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18晏子治东阿一、读准字音东阿(ē) 数(shǔ) 属托(zhǔ)货赂(lù) 敛(liǎn) 陂池(bēi)便事(pián) 内(nà) 乞骸骨(hái)二、辨识通假(1)并曾赋敛(“曾”通“增”,增加)(2)仓库少内(“内”通“纳”,纳税)(3)再拜便辟(“辟”通“避”,退避)三、一词多义(1)治eq\b\lc\{(\a\vs4\al\co1(晏子治东阿(动词,治理,管理),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动词,医治),治《春秋》,为郡文学(动词,探讨)))(2)数eq\b\lc\{(\a\vs4\al\co1(景公召而数之(动词,责怪),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名词,命运),数罟不入洿池(形容词,细密的),计之以数(名词,数目,数量),数犯边疆(副词,屡次,多次)))(3)谢eq\b\lc\{(\a\vs4\al\co1(景公乃下席而谢之(动词,致歉),挥手谢公卿(动词,辞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告知)))(4)而eq\b\lc\{(\a\vs4\al\co1(今子治而乱(连词,表转折,却),君乃反迎而贺(连词,表承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并且),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四、词类活用(1)而君反以罪臣(名词用作动词)怪罪(2)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名词用作动词)离开(3)于是明年上计(名词作状语)向上(4)三年不治,臣请死之(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5)仓库少内(形容词用作动词)削减(6)以利贫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对……有利五、古今异义(1)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古义:变更方针。今义:①变更行走的路途;②(河流)变更经过的路途。(2)于是明年上计古义:其次年。今义:时间名词,今年的下一年。(3)便事左右古义:身边的近臣。今义:方位名词,左和右两方面。六、文言句式(1)东阿者,子之东阿也。(推断句)译文:东阿,是您的东阿。(2)寡人将加大诛于子。(状语后置句)译文:我要对你实行严厉的责罚。(3)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主谓倒装句)译文:您治理得东阿太好了!(4)而君反以罪臣。(省略句)译文:可是国君您反倒因为(这)怪罪我。eq\f(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晏子治理东阿,三年以后,景公召见他并且责怪他说:“我认为你可)eq\f(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以(治理好东阿),因而派你治理东阿,现在你治理得东阿很乱,)eq\f(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你回去后自己好好反省,我将重重地责罚你。”)eq\b\lc\[(\a\vs4\al\co1(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政治))eq\b\lc\\rc\](\a\vs4\al\co1(家,擅长辞令。东阿(ē):在今山东境内。数(shǔ):责怪。,使:派遣、吩咐。察:省察,反省。加:施加,强加。诛:责罚。))eq\f(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晏子回答说:“我恳求变更治理的方法来治理东阿,三年假如治不好,)eq\f(臣请死之。”景公许之。,我恳求为此而死。”景公答应了他的恳求。)eq\b\lc\[(\a\vs4\al\co1(对:回答。易:变更。,死之:为动用法,))eq\b\lc\\rc\](\a\vs4\al\co1(为此而死,即甘愿接,受严厉惩处的意思。))eq\f(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于是其次年向上汇报状况,景公迎接)eq\f(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他并庆贺他说:“你治理得东阿太好了!”)eq\b\lc\[(\a\vs4\al\co1(上计:地方官年终,将境内的户口、赋))eq\b\lc\\rc\](\a\vs4\al\co1(税、盗贼、狱讼等事项编造计簿,逐级上报。甚:副词,很,,特别,特别。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q\f(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晏子回答说:“以前我治理东阿,没有走后门、说情,)eq\f(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没有(给您身边的人)贿赂钱财,池塘里的鱼拿来救济贫民,那个时候,)eq\f(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老百姓没有挨饿的,然而您反而凭借这事怪罪我;)eq\b\lc\[(\a\vs4\al\co1(属托:走后,门,说情。))eq\b\lc\\rc\](\a\vs4\al\co1(货赂:钱财。赂,财物。陂(bēi)池:池塘。利:使动用,法,使……得利、受益。反:反而。以:介词,依据,凭借。))eq\f(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现在我再治理东阿,走后门,说情,给您身边的人贿赂钱财,)eq\f(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并且加重搜刮百姓的钱财,削减给国库纳税,用巧语花言和钱财讨好)eq\f(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您身边的)近臣,池塘的鱼,送到在朝中掌权的人家,)eq\f(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这个时候,饥饿的人超过一半了,您却反而迎接我并庆贺我。)eq\b\lc\[\rc\](\a\vs4\al\co1(曾:通“增”,增加。内:通“纳”,纳税。便(pián):逢迎讨好,,玩弄手法。权家:在朝中掌权的人家。乃:却,表转折。))eq\f(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我愚笨不能再治理东阿了,希望您准我退休,把这个位置让给贤能的人吧。”)eq\f(再拜便辟。,拜了两拜就退避一旁。)eq\b\lc\[\rc\](\a\vs4\al\co1(乞骸骨:恳求退休(让位)。辟:,通“避”。再拜:拜了两拜。))eq\f(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景公于是离开座席向晏子致歉说:“你还是尽力再治理东阿吧,)eq\f(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东阿,是你的东阿啊,我不再干预了。”)eq\b\lc\[\rc\](\a\vs4\al\co1(下席而谢:离开座席道,歉。与(yù):参加,干预。))[资料链接]我国书目学先驱——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书目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系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闻,杂以争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的书籍。其中很多篇章类似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小影响。晏子是春秋时期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名婴,谥曰平,字仲,故又称晏仲或晏平。由于其影响甚大,被人尊称为晏子。晏子忠君而不保守,机灵敏捷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他是一个丑陋的矮个子,却当上相国。不仅当上相国,而且能够以各种奇妙的方式,影响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和臣民,并使齐国的影响在春秋各国中不行小视。在中国历史上充溢才智的人物中,晏婴是很独特的一个。《战国策》是记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谋划或辞说的著作,又称《国策》、《国事》,由西汉刘向编纂,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录着春秋末年至秦二世继位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状况,是探讨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文本鉴赏]晏子从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治绩显著,却受到景公指责;后来假公济私,民不聊生,反受到赞扬。晏子说明真相,使景公幡然醒悟。文章用极为简短的篇幅,前后对比的方法,精练的语言,通过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要不作实际调查探讨就轻易下结论。[答案](1)陂池之鱼,入于权家(2)迎臣[文本深读]1.“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这段对话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这段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物表情表面性格特点作用景公怒气冲天一个粗暴之君为下文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爱好。晏子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庸碌无为2.在文中,第一次晏子老醇厚实治理东阿,百姓受益很多,景公却责怪他,其次次他贪污腐化,“饥者过半”,结果景公“反迎而贺”。其中的主要缘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实行的是“仁政”,严禁不正之风,“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触动了豪强统治者的利益,齐景公偏信奸佞之人的话,故要治晏子的罪;后来,晏子实行“苛政”,虽“饥者过半”,却维护了豪强统治者的利益,权贵兴奋,国君身边的人也得到了贿赂,景公听到的都是赞扬晏子的话,以为晏子真把东阿治理好了,故景公“反迎而贺”。3.文章主要通过什么手法表现晏子进谏的才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比手法。第一次晏子“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且“民无饥者”。而此时,很多“佞人”四处告状,诉晏子治理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齐景公召见他说:“我以为你有才能才派你去治理东阿,可你越治越乱,实在令我悲观,只能免了你的职务。”其次次晏子“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且“饥者过半”,但赞誉之声却传遍了全国,齐景公亦欲奖赏他。4.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理念不同,方法不同,结局也不同。请谈一谈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执政者应秉承“以民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整肃吏治,严禁贪腐;另一方面要关注民生,扶助弱势群体,激励百姓共同富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华蜜指数才能提高。观点二:要全面精确地评价官员的政绩,就必需建立在健全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真正把官员的政绩放到群众的检阅中去认定,放到实践的熔炉中去提炼。观点三: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因此,执政者要顺应民意,以人民是否满足为做事的标准。[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语言描写本文用极为简短的篇幅,前后对比的方法,精练的语言描写,通过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要不作实际调查探讨就轻下结论。胜利的语言描写总是显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2.写法指导(1)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验。(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3)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4)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争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5)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3.迁移运用梧桐树下,一块石桌子旁坐着三个人——父亲、儿子和女儿。他们都望着星空。啪!随着微小而清楚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随风落地,露出鲜嫩的新皮。请写一段三人的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女儿托着腮帮,对老树皮发出了一串赞美:“瞧,多珍贵的一种精神啊!那是奉献,自己还是新皮时,爱护着比自己更新的那些皮,爱护着树的内部细胞,可一经老了,便自动退出,落地,让新树皮受磨炼,而又把自己的养分重归大地。这多像那甘当人梯的老师以及无私奉献的人啊!”儿子有神的眼睛盯着新皮:“看,新皮正贪欲地吮吸着簇新的空气,不正像那初生的不怕虎的牛犊吗?他打算经受烈日暴雨的考验和继承老一代的事业呢!”父亲听着,深有感受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老的奉献而不求索取,新的能继承老一代的事业,并用自己的冲劲儿完成它。在这样的循环、连接、进步中,社会何愁不向前进步呢。”[素材采撷]1.课内素材全面视察公正评价晏子两次治理东阿,方式完全不同,结果当然相反。第一次治理是以民为本,结果被国君怪罪;其次次以官为本,结果得到国君的赞许。无论从人民的角度还是从国君的目的来评价,晏子第一次才是正确的,但实际结果却出人意料,为什么会这样呢?深化一想,其实也不惊奇,向国君反映状况的是晏子的上级或下级官员,而不是老百姓,大多数人总是从自身利益动身去评价事物,执政者以官为本,当然会得到不同的评价。因此衡量一个人不能只听别人的言论,应当观其行,全面客观地去评价。【应用角度】“评价机制”、“兼听与偏信”、“坚守与变通”、“信念”等。2.精彩应用古语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人才得之不易,关键是用好人才。知人善任,物尽其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智子疑邻”的寓言在当今社会依旧上演。衡量一个人要知人论世,观其言,察其行,明其德。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评价一个人肯定要摘掉有色眼镜,摒弃个人好恶,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群文阅读]导读:古代很多帝王在他们创业之初,往往广开言路、广纳良贤,以至万人拥护,最终因之直捣黄龙,建立霸业。创业中扶持他们的不仅有他们的亲信,更多的则是当时慕名投奔的四方奇士。然而,在霸业建成之后,又有多少非亲信的战将良才可留用于朝,抑或幸存世间,于是便有了后面的帝王去推倒他,建立他们的霸业……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历史当中,人们分明地悟出了那些贤圣早已高呼的处世之理:兼听则明。兼听·虚怀·自我改造⊙胡长明一个人在世上只是很小的一分子,其学问面和相识实力是特别有限的,假如独师其心,不假外求,满足于一孔之见,无异是“井底之蛙”。只有打通与外界的联系,听取他人的看法和反映,才能提高相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但是,听就要“兼听”而不要“偏听”,“兼听”指听取多数人和多方面的看法,“偏听”则指听取少数人和某一方面的看法,前者得到的信息广泛而全面,而后者得到的信息狭隘又片面。假如将它们比作两个信息库的话,那么,通过比较完备的信息库加工处理出来的结论明显要比相对不完备的牢靠得多。周恩来很观赏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因而在相识和处理问题上很注意听取各方面的看法,预见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汲取他人的特长,以补自身的不足。周恩来并非天生就足智多谋,他的才智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人,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和整合。好玩的是他认为“兼听”不仅符合人类的相识规律,而且符合人的生理机制,比如人有两只眼睛,能看黑的,也能看白的;人有两个鼻孔,能闻香的,也能闻臭的;人有两只耳朵,自然能听正面的,也能听反面的。只听正面的不听反面的看法有悖人的生理机制。有些人只喜爱听阿谀迎合之词,而不听逆耳忠言,这在周恩来看来是特别危急的。但是听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有的人原来起先还有办法,因为东听一句西听一句,反倒把自己弄得惶惶无主,失掉了主见。周恩来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并非是因为听多了之害,而是因为听者缺乏思索,缺乏“集中”的本事,也就是加工处理的本事。一个人在驾驭了各方面的看法后,必需在思索分析的基础上辨别是非,做到既不因己见而废群言,也不因群疑而阻己见。周恩来指出,这种辨别是非的本事从青年时代起就应当培育。周恩来建功立业,从实处着脚;讲修道德,则从虚处立基。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周恩来将之奉为圭臬,终身遵从不移。1916年初,周恩来在给好友的一首诗中写道:“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作嫁怜农拙,急流让尔贤。”自视为拙,急流让贤,假如是对一个平凡之辈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对周恩来这样才华横溢而又理想远大的人来说,则体现出一种美妙的人格道德价值。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觉,周恩来在谈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时,总是把聚光灯的焦点对准毛泽东一人。他对任何宣扬他个人的形式和内容都加以劝阻。江苏淮海县委多次提出,要在他过去住过的地方办一个纪念馆,他始终没有同意。他还告诫青年人“肯定要特别虚心,不要傲慢,应当觉得自己差得很,事情还做得很少”,这样才会有压力,有进步。心中有所恃,目空一切,必定色浮气盛,自我沉醉,丢失进取精神。中国传统士大夫都把修身当作第一等重要的事情,修身其实就是改造,名不同而实一样。尽管周恩来和传统士大夫在改造的形式、内容、标准和目标上存在差异,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自强不息,日新又新,做时代的道德楷模和人格代表。纳谏与止谤——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臧克家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情趣,引人入胜。六十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特别亲切。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接受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慧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须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凄惨故事,千古流传。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许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马上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的气度,何等磊落的胸怀,千载而下,犹令人感奋不已!事因难能,所以珍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壤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的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齐王与厉王,那种对待谏谤的看法,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历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文,我们比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做负责工作的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饰非掩过,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马上火冒三丈,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疮疤一样。有的甚至对指责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应付热忱,什么指责与自我指责的原则,全成为过耳东风。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损害同志,最终,自己也难免垮台。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他们当道之时,得意忘形,凌驾一切。某人的一句话,成为“圣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棒止谤,冤狱累累。人力无穷,天网恢恢,他们的滔天大罪,最终被清算。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须要双方合力。有敢直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王善听的耳朵,也是白费唇舌,枉运心机。《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乡学院《微观计量与Stata操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工业大学《数据仓库与挖掘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开封大学《学前卫生与保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邮电大学《流行音乐经典作品分析(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融媒体技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萍乡学院《飞机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工程入股合作协议合同
- 土工材料合同协议书
- 三人出资合伙协议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CAE软件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铜产融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二统)昆明市2025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购物卡采购合同
- 2025徽县辅警考试题库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 王阳明心学课件
- 基坑开挖及钢支撑安装施工方案
- 柴油发电机组油耗参考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