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11-2021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_第1页
DBT29-211-2021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_第2页
DBT29-211-2021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_第3页
DBT29-211-2021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_第4页
DBT29-211-2021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2021-07-05发布2021-08-01实施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Technicalstandardofenclosedli主编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21年8月1日2021天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津住建设[2021]35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建设[2019]27号)要求,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修订完成了《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现批准为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T29-211-2021,自2021年8月1日起实施。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DB/T29-211-2012同时废止。各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7月5日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DB/T29-211-2012)进行修订。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在总结我国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科研成果、设计和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科研、设计、生产、消防监督、高校等部门的意见,同时参考了现行的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经反复论证与修改,修订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控制与保护、污水泵房、安装与施工、验收、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本标准此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对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技术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并完善了有关内容;2.增加了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及其技术要求;3.充实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并增加了管道安装、试压、安全的相关内容;4.将验收流程中未做要求的子项工程验收修改为验收,并完善了有关内容;5.根据运营总结经验完善了设备使用与维护的有关内容,并增加了劳动安全防护的相关内容。6.修改现行标准中不便操作的一些条款,协调与其他规范、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至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才智道36号,邮编:300000)本标准主编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成套设备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斌高航杜丽娜卢姗王博弘陈衍玲马富刚孙贺江邸鑫鹏王彬董雪秦莉杨鋆龙赤宇王一飞刘佳喜谢卫华赵春柳汤尧李琨孟杰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郑新定张建利吴方程茀米占军邓立军 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设计计算 43.3设备选型 4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 64.1一般规定 4.2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 74.3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 85控制与保护 6污水泵房 7安装与施工 7.1设备安装 7.2管道安装 7.3控制箱安装 7.4灌水及试压 7.5调试 7.6安全 9设备使用与维护 本标准用词说明 21引用标准名录 22条文说明 23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43.1GeneralRequirements 43.2DesignCalculation 43.3EquipmentSelection 54EnclosedSewageLiftingDevice 4.1GeneralProvisions 4.2CentrifugalPumpTypeSewageElevatingDevice 4.3CamPumpSewageElevatingDevice 85ControlAndProtection 6PumpRoom 7InstallationAndConstruction 7.1EquipmentInstallation 7.2PipeInstallation 7.3ControlBoxInstallation 7.4FilledWithWaterAndPressureTest 7.5Comissioning 7.6Safety 8ProjectAcceptance 9EquipmentUtilizationAndMaintenance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21ListOfQuotedStandards 22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311.0.1为合理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减少环境污染,给乘客及工作人员提供舒适、卫生、安全的环境,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污水泵房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及排放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1.0.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及排放系统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0.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enclosedsewageliftingdevice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由污水泵和密闭集水箱、液位传感器、控制系统、排水管道阀门、手动隔膜泵(可选)以及接口所需柔性连接件、闸阀、止回阀、弯管等部分整体组装而成,用于收集和泵送地下工程内不能自流排放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的生活污废水。提升装置按污水泵类型可分为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和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2.0.2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centrifugalpumptypesewageliftingdevice利用不易堵塞的大流道或涡流形式叶轮水泵或切割型污水泵收集和泵送地下工程内不能自流排放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的生活污废水的装置。分为固、液混合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及固、液分离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2.0.3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campumpsewageliftingdevice利用具有抽吸能力的凸轮水泵收集和泵送地下工程内不能自流排放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的生活污废水的装置。2.0.4集水箱watercollectingbox污水提升装置的一部分,用于储存污废水。2.0.5手动隔膜泵manualdiaphragmpump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手动操作,安装快捷。用于污水泵或电力故障时集水箱的排空。2.0.6生活污水municipalwastewater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乘客、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2.0.7生活废水domesticwastewater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乘客、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洗涤水。2.0.8水头损失headloss水通过管渠、设备、构筑物等引起的能耗。2.0.9有效容积effectivevolume集水箱内介于水泵启动水位和停止水位之间的可被提升的容积。2.0.10固液分离器solid-liquidseparationdevice为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中的可选部件,将污水中杂物与污水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杂物暂时贮存的专用装置。43.1一般规定3.1.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工程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及构筑物排水的安全、卫生以及施工方便、维修容易等要求。3.1.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性能应满足用户的排水流量、提升扬程的需求。3.2设计计算3.2.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流量qp应由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确定,排水设计秒流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中有关规定计算。3.2.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扬程Hb应按污水提升的高度差、管路系统水头损失、流出水头计算。3.2.3集水箱容积应按照集水箱的有效容积、停泵时集水箱内所剩污水的容积、另附加集水箱内启泵最高液位以上空间的容积计算。容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集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选取不同时间段的装置排水流量,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宜取2min~2.5min装置排水流量,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宜取3min装置排水流量;2集水箱内启泵最高液位以上空间的容积计算应保证最高液5位以上空间高度取100mm~150mm;3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单个密闭水箱有效容积不宜小于450L。3.3设备选型3.3.1车站污水泵房内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采用干式安装。3.3.2应根据污水排放量qp、扬程Hb确定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规格型号。每套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设2台规格相同的污水泵。在满足设计扬程时,水泵宜在高效区运行。3.3.3根据所选污水泵出水量qp确定水泵出水管管径时,管内流速宜采用0.7m/s~2.0m/s。3.3.4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配套的水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中节能评价值的规定。64.1一般规定4.1.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运行噪声低、振动小、结构封闭、尺寸紧凑、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和易于维护。4.1.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组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的有关规定,装置应有铭牌标识、产品合格证或认证标志。4.1.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按污水泵类型可分为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和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4.1.4在以下条件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能连续正常运行:1输送介质温度为5~40°C;2环境温度为5~40°C;3输送介质pH值为5~9;4输送介质中固相物的容积比在2%以下;5输送介质的运动粘度为7×10-6m2/s~23×10-6m2/s;6输送介质中固相物最大颗粒的粒径不大于70mm;7输送介质的密度应小于1.2×103kg/m3。4.1.5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配套水泵应设置2台,交替运行、互为备用。4.1.6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配套集水箱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效容积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2应设有密封措施,以防臭气外泄;其顶部应设通气管接口;73集水箱箱体上应设有连接进水管、出水管、通气管和手动隔膜泵的接口,并应提供接口所需的柔性连接件。进水管应至少有一根DN50接口,二根DN100或DN150接口;4底部应设有检修排空构件;5应设有正常启停水泵的液位控制器,还应设有超高水位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应适用于污水。4.1.7所有外露的螺栓、螺母均应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除不锈钢外,所有与泵送介质接触的金属表面都应喷涂有环氧树脂防腐底漆保护。4.1.8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配套水泵的运行噪声不应大于70dB(A设计时应考虑减振防噪措施。4.1.9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配套水泵的配套电机应为三相电机,电机绝缘等级不应小于F级、防护等级不应小于IP55。污水泵性能应能满足每小时启动次数不少于20次。4.1.10正常运行工况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首次故障前累计运行时间不应小于8000h。4.1.11手动隔膜泵应由泵体、进出水管、进出水阀门、隔膜和推拉杆等组成。4.1.12两台污水泵共用一条出水主管时,应在每台水泵出水管上装设闸阀和排水止回阀,其中排水止回阀选用球状止回阀或橡胶瓣止回阀。应在止回阀和闸阀前设置压力表。4.1.1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使用介质为生活污水及生活废水。阀门与管件等应选择耐腐蚀、大通量、不易堵塞的设备器材。4.2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4.2.1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由离心泵、密闭集水箱、液8位传感器、控制系统、排水管道阀门、手动隔膜泵、固液分离器组成。4.2.2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污水泵宜选用不易堵塞的大流道、涡流形式叶轮水泵或切割型污水泵。4.2.3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污水泵泵体和叶轮材质不应低于HT250铸铁,并经防腐处理;泵轴材质不应低于S42020(20Cr13)不锈钢;配套电机壳体材质不应低于HT250铸铁;集水箱宜采用材质不低于S30403(022Cr19Ni10)的不锈钢或非金属材料制作。4.3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4.3.1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由凸轮泵、密闭集水箱、液位传感器、控制系统、排水管道阀门、手动隔膜泵组成。4.3.2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污水泵泵体材质不应低于HT250铸铁,并经防腐处理;转子材质不应低于HT250铸铁并经防腐处理或丁腈橡胶(NBR泵轴材质不应低于S42020(20Cr13)不锈钢;配套电机壳体材质不应低于HT250铸铁;集水箱宜采用材质不低于S30403(022Cr19Ni10)的不锈钢或非金属材料制作。95.0.1控制箱应具有以下功能:1采用一控二的方式,可自动切换水泵,平均分配两台水泵的运行时间;2具有手动、自动及远程控制启停功能;3应能清晰的显示水泵运行和故障情况;4应具有以下保护功能:电机温度保护、短路保护、缺相、过载保护、空转运行保护;5当工作泵故障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同时自动投入备用泵;6能在集水箱内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进行远程自动报警;7控制箱应设有BAS远程控制接口,宜为通信接口。5.0.2控制箱应符合以下规定:1控制箱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2控制箱布线的颜色应按照电线电缆的标准颜色选定。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应绝缘良好、无损伤;3控制箱面板的按钮、信号灯应设置在易操作的位置,且功能标识应齐全清晰,按钮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4操作面板应具有电源指示、液位、报警、启、停、轮换显示等功能;5操作面板上的字高不应小于5mm;6控制箱的金属构件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与接地点连接的导线必须是黄绿双色线;不能明显表明的接地点,应在其附近标注明显的接地符号。105.0.3污水提升装置应有可靠的动力供应。5.0.4污水提升装置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金属管道等均应做等电位联结,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上或接地干线上。5.0.5控制箱应安装在楼梯平台上便于检查、操作的位置。116.0.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装、检修操作空间,净距离不宜小于0.6m。6.0.2污水泵房内应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尺寸应满足水泵安装要求,坑深应大于等于0.5m。采用潜水排污泵排除集水坑内积水时,坑内应设液位开关,并通过潜水排污泵控制箱控制泵的启停。6.0.3污水泵房应设置检修用楼梯,除楼梯部分外,污水泵房实际使用尺寸不应小于3.0m×4.0m,在此范围内不得有底板上翻梁、柱等障碍物。6.0.4污水泵房应保证排水总管管底,即集水箱进水口,至结构底板的距离应满足设备管道安装需求,不宜小于0.7m。6.0.5污水泵房内应设置通风换气系统,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0次/小时。6.0.6污水泵房内应设置给水龙头。6.0.7污水泵房应设置起重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提升装置的重量小于0.5t时,宜设置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2污水提升装置的重量为0.5t~3t时,宜设置手动起重设备。127.1设备安装7.1.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施工安装前应满足下列条件:1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已进行技术交底;2与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连接的污水进水管、出水管接口已经定位;3装置的污水进水管已完成灌水试验,出水管已完成试压;4已按设计要求预留装置外集水坑;5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整体已到现场,安装所需的组件、配件齐备,完成设备开箱检查,装置的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与设计相符,外观检查合格;6施工现场的用水、供电应满足要求;7施工用工器具、检测仪器等已到场。7.1.2装置安装时,安装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7.1.3叶轮运转应灵活,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7.1.4应将装置中的沉淀物或杂物清理干净。7.1.5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安装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装置就位、固定,固定方式不得破坏结构本体及防水层,装置有减振措施时,就位前应放好减振器件;2管道冲洗,确保管道清洁无杂物;3装置与进、出水管进行连接,并分别进行灌水试验和水压试验且合格;134连接集水箱通气管及各类阀件,系统应保证密闭,不得有泄漏;5装置外集水坑内装有辅助排水泵的,应做好辅助排水泵出水管的连接;6完成电气连接,并应保证其可靠性。7.1.6集水箱通气管宜接至排风井处。7.1.7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安装和就位应满足正常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的需要,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GB/T51293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7.2管道安装7.2.1管道安装时管道内和接口处应清洁无污物,施工中断和结束后应对敞口部位采取临时封堵措施。7.2.2对于不能参与灌水试验和试压的阀门、止回阀及附件应以临时盲板隔离或拆除,并应做明显标识和记录。7.2.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外的金属管道和支吊架等金属构件均应做防腐处理。进场前应使用镀锌层厚度检测设备对上述金属构件进行抽样检测,镀锌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遇以下情况时应采取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不锈钢管材、管件与碳钢管材、管件连接时,不锈钢水箱与碳钢基础连接时,不锈钢管道与碳钢支架连接时。7.2.4金属支架、金属管道等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等电位联结。7.2.5进水管管中应与集水箱进水口对齐,可通过管道、配件连接。147.3控制箱安装7.3.1控制箱应安装在便于检查、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质量应能满足IP55的防护要求。7.3.2控制箱的安装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7.3.3控制箱的金属外壳应做等电位连接,可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联接端子板或接地干线上。7.4灌水及试压7.4.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污水进水管道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不应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验方法: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且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7.4.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出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7.4.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不得利用本身污水泵产生的水压进行进、出水管的试压和冲洗。157.5调试7.5.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前,应使用清水进行调试。7.5.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调试前进、出水管路上的阀门应完全开启,其他装置附件均应处于正确位置和正常工作状态;2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装置的通电、通水,并做下列检查:1)电机旋转方向应正确,污水泵功能应正常;2)闸阀的操作、开启和关闭功能应正常;3)止回阀安装方向应正确,且功能应正常;4)每台污水泵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功能应正常,污水泵应随液位的变化自动启停;5)当一台泵发生故障时,另一台泵的自动投入功能应正常;6)当装置外集水坑配备了辅助排水泵,其功能应正常;7)集水箱安装有手动隔膜泵时,泵的功能应正常;8)集水箱、管路、阀门和污水泵的连接部位应无渗漏。3应进行两台泵联合运行试验。污水泵自动切换和轮换运行应正常;4按照设计要求,应实现通过调节集水箱内水位,控制污水泵的启停时间和两泵之间的启停泵衔接的功能;5控制箱的下列功能应调试至正常稳定:1)就地正确显示污水泵运行和故障状态;2)完成手动、自动及远程控制启停功能;3)具有远传污水泵的运行状态和报警功能;4)根据集水箱液位自动启停污水泵和污水泵自动切换和轮换功能。167.5.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调试时,污水泵应至少连续运行两个周期,且累计运行时间不应少于30min。7.5.4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调试期间应防止设备长时间空转运行。7.5.5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调试过程相应的资料和文字记录应立卷归档。7.6安全7.6.1电动机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Ω。控制系统的电气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7.6.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附件、管道支、吊架应直接固定在结构板、梁、柱上,不得将已安装的管道作为拉攀、吊架等使用。7.6.3控制箱所有紧固件均应具有防腐涂层及防松脱措施;当设备出现电源故障、相序错误、过载、过热、缺相、短路、液位计故障及集水箱水位过高或过低故障时,控制箱应能立即自动切断故障水泵电源并显示故障。178.0.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以外的管材、配件均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宜包括合格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型式检验报告等。8.0.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安装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GB/T51293的有关规定执行,控制箱进线安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执行。8.0.3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1施工图、设计变更文件、竣工图;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组件和安装的阀门、附件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集水箱进水管灌水试验、出水管水压试验的试验记录;4调试记录及试运行记录。8.0.4验收时检查下列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材质与设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电源应可靠;3装置随水位变化控制污水泵启停与自动切换和轮换的功能应可靠;4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具备接地保护功能;5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通气管设置及设置场所的通风换气应满足设计要求;186污水泵的主要动力性能和密闭式污水提升设备整体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转性能均应符合要求;7装置的防腐处理可靠、无锈蚀现象;8各部件的连接紧固,表面无损伤刻痕;9各运动部件运转灵活。8.0.5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按天津市现行有关资料归档规程要求将有关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的文件和技术资料立卷归档。199.0.1维护保养人员应按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和维保手册进行维护和保养。在维护和保养前应做好安全保护措施。9.0.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每月进行检査,方式为观察至少两个开关周期和检查运行情况。9.0.3维护保养人员可按照以下内容进行观察和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1目测所有连接点是否有泄露;2检查阀门密封和运行情况;3检査水泵手动、自动启停功能及报警情况;4检查水泵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情况;5检查控制箱电源指示灯是否亮,箱内继电器等电器元件是否牢固,线缆是否整齐干净、无杂物;6检查液位浮漂、液位传感器的自动启停功能是否正常;7检查各连接部件是否松动;8目测集水箱的状态。9.0.4对于检査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部件,维护后设备应达到正常运行标准。装置因维护或停电暂停使用时,应及时切断进水管,并在相应的卫生间或器具旁发布停用告示。9.0.5应定期用清水冲洗设备,宜每半年不少于一次。9.0.6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维护和保养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209.0.7维护工作完成后,设备应根据本标准第7.5.2条的要求重新调试。工作日志应记录所有的维护工作,详细说明工作内容和有关信息。如果发现不能纠正的故障,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9.0.8当污水外溢到泵房内时,作业人员进入泵房前,应通风换气至少15min以上,室内空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21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2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出版后,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但注意,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1《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4《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GB/T51293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6《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91223条文说明2021天津24本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市近年来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25 273基本规定 283.1一般规定 283.2设计计算 283.3设备选型 294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 304.1一般规定 4.2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 324.3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 325控制与保护 6污水泵房 7安装与施工 7.1设备安装 7.2管道安装 7.3控制箱安装 7.4灌水及试压 7.5调试 7.6安全 409设备使用与维护 4126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273BasicRequirements 283.1GeneralRequirements 283.2DesignCalculation 283.3EquipmentSelection 294EnclosedSewageLiftingDevice 4.1GeneralProvisions 4.2CentrifugalPumpTypeSewageElevatingDevice 4.3CamPumpSewageElevatingDevice 325ControlAndProtection 6PumpRoom 357InstallationAndConstruction 7.1EquipmentInstallation 7.2PipeInstallation 7.3ControlBoxInstallation 7.4FilledWithWaterAndPressureTest 7.5Comissioning 7.6Safety 8ProjectAcceptance 409EquipmentUtilizationAndMaintenance 41271.0.1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及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更加广泛,其使用功能亦呈丰富多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的污废水一般需收集至污水池后用泵提升排出。污水集水池占地面积较大且难以完全封闭,易造成异味泄漏、蚊蝇细菌滋生和污水外溢等,影响地下空间的卫生条件。1.0.3本标准是为改善地下建筑的空气质量,仅针对污水的收集及提升装置的选型、安装、维护所制定,涉及的内容仅限于城市轨道交通生活污废水排出。对于具体建筑工程中污水排放的设计与施工安装,国家已有现行规范,可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依据,本标准不重复其相关内容。因此规定地下建筑污水的提升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凡本标准未涉及内容,视工程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本标准对于系统中机电设备、阀门、管道等相关设备材料的性能、试验检验方法等未全面阐述,该部分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83.1一般规定3.1.1、3.1.2是污水提升装置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3.2设计计算3.2.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汇集排出的污水为生活污废水。该水量的计算,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列出的两个计算公式,按照建筑物的不同性质分别计算。其中,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符号等均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一致。3.2.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扬程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有关污水泵房污水泵扬程计算的规定计算。3.2.3集水箱容积按下式计算:式中:V——集水箱的总容积(m3V1——集水箱的有效容积(m3V2——污水泵停泵时,集水箱内所剩污水的容积(m3V3——集水箱内启泵最高液位以上空间的容积(m3)。293.3设备选型3.3.1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工作条件分为干式和湿式,本标准要求采用干式安装,主要是为了便于维修,方便拆装。3.3.2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适宜在地下空间使用。每套装置至少设2台型号相同的污水泵,互为备用。一般情况下污水泵要交替运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检修维护。确定水泵型号时,要求水泵的运行工况点经常保持在高效区间运行,这样既节省动力又不易损坏机件。3.3.3污水中含有固体杂质,流速过小会在管内沉淀,减小过流断面,造成排水不畅甚至堵塞。本款规定参考了现行中国工程协会标准《污水提升装置应用技术规程》中流速的要求。304.1一般规定4.1.1本条是对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的性能要求做了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行噪声低、振动小、结构封闭。这是对装置的基本要求;2尺寸紧凑。占地面积小,使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使用带来优势;3操作简便。是指装置实现自动化运行,远距离监控,现场无人值守;4运行安全可靠。是指装置故障率低,现场异味小,大大改善工作环境;5安装方便和易于维护。集水箱有检修孔,顶盖能打开方便维护。4.1.3根据设备调研,并参考《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GB/T51293,补充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又分为固、液混合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及固、液分离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考虑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经试验验证确实满足使用功能的其他形式的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也可使用。无论选用哪种类型,设备均要求节能高效、故障率低,满足环保及卫生要求,运行中确保卫生洁具的正常使用,不得出现污水溢流、地漏冒水现象。4.1.4为保证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安全可靠运行而制定的污水泵能连续正常运行的使用条件。根据现行国标图集《污水提升装置选31用与安装》调整了输送介质温度,并补充了环境温度。4.1.5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设置备用泵是基于装置位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内,污水不能自流排出室外,易积存和满溢。本条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关于污水泵房的有关条款而定。4.1.6对集水箱的容积、密闭性、箱体上管道接口及柔性连接件等提出的要求。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通气管应接至排风井处,当通气管接至排风井有困难而直接通过车站紧急疏散口或出入口接至室外时,通气管的设置位置和高度不应对车站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4.1.7对螺栓、螺母等的材质、制造工艺提出的具体规定。4.1.8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配套水泵的噪声应满足现行《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T29529中“B级”的要求,泵的振动应满足现行《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T29531中“B级”的要求。设计时可采用的减振防噪措施包括污水泵与管道之间采用柔性接头连接,管道与墙体接触的地方采用弹性支承等。4.1.9提出了对配套电机的绝缘防护要求。提升装置中集水箱有效容积与污水泵的启动次数配套,集水箱具有调节功能,但储存容量较小,根据设备调研,多数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配套污水泵的允许启动次数可满足20~30次的要求,因此对污水泵的性能满足小时允许启动次数不少于20次的规定。4.1.11根据对全国各大城市运营使用情况的调研,建议手动隔膜泵作为选配组件,用于污水泵发生故障时排空集水箱,以方便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4.1.12对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水泵出水管上的闸阀、止回阀、压力表等的设置提出了要求。闸阀、止回阀为使用及检修需要,压力表为便于运营管理人员就地掌握管网压力。4.1.13考虑污废水的水质特点,要求系统上的阀门与管件需耐腐32蚀、大流通量、不易堵塞,以减少故障发生。4.2离心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4.2.1手动隔膜泵和固液分离器为可选部件,需根据实际需求及设备工艺确定是否设置。4.2.2污水泵宜选用不易堵塞的大流道或涡流形式叶轮水泵或切割型污水泵。要求污水泵有较好的过流特性,设计时应根据排放物的特点选择泵的类型。若污水中可能含有大块杂物时,宜采用切割型污水泵;若提升含较多纤维物的污水时,宜采用大流道或涡流形式叶轮水泵。4.2.3对污水泵的泵体、叶轮、泵轴、电机、集水箱等的材质、制造工艺提出的具体规定。集水箱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时,应满足强度要求。4.3凸轮泵式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4.3.1手动隔膜泵为可选部件,需根据实际需求及设备工艺确定是否设置。4.3.2对污水泵的泵体、转子、泵轴、电机、集水箱等的材质、制造工艺提出的具体规定。集水箱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时,应满足强度要求。其中凸轮泵转子材质为金属材料时,要求不应低于HT250铸铁,并经防腐处理;凸轮泵转子材质为弹性体时,要求不应低于335.0.1控制箱应具有以下功能:1污水泵通过控制箱实现液位自动控制、现场手动控制和控制室远程控制的功能。4空转运行保护即超低液位报警停泵。6本条要求包括超低液位报警和超高液位报警,超低液位报警信号来自正常启停水泵的液位控制器,超高液位报警信号来自超高水位液位控制器。7本条规定了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控制箱需满足与综合监控系统的接口要求。5.0.2控制箱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控制箱的防护等级应符合现行《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中的规定。2控制箱布线的颜色应符合现行《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6995.2的规定。3控制箱的按钮和信号灯应符合现行《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编码规则》GB/T4025的规定。水泵控制箱控制应设置“手动”、“自动”和“停止”三个档位,其中“自动”状态下可实现自动及远程控制启停水泵的功能。6与接地点相连的保护导线的截面,应符合现行《电气控制设备》GB/T3797的规定。5.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卫生间使用频率较高,污水提升装置集水箱的调节能力有限,一旦断电,将会影响地下污水的排出,造成卫生间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提出污水泵应有可靠的动力供应。345.0.4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在于减小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之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本要求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密闭式污水提升设备应用技术规程》T/CECS463的有关要求确定。5.0.5控制箱的安装位置应通风、干燥并不会被水淹没,且应安装在便于检查、操作的地方,故要求设置在楼梯平台上,避免污水提升装置或集水坑潜水排污泵发生故障时泵房内积水影响控制箱的正常使用。356.0.1本条规定了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安装的距离要求,目的是方便安装与设备维修。设备与周边围护结构的净距是参考了该类设备生产厂家有关安装要求的资料而确定的最小尺寸。0.6m是侧身通过的最小通道宽度,而对于检修操作空间而言,以不小于1.0m为佳。6.0.2为排除污水泵房内的积水,应考虑泵房排水措施,如设集水坑、坑内设潜水排污泵泵等。若集水坑内潜水排污泵也由污水提升装置厂家供货,则水泵控制箱可与污水提升装置控制箱集成。6.0.3本条规定的污水泵房(指安装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设备的房间)实际使用尺寸为一般情况下的最小设备安装尺寸,设计时可根据选定的设备安装尺寸酌情进行调整。原则是充分利用该设备结构紧凑的优势,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造价。6.0.4卫生间的排水靠重力自流进入集水箱。为满足集水箱的安放及管路的接入条件,本条规定了排水总管管底至集水箱安装处地面的最小距离尺寸。根据设备调研,多数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集水箱进水口距安装处地面的距离不小于0.7m,因此将该尺寸调整为0.7m。施工图设计时,需根据已确定的设备实际尺寸进行复核、调整。6.0.5换气次数要求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气调节与供暖设计标准》GB/T51357中地下车站内设备与管理用房换气次数的要求确定。6.0.7此条是关于污水泵房内起重设施操作水平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