人阶级力量仅是材料的一方面,B排除;材料未涉及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3.(2021·江西高三二模)下表为1740-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A.英国经济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自由主义成为了英国基本国策 D.英国工业水平远超其他国家【答案】A【详解】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英国的出口额和它的工业产值是呈正相关的,说明英国经济和国际市场有密切的联系,故选A;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B;仅根据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并不能说明自由主义成为了英国的基本国策,排除C;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英国工业水平远超其他国家,排除D。14.(2021·江西上饶市·高三三模)程巍在《阶层流动与形象建构》中指出,18世纪之前,英国社会阶层主要是土地贵族阶层和农民阶层,两个阶层中间界限森严,而这种等级制度被认为合乎自然之理,18世纪后,中间阶层迅速崛起,加快社会阶层流动,这一变化A.消除了贵族阶层 B.加剧了贫富差距C.推动了工业革命 D.导致社会不稳定【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故C正确;中间阶层的崛起不代表贵族阶层的消除,且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社会阶层流动加快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稳定社会秩序,故B、D错误。15.(2021·四川高三三模)如图是1827年出现在英国的一幅漫画。画中男性早、中、晚更换了不同的服装。该漫画旨在A.宣传英国工业化建设的成果 B.赞赏英国人高雅的艺术追求C.讽刺英国人的自我感觉良好 D.展示现代派绘画的艺术风格【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愚蠢的时装”、“男性早、中、晚更换不同的服装”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使英国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材料中男子一天更换三次服装,寓在讽刺英国人的自我感觉良好,故C正确;材料是男性一天服装的更换情况,无法体现工业化建设,故排除A;材料寓在讽刺英国人自我感觉良好,与艺术无关,故排除B;材料寓在讽刺英国人自我感觉良好,与艺术无关,且现代派绘画出现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16.(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二模)18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思想家这样写到:“关于把资本投到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面,以及什么样的产品能带来最大的价值,非常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每个人设身处地的判断,都会比一个政治家或一个立法者为他做的判断好。”作者表达的是A.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 B.资产阶级的民主观念C.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 D.追求个性的人文主义【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70年代的思想家认为每个人可以决定把资本投资在某领域,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18世纪70年代自由主义盛行,故A正确;民主观念指的在主权在民、政治平等等,材料是从经济角度切入的,与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观念无关,故B错误;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方式有出口补贴、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材料的主旨与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故C排除;人文主义强调追求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17.(2021·广东高三其他模拟)下表是1787—1865年英国妇女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由此可见,当时英国1787—1815年1816—1820年1821—1840年1841—1845年1846—1865年高工资农业区10.519.99.27.413.9低工资农业区18.4—21.920.419.6矿业20.126.325.313.40.0工厂32.725.136.539.747.1工厂外承包业40.937.035.438.726.4商业16.519.223.94.93.4A.女性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B.女性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C.工业革命为女性发挥社会作用创造了条件 D.女性在各行各业的就业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答案】C【详解】从表格信息可知,1787—1865年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此时在工厂工作的妇女对家庭经济有一定的贡献,说明工业革命为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女性政治地位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也未能体现女性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B项错误;从表格信息可知,英国女性在矿业、工厂外承包业及商业中的贡献比例有所下降,D项错误。18.(2021·安徽宣城市·高三二模)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后,一直受到非道德交易的煎熬,直到1905年,保守党失掉了执政地位,英国国会开始了关于退出鸦片贸易的辩论,1908年英国主动停止了对华鸦片出口。这一政策调整,反映了英国A.对外政策受到国内政局变化的影响 B.力争摆脱非道德交易造成的不良形象C.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不同利益和诉求 D.无法对抗中国人民激烈的反侵略斗争【答案】C【详解】1905年是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不断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对外大量的倾销商品,更主要的是要进行资本输出,所以会停止对华的鸦片出口,因此反映了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不同利益和诉求,C符合题干的要求;AB选项内容从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来,也不是英国政策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英国当时有能力对抗中国,故排除D。19.(2021·江西九江市·高三二模)美国人所使用的电力从1902年的60亿千瓦时提升到1929年的1180亿千瓦时,人均使用电力从79千瓦时提升到960千瓦时。在同一时期,电力价格从1902年的每千瓦时16.2美分降至1929年的每千瓦时6.3美分。这一时期美国电力的发展A.得益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B.表明国际形势趋向平缓C.为二十年代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D.埋下了经济危机的隐患【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美国人所使用的电力从1902年的60亿千瓦时提升到1929年的1180亿千瓦时,人均使用电力从79千瓦时提升到960千瓦时。在同一时期,电力价格从1902年的每千瓦时16.2美分降至1929年的每千瓦时6.3美分”,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美国人用电迅速提升且电力价格快速下降,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发明和应用。这一时期美国电力的发展,促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为20世纪二十年代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20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故A项错误;材料与国际形势无关,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是盲目生产导致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电力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20.(2021·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三二模)如图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埃菲尔铁塔。它是法国为迎接世界博览会和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造的,是代表法国荣誉的纪念碑;它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物45年,至今依旧是巴黎最高的建筑物。据此可知,埃菲尔铁塔A.受到当时法国人的普遍赞誉 B.表明当时法国的建筑技术领先全世界C.传承了欧洲传统的建筑风格 D.反映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建造埃菲尔铁塔的主要材料是钢铁,而钢铁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产业,这说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充分反映了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故D项正确;埃菲尔铁塔在建造之初引发争议,且“普遍赞誉”的说法由材料无法得出,A项排除;“领先全世界”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排除;埃菲尔铁塔的建筑风格与欧洲传统的建筑风格差别较大,C项排除。21.(2021·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二模)1870年,德国输往英国的产品中仅39.7%为工业品,原料和食品分别占34.7%和25.6%;1913年,德国出口英国的产品中,工业品上升到70.8%,原料和食品却分别下降到20.4%和8.8%。这一转变反映了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德国 B.德国外贸处于出超地位C.德国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D.英国不再是“世界工厂”【答案】C【详解】根据“德国出口英国的产品中,工业品上升到70.8%,原料和食品却分别下降到20.4%和8.8%。”可得出随着德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其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反映出德国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的进程问题,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出超,排除B;当时英国是世界工厂,排除D。22.(2021·湖北武汉市·)柯立芝时期,美国拥有500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比重,从1914年的31%上升到1929年的37.6%;在1928—1929年公司合并高潮中,被吞并的公司达2300个。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技术优良的大农场排挤下,约500万个中小农场宣告破产。这些现象说明了美国A.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B.自由放任政策破产C.资本垄断化程度提高 D.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答案】C【详解】材料中大企业吞并小企业,大农场排挤小农场,反映了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资本垄断化程度提高,故选C;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之一是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而生产资料私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现生产社会化,排除A;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标志自由放任政策破产,经济危机全面爆发,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3.(2021·重庆高三二模)1800—1914年,法国人口从约2800万增长到4000余万,人口规模从欧洲第一退居欧洲第五。同一时期,德国人口从2000万增至6500万。19世纪末,法国不得不招揽外国移民以补充劳动力,甚而通过延长兵役年限以维持一支可以和德国对抗的军队。这一历史进程表明A.人口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 B.人口规模决定了法德的工业水平C.长期的对外战争削弱了法国国力 D.法德矛盾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答案】A【详解】该时期法国人口增长缓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工业劳动力短缺、兵役不足的情况。同一时期的德国人口则是快速增长。人口是影响法德两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和决定性因素,A正确,排除B;1800年到1914年,法国的国力上升而非下降,排除C;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24.(2021·河北石家庄市·)191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家玩具商店经营的主要商品,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这类玩具的发售A.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B.为玩具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C.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D.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答案】D【详解】材料“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体现的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玩具商店的玩具主要展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D正确;儿童玩具并不能实现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A排除;材料未涉及玩具的标准化生产,B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C排除。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52分)25.(2021·广东佛山市·石门中学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1502年,哥伦布碰见玛雅贸易商不小心掉了一些杏仁状的东西,急忙将它们捡起来,这些奇怪的豆子就是可可豆,后来西班牙人称之为巧克力。可可豆非常珍贵,以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中部长期以可可豆为货币。1527年,西班牙贵族赫尔南·科尔特斯爵士正式将可可豆推荐到欧洲,最初是贵族打发闲暇、摆阔、标举个人身份地位的饮料,获得欧洲贵族的青睐,到了17世纪,巧克力迅速征服了欧洲城市,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食品及饮料。在资本的驱动下,可可树在委内瑞拉、中美洲、菲律宾、印尼、巴西、非洲大面积种植,可可豆这时成为商品而非货币。——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概括巧克力的身份变化,谈谈你对物种交换的认识。(6分)(2)有学者指出“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食物”,请举出一样农业作物,说明它是如何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9分)【答案】(1)变化:16世纪由货币变为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17世纪成为欧洲普遍的食品,后在全球普及。认识: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人类文明联系更加紧密。(2)示例:农作物:玉米说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为一体,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引进中国,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一条鞭法”等赋税改革。【详解】(1)变化:根据“1527年,西班牙贵族赫尔南·科尔特斯爵士正式将可可豆推荐到欧洲,最初是贵族打发闲暇、摆阔、标举个人身份地位的饮料,获得欧洲贵族的青睐”得出16世纪由货币变为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根据“到了17世纪,巧克力迅速征服了欧洲城市,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食品及饮料。”得出17世纪成为欧洲普遍的食品,后在全球普及。认识:根据“1502年,哥伦布碰见玛雅贸易商不小心掉了一些杏仁状的东西,急忙将它们捡起来”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得出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人类文明联系更加紧密。(2)示例:根据所学可得出举例玉米。说明时主要从新航路开辟对于物种交流的影响,即传入到中国后对中国农业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概括。26.(2021·山西太原市·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8年1月3日,在吕宋岛的马尼拉,河北岸的信奉基督教的华人居住区,晨钟都相继敲响。来自中国沿海港口的平底帆船,现在已经开始抵达这里。在1688年的世界上,正是这些帆船构成了把各地区联系起来的纽带。西班牙的大型帆船(alleon)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从经济上看,马尼拉是17世纪下述两大重要经济活动的交汇点:一个是西属美洲银矿出产的白银大量流入,另一个是华人们的门类齐全的制造业的商业企业。无论是哪一年,都会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新世界”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以购买中国丝绸、中国和印度的棉织品,以及“新世界”需求量甚大的其他精美消费品。于是,“马尼拉大帆船”的故事,浮出了水面。——摘编自约翰·威尔斯《1688年的全球史》材料二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货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在近代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摘编自全汉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汇点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马尼拉大帆船”的故事是一部“世界史”。(7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工业“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这句话的认识。(6分)【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马尼拉地处海路要冲;西班牙占据菲律宾殖民地;西班牙对美洲金银产地的开发;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优势;明清时期中国商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新型法院执行和解协议书编制指南
- 2025年度农村房屋拆迁与乡村振兴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及养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合资企业股权分配与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工地施工期间施工进度与费用控制协议
- 液态粘合剂槽罐车运输范本
- 智能家居别墅设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智能家居产品合作合同解除协议书
- 2025年度个人消费债权转让及分期还款协议
- 硬件设计的模块化
- 餐券模板完整
- 英语48个国际音标课件(单词带声、附有声国际音标图)
- 门机司机室更换施工方案
-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标准图集
-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 全自动甘蔗剥叶装置的设计
- T-CSAE 11.3-2021 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3部分:润滑脂的选用
- 工业级七水硫酸亚铁
- 内科休克急救
- 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