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段时间以来,乡村游热度不减,这些“只道是寻常”的生活片段,成为许多人追寻的“诗和远方”。乡村的魅力从何而来?或许是“
①
”的美景,或许是“
②
”的闲适,又或许是“
③
”的热情。个中缘由难以一一道来,但数据已经记录人们的喜爱。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为22.48亿,同比增加15.5%。乡村的吸引力()。一些村庄,从印象中“灰头土脸”的故乡,到()的旅游目的地,改变何以发生?江西婺源,油菜花海已然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一系列以观赏油菜花为主题的项目,带动当地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婺源大力打造特色“赏花经济”,探索出一条把优美生态变为“美丽经济”的新路径。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的,不仅有更加兴旺的产业,还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及其不断铺展的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为了搭上这列快车,()造景观、建民宿、铺宣传,陷入了同质化竞争,不仅成效不彰,还给乡村发展造成了沉重负担。如何破局?特色才是最大的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千村一面”终难长久,深挖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名片,才是立身之本。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毋庸赘言
人头攒动
一味B.毋庸讳言
人头攒动
一向C.毋庸赘言
络绎不绝
一向D.毋庸讳言
络绎不绝
一味2.依次填入文中画波浪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②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B.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②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②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③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D.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②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③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了,不仅有更加兴旺的产业,还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及其不断铺展的美丽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B.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的,不仅有更加兴旺的产业,还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及其美丽的不断铺展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C.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了,不仅有更加兴旺的产业,还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不断铺展的美丽画卷。D.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的,不仅有更加兴旺的产业,还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以及不断铺展的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新中式”设计逐渐引领审美风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新中式”设计“新”在何处?“新中式”设计之“新”,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在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基础上的开放与包容之“新”,更是对中华美学精神体认之“新”。无论是“非遗热”“汉服热”,还是由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所引发的文旅热等都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旺盛文化需求,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中华美学精神丰盈内涵的再认识。中华美学精神历来有着多重面向,既讲求“错采镂金”,又追求“芙蓉出水”。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文艺门类中,也都产生过多元的审美范畴,如雄浑、高古,又如神妙、淡远,有沉郁顿挫、豪放飘逸,亦有山水田园……这其中所体现的正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特质——多元一体且浑然天成。同时,中华美学又能很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形成独具魅力、和而不同的中国艺术新形式与新观念。正是中华美学这种兼收并蓄、历久弥新的特点,才让“新中式”设计有了不竭的创作源泉,也才使“新中式”有了成为一种全新设计理念的可能性。“新中式”设计之“新”,是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不断自我丰富与变革之“新”。“新中式”设计的出现,是中华美学追求现代表达、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随着国风国潮的兴起,把中华美学精神和现代设计追求结合起来,成为许多设计师的自觉选择,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中的雅、静、简等审美特质,与现代设计理念存在深度关联,“新中式”设计找准这一切入点,以现代设计手法转化传统中式风格,删繁就简,化简为繁,形成繁与简之间新的动态平衡。同时,对功能性与人性化的追求,使“新中式”设计更加贴合现代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新中式”设计以中华美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审美趣味,如将中和之美带入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一种自然、和谐、简约的生活方式,使其在忙碌之余能够享受生活的诗意与美好。“新中式”设计之“新”,更是以设计传递理念、以中华美学精神贡献世界的文化自信之“新”。当下,越来越多设计师开始挖掘“新中式”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日用之物,通过非遗的活态传承,通过影视、动漫以及游戏中的视觉呈现,带领人们开启一场心灵深处的寻根之旅。同时,一些设计师将“新中式”设计的丰富内涵“转译”并传播至世界,帮助更多外国友人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让和平与包容的种子在“地球村”各处生根发芽。(节选自雍文昂《“新中式”设计,“新”在何处》)材料二: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花鸟画摘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成为花鸟画创作者紧随时代求新求变的成果缩影。近年来,许多花鸟画创作者以开放、积极的态度,面对因时代发展而观察到的新事物,以及越来越频繁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其创作也随之呈现出无古无今、亦中亦西的新面貌。不过,当代花鸟画创作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尤其是“大写意”花鸟几成绝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笔墨的缺失。中国画最关键的技法要素便是笔墨。花鸟画关注的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对鲜活生命状态的书写,决定了花鸟画尤其是写意花鸟,对于笔墨个性的抒发最为自由、率性。无论是工笔还是意笔,花鸟画的生机都与笔墨相连。好的笔墨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的、是生动的,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而当代一些花鸟画的笔墨缺失,表现出来的便是线质不美,或无力、或飘薄、或拖沓、或凌乱。这种缺失,一方面在于部分创作者的笔墨功夫不扎实,另一方面也与当代花鸟画展示、欣赏方式的转变有一定关系。随着展览的出现、展厅的扩大,一些花鸟画创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枸图、造型的设计制作上,追求展厅效应,制造视觉冲击,在对笔墨的追求上少了些执着。笔墨之高下,与画家的心性修养、学问识见、书法功底等综合修为息息相关。北宋文同、苏轼开文人写意花鸟画之先河,尤以墨竹为上品。其写竹不止于状貌,还在于以笔墨表达对竹之高洁品格的赞美与向往。除了画面,题款、钤印等同样直观反映着画家的学养、品位,决定着其笔墨水平。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王冕《墨梅图》尤具代表性,诗境与画境的交融,体现了画家追求高洁的心境,笔情墨趣由此而生。常有论者提倡通过书法的研习提高笔墨功夫,这确实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解决笔墨问题,研习书法不是唯一选项,还有其他训练笔墨的方法,比如白描。作为单纯用线条来表现艺术形象的形式,白描能够锻炼画者对力道、韵律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客观物象的概括能力。对于花鸟画创作者而言,笔墨的提升,既要向内求取,也要向外探寻。当下中国画家所处的时代,相较于传统画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阔天地等待着人们探索。黄宾虹曾言:“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如何重焕花鸟画的笔墨生机,使其在世界艺林彰显独特魅力,值得创作者进一步思考。(选自张公者《重焕花鸟画的笔墨生机》)4.下列与“新”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中式”设计之“新”,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旺盛文化需求,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中华美学精神丰盈内涵的再认识。B.基于中华美学精神中的雅、静、简等审美特质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深度关联,“新中式”设计形成繁与简之间新的动态平衡。C.花鸟画创作者不遗余力地在构图、造型的设计制作上创新,以求绘画展示与欣赏方式的变革。D.创作者开放的态度是花鸟画创作呈现出无古无今、亦中亦西的新面貌的原因之一。5.下列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非遗热”“汉服热”,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所引发的文旅热,表明中华美学具有多元一体且浑然天成的神精特质。B.材料一采取“并列式”结构,从“新中式”的概念、发展瓶颈及对世界的贡献三个方面,回答了“‘新中式’设计‘新’在何处?”的问题。C.材料二,举元代王冕《墨梅图》诗境与画境交融的例子,证明研习书法可以提高笔墨功夫。D.两则材料表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是中华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6.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风国潮的兴起,使中华美学追求现代表达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新中式”成为设计师的自觉选择。B.将中和之美带入日常生活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为现代设计注入的新的审美趣味之一。C.花鸟画关注的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花鸟画尤其是写意花鸟,对于笔墨个性的抒发最为自由、率性。D.花鸟画创作者通过提升个人修为和探索飞速发展的外部世界,来提升笔墨,这是当代花鸟画创作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①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②,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他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晋)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节选自苏洵《管仲论》)[链接]《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节选自苏辙《管仲》)[注释]①威公:因避宋钦宗赵桓讳,而称齐桓公为威公。②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
作:兴起B.且各疏其短
疏:指出C.而又逆知其将死
逆:迎接D.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
倍:背弃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其言乃不过曰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无心B.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D.杀子以适君,非人情
我非爱其财而以羊易之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B.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C.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D.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为“薨”;《祝福》中用祥林嫂“老了”这一隐语,代替祥林嫂“死了”这一意思。B.由《离骚》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之语可推断,管仲出生时,其父为其取名“夷吾”,取字“仲”。C.齐桓公、晋文公中的“桓”“文”皆为谥号,谥号依据逝者在世时的行为与贡献而定。D.“弹冠而相庆”,在《管仲论》中指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奸佞准备上台,有贬义。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洵依成败皆有缘起之理作出合理推断:齐之治,功在鲍叔;齐之乱,过在管仲。B.苏洵用“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评价管仲,主要是想说明国家的兴亡关键在人事安排是否得当。C.苏辙引用舜、汤任用贤者从而使小人远离之言与管仲不能除掉小人之事形成对比,表明自己的态度。D.管仲死后,齐国大乱。苏洵认为,错在管仲不能认清齐桓公的本性;苏辙认为,错在齐桓公,他非贤君。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2)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3)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13.请简要说明苏洵为什么会发出“彼管仲者,何以死哉”的质问。结合文本,你认为管仲死后,齐国动乱还有什么原因。四、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14.阅读下面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渔家傲·东昌道中[清]张渊懿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撩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新城道中二首(其一)[宋]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张渊懿选取碧草、晴云、垂杨、荻花、秋江等描绘秋日的典型意象来烘托情感。B.“游丝若梦”与上文“织”呼应,写出情感如风中游丝,长绕于心,轻萦于梦。C.“孤帆直”,一“直”字,可见舟在行中,人在途中,帆因其“直”而愈显其“孤”。D.“溪柳自摇沙水清”与“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含义不同,抒发的情感不同。(2)《渔家傲·东昌道中》最大的特点是浓郁的诗情画意,请从着色或构图的角度分析此特点。(3)有人认为,“远山一抹晴云积”由苏轼的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衍化而来,这两句刻画的意境与抒发的感情相同吗?请结合作品分析。五、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15.补写出句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2)《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3)臣之辛苦,,。(李密《陈情表》)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药膳家王荀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虢州城里,有个药膳馆,专治头疼头晕等疑难杂症。凡是上门求诊患者,不用煎服中药,只在馆里吃几次特制的美食,就能痊愈。一传十,十传百,生意兴隆,整日门庭若市。馆主姓家,名景顺,因治病用的是药膳,故被称为药膳家。家景顺生在中医世家,从小对中医颇有研究,特别喜欢做各种美味佳肴。日久天长,家景顺突发奇想,因病制宜,针对患者症状,利用各种食材药材,做出可口的饭菜,既能增加食欲,又能治病救人,岂不更妙。愿望很好,可实现起来却不容易,从医多年的老父亲首先极力反对,说药材就是药材,食材就是食材,咋能混为一谈?直到意外发生一件事,才改变了老父亲的观念,让景顺先去尝试,成功后再去推广。那天,城西张玉香抱着不满五岁的儿子来到医馆,说孩子没有食欲,对啥食品都不感兴趣,几天没有排便,肚胀难受,请家医生给看看。家景顺用手指摸了摸孩子的腹部,敲了敲,诊断为积食所致,开了山楂、莱菔子两样中药,叮嘱说,你把药抓回去,洗净烘干,研成细末,每天服两次,一个疗程即可见效。张玉香赶忙回到家中,如法炮制,可孩子一喝就呕吐不止,根本喝不下去。这该咋办呀?正在熬粳米汤的张玉香,急中生智,将一天的药量,放入米汤中熬煮好,分三次喂孩子服下,没有出现呕吐,心里舒了一口气。当天晚上,孩子消食、化积、除胀,排便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不到一个疗程就痊愈了。张玉香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家景顺。家景顺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对老父亲讲述事情的经过。老父亲眼前一亮,觉得可行,于是就开始尝试。患者得了冠心病,家景顺就用绿豆粉、山药、豆腐、红薯粉,熬制山药豆腐汤,立马就见功效;患者得了头痛病,家景顺就用新鲜山药、桂圆肉、红枣、冰糖,熬制桂圆山药红枣汤,很快就能缓解;患者得了胃下垂,家景顺就用糯米、红枣、莲子、冰糖,熬制莲子红枣糯米粥,不用几天,就可恢复健康。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果然疗效凸显,好评如潮。表面上看,家景顺开的是医馆,实际上是饭馆,医馆与饭馆相融共生,称之为药膳馆。药膳馆里,左边是药房,右边是厨房,中间是餐厅。对每位患者,家景顺经过望闻问切后,都认真思考开方,写清患者姓名、病症,所用药材食材份量,症状轻者,一日两次,三天即可;症状重者,则需七天。患者拿着方子,先到药房付钱。药房伙计根据方子,取出中药,再交给厨房。厨师照方配好食材,就开始烹饪制作,整个流程,忙而不乱,井然有序。起初,馆里药房只有两个伙计、厨房只有三个厨师,后来生意红火,实在忙不过来,又招进一批员工。张玉香就是在这个时候,把孩子交给婆婆照料,经过报名、面试、现场操作等环节,招进馆里做帮厨的。聪明好学的张玉香,“一边虚心向厨师请教,一边研究不同药材、食材的特性和烹饪技巧,不到三个月,就能掌握要领,独当一面,做出的药膳,色香味意形养俱佳,成为烹饪高手了。药膳家,城东中药堂门前,围了很多人,拿着棍棒,吵吵嚷嚷要砸店。有天早上,张玉香风尘仆仆从市场购买食材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药膳家。走,咱过去看看。正在看《本草纲目》的药膳家,眉头皱了一下,与老父亲打个招呼,就往外走。远远地,药膳家看到中药堂门前,人声鼎沸,剑拔弩张的样子,一触即发。大家让一让,让一让。药膳家拨开人群,快步走了进去,看到中药堂主人许长青站在人前,沮丧着脸。许长青的老婆跪在地上,向众人作揖求情,哭得像个泪人儿,求求你们,别砸牌匾,千万别砸中药堂的牌匾。别冲动,有话好好说。药膳家向众人摆摆手,制止道。许长青看了一眼药膳家,目光黯淡下来。我家老爷子服了他的中草药,说是两个疗程能好,现在都四个疗程了,还不见好转。一个中年人怒气冲冲地说,手中的木棍敲击着地面咚咚作响,药膳家,你说说,像许长青这样缺德的医生,留他中药堂牌匾有啥用,还不如砸了。这位中年人,药膳家认识,是虢州粮行的二当家,人送外号“惹不起”,有钱有势,眼不着砂。何况,他感觉是老爷子受到委屈,更不会袖手旁观了。不过,说许长青缺德,药膳家还真不信。“虢州十大善人”每三年评一次,在评出的六届名单中,都有药膳家和许长青。建虢州学堂、虢州养老馆时,药膳家捐银千两,许长青也捐银千两;虢州那年大旱,颗粒无收,药膳家搭棚施粥,许长青也搭棚施粥。所有积德行善的事,药膳家和许长青,明比暗赛,从没有落后过。二当家,我去给老爷子诊断一下,如果是长青用药不当,你再来砸牌匾,我不拦挡。一言为定。二当家听了药膳家的话,示意众人散去。坐在老爷子的病床前,药膳家通过观气色、听声息、问症状、摸脉象,诊断老爷子患的是慢性肾炎。看看许长青开的药方,有猪苓、白术、泽泻、桂枝、桑皮、陈皮、大腹皮,药膳家笑呵呵地对三当家说,这药方对老爷子的病症,没问题。忧心忡忡的许长青,脸上出现了一丝微笑,额头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那,二当家不解地问,老爷子为啥还不见好转?已经好转了呀!药膳家泰然自若,语音不高,却很镇定,俯身问老爷子,老爷子,你服了一段时间草药,现在水肿、血尿、腰脊酸痛症状减轻,比以前舒服多了吧?看到老爷子点头,药膳家对二当家说,老爷子年纪大,恢复慢,这药还得再服两个疗程。药味苦,难喝,可以加些食材。这样吧,我让玉香每天上门熬制药膳,喝起来爽口些。那就太好了。二当家连连点头答应。一个月后,许长青提着礼物来到药膳馆,专程登门拜谢,药膳家,玉香给我说了,这次能治好虢州粮行二当家老爷子的病,多亏你加了中药茯苓。这种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功效,我咋就没想到呢,还是你医术高。要不是你帮我,我许长青中药堂的牌匾,就被砸了,以后很难在虢州城立足。应该的。药膳家忙给许长青沏了一杯茶,自家人,别客气。咱们,可是同行呀。同行是朋友,是兄弟,不是冤家。对,同行不是冤家。许长青与药膳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水溢出了眼眶。16.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小说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开篇,表明小说情节充满巧合与偶然,人物经历充满传奇色彩。B.小说对虢州城中药膳馆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属于环境描写,设置悬念,暗示结局,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许长青的心理变化,既刻画了许长青的形象,又从侧面烘托了药膳家的形象。D.小说中,家景顺的父亲、二当家这两个次要人物的设置具有掀起波澜、使情节发展一波三折的作用。E.这篇小说叙写了一个没有具体年代的故事,药膳治病的神奇,让读者读得津津有味。17.请分析张玉香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删掉吗?为什么?19.请概括小说主人公的形象特点。20.作为小说题目,《药膳家》与《同行不是冤家》哪个更好?为什么?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1.请用不少于一百个字,总结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给你带来的乐趣。要求:短文内容至少分成三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八、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2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020年6月,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位战士英勇牺牲。陈祥榕牺牲时还不到19岁,他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陈祥榕的母亲在儿子牺牲后,询问部队:“我没有要求,只想知道我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连长回答:“祥榕勇冠三军!”于是,“问勇路”由此得名。如果你的学校新扩建了一个园区,请选择园区内廊、亭、路、池中的一处景观为其命名,并叙述取名原因(可以叙述名字背后的故事、典故或此名出自古人的哪句诗或文)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或审美情趣,并为此景观写一副每句不少于五个字的对联。九、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话,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种遗憾,是“我本可以”。品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语文试题1.(3分)A2.(3分)B3.(3分)D4.(3分)C5.(3分)D6.(3分)A7.(3分)C8.(3分)B9.(3分)C10.(3分)B11.(3分)D12.(9分)(1)如果不是这三个人,就没有人可以顺遂齐桓公的欲望。(3分)(2)如果趁着桓公问话的时候,举荐天下的贤人来取代自己。(3分)(3)世上不曾没有小人,有君子来阻隔他们,小人就不能施展他们的计谋。(3分)13.(6分)苏洵发出质问的原因:贤者应替国家的兴衰考虑,安排好自己身后的事;管仲没有用心为齐国推荐在自己去世后可以接替自己的贤才。(3分)齐国动乱的其他原因:齐桓公不是贤君,他沉迷于声色享受,难以克制自己,不能识别小人的行径,且不听从管仲的告诫。(3分)14.(9分)(1)(3分)A(2)(3分)设色上,采用青、白两种清冷淡雅的颜色作为基本色调,如青草与晴云,杨柳与荻花。在构图上,采用近景与远景结合、细节与全景描写、烘托与点染相结合的手法,如青草与远山、孤帆与游丝、朦胧的烟水古渡人家、凄迷的荻花、撩乱的垂杨、自南的鸿雁等。(3)(3分)张词,雨后初霁,天色明净,远山顶上积有一抹如棉絮般的白云。营造了凄清渺邈(旷远)的意境氛围,烘托了思乡之情。苏诗,描写雨后放晴,山顶的白云,像山披着一顶白色的棉帽,描绘了雨后山峰的清新秀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欢乐的心情。15.(6分)(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6.(4分)AB17.(6分)①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张玉香因孩子生病而将药与膳食结合,治好了儿子,使药膳得以尝试。家景顺将医馆与饭馆结合起来,生意兴隆,招聘员工,张玉香进入药膳馆。张玉香采买负责与烹饪,有机会看到中药堂门口的热闹,告知家景顺。(3分)②突出了人物形象。一方面,由张玉香将药与膳食结合,表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另一方面,通过张玉香儿子的治愈,进药膳馆帮厨和成为药膳高手的情节,侧面描写了药膳家医术的高超。(3分)18.(6分)不能删掉。①画线句子列举了几例药膳使用的药材和疗效,展示了人们知之甚少的中医和药膳知识,展现药膳的神奇,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充分展现了家景顺的药膳同源的创造力。(2分)②为后期药膳馆的兴盛做了铺垫。(2分)③表现了药膳师医术精湛的形象特点。(1分)④作者将医药知识融入文学叙事的艺术追求,构成作者小说的艺术特征。(1分)19.(4分)小说主人公家景顺是一个精通药理、医术高超、勇于尝试、乐于钻研,尊敬父亲、知礼守礼,善恶分明,豁达正直,善德行医的药膳家形象。20.(6分)用《药膳家》好。①以主人公为题,“家”指主人公姓氏,也可指主人公在制作药膳方面有造诣。(2分)②通过主人公的形象展示了中医的神奇,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分)③赞扬了主人公的优秀品质;(1分)④颂扬了同行间相互扶持,善德行医的医者本色。(1分)用《同行不是冤家》好。①借用主人公的话,表现了同行间相互扶持,善德行医的医者本色;(2分)②突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2分)③体现作者希望医者齐心协力共同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期许。(2分)21.(10分)示例:整本书阅读,真是我学习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它就像一座宝藏山,让我挖掘出无尽的知识财富;又似一片智慧海,引领我乘风破浪,探索未知的奥秘。每当我沉浸其中,便如同与智者对话,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我内心的热情与创造力。(内容分成三层且条理清晰3分,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4分,表达流畅3分)22.(10分)示例:景观命名:志远路。取名原因:“志远”二字取自于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着学子们应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5分)对联:上联:志存高远心无界下联:路漫修远意自坚(5分,符合对联要求即可)23.(60分)略参考译文: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面包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铣铜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行业竞争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贸易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压箱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莫匹罗星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苜蓿草市场经营状况及投资战略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红土镍矿产业运营状况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白金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EBS-发运管理操作实例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及教学反思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研究-以中百集团为例】
- 中职生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
- 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方案2篇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初中课内古诗文大全(五四制)
- 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值得借鉴
- 东南亚润滑油市场研究报告和展望
- 煤矿安全知识300问 煤矿职工每日一题
- 《0-3岁婴幼儿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 2023年广东医科大学专插本中药学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