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xuxiaoyin@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许晓茵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本章,我们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大概轮廓。3主要内容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节中国宏观经济现象第三节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第四节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第五节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及教学安排4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5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从游戏说起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政策时,总是记着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昆6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7专栏:半数企业已复工资料来源:网易新闻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8月28日的数据显示,在宏调调控政策的刺激下,工业企业停产半停产面由去年年底的15%缩小至7.2%,半数以上的停产企业已经复工。接受调查的17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月份停产企业6707户,停产面为3.9%;半停产企业5588户,半停产面为3.3%;停产企业涉及从业人员75万人,半停产企业涉及从业人员63万人;停产半停产企业合计1.2万户,停产半停产面为7.2%,涉及从业人员135万人。从地区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停产半停产面分别为3.7%、6.5%和8%,停产企业分别为2134户、2727户和1846户,半停产企业分别为2150户、2167户和1271户。除东部地区停产面比5月份降低0.6个百分点外,其他地区停产面、半停产面都与5月份基本持平。8于是,——一个如影随形的话题如何理解?从宏观层面来讲,工业经济运行积极迹象逐渐增多;从微观方面来看,出口型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有所好转。91.1.1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增长源泉劳动人口增长:参与生产的人口增加。劳动生产率增长: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0美国1900-2000的经济增长111.1.2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以一种不变的速度进行宏观经济学家用商业周期来描述短期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与扩张121.1.2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
经济水平时间谷底峰顶谷底峰顶谷底峰顶扩张衰退扩张衰退扩张衰退131.1.3失业(Unemployment)基本概念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度量方法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力人口14美国1900-2000的失业率151.1.4通货膨胀(Inflation)基本概念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产生原因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望、工资等成本上升等。16美国1900-2000年的通货膨胀171.1.5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Economy)封闭经济在经济学意义上指一国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如没有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并未存在密切的往来,成为处于封闭经济状态。开放经济指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来,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18美国1960-2000年的贸易盈余191.1.6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抑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再贴现率调节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201.1.6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要对经济进行总量调控。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同时实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之间既统一又矛盾21第二节中国宏观经济现象221.2.1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231.2.1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24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1950-1952)经济恢复时期国民收入358亿增加到589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9.3%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从1949年起)第四阶段
(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投资和基本建设,平均年增长率达到8.9%
(1958-1978)动荡时期经济历经曲折和困难,国民收入出现三次负增长
(1978-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并创造中国奇迹25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1978-1984)以1981年为谷底,以1984年为谷峰,为期6年。1981年,GDP增长率由1978年的11.7%下降到5.2%,市场疲软,部分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从1978年起)第三阶段
(1984-1992)以1990年为谷底,1992年为谷峰,为期8年。政治动荡与经济波动并行,1989到1990,经济改革步伐停滞。
(1992-2003)以1999年为谷底,已持续16年。先是过热,后遇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于是,先治“热”,后治“冷”。2003年始,经济回暖。?
(2003-现在)治“热”问题,金融危机后的恢复问题261.2.2中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27中国经济基本态势:CPI(1990-2008)经济过热到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前为什么涨呀?有解释说: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国内总供求关系失衡,也不是因为农产品出现了供求失衡,而主要是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粮价上涨(樊纲,2007)。2008年为什么跌呀?信心和诚信吗?28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0-2007)291.2.3中国的金融改革改革开放前,银行、企业和家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物质平衡:通过国家对企业下达的投入—产出计划和消费品的生产计划实现财政平衡:集中所有生产领域的剩余进行投资信贷平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货币往来是“簿记”货币,统一在人民银行内部结算外贸平衡: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改革开放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体制逐步形成,企业和居民存款逐步上升。金融市场逐步形成。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开始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30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利率调整(1993-2007)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内容次数调整时间调整内容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表现(沪指)
102007年08月22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8月23日开盘:5070.65点,收盘:5107.67点,涨1.49%92007年0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上证指数开于4091.24点,盘中最高4220.32点,收盘收于4213.36点,涨154.51点或3.81%。82007年0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5月21日开盘:3902.35低开127.91报收4072.22涨幅1.04%72007年0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3月19日,开盘:2864.26报收3014.442涨幅2.87%62006年0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收盘上涨0.20%52006年0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到5.85%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42005年0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下跌0.96%3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沪指大跌1.58%,报收于1320点21993年0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沪指下跌23.05点11993年0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沪指下跌27.43点31中国利率调整(2007年下-2008)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内容次数调整时间调整内容142008年10月8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132008年9月1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122007年12月21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到4.14%,贷款提高到7.47%112007年09月15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322009年1月-7月房地产情况2009年1-7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720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比1-6月提高1.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9.3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8.01,比6月份提高1.46点。331.2.4中国的对外开放1979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01年加入WTO34中国进出口总额(1990-2006)351.3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的意义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36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宏观经济学研究相当于登山运动,不同的登山队从不同的路线攀登。没有一个登山队看到过这座山的山顶,因为它一直处在云雾遮掩之中。不同的登山队有时会在不同路线的交会处相遇,简单交流信息后又分手继续前行;在除去尘霜之后,各队还可能偶尔发现前人留下的足迹;有时一个队员走失了,或从此失去踪迹,或加入攀登速度看起来更快的另一队;有些路线后来证明是死路,但这也是有用信息,因为后来者不需重走;有时一个队宣布登顶,但云开雾散后发现前面还有更高更险的山峰。所有的队员都受到雪崩的威胁,担心随时被它冲下;在前进的道路上往往有各种料想不到的障碍,各队经常不得不改变路线。37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381.4.1早期的宏观经济思想代表人物:大卫∙休谟货币数量公式这一公式是一切货币数量理论的基础,也是当代货币分析的理论基础。PQ=MV391.4.2古典方法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1776)40专栏: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父亲早逝,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亚当斯密先后在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求学。1951年受聘格拉斯哥大学担任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1764年,以私人教师身份跟随部克列公爵赴欧洲大陆旅行,结识了重农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魁奈和杜尔哥。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41专栏:亚当·斯密(续)《国富论》共分五篇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原因和产品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论述了分工、货币、价值、工资、利润、地租等问题。第二篇论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第一二篇相当于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基本内容。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研究各国发展产业的经济政策(相当于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评论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相当于经济学说史。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了国家财政的问题,相当于财政学。421.4.2古典方法(续)主要贡献“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经济并使其达到最优状态的理论建立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之上,即所有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必须运行良好。“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的实质是:个人在追求他们各自的最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市场上表达供求意向,市场价格对此作出充分反应和调整,使每个市场达到供求均衡。 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431.4.3凯恩斯的方法代表人物:梅纳德·凯恩斯代表作:《通论》(1936)44专栏:梅纳德·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
1902年以数学和古典文学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后滞留剑桥一年,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任职期间,为其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IndianCurrencyandFinance,1931)作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1908年辞去印度事务部职务,由马歇尔介绍回剑桥任经济学讲师至1915年。其间1909年以一篇概率论论文入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一战爆发不久,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因对赔偿委员会有关德国战败赔偿及其疆界方面的建议愤然不平,辞去和会代表职务,复归剑桥大学任教。之后,《和平的经济后果》(TheEconomicconsequences,1919)一书出版,引起欧洲、英国及美国各界人士的大争论,使其一时成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核心人物。1941年担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逝世。
45专栏:梅纳德·凯恩斯(续)《通论》共分六编第一编引论第二编定义与概念第三编消费倾向第四编投资引诱第五编货币工资与物价第六编通论引起的几篇短论
461.4.3凯恩斯的方法(续)主要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对经济大萧条中资源的普遍未被充分理论用提供了一种解释。与古典方法不同的是,凯恩斯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者说价格调整慢于数量调整,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20世纪60年代以来,凯恩斯学派虽然受到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挑战,但它在莫迪利安尼、克莱因、托宾和希克斯等人的不断完善、发展下,仍然在当今的主流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471.4.4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代表作:《最优货币数量和其他论文》48专栏:米尔顿·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是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6岁前完成高中,凭奖学金入读罗格斯大学。1932年取得文学士,翌年他到芝加哥大学修读硕士。1935年到全国资源委员会工作,1937年去NBER,协助西蒙·库兹涅兹研究专门职业的收入。1941至1943年,他出任美国财政部顾问,研究战时税务政策,曾支持凯恩斯主义的税赋政策。1946年他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博士学位,随后回到芝加哥大学教授经济理论,期间再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他任职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逾30年,力倡自由主义经济,打造出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491.4.4货币主义(续)主要思想货币主义首先认为,让市场力量发挥其充分的作用,经济能够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次,政府的经济的宏观经济干预政策是引起宏观经济不稳定的罪魁祸首。政府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给这种市场力量创造一个良好发挥作用的环境,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货币的发行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增长范围之内。其确定货币增长速度的方法是一种改良了货币数量论,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或货币主义。501.4.4货币主义(续)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在长期,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政策主张: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策,同时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主张单一政策规则511.4.6新古典宏观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代表作:《预期和货币中性》等52专栏:罗伯特∙卢卡斯罗伯特∙卢卡斯(1937-)理性预期学派创始人。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37年,卢卡斯生于华盛顿的雅奇马。1955年,芝加哥给予他奖学金,但芝加哥没有工学院,从而终止了他做工程师的梦。1963年,任教于卡内基工学院(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在那的第一年,他花了不少时间学习动态系统和在时间过程中优化的数学,并设法看一看这些方法如何可以最好地用于经济问题。与雷纳德·莱普英合作进行项目研究,与爱德华·普里斯科特合作完成了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的动力学的理论项目,并写了一篇《不确定下的投资》的文章。在此期间,卢卡斯的经济动力学的全部观点逐渐成形。1972年,卢卡斯发表《预期和货币中性》一文。率先将理性预期假说成功地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开创并领导一个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531.4.5新古典宏观(续)主要思想:试图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新古典宏观认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依据的凯恩斯理论,没有把公众对政府政策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政府经济政策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新古典宏观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髓:崇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强调要把公众对所有可能获得经济信息,包括政府政策的理性反应,纳入宏观经济模型之中。541.4.6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斯蒂格列茨、阿克洛夫、曼昆等代表作:《公共经济学讲义》等55专栏: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42-)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 对信息经济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生于194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6岁,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1979年,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88年起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开始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6月起任该团主席。1997年起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学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倡导的一些前沿理论,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标准工具。561.4.6新凯恩斯主义(续)主要思想:供给方面的干扰(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认为的)和需求方面的干扰(如新古典主义者所认为的)都可能成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新凯恩斯主义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区别在于,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江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徐州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笔试带答案2024年
- 2024年青海海西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年陕西西安三发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广东阳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巢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 英文【Electricity Canada】2025电力技术趋势报告
- 2025个人房屋借款合同(16篇)
- 2025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心得体会(12篇)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全套课件
- 高标准农田施工合同
- 《热泵技术应用》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矿山工程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规划分析报告
- 培训机构招生合作合同范例
- 电梯修理(T)特种作业取证(安徽)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4年渣土公司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 DB11T 2103.2-202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养老机构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物流行业智能调度与多式联运解决方案
- 职业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