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习目标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了解“楚辞体”特征和《离骚》历史地位;反复诵读,背诵诗歌2、3段和注释。壹贰把握节选部分表现的诗人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的高尚节操;理解诗歌的艺术技巧。叁感受屈原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培养爱国情怀。新课导入
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你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你踽踽独行,悲切吟唱,满腔热血都在《离骚》中释放。
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与正气升腾了千年。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壹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屈原文学常识“楚辞”: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打破《诗经》四言格式,多用“兮”字。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楚辞”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楚辞》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的特点:1.句子长短不一,句式参差错落,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均有,形式灵活多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2.多用“兮”字,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使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表露。“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表语音的延长;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表感叹意味。题目解读《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诗。“离”——同“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贰朗读正音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yìzōukuízhào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诵读文本,读准字音chónghùpìzhǐyùqiānpídǎorènhuìqíjìchěng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kuājījījiǎnsuìxiāngchǎimiǎntúnyìchàchìkèzhìyuángòu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zhùgāojiāojìjíxiàng叁探究文本探究文本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译文:我是帝王颛顼的子孙后代啊,我的先父叫伯庸。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气度啊,开始赐给我美名。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起表字叫灵均。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子孙后代句首发语词开始名词-动词,取字正当名词-动词,取名对已故父亲的美称赐给梳理文意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自叙族源出身,将高阳奉为远祖,表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出生与寅年寅月寅日,就楚国风俗而言,是很吉祥的。出身高贵吉祥梳理文意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玉篇》:均,平也。王逸:正,平也;则,法也。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禀赋良善,公平均一。
名字美好蕴含政治理想知识链接通常称伏羲、燧(suì)人、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kù)、唐尧、虞舜。
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象征);“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这在当时认为是一个极好的兆头。第一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王同宗出身高贵国即为家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生逢三寅降生祥瑞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赐予嘉名寓意美好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是诗人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也是他悲剧根源。意在表明降生在这一时刻,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突出强调了自身禀赋的纯美。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自己是圣君的后裔,有做贤相的才能,是实现“美政”的人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a→n美好品质。盛多加美好的容态僻,僻静、幽静披(楚地方言)连缀、连接佩饰水流很快的样子喻时间过得飞快等待拔取采摘译文:我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之以美好的容态。肩披江离与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佩饰。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害怕岁月不等待我。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省略句,以(之)为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探究文本土坡香木香草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迅速久留时序更替思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黄昏,喻晚年代指有才德的、有作为的人。屈原自指/楚怀王把握a→n壮年a→n污秽的东西法度、准则道:同“导”,引导
前驱译文: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想到草木也有凋零的时候啊,便害怕美人也会衰老。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我愿为先驱!骏马,喻贤智之臣探究文本解读诗歌思考1:说说诗人“恐”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恐”反映了屈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他怎样的品德?答:“恐美人之迟暮”。诗人恐岁月无情,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一番事业。这里美人也可指代楚王,表达的是诗人担心楚王年老不堪大任;或是担忧楚王不思变革,不图进取,苟且偷安,昏聩误国。这反映了屈原面对楚王昏庸、国家颓势,而自己却不能及时地有所作为而焦虑不已的心情,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技巧探究②楚国“原始的巫文化”。
“周礼既废,巫风大兴;楚越之间,其风尤盛。”
楚地临近水源,草木茂盛,花开遍地。祭祀者在活动前要洁身沐浴,用香花装扮自己,祭祀过程中以香花草木作为供奉,以示尊敬。由此,屈原将“香草美人”作为一切美好光明的象征引到创作中。1.“香草美人”的渊源①《诗经》中以香草花木做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用桃花比喻勤劳善良的女子。关于“香草美人”技巧探究关于“香草美人”2.“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1)“香草”:美德、美政①美德:暗喻屈原自身对美好品德的坚守和追求。(文人风骨)②美政:屈原渴望遇见志同道合、心怀天下的高尚之士,齐心协力创造充满香气的美好社会。(2)“美人”:其一指代屈原自己,其二是暗喻贤明君王。“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指高洁的品质、美好的政治理想。常识探究江离,或川芎(xiōnɡ),一种香草。秋兰:秋天盛开的兰花。木兰:香树。去皮而不死。宿莽:经冬不凋的香草。取其芬芳取其淡泊取其高洁取其顽强取其坚守香草整体象征:美好的品德追求理想、坚韧不拔的毅力辟芷(白芷):幽僻处的香草。解读诗歌思考2:这些香草美人的句子对塑造诗人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这些香草大都象征了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屈原对香草的喜爱、佩带它们,其实就是表明了诗人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洁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情感。
把这些事物写进诗中,一方面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另一方面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色。这对塑造诗人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
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呢?探究文本明确: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晚上去摘经冬不枯的草。即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修养,早晚勤勉修德。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梳理文意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面引导开路!豪迈自信担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叹息掩面而泣人生爱慕、崇尚美好鞿:马缰绳;羁:马络头。鞿羁:名→动,喻束缚、约束。谏诤废弃楚地方言,<助>无实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佩带重复、加上译:我长叹一声而掩面流泪啊,哀叹人生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这也是我心所崇尚的美德啊,纵使死上千万次我也决不后悔。即使第3节adj→v喜好状语后置句
hàokuājījiǎnsuìxiānɡchǎi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自己的心/人心译: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良苦用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美好的品德,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啊,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喻小人喻美好的品德毁谤本来世俗善于取巧违背措追随邪佞迎合讨好指楚怀王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喻准绳、准则yáozhuómiǎnjí荒唐。
蛾眉:像蚕蛾触须弯曲细长的眉毛;螓首:额头方广。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诗经·卫风·硕人》:“螓(qín)首蛾眉,
巧笑倩兮。”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司马迁《屈原列传》
梳理文意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忧愁烦闷失意的样子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这些世俗小人的种种行径啊!猛禽不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哪有道不同能够相互安处的?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突然随水流而消逝迎合他人的丑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圆合何、怎么不同道相处、相容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责骂容忍辱骂正义a→v推崇同服,保持。(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n→v合群使...受屈凶猛的鸟rǎnɡkètún
yì
chàchìzhì
yuánshú解读诗歌思考:“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比喻。
用“鸷鸟”和凡鸟的“不群”、“方枘”和“圆凿”的不“周”,比喻自己和世俗小人难以“相安”,从而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表达了诗人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决心。思考②诗人为什么“被贬”?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交代被贬的原因之一:直言进谏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分析:交代被贬的原因之二:太注意修身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交代被贬的原因之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再读诗歌,把握内容第3节思考①遭受了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早上进谏,晚上被贬黜
诗人追求美德,洁身自好却遭嫉、被贬,反映出屈原与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和君主清浊不分、忠奸不辨的昏庸,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思考③诗人为什么“怨”(遭遇了哪些忧愁)?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恨之一:怀王荒唐、昏庸“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怨恨之二:小人诽谤、嫉妒“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怨恨之三:风气(世俗)败坏再读诗歌,把握内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兮”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怨恨态度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观察久立回原路趁着走入迷途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古代君子进则从政,兼济天下;退则归隐,独善其身。不被容纳罹水边地山冈兼词,于彼,在那里责骂出仕前的服饰喻原先的志向译: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的时候。让我的马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啊,驱马疾行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在那里休息。到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接纳而又遭受指责啊,退下来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xiànɡ返缓行zhùɡāo《离骚》中的兰,并非指兰花,而是菊科泽兰属的植物。这类植物多生长在湿地,叶子有香味,可制成香料,用于除虫辟邪。同样也可以用于沐浴或直接佩戴身上,是著名的古代香草。一指花椒,也可作为辣椒的俗称。花椒属于芸香科的植物,从古至今就是重要的食品调料,其实除了果实之外,花椒全株都有香气,味道与柑橘的叶片一样。古人除了把花椒作为调料,也可泡酒,皇宫将其涂于屋内。又因为花椒结实累累,古人用于比喻子孙满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古时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缀缝裁剪如果、只要本性确实美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a→v加高/加长高耸的样子芳香光泽减损光明纯洁的本质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裳。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加长我长长的佩带。服饰的芳香和佩玉的润泽交织在一起啊,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亏损。修长的样子菱叶与荷叶,《离骚》中也有一些植物并无香味,比如芰荷。芰,如今成菱,果实就是我们常吃的菱角。菱角外壳红色,是士大夫服色的象征,原辞指荷花,现多指木芙蓉,芙蓉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到夜间变深红色。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回头看放眼观看使去观察四方荒远之地繁多彰香气浓烈明显、显著更加爱美,喻修身养性肢解,即五马分尸,古代的酷刑不会改变因受创而戒止译:忽然回头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佩戴的饰物缤纷多彩,浓烈的芳香更加显著。人生各有各的爱好啊,我独爱美好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心是可以因受到惩罚而停止(爱美好,从正道)?解读诗歌思考1:“悔相道之不察兮……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这几句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答:塑造了一个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
思考2:“民生各有所乐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诗人重申自己“好修”,“独”字表现出诗人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的态度。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而,他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坚持理想不变,坚守正道不变,保守高洁不变。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如何理解悔?不是否定自己的理想也没有怀疑自己的追求而是苦苦思索自我反省“悔”立足现在,深刻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是否应该返回呢?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悔退退的目的“初服”喻原先的志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远离政坛,并不意味着放弃操守,反而是更加的高洁自守,不改追求。思考:怎样理解屈原的精神状态“悔”/“退”)?再读诗歌,把握内容第4节活动: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带“余”字的句子):“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坚持操守、修身洁行“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忠贞不移、坚贞不屈再读诗歌,把握内容肆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探究一:《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明确: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1.外部形象:佩戴名物香草,高大正直
2.思想性格:①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
②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
③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合作探究
探究二:.诗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音乐性?
(1)押韵。隔句用韵。如“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里“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里“错”“度”是韵脚。
(2)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3)大量使用对偶句。
(4)多用双声叠韵词及叠音词。如“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伍归纳总结《离骚》的美学内涵造型美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人格美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情怀庄严的使命担当坚贞的人生追求圣洁
高贵
傲岸《离骚》的美学内涵悲壮美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九死不悔的壮烈献身精神和英雄气概《离骚》的美学内涵
在那群雄争霸、诸侯割据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一位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汨罗江边,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磬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不可逆转。——杜鸿《拜谒屈原祠》
屈原的忠魂并没让那如铁的宫墙阻挡在荒郊野外,而是被那些握锄的手、摇橹的手、打鱼的手从不同的时空中伸过来,以端午、粽子、龙舟以及有关龙舟的一切习俗的方式,给予了他无限的抚慰。那些安魂的手,一直抚慰了几千年。他们的这种抚慰,何止是抚慰了一个忠魂,更抚慰了一个民族的爱心。——杜鸿《拜谒屈原祠》小结文章主旨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诗歌充分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哀伤人生的艰难困苦,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3、《离骚》中表现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定下基调的句子是:“
,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5、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为喻表达自己因为高尚的德行而遭到贬黜和强加罪名的句子是:“
,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情境默写6.《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理想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7.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对君王因荒唐而不能理解自己的报怨的句子是:“
,
”。8.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9.屈原在《离骚》中表现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自己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10.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崇尚投机取巧、违规任意而为的不良世俗的句子是:“
,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11.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竟相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复膜胶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十字工作台方柱立式钻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制鞋双门烘烤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便携式麦克风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高收可溶性粉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跌落测试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立式热收缩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碘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宝石精英珠宝店员工晋升机制与薪酬调整合同
- 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EBS-发运管理操作实例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及教学反思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研究-以中百集团为例】
- 中职生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
- 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方案2篇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初中课内古诗文大全(五四制)
- 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值得借鉴
- 东南亚润滑油市场研究报告和展望
- 煤矿安全知识300问 煤矿职工每日一题
- 《0-3岁婴幼儿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 2023年广东医科大学专插本中药学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