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代儿童的别样生活-统编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走进古代儿童的别样生活-统编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走进古代儿童的别样生活-统编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走进古代儿童的别样生活-统编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走进古代儿童的别样生活-统编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古代儿童的别样生活-统编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童趣诗,描写的都是古代的儿童生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写的是古代儿童在大人的影响下,小小年纪就傍着桑阴学种瓜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儿童的勤劳能干。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则描绘了几个儿童在寒冷的冬天玩冰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儿童的快乐会玩。雷震的《村晚》则描写了一幅放牛归来横坐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儿童的悠闲自在。通过品味诗句,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情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三首古诗其实都是成人所见成人所写,在描写儿童生活画面的同时,其实也流露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童年的怀念。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并能默写。2.能理解诗句,想象画面,走进古代儿童的别样生活,体验古代儿童的生活情趣。(重难点)3.能展开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单元导入,揭示课题1.呈读单元篇章页主题句: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冰心奶奶的这句话,说的是大人对于童年的感受。的确如此,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童年往事,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2.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都与童年这个主题有关,写的都是童年最令人心动神移的记忆。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古诗三首。揭示课题:古诗三首◎学习任务一

通读古诗,了解诗人,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四时田园杂兴》(1)理解诗题,回顾四下学过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2)再次了解作者范成大。(3)指名朗读、齐读,相机指导读准生字“昼”“耘”“供”,读好诗句的节奏。2.课件出示《稚子弄冰》(1)理解诗题。稚子:小孩子;弄冰:玩冰。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写什么。(2)了解诗人杨万里,回顾四年级学过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3)指名朗读、齐读,相机指导读准生字“钲”“磬”3.课件出示《村晚》(1)理解诗题,了解诗人。(2)指名朗读、齐读,相机指导读准生字“陂”“漪”4.说一说三首诗所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点?交流,明确:都写了古代儿童的生活。第一首写古代的孩子在学种瓜,第二首写古代的孩子在玩冰,第三首写古代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吹短笛。◎学习任务二

品味诗句,想象画面,体会乐趣1.出示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你最想去体验一下哪一首古诗所描述的儿童生活?学种瓜,弄晓冰,还是吹短笛?(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2)参考注释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画面,体会到的乐趣。2.交流分享,全班共学《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指名参考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参考:白天在田间耕种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织布,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有自己的活在干。(2)这是哪个季节的劳动场景?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明确:这是初夏时节农村的劳动场景,大家都在劳动,都在忙碌。补充指出: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参考注释,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中相机点拨引导:这个孩子是怎样学种瓜的?他会做什么?说什么?你想体验这样的生活吗?3.交流分享,全班共学《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借助注释,结合图片,了解诗中的古代事物:金盆:金属的盆子银钲:一种银色金属打击乐器玉磬:一种玉石打击乐器玻璃:古代常指一种玉石(2)稚子是怎样玩冰的,圈出诗句中的关键动作说一说。脱——穿——敲——碎(3)稚子弄冰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象他们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4)这样的童年生活,你想体验吗?第二课时4.交流分享,全班共学《村晚》

山满池塘草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1)山满池塘草满陂,两个“满”,意思一样吗?第一个“满”,是指水池塘里的水满起来了;第二个“满”,是指池塘岸边的草长起来了,十分茂盛。(2)山衔落日浸寒漪,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特别妙?引导品味“衔”的情趣:夕阳落在山头,就像被远山轻轻衔在嘴里。运用拟人写法,写得富有情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诗句中哪个字写出了牧童悠闲自在的样子?引导比较“横”与“坐”“骑”的不同表达效果:横坐在牛背,说明牧童的姿态很随意,很自由。(2)什么叫“短笛无腔信口吹”呢?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预设:短笛无腔信口吹,就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吹短笛无腔信口吹,就是长一句短一句地吹短笛无腔信口吹,就是高一声低一声地吹短笛无腔信口吹,就是想吹就吹不想吹就不吹短笛无腔信口吹,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吹(3)这样的牧童生活,你喜欢吗?读出这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学习任务三

体会情感,背默积累,改写古诗1.三首古诗,都写了童年生活,我们分别看到了诗人为什么喜欢写儿童生活?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交流明确:诗人写儿童生活,不仅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更表达了自己对童年时代的怀念。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默写之前,先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