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秘密★启用前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的诸侯多数是自行发展起来的,商王只是对既有事实进行“承认”,而西周各诸侯的权利直接来自周天子的封赐,是一种权力的“授予”。这一转变表明分封制()A.消除了诸侯争霸的隐患 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力 D.淡化了宗法制的政治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商朝时期,对地方的管理较为松散,而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封赐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说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更加密切,B项正确;消除了诸侯争霸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分封制是一种分权制度,而非集权制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而非是宗法制,排除D项。故选B项。2.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中,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西至四川、陕西,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器出土(见下图),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各地经济水平趋于一致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C.冶铁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D.集体耕种方式得以普及【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中,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西至四川、陕西,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器出土,且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可以判定,战国时期农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生产效率提高,B项正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铁器的出土数量和种类,没有描述冶铁中心的信息,排除C项;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集体耕种方式逐渐被小农经济取代,排除D项。故选B项。3.汉初,封国领土广大,“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据学者统计,汉初全国有57郡,其中十个诸侯共领有42郡,占比达73.7%,中央辖属的郡县之地只有15郡,占总数的26.3%。这一状况表明,汉初()A.中央集权面临严峻挑战 B.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度C.诸侯国权力不断被削弱 D.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随着诸侯国势力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郡国并行,而非汉承秦制,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诸侯国权力不断增强,威胁中央,而非削弱,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中枢权力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4.据史书统计,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宰相的人数近400人,出身士族占65.8%,非士族出身仅有34.2%;到了宋朝,科举出身的宰相达到了87%以上。这一现象反映出()A.士族退出了政治舞台 B.宰相权力大幅度提高C.社会流动性逐渐增强 D.官员选拔日趋多样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宰相的人数近400人,出身士族占65.8%,非士族出身仅有34.2%;到了宋朝,科举出身的宰相达到了87%以上”,可知,唐朝宰相士族占比仍较高,但是到宋朝科考出身的宰相占比较高,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科举制的发展完善,社会流动性更强,C项正确;仅从宰相出身的状况,无法得出士族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宰相的出身信息,并未说明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流动性增强,并不是官员选拔方式的多样化,排除D项。故选C项。5.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东京开封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以后临街摆摊、坊中开铺的现象屡屡发生。因侵街现象愈演愈烈,宋真宗曾下令禁止权豪大户侵街,但因遭到反对而作罢。这反映出宋代()A.商业受到政府严格限制 B.政府放弃了城市管理C.富商大贾危及政府统治 D.坊市分区制逐步瓦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逐渐被打破,D项正确;“宋真宗曾下令禁止权豪大户侵街,但因遭到反对而作罢。”说明当时政府对商业的限制不是很严格,排除A项;政府放弃了城市管理,“放弃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富商大贾危及政府统治,与材料信息描述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明代法律规定,金银等贵金属的采冶只能由官府经营,民间只能开采一些不重要的矿产,并要缴纳一定的税收。清嘉庆年间,百姓申请开采金银矿,政府不但不准许,还要按法律治罪。这些法律规定()A.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B.渗透了儒家伦理道德C.推动了冶炼技术的革新 D.助推了对百姓的教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清嘉庆年间,百姓申请开采金银矿,政府不但不准许,还要按法律治罪……”,可知,明初准许民间开采一些不重要的矿产,并缴纳税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到中后期,政府对金银矿的开采限制更加严格,以维护专制统治,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明代法律的信息,并未提及儒家伦理道德,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对冶炼技术的影响,排除C项;这些法律规定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而对百姓的教化也是专制统治的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A项。7.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清廷批准,在已仕官员中荐选,“初场试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三场仍试四书文”,兼顾中学与西学。此事表明()A.科举制被彻底废除 B.官员选拔注重实际能力C.学堂选官成为主流 D.奖励实业成为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在已仕官员中荐选……初场试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可知,晚清时期,官员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政府批准,在已仕官员中荐选,兼顾中学与西学,说明注重对官员实际能力的考察,B项正确;此时科举制尚未被废除,排除A项;无对比,无法得出学堂选官成为主流,排除C项;“社会共识”,表述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8.20世纪30年代中国棉制品进口状况。表中数据的变化可用以说明,当时()年份棉纱棉布进口额(千元)指数(1930年=100)进口额(千元)指数(1930年=100)1930年156361001539431001932年1492696101159661934年29391924020161935年2221141827112A.经济大危机破坏西方经济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C.关税保护性作用逐渐显现 D.列强侵华方式转向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棉制品的进口中,棉纱和棉布的进口额逐渐减少,进口指数也在不断降低,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西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进而导致我国棉制品进口额减少,A项正确;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是关税保护的作用,排除C项;仅从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9.1941年11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这一论述()A.适应了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 B.推动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C.为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贯彻了“三三制”的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时空194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41年11月”“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及所学可知, “三三制” 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根据地民主建设的一种形式。它的实施起到了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这个政权形式同当时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制的独裁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这一论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让积聚了力量,D项正确;解放战争发生于1946年至1949年,排除A项;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 ,定都瑞金(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排除B项;“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的说法为建国后社会主义政党理论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10.1954年7月,教育部就甘肃临潭初中增设藏文课程问题批复西北教育局,民族学校必须设置民族语文课程,将来各种条件成熟时,更须逐步过渡到各学科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此举旨在()A.改革民族地区教育制度 B.统一少数民族文字C.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D.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材料“民族学校必须设置民族语文课程,将来各种条件成熟时,更须逐步过渡到各学科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可知,设置民族语文课程,并逐步过渡到各学科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材料所述举措的目的是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C项正确;此举并不是改革教育制度,而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排除A项;此举尊重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不是统一少数民族文字,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并未提及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11.截至2022年末,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覆盖96.8%的人口。这反映出,我国()A.医疗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B.社会问题得以根本解决C.贫富悬殊状况基本消除 D.社会保障整体水平较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截至2022年末(中国)。据材料“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可知,截至2022年末,我国社会保障覆盖人数更多,覆盖面更广,整体水平较高,即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整体水平较高,D项正确;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排除A项;“根本解决”的表述夸大,排除B项;贫富悬殊的状况并没有基本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12.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些事例表明当时西欧()A.民族国家正在成长 B.封建王权受到法律制约C.天主教会走向消亡 D.国家之间利益纷争加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6世纪(西欧)。据材料“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法语撰写”,可知,英国通过法案确立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脑,法国也通过敕令,规定法语的重要性,体现出民族国家意识的逐渐增强,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意识,并不是制约封建王权,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天主教会走向消亡,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民族意识的增强,并不能看出国家利益之间的纷争,排除D项。故选A项。13.17世纪末,“醋蘸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养活了大量爱尔兰人。据统计,1754—1845年,爱尔兰的人口从320万增加到820万,马铃薯的作用很大。据此可知()A.马铃薯起源于爱尔兰 B.物种交流促进人口增长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工业革命引发交通变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7世纪至19世纪(爱尔兰)。据材料“1754—1845年,爱尔兰的人口从320万增加到820万,马铃薯的作用很大”,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物种交流更加频繁,美洲高产农作物的推广,促进了人口的增长,B项正确;马铃薯起源于美洲,排除A项;仅从马铃薯的种植,并不能得出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工业革命对交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图是1848年英国《笨拙》杂志上一幅漫画。该画意在()A.表达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B.批评资本家对人民的压榨C.强调城市基础设施滞后 D.揭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8年(英国)。据材料可知,漫画中描绘的是肮脏的泰晤士河的情况,这与工业革命相关,工业革命大量使用煤炭做燃料,导致环境污染严重,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而非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工业污染,没有描述资本家对人民的压榨,排除B项;材料描述信息,与城市基础设施滞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50年苏联将经互会体系下东欧国家的货币与卢布挂钩,同时规定卢布与美元汇率为1:4。这反映出战后初期()A.世界货币体系危机已经显现 B.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C.意识形态影响世界货币体系 D.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可知,冷战期间,美国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各国货币挂钩,而苏联主导将经互会体系下东欧国家的货币与卢布挂钩,体现了意识形态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完善,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美苏建立服务于各自的世界货币体系,而非是危机显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而是主要体现了意识形态影响世界货币体系,排除B项;二战后初期,美国仍处于世界经济领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6.美国一份调查报告表明,1999年全球电子邮件信箱数量已达到5.69亿个,比1998年增加了83%,而美国至少有40%的人使用电子邮件,电子信箱数量达到了3.33亿个。这主要得益于()A.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 B.美国研制出电子计算机C.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 D.多边贸易体制正式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99年(美国)。据材料“1999年全球电子邮件信箱数量已达到5.69亿个,比1998年增加了83%,而美国至少有40%的人使用电子邮件”,可知,1999年全球电子邮件数量较多,同时美国至少有40%的人使用电子邮件,互联网更多应用于商业,结合所学可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商业的发展进步,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并不是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排除B项;“普及”,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互联网的影响,并不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招抚西藏地区政教首领,立宣慰司、布政使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1571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清朝建立后,西藏地方宗教首领表示归顺。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又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57年,乾隆帝派兵平定回部叛乱,恢复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康熙时期,又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据龚孟川《略论古代边疆民族政策》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共建立了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同时,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措施,并概括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与意义。【答案】(1)措施:设立政府机构;册封;平定叛乱。特点:因俗而治,因地制宜。(2)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维护国家统一,尊重民族习俗的需要。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措施:根据材料“明太祖招抚西藏地区政教首领,立宣慰司、布政使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1727年又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可知,设立政府机构;根据材料“1571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清朝建立后,西藏地方宗教首领表示归顺。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可知,册封;根据材料“1757年,乾隆帝派兵平定回部叛乱,恢复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康熙时期,又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可知,平定叛乱。特点:根据材料“明太祖招抚西藏地区政教首领,立宣慰司、布政使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1571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清朝建立后,西藏地方宗教首领表示归顺。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又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57年,乾隆帝派兵平定回部叛乱,恢复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康熙时期,又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可知,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根据材料“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可知,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维护国家统一,尊重民族习俗的需要。意义:根据材料“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以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根据材料“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可知,促进民族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成果电力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1882年美国爱迪生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交通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汽车1894年美国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石油化工1859年美国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世界第一口油井1867年瑞典诺贝尔发明炸药电信1876年美国贝尔电话机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整理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设立中国科学院,负责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195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到“文革”前,全国科研机构已增至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人员达到12万人。这为科技发展打下了基础,尤其是“两弹一星”。正是“两弹一星”的出现,为中华民族崛起注入了最为铿锵的骨气。——据《浅论百年科技发展成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发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原因。【答案】(1)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成果较多;涉及范围大;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2)原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详细的规划;科学研究人员的努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据材料“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世界第一口油井”,等成果,得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据材料“发电机、电动机、汽车、飞机……”,得出成果较多;据材料“德国、比利时、美国、德国……”,得出涉及范围大;据材料“电力、电信、石油化工……”,并结合“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得出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据材料“中央决定设立中国科学院,负责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得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材料“制定了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得出制定详细的规划;据材料“全国科研机构已增至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人员达到12万人。这为科技发展打下了基础”,得出科学研究人员的努力。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朝历代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一些思想和做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下表分封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内阁制上计制《唐律疏议》《大明律》察举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刺史制西域都护府和亲政策土司制租庸调制秦半两两税法里甲制常平仓制度编户齐民——整理自《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国家治理”提出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表中的历史概念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合理,逻辑清晰,表述准确。)【答案】论题:中国古代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延续。
阐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教育贷款借款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商务保密合同版:企业内部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合同
- 2025年度出国教育机构劳务派遣合同
- 2025年度农村宅基地买卖与乡村旅游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调整协议书
- 2025年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委托代理协议书
- 2025年度少儿素质提升辅导班家长协议
- 商业空间装修合同质量要求
- 2025年度工厂生产工人劳动权益保障协议书
- 2025年度休闲农业园场地无偿使用合同
-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篇(截至2024年)
- 《典型的光器件AWG》课件
- 出血热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无答案)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图书外借服务计划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