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本单元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主题,选取了《背影》、《荷塘月色》等经典篇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生哲理,提升审美情趣。教学设计紧扣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理解能力。
2.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感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3.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4.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文学手法表达个人情感。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主题:通过深入分析《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核心主题,如父子情深、自然景物的美感等。
-学习修辞手法:重点分析作品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提升写作能力:通过模仿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细节、运用修辞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情感: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细腻而复杂,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荷塘月色》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学生需要通过细腻的阅读和感悟来理解这些情感。
-分析作品结构:作品的结构布局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背影》中前后照应的叙事手法,学生需要学会分析这种结构,理解其作用。
-体会作品意境:作品中的意境往往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来体会,如《荷塘月色》中的宁静、优美,学生需要通过文字感受这种意境,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打印机、黑板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平台、在线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课文原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软件、视频片段、图片资料、朗读录音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背影》、《荷塘月色》的文本、作者背景资料和预习问题,如“如何理解《背影》中父亲的形象?”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荷塘月色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如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确保所有学生都完成了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分析《背影》中父亲的形象。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独立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理解,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背影》背后的故事,引入课堂讨论。
-讲解知识点:讲解《背影》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荷塘月色》中的意象,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的讲解。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详细讲解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学会运用文学分析方法进行文本解读。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背影》或《荷塘月色》的读后感。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和背景资料,供学生进一步阅读。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读后感,巩固对作品的理解。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学习。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和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写读后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作用与目的:
-学生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背影》相关作品:《朝花夕拾》、鲁迅的其他散文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和人生观。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等,让学生深入探究朱自清的文学世界。
-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资料,介绍散文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作家,帮助学生了解散文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
-相关影视作品:《城南旧事》、《荷塘月色》等,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拓展建议
-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关注其中对家庭、亲情、社会的描写,思考鲁迅作品中的讽刺和批判精神。
-结合《荷塘月色》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关注朱自清的散文中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以及其所传达的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背影》中父子关系的理解,以及作品对现代家庭关系的启示。
-安排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背影》或《荷塘月色》为题材,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锻炼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观看《城南旧事》等影视作品,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体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如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塑造等,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等。
-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安排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主题演讲,如探讨《背影》中“背影”的象征意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异同,如散文与小说、诗歌的区别,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课后作业1.写作练习
题目:《荷塘月色》中的“月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月色”为题材,写一篇散文,表达你对夜晚月光的感受和思考。
答案示例:
月光洒在荷塘上,如梦如幻。我站在岸边,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月光映照在荷叶上,如同无数颗晶莹的珍珠,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我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荷塘中蛙鸣声声,那是大自然的歌声,也是生命的呼唤。在这宁静的夜晚,我感受到了月光的温柔,也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
2.人物分析
题目:分析《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答案示例:
在《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是深沉而伟大的。他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为了儿子的未来,不惜付出一切。在车站送别的一幕,父亲的形象更是感人至深。他不顾自己的疲惫,一次次地爬上爬下,只为给儿子买橘子。这种无私的父爱,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
3.情感体验
题目:阅读《荷塘月色》,谈谈你对作品中主人公情感变化的看法。
答案示例:
在《荷塘月色》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十分丰富。起初,他对荷塘的美丽景色感到欣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情逐渐变得忧郁。这种情感变化,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渴望逃离世俗的纷扰,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这种情感体验,让读者感同身受,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4.写作技巧
题目:分析《背影》中的细节描写,谈谈这些细节如何表现父亲的形象。
答案示例:
《背影》中的细节描写十分细腻,如“他用手背抹去额上的汗珠”、“他用手帕擦去眼角的泪水”等。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父亲在送别儿子时的紧张和焦虑。这些细节,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也体现了父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这些细节,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形象。
5.文学赏析
题目:结合《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谈谈你对作品艺术特色的理解。
答案示例:
《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荷塘的美丽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如同珍珠一般晶莹”等。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种艺术特色,使得《荷塘月色》成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有较深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感悟和分享。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围绕作品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如《背影》中父爱的表达、《荷塘月色》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等。小组合作成果展示时,学生们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提出建设性的反馈。这表明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3.随堂测试:
通过随堂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测试内容涉及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测试题目,但对一些较复杂的文学分析问题,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4.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生自评环节,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等。互评环节,学生之间能够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这种自评与互评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成长。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课堂表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具体、客观。例如,对于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如“你的观点很有见地,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在讨论中表现较为沉默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如“我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随堂测试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吉林省白山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战略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SMIC ERP BPR项目软件版本升级正式变更 接口单点测试 6-1-312-某大型企业SAP ERP方案61
- 2025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科技发展带来的职场沟通变革
- SMIC ERP BPR项目软件版本升级模拟变更 语法错误变更 2-3-183-某大型企业SAP ERP方案12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科技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
- 2025版股权投资基金股份收购与退出机制协议3篇
- 2025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护苗行动安全教育课件
-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小学督导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矿山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 2024年精对苯二甲酸市场分析报告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