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_第1页
DB36-T 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_第2页
DB36-T 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_第3页
DB36-T 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_第4页
DB36-T 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CCSA47362024-12-30发布IDB36/T2098—2024前言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一般要求 35接闪器 46引下线 47接地装置 48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49等电位连接 5 511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 5附录A(规范性)江西省雷电致灾危险性区划图 6附录B(规范性)雷电防护装置材料与规格 7附录C(规范性)接地装置钢材焊接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 9附录D(规范性)电涌保护器的选择 参考文献 DB36/T2098—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局提出。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气候中心、南昌市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所、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京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西科安防雷检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雪、李嘉、熊小丽、高雅隽、李爱平、殷国华、蓝希琛、段和平、张长稳、朱辉、杜强、周洁晨、邓佳蜂、王荣珠、张正伟。3DB36/T2098—2024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的一般要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等电位连接、屏蔽、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电动汽车充电站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和施工。3台以下充电设备可参照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966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动汽车充电站EVchargingstation采用整车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场所,应包括3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至少有1台非车载充电机),以及相关供电设备、监控设备等配套设备。以下简称充电站。[来源:GB50966,2.1.2]3.2充电设备chargingequipment与电动汽车或动力蓄电池相连接,并为其提供电能的设备,包括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等设备。[来源:GB50966,2.1.4]3.3充电区chargingzone在充电站内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停车区域。4一般要求4.1充电站的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和施工,应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电防护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4.2充电站所在地根据本文件附录A中图A.1划分为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处于不同风险区的充电站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设计、安装相应雷电防护装置。如与其它建(构)筑物共同建设或改建时,应综合考虑建(构)筑物的性质确定其防雷类别,但不应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4.3处于建筑物内的充电站应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接地,可不做其他直击雷防护措施。4DB36/T2098—20244.4充电站的雷电防护装置应与充电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5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应符合本文件附录B中表B.1的要求,雷电防护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材料和最小截面应符合本文件附录B中表B.2的要求。5接闪器5.1充电站处于附近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时,可不另外设置接闪器。5.2充电站宜采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器应将充电区置于直击雷防护区内。当充电站处于高风险区,滚球半径取45m,处于较高、较低风险区,滚球半径取60m。5.3采用独立接闪杆时,接闪杆与充电站金属构件的间距不宜小于3m。5.4采用接闪带时,接闪带应沿着罩棚顶部四周及易受雷击的部位进行敷设。当充电站处于高风险区,接闪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处于较高、较低风险区,接闪网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5.5当利用罩棚的金属板作为接闪器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金属板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6引下线6.1宜利用接闪杆的金属支撑杆、罩棚的金属支柱或支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其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应符合本文件4.5的要求。6.2专设引下线应采取旁侧闪络电压的防护措施,与充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m。6.3专设引下线应沿支柱表面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数量不宜少于2根,并应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m~1.8m处装设断接卡。6.4当充电站处于高风险区,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处于较高、较低风险区,不应大于25m。6.5当充电站处于高风险区,其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处于较高、较低风险区,不应大于30Ω。7接地装置7.1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当无法确定最小值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7.2靠近建筑物的充电站可就近与建筑物或配电设施共用接地装置。7.3充电设备宜利用其基础内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设人工接地体。7.4接地装置宜采用热镀锌钢质材料,钢材焊接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见附录C。7.5接地装置连接应可靠,连接处不应松动、脱焊、接触不良。8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8.1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8.2外露引下线,其距离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μ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8.3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5DB36/T2098—20249等电位连接9.1充电区应设置等电位连接带,等电位连接带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9.2充电站内的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充电装置、照明配电箱、监控设备、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等设备设施及金属构件,应就近连接至等电位连接带。9.3等电位连接宜采用焊接、熔接或压接。连接导体与等电位连接带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连接处应进行热搪锡处理,过渡电阻不大于0.2Ω。9.4充电站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GB50966的要求,宜采用TN-S接地制式。10屏蔽10.1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线缆或敷设在金属管道内,进入充电站的电缆屏蔽层或金属管道应就近连接至等电位连接带。10.2光缆的金属接头、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应就近连接至等电位连接带。10.3信号线与引下线的最小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00mm,最小交叉净距不应小于300mm。10.4信号线与保护地线的最小平行净距不应小于50mm,最小交叉净距不应小于20mm。11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11.1采用10kV(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时,充电站电源系统宜设置三级防电涌保护措施,低压配电总电源处SPD应选用I类试验产品;低压分配电箱处SPD应选用II类试验产品;充电设备入口端SPD应选用II类试验产品或者III类试验产品。11.2配电系统中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应符合本文件附录D中表D.1的要求,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不应低于本文件附录D中表D.2规定的值。11.3无明确的产品安装指南时,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当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或5m时,应加装退耦元件。生产厂商明确在其产品中已有能量配合的措施时,可不再加装退耦元件。11.4电涌保护器前端应安装参数匹配的低压电涌保护器专用保护装置。11.5数据采集、控制、信号等线路的入口端宜装设相应的信号SPD。11.6信号SPD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和特性阻抗等参数,选择插入损耗小、分布电容小、并与纵向平衡、近端串扰指标适配的SPD。6DB36/T2098—2024(规范性)江西省雷电致灾危险性区划图江西省雷电致灾危险性区划图见图A.1。图A.1江西省雷电致灾危险性区划图7DB36/T2098—2024(规范性)雷电防护装置材料与规格B.1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的要求按照表B.1执行。表B.1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厚度2mm直径8mm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铜c、d直径15mm铝单根圆钢c、d单根扁钢f单根圆钢f单根圆钢c、d镀铜厚度至少70μm,b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²、扁钢至少32.4c仅应用于接闪杆。当应用于机械应力没达到临界值之处,可采用直径10mm、最f对埋于混凝土中以及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的不锈钢,其最小尺寸宜增大至直径10mm的78mm²(单根圆钢)和最小厚度3mm的g在机械强度没有重要要求之处,50mm²(直径8mm)可减为28mm²(直径6mm)。并h当温升和机械受力是重点考虑之处,50mmi避免在单位能量10MJ/Q下8DB36/T2098—2024B.2雷电防护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材料和最小截面雷电防护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材料和最小截面的要求按照表B.2执行。表A.2雷电防护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材料和最小截面6连接相线6接地端连接相线4接地端6其他连接相线接地端4连接相线1接地端9DB36/T2098—2024(规范性)接地装置钢材焊接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接地装置钢材焊接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见表C.1。表C.1接地装置钢材焊接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扁钢本身弯成弧形DB36/T2098—2024(规范性)电涌保护器的选择D.1220V/380V三相配电系统中各种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220V/380V三相配电系统中各种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的要求按照表D.1执行。表D.1220V/380V三相配电系统中各种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64aⅠ类—含有电子电路的设备,如计算机、有电子程序控制bⅡ类—如家用电器和类似负荷。dⅣ类—如电气计量仪表、一次线过流保护设备、滤波器。D.2电涌保护器的最小持续工作电压值Uc电涌保护器的最小持续工作电压值Uc的要求按照表D.2执行。表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