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泰州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3年)金陵即事①王安石水际柴扉②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③是梅。【注】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做诗文或绘画)。②扉:一作“门”。③并:都。6、(1)下列王安石的诗句中,与本诗感情基调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元日》)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2)本诗通篇写景,似乎不见人,却又处处见人。结合诗句,说说你见到了怎样的人。(4分)【参考答案】6、(1)C(2)示例:就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回到自己茅屋的角度来写的,由远及近,直到走进自家庭院之内。首句写隔水望见茅屋柴门半开半闭,这是“人”看的结果;第二句写由小桥进入居处,穿过小桥,走近屋前,只见满地青苔,这里的“入桥”,“见青苔”也是人所为;第三句写水边柳树与梅花,柳则背人照影,梅则隔屋吹香,似是有意与观赏保持距离,从而赋予了它们以现实生活中有些羞怯的少女形象。虽未写人,但都给人有人侧的感觉。这些都反映了主人的高雅情趣。(2023年江苏泰州)阳兴砦①元好问乱石通樵径,重岗拥戍城。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年年避营马②,几向此中行。【注】①阳兴砦(zhài)今山西阳曲县阳兴镇。金末,蒙古军入侵山西,作者曾避兵阳曲山中。②避营马:避骑兵夺马。(1)从诗歌前两联看,阳兴砦周围环境具有______和______的特点。(2)品析诗中“年年”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
偏僻(或:险峻)
宁静(或:安宁、祥和)(2)“年年”是“每一年”之意,强调为了躲避骑兵夺马,每一年都要来阳兴砦来逃避。既表现鑫末战乱常年不断,也表现出阳兴砦的偏僻和安静,是个天然的躲避战乱之所。(2022江苏泰州)出塞曲张琰①腰间插雄剑,中夜②龙虎吼。平明登前途,万里□□□。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③。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注】①张琰,南宋广陵人。②中夜:半夜。③印如斗:斗大的印章,喻高官厚禄。6.请将“首”“不”“回”三个字按恰当顺序填入颔联空格中。7.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命价值观?【参考答案】【分析】扬州当南北要冲,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为抵抗异族入侵,于此皆有壮烈之举。南宋名将李庭芝,明末史可法均在扬州殉国,至今有祀。此诗的作者,即为扬州人氏,且为李庭芝部下,殉于扬州守城之役,于此诗中可见其刚烈之气和报国之志。【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对仗。根据韵脚,“吼”“斗”“后”,可以判断最后一个字应为“首”,根据“中夜龙虎吼”平仄关系:为平仄平仄仄,“万里”平仄关系:仄仄平平仄,所以“首”“不”“回”三个字按恰当顺序应是“不回首”。(2)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这首采用乐府古题写成的军旅生活诗,上继汉魏以来征戍诗作的优良传统,活现出一位以身报国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勇猛顽强、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英雄形象,读来慷慨悲壮,大有盛唐边塞诗的气势。但是,诗中又有以身殉国的明确表示,因而又具有南宋末年特殊的时代气息。答案:(1)“不”“回”“首”(2)刚烈之气和报国之志。译文:腰间插着一把宝剑,半夜发出龙虎般的怒吼。黎明时,登上征途,昂然向前,万里不回头。好男儿理应战死沙场,哪里是由于高官厚禄的引诱?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壮节,让它光耀于千古之后。【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2021江苏泰州)清平乐温庭筠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①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②,南浦③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④,回首挥泪千行。【注释】①恣:一作“争”。②觞(shāng):酒杯。③浦:水边。④平原年少:这里指远行的人。7.(1)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2分)(2)结合下阕,从描写的角度说说作者是如何写“愁”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7.(1)比喻柳絮的洁白和如飞雪般飞舞的情态。(2)上阕以人折杨柳枝,执手送别,离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等场景来侧面烘托离愁的气氛;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来写心中的愁。(2020江苏泰州)吉祥寺赏牡丹①苏轼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③。【注】①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②簪:插戴。③十里珠帘半上钩:十里长街,百姓们上卷珠帘。7.(1)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绘诗人醉归的情景,并品味“醉”中蕴含的情感。(4分)①醉归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醉”中蕴含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19江苏泰州)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苏轼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注】①簟(dian):竹席。②蛩(qiong):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7.(1)上阕通过和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2分)(2)赏析划线句。(4分)【参考答案】7、(1)夜凉寒蛩(2)这首词的下片,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梦中历历来时路”,在上半夜人睡时,梦见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入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犹在江亭醉歌舞”,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这两句,通过写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2018江苏泰州)泰州①文天祥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dàn)③中。长淮④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7.(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2分)(2)赏析尾联。(4分)【参考答案】1)【答案】这句诗用象征手法,“坤维”象征家人和国家。【手法】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境】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情】语言含蓄,情真意切。【语言风格】【解析】本题属于“理解诗句”题,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理解“手法技巧“,二是理解“内容意境”,三是理解“思想感情”,四是理解“语言风格”,这样对一句诗的理解才能算全面。2)【答案】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手法(宁可多写)】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境】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南归抗元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情】【解析】本题属于“欣赏语言”题,也同样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手法技巧二是“内容意境”,三是“思想感情”,四是“语言风格”(可省略),这样赏析才能算全面。诗前原有小序“予至海陵问程,趋通州凡三百里河道,北与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明确了文天祥要去的地方通州,指出这一路,北兵与贼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全诗除了描写行路“难”外,一句“晚鹊传佳耗,通州路已通”(傍晚时分,鸟鹊入林的叫声中传来好消息,去通州的路已通),道出了文天祥欣喜若狂的心情和期待胜利的乐观精神。一晃,在泰州十多天了,是泰州给了他休整,是泰州给了他希望,虽然前途吉凶未知,但在告别泰州之际,这位离家万里的“羁臣”(旅途漂泊不定的人)以“天目鉴孤忠”作为自己最大的安慰。是啊,泰州境内的天目山怎能不知道他是宋朝的忠臣呢?(2017江苏泰州)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登楼韦应物①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②,秋山红树③多。【注】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②守,担七任太守。③红树,只是满树红叶。7.(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1分)(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3分)答:
(3)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
)(2分)A.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参考答案】【答案】
(1)万里念将归
(2)“流岁暗蹉跎”指时光白白流逝,诗人登楼远眺,感慨时光虚度,为下文抒发厌弃官场,向往自然的情怀作铺垫。
(3)B【解析】第(1)题属“鉴赏技巧”题,考查古诗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蓝皮书》第179,377页都提到)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第(2)题“分析作用”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方面,从词句的意思入手,思考诗句表现的情境、情感等。结构方面,主要思考与前或后句的关系。第(3)题本质是“透视情感”题。“秋山红树”表现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A中借“红叶”表现宫女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蓝皮书》229页)。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一句通过黄叶的翻飞飘零,慨叹自己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愁(《蓝皮书》197页和229页都有涉及)。C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叶,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表现的江南水乡的人情风俗的喜爱和向往。(《蓝皮书》221页)D借写枫叶,表现对红叶的喜爱和赞美。B不同于其它,所以应选B。(2016江苏泰州)望夫石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石①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1分)(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分)(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参考答案】(1)只似当时初望时(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3)B解析:(1)“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2)重点是指出“望”的三层不同意思。(3)“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2015江苏泰州)菩萨蛮温庭筠小山①重叠②金③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④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⑤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注】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②叠:皱(眉头)。③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④花:簪花。⑤新帖:新鲜的花样子,贴于绸帛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⑥罗襦:丝绸短袄。7.(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闺怨
B.梳妆
C.相思
D.送别(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
)(2分)A.李清照
B.李贺
C.李白
D.李绅【参考答案】7.(1)D
(2)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3)A(2014江苏泰州)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2分)【参考答案】7.(1)B(2)“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不仅形容红杏众多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对春光的珍惜之情。“且教桃李闹春风”的“闹”描写了桃花、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李花这种争先在春风中吐艳的做法的不满和鄙视,从侧面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
(3)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暗示、告诫自己的晚辈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已内心的纯洁。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分析与鉴赏。(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A项描写;的是冬季.B项描写的春季,c项描写的是夏季,D项描写的是秋季。(2)在《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诗人写桃李是为了衬托未开的海棠,而不是出于对桃李的赞美,所以两诗的情感不同。(3)从诗的标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可以知道,此诗是写给儿辈看的,希望儿辈同海棠一样“爱惜芳心”。(2013江苏泰州)塞下曲(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7.(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1分)(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参考答案】7.(1)单调、清冷(1分)(2)(2分)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3分)①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2012江苏泰州)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7.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1分)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3分)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2011江苏泰州)柄柄芰①荷枯,叶叶梧桐坠。蛩②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7.请描绘出首联中展现的场景:。(2分)8.找出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9.结合全诗,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3分)【参考答案】7.示例:只见一支支枯败的菱梗、荷柄在瑟瑟秋风中颤栗,遍地是片片枯黄的梧桐落叶。(要运用一定的描写手法,仅单纯直译得1分)(2分)8.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1分)9.一方面是指秋天的衰败、萧瑟等况味;另一方面也指宋江此时凄凉苦涩(有家不能归的无奈、前途未卜的茫然)的心情。诗歌也寄寓了作者对宋江命运的同情和前途的担忧(每点1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3分)。(2010江苏泰州)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宋·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②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①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②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弹劾落职归隐。10.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2分)答:11.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3分)答:12.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参考答案】10.(1分)归来华发苍颜11.(3分)屋外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1分);渲染了词人所处的恶劣环境(1分);句中的“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的情景拟人化了(1分)。(意对即可)12.(2分)作者在词中流露出身居荒村陋室,凄凉孤寂之感(1分),表达了词人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的鲜明的爱国热情(1分)。(意对即可)(2009江苏泰州)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本题l分)(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虫下”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品莹;以“彩虹”喻“敬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蚵”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米。(本题共3分。能答出比喻,给1分,分别说出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给2分,只说出其中一个,给1分;能对“夹”“落”作赏析的,也给3分。只答出对偶及其表达效果,给1分。)(3)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本题2分,答“苦闷”、“愁闷”、“郁闷”或“寂寞”、“孤寂”、“寂寥”给1分,答“寄情山水,缅怀古人,复杂的情感无人理解”或“无人理解其思想情感”再给l分。)(2008江苏泰州)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参考答案】(1)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2)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2007江苏泰州)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1分)(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平台的结构化设计与用户体验
- 国内餐饮合同范本
- 优化团队协作方式计划
- 消费者心理下的红光治疗仪市场需求分析
- 智能照明在展览馆照明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推广返利合同范本
- 出租车行业城市形象塑造考核试卷
- 制定仓库清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
- 娱乐业会计的个人工作计划
- 图书选题的市场调研考核试卷
- 安全环保法律法规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气控制技术项目化教程 第2版 课件 项目1、2 低压电器的选用与维修、电动机直接控制电路
- 2025年上半年山东人才发展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护理查房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及合作协议3篇
- 【MOOC期末】《大学体育射箭》(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练习习题(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