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4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二_第1页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4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二_第2页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4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二_第3页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4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二_第4页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4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41化学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模拟预测)一定条件下,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

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o反应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T$7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O^molL-'s-'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U,

A.③④B.®@C.②@D.①③

2.(2022・浙江•模拟预测)采用ZnBj/S。为催化剂,通过氧溪化可将甲烷转化为澳甲

烷。该路线实现了甲烷的低温活化、有效抑制活泼产物的深度氧化,显著提高产物的选

择性,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物中可能混有CHzBq

B.若用FeBr?替换ZnB1溟甲烷的产率将降低

C.过程II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J

D.总反应为2cH4+2HBr-K)2^^->2CH3Br+2H2O

3.(2022•浙江•模拟预测)一定温度下,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固体催化剂作

用下的A的分解反应:A(g).B(g)+2C(g)0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

示:

t/'min0100150250420540580900

p/kPa12.113.313.915.117.1418.5819.06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250min,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12kPaminT

B.推测a一定为22.9

C.适当升高体系温度,改用表面积更大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D.其他条件不变,改用容积更小的刚性反应器,反应速率增大

4.(2022•浙江•模拟预测)在一定条件下,[Zn(CN)4r与甲醛发生如下反应:

2-2-

[Zn(CN)4]+4HCHO+4H2O=[Zn(OH)J+4HOCH2CN

已知:i、HCN为剧毒、易挥发的气体,其水溶液有极弱的酸性

ii、Zn2++4CN-i[Zn(CN)4r.Zi?++4OFTi[Zn(OH)4r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CN)4r与[Zn(OH%「中Zn均形成4个配位键

B.HCHO中键角NH—C—H小于120。

C.依据[Zn(CN)4广与甲醛反应可以生成团(0叫广,可推测:K、<K?

D.上述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既保证安全性,也能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5.(2022•浙江•模拟预测)利用CH”和C12制备CH3cl的过程中,各物质的能量关系如

图所示(E,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反应2的反应速率决定了整个转化过程的反应速率

C.若该过程中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则图中温的高度将减小

试卷第2页,共14页

D.在转化过程中,只存在C-H键的断裂和C-C1键的形成

6.(2022・浙江•模拟预测)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

以下两个反应,®M+N=X+Y.®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匕=4i(M),

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为=&C2(M)(K、&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

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时间/min

03060

M0.5000.3000.200

Z00.125X

A.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25mol17'・1而117

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为3:8

C.分析计算可得x=0.1875

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

7.(2022•浙江•模拟预测)如图表示生成儿种氯化物反应的自由能变化(AG)随温度变化

情况。若在图示温度范围内A/7和AS不变,且电5=-42;,其中R为常数,T为

温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低于bK时,可用H?还原SiCl,制备Si

B.反应①在温度为aK时的平衡常数勺为1

C.反应②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图示温度范围内,③是自发进行的

8.(2022•浙江•模拟预测)常温下,向20mL0.1molL/H2s溶液中缓慢加入少量乂$04粉

末(已知MS难溶,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c(H')与c(M")变化如图所示(坐标未按

913

比例画出),已知:KaI(H2S)=1.0xl0-,Ka2(H2S)=1.0xl0-oK^MS)表示

MS(s).M2+(aq)+S2-(叫)的平衡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H")约为lO4moLLT

B.a、b、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c(H')最大的是c点

C.K卬(MS)数量级为10-第

D.c点溶液中c(HzS)+c(HS)+cS)=0.1moll?

9.(2022♦浙江•模拟预测)在低于100℃时,在活性炭催化作用下,在1.0L密闭容器中

自发进行反应:Cl2(g)4-CO(g).<OCl2(g)o反应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表:

//min051015

-1

c(Cl2)/(molL)20.60.6

c(CO)/(mol「)1.80.4

c(COCl2)/(molL')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B.lOmin内,用COCl?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Q0233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变为绝热容器,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大于2.4mol

D.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15min向容器中加入三种物质各0.4moL则平衡逆向移动

10.(2022.浙江.模拟预测)减少碳排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已经成为可能。一种

试卷第4页,共14页

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的反应为2c。2仅)+6也值),-CH3CH2OH(g)4-3H2O(g)o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相同时间内可以得出温度对合成乙醇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乙醇选

pijpuCU业泵

择性=3CO,媪转化小率工X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AH〉。

R,增大压强和升高温度都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C.温度为T。时,乙醇的产率为57.4%

D.T。~工温度下,随温度升高,乙醉的产率降低

11.(2022・浙江•模拟预测)以H?。?和HC1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次氯酸的机理如图,V为

元素钢,其最高化合价为+5价,N(His404)、N(His496)为氨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

N(His1M«)

A.该机理中化合物A是中间产物

B.反应过程中,帆的成键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该催化循环过程中无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

+催化剂

+

D.制备机理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C1+H~=HC10+H20

12.(2022•浙江•模拟预测)在2L密闭恒容容器内,500c时发生反应:

2NO(g)+O2(g).2NO式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

〃(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内消耗氧气的平均速率为3.0x10-3moi/(L.s)

B.反应达到平衡时,2V(N0)=I<02)

C.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或气体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K5WQK55。。,第4s后升温至达到新平衡过程中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K表

示平衡常数)

13.(2022・浙江•模拟预测)含氮化合物(NO,、NO;等)是环境污染物,除去含氮化合物

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话题。使用VzCVCriOz-SiCQ催化剂、采用NH]还原技术能有效

脱除电厂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消除其污染,反应机理(以NO为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中间体有5种

B.该过程总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O

C.V20s作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反应,还能提高氮氧化物的平衡转化率

试卷第6页,共14页

D.反应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上升

14.(2022•浙江•模拟预测)H卢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

H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H2s溶液中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若向H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

C.若向H2s溶液中通入过量SO?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D.若向H2s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

减小

15.(2022•浙江•模拟预测)用一种较活泼的金属把另一种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方

法称为金属热还原法。钠、镁、铝是常用的还原剂。一些常见的金属热还原反应如下:

序号反应(省略反应条件)A/7/(kJmol')AS/^mor'-K-1)

①2Al(l)+3BaO(s)=3Ba(g)+Al2O3(s)487207.53

②2A1(s)+3BaO(s)=3Ba(s)+A12O5(s)4-15.70

③Mg(l)+2RbCl(s)=2Rb(g)+MgCI2(s)381.77223.06

④4Na(l)+TiCl4(g)=Ti(s)+4NaCl(s)-899.8-29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表明金属键强度:Al>Ba

B.对于反应:2Ba(s)+O2(g)=2BaO(s)AH,,4Al(s)+3O2(g)=2Al2O3(s)AH2,

可以推出3A片(AH2

C.反应③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Mg>Rb

D.焙变对反应④能否自发进行有决定性影响

二、原理综合题

16.(2022•浙江•模拟预测)亚硝酰氯(C1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工业上可用NO

与C1?合成,请分析并回答:

(I)一定条件下,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热化

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如下:

序号热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

①2NO2(g)+NaCl(s).-NaNO3(s)+ClNO(g),AH,K、

(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AH2K2

③2NO(g)+Ci2(g)^2CINO(g),AH3舄

则K:=(用K|、除表示)。

(2)25℃时,向体积为2L且带气压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0.08molNO和O.CMmolCh,

发生反应:2NO(g)+Cl2(g)^2ClNO(g),阻。

①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

A•%(ci2)2y逆(NO)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若反应起始和平衡时温度相同,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⑴的变化如图I曲线a

所示,则A&0(填“>”、"v”或“不确定》若其他条件相同,仅改变某一条

件时,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⑴的变化如图I曲线b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

③试求算m值为o在图II中描绘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值(IgK)与温度

的变化关系趋势图线(m为起点)_____

,睽

m

253035404550T/℃

④此时,NO的转化率为o

(3)利用亚硝酰氯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的其中含氮产物X,再与NaOH等溶液一起,

试卷第8页,共14页

可以使铁表面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先分别生成FeO;、Fe2O;,再生成铁的氧化物),

试写出最后生成氧化膜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7.(2022•浙江•模拟预测)为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彰显中国作为大国的贡任与

担当,CO?的资源化利用成为近年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利用CO2氧化丙烷脱氢制取丙熔有以下相关反应。

反应I:逆水煤气转换:CO2(g)+H2(g)lCO(g)+HQ(g)AY

反应H:丙烷在无氧条件下直接脱氢:C3Hx(g)C3H6(g)+H2(g)AH2=+124kJ-mol'

反应III:CO?氧化丙烷脱氢:C3H8(g)4-CO2(g)C3H6(g)4-H2O(g)4-CO(g)AW3

1

已知:CO和H2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285.8kJ-moE:H2O(g)=H2O(l)

A//=^44kJmor,o

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I的ASV0

B.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丙烯的选择性和平衡产率

C.恒温恒压下通入水蒸气有利于增大丙烷的转化率

D.为得到更多的丙烯,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3)CC)2氧化丙烷脱氢制取丙烯可采用格的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反应机理如图甲所示,请

在图乙上画出反应过程能量的变化趋势图___________。

々KO2加氢时除发生反应I外,还可产生CH,,具体反应如下:

1

反应IV、CO2(g)+4H2(g).*CH4(g)+2H2O(g)AA7=-165.0kJmor

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按〃(凡):〃(€:02)=3:1通入H?和CO?,分另U在O.IMPa和

IMPa下进行反应。分析温度对平衡体系中CO?、CO、CH,的影响,设这三种气体物质

的量分数之和为1,其中CO和CH,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表示O.IMPa时CH,物质的量分数随着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②N点低于M点的原因是。

③590℃时反应IV的平衡常数&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对于气相反

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

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18.(2022•浙江•模拟预测)硫的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研

究内容之一、一定温度下,将OSmolSO,和0.4mol()2充入4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2SO2(g)+O2(g).-2SO3(g)一般认为该反应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1

①2V2()4(s)+O2(g)^2¥205(8)AH,=-244kJmol;

②V2O4(s)+2SO5(g).-2VOSO4(S)A//2=-399kJ-mo『;

,

③2V2(D*s)+2SO2(g).2VOSO4⑸+V2OKS)△H3=-351kJmor(,

(1)A//=kJ-mor1o

(2)(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下有利于反应

2SO2(g)+O2(g)=2SO3(g)自发进行,判断的理由为。

(3)若反应2sO2(g)+O2(g)「2SO3(g)在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

压强与起始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之比为7:10o

-1-1

@0~5min内,v(SO3)=mol-L-min。

②。2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勺=(以分压表示,分压二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假设反应达到平衡时混

合气体的总压强为p,写出计算式即可)。

⑷为减少SO2的排放,工业上常将SO?转化为Caso4固定,但存在co又会同时发生以

试卷第10页,共14页

下两个反应:

反应活化能平衡常数

CaSO4(s)+CO(g).*CaO(s)+SO2(g)+CO2(g)

I%

=+218.4kJmo『

((

CaSO4(s)+4COg).'CaSs)+4CO2(g)纥2(纥2>4勺(勺>(

II

△/72=-175.6kJmor'

①恒容、恒温(工)条件下,反应体系中c(SOj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如图。结合已知信

息分析《SO?)随时间t变化的原因:

②恒容、恒温(4,(>工)条件下,请在图中画出c(SOj随时间t变化图

三、结构与性质

19.(2022•浙江•模拟预测)甲醇作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和能源工业中,同时也

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应用于改进后的甲醇内燃机和甲醉燃料电池。

(1)传统甲醇合成工艺通常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制备甲醇的总反应为

CO2(g)+3H2(g).CH3OH(g)+H2O(g)A”=-49kJ•moL。

①1molCO2和3molH2键能总和(填“>”或“<")1molCH30H和1molH20键能

总和,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

步骤I:CO2(g)+H2(g).*CO(g)+H2O(g)AHI=+41kJmor

步骤H:CO(g)+2H2(g)^CH3OH(g)AH2

步骤II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0?平衡转化率的是(填序号)。

A、在原料气中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

B、从体系中不断分离出甲醇

C、循环利用原料气

D、使用高效催化剂

E、采用更高温度

②工业上可以利用反应C(s)+2H2(D(g)「CO2(g)+2H2(g)得到的C0?和H?进一步合

成甲醇,该生产过程中CO?的转化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凡的转化

率。

③当起始一7%=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X(CH3OH),在T=250℃下的X(CH3OH)~〃、在p=5xlO$Pa下的x(CHQH)~了如图

甲所示。

p/(xlO5Pa)

(

H

o

z

o

)

x

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

T/℃

表示在p=5xl()spa下x(CHQH)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是(填“a”或"b”),当

CO2的平衡转化率为g时,反应条件可能是。

⑵科学家们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甲醇的合成,其合成路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CO+H2O=CO2+H2©

CO2+1H2+CU=HCOOCU(2)

HCOOCu+ROH=HCOOR+CuOH③

HCOOR+2H2=ROH+CH30H④

CuOH+-H,=H2O+CU@

试卷第12页,共14页

图乙为低温甲醇合成连续反应中co、co?和总碳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解释co?

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现如图乙所示变化的原因:

四、实验题

20.(2022•浙江•模拟预测)硫酸盐(包含SO;、HSO;)气溶胶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

研究发现,雾霾中硫酸盐的形成有多种途径,而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在其中起到重要作

用。

(1)早期认为的一种可能的生成硫酸的机理如下:

I.SO2(g)+NO2(g)^SO3(g)+NO(g)除

II.2NO(g)+O2(g)^2NO2(g)I,

ni.SO3(g)+H2O(g)uH2so4(溶胶)(

①该反应过程中NO?的作用是,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测定反应n的平衡常数,进行如下实验:在室温、压强恒定为为kPa的条件下,利

用〃(NO):M空气)=1:5的混合气体进行反应,NO的平衡转化率为。。已知空气中的

物质的量分数为20%,其他成分均不参与反应。反应H的平衡常数

kPa]用含儿的代数式表示;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

强P(B)代替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p(B)=p-x(B),

P为总压强,”(B)为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2)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水在硫酸盐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科学家发现通过“水分子桥”,

处于纳米液滴中的HSO;可以将电子转移给周围的气相NO2分子,反应机理如下:

NO24-(H2O)2-HSO7------->NO2••(乩0%•••HSO3-------►[NO2-(H2O)2-HSOf「

ABC

——>NO三+HQ+H2O+Sq——►HNQ+(坨01+S"

DE

①根据H?O的成键特点,画出C中与H?O分子直接相连的所有氢键:(已知H?O

分子间氢键可表示为O—H...O;NO2的结构可表示为/一、\)。

oz0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A-B属于烯增过程

B.B-C过程中NO?的电子云密度逐渐增加,HSOj的电子云密度逐渐降低

C.HSO;和NO?之间的“水分子桥”,使电子能够快速转移

D.反应过程中O原子和H原子之间距离基本保持不变

③事实上,上述机理只能解释酸雨等现象的形成,却不能解释雾霾中固体硫酸盐小颗粒

的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氨气在雾舞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

(3)为消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有研究者提出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

一体化“脱硫”“脱硝”,将烟气中的SO2、NO转化为SO:、NO;,反应结果如图所示。

i

s

R1030507090

温度/℃

相同条件下,此方法so?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

试卷第14页,共1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C的浓度变化为0.6mol.「,则C的速率为0.3molLLs,A的速率也是

0.3molL1s1,B的速率是0.15molL公",根据三段式:

2A(g)+B(g)=2C(g)

起始浓度21C,根据计算A的转化率为"xl00%=30%,2s时物

变化浓度0.60.3

平衡浓度1.40.7

质B的浓度为即①④正确;

故选:Bo

2.C

【详解】A.采用ZnB与/SiO2为催化剂,通过氧溟化可将甲烷转化为一溟甲烷,反应过程中

有甲烷和漠的反应,只要在光照条件下,就会发生连续取代,产物中可能混有CH2Bq等,A

正确;

B.亚铁离子能被氧气氧化,催化活性降低,所以若用FeB「2替换ZnB叫漠甲烷的产率将降

低,B正确;

C.过程H中反应方程式为2HBr+O2+ZnB「2=H2O+2Br2+ZnO,氧化剂为O2,还原剂为

HBr、ZnBr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错误,

D.由反应机理图可知,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有HBr、。2、CH一生成的有CH.Br、H2O,ZnBq、

ZnO、在参与催化剂循环,故总反应为2cH4।2HBrI。2—干f2cH3由I2H2O,D正

确。

答案选C。

3.C

【详解】A.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与化学速率。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A的消耗量是气体

的变化量的故100~250min,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

1Ap_1J5.1-13.3)kPa-1

2XA?-2X(250-100)min=0.006kPa-minA错误;

B.可能在580min或者580〜900min之间的某时刻已经达到平衡,故a应小于等于22.9,B

错误;

答案第1页,共15页

C.适当升高体系温度,改用表面积更大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

D.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休系压强的增大,反应速率没有发生变化,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不

受体系压强大小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Zn(CNM「与口(0叫广中Zn均形成了4个配位键,/+提供4个空轨道

容纳4个孤电子对,A正确;

B.由于HCHO中。原子上孤电子对的排斥,HCHO分子中2个C-H键的夹角小于120。,

B正确;

C.依据[Zn(CN%广与甲醛的反应不能证明(和小的大小,要比较屈和K2的大小,应该

比较[Zn(CN)4广与OH-或[Zn(OH)j”与CN这两个反应的进行程度,C错误;

D.Zn2++4CNu[Zn(CN)4r为可逆反应,酸性条件下会生成HCN,其为剧毒、易挥发

的气体,同时使反应逆向进行,故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既保证安全性,又有利于生成

[Zn(OH)4f,提高反应物转化率,D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涉及活化能、催化剂与熔变的关系、化学键变

化等。由图可知反应1为吸热反应,故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A正确;

B.整个转化过程的速率由慢反应的速率决定,由于反应1的正反应活化能明显大于反应2,

则可知反应1为慢反应,B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活化能,无法改变A77,C错误;

D.转化过程中还存在Cl-C1键的断裂和H-C1键的形成,D错误;

故答案为:A。

6.B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30min时,M、Z的浓度分别为0.300molIJi和0.125111011?,

则M浓度的变化量为0.5molL-0.300moi=0.200mol•匚।,结合两化学方程式可知Y

浓度的变化量为0.200molU-0.125mol「=0.075molL/,则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

答案第2页,共15页

均反应速率为0075m。1•L'=0oo25mol•I?min1,故A正确;

30min

B.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的速率之比为g,Y和Z分别为反应①和反应②的

产物,且两者与M的化学计量数用同(化学计量数均为1),因此室温下反应开始后,体系中

Y和Z的浓度之比等于口,为定值,结合30min时数据可知,二者浓度比为警吧匕=2,

k?0.125molL7'5

故B错误;

C.结合A、B的分析可知勺=】,因此,反应过程中有。的M转化为Z,

/3O

x=(0.500-0.200)X-=0.1875,故C正确;

8

D.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生成Z较多、生成Y较少,因此,反应①的化学反应

速率较小,在同一体系中,活化能较小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故反应O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

活化能大,故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反应H2+gsiC3Tsi+2HCl为反应④■反应②得到,温度低于bK时,反应

④的AG大于反应②的,上述反应的AG〉。,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

A「

B.由图可知反应①在温度为aK时AG=0,又怆勺二一二”,故勺=1,B正确;

C.反应②是埼减反应,△G=AH-TAS<0,故AH<0,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正

确;

D.图示温度范围内反应③的AGcO,故可自发进行,D正确;

故答案为:Ao

8.A

【详解】A.a点溶液中还未添加MSO,粉末,O.lmoLL-iH2s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c(HSjc2(H+)

1

H2s—H*+HS,c(H*)»c(HS),c(H2S)«0.Imol•U,Kal(H2S)=

C(H2S)-0.1

则c(H+)nl()rmol.I?,A正确;

2++

B.硫化氢溶液中加入硫酸盐MSO一发生反应:H2S+M=MSi+2H,导致溶液中酸

性逐渐增强,所以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也越来越大,故a、b、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c(H)最小

答案第3页,共15页

的是c点,B错误;

2+22+31

C.取图中b点进行估算,Ksp(MS)-c(M)c(S),c(M)-2xlO-molL-,

22

Kal(H2S)Ka2(H2S)=i^gJ=l.OxlO-,

由H2S+M2+=MSJ+2H+可知,当c(H-)=0.1molIJi时c(H2S)=0.05molL71

综上所述c(S2)=5xl02mol-L\则KwWxKT24,数量级为103,c错误;

D.依据S元素守恒,由于部分S元素以MS的形式沉淀,则有

21

c(H2S)+c(HS)+c(S-)<0.1mol-L,D错误。

故选Ao

9.C

【详解】A.反应C12(g)+CO(g).coc^g)是一个煽减的反应,低于100℃时反应能自

发进行,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H<0,当△G=AH-TA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高

温下端减的反应可能为非自发反应,A错误:

B.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y(COC12)=MCO),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lOmin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逑吧咚"吧匹=0.14molLTminT,换算后可

lOmin

知速率约为吆=0.00233111。1匚%,则y(COa,)=0.00233molL入1,B错误:

60

C.由表中第lOmin与15min数据可知,lO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根据反应方程式

Cl2(g)+CO(g).-COCl2(g),此时体系内c(C12)—0.6molL、c(Cl2)-0.4molU\

c(COCh)=1.8mol/L-0.4mol/L=1.4mol/L,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1.4+0.4+0.6)mol/Lx1.0L=2.4mol,如果变为绝热容器,由于该反应AH<0,随反应的进行,

容器内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大于2.4mol,C正确;

D.若保持温度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8)=0.4mol-L^、c(Cl2)=0.6mol-L\

c(COCl)

,21.4molL-'

c(COCl2)=1.4Inol.U,则平衡常数K«5.83,在

-1-1

c(CO)c(Cl2)0.4molLx0.6molL

第15min向体系中加入三种物质各0.4mol,则

答案第4页,共15页

Q二)=°leiI」=Z25<*,平衡正向移动'D错误;

c(CO)c(Cl2)0.8molLxl.OmolL

故选Co

10.c

【详解】A.根据图像,E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乙醉的选择性和co?转化率均减小,说明升

高温度,反应平衡逆向移动,即正反应放热,所以该反应的AH<0,A错误;

B.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该反应的AH<0,随着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B错误;

C.由图像可知,温度为T。时,乙醇的产率=乙醇选择性xCO2转化率=82%x70%=57.4%,

C正确:

D.T。温度下,随温度升高,乙醇的选择性变大,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下降,CO?转化率

的变化程度未知,无法确定乙醉产率的变化情况,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化合物A先和HQ?反应,经过一系列反应又生成了A,因此该机理中化合物

A作催化剂,A错误;

B.A-B、B-C、DTE反应过程中,帆的成键数都发生了改变,B错误;

C.A-B的反应过程中有氢氧键的断裂,C-D的反应过程中有氢氧例的生成,C错误;

D.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得到制备机埋的总反应为过氧化氢和氯离子、氢离子生成次氯酸和

催化剂

水,离子方程式为H2O2+CI+H-_=HC1O+H2O,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2s内消耗NO的平均速率为v(NO尸芈)mol=3.0xl0-3molLTsi,

乙JL^XNS

则根据物质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则可知消耗氧气的平

均速率为v(O2)=1.5xl(y3mol/(Ls),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NO与02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

答案第5页,共15页

之比,且选项中未指明反应速率的正、逆,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反应在恒容容器中,气体的休积不变: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休的质量不变,则体系

中反应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若化学平衡常数K500C>K550,C,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逆反应速

率突增,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先突然增大后再逐渐减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3.B

【分析】根据反应机理图示,NHK0?和NO是反应物,2和Hq是产物,中间体是先生

成后消耗,催化剂是先消耗后生成;

【详解】A.该反应中V5+=O作催化剂,其他含V微粒为中间体,共3种,A错误;

B.根据反应机理图示,NH3,O2和NO是反应物,2和H?O是产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4NH3+4NO+O2=^4N2+6H2。,B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物质的平衡转化率,c错误;

D.在此反应过程中,N&和NO都转化为氮气,NH,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NO中N元素

化合价降低,D错误;

故答案为:Bo

14.B

【详解】A.加水稀释,促进H2s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A错误:

B.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z+H2s=2HC1+SJ,c(H?S)减小,生成强电解质HCL

平衡向左移动,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B正确;

C.通入二氧化硫发生反应2H2S+SO2=3SJ+2H2。,SO2过量时将H2s完全消耗且溶液中

存在SOz+H?。.-H2sO?--H++HSO;,亚硫酸的酸性比H2s强,但SO?的通入量未知,过

量的SO?产生的c(H1未知,故不能确定溶液pH变化情况,C错误;

D.加入CuSO,固体,发生反应CuSOjHJSr^SO’+CuS】,溶液中《田)增大,D错误;

故选Bo

15.C

答案第6页,共15页

【详解】A.金属的熔、沸点与金属键强度有关,金属键强度越大,熔、沸点越高,相同温

度下A1为液态,Ba为气态,说明Ba的金属键强度小于ALA正确;

I3

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的△”=耳凶2-54兄=4口仙0「,A“2-3A”|=8kJmo『>0,

所以3A禺(A//?,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律,Rb金属性大于Na,而金属性Na大于Mg,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Rb>Mg,

C错误;

D.对于反应④A^=-899.8kJmor,,AS=-291Jmor'K',AG=AH-TAS<0反应能

自发,所以温度小于3092.1K能自发进行,只有当温度大于3092.1K时,AH-TAS>0,此

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说明熔变对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决定性影响,D正确。

故答案选C。

16.⑴曾/勺

⑵CD<加适当催化剂2

253035404550T/℃

50%

(3)FeO;+Fe2OJ+2H2O=Fe3O4+40H

【详解】(1)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x2.②得反应③:

NO(g)+Cl2(g)U2CINO(g),则&=K;/K2。

(2)①A.viE(Cl2)=2vi£(NO),说明此时正逆反应的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

不符合题意;

B.容器体积和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

平衡,B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为其它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是该反应的变量,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说明

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质量[m(总)/n(总)]也是变量,容器

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俣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答案第7页,共15页

故选CD:

②反应为其它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根据图I,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少,但开始压强增大,

说明反应放热,焰变小于零;若其他条件相同,改变后平衡没移动,但是速率速率加快,说

明加入了适当催化剂。

③A/v。,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IgK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容积为2L,根

据图I,又〃1/〃2=四/,2

2NO(g)+Cl2(g)2ClNO(g)

起始(mol/L)0.040.020

转化(mol/L)2xx2x

平衡(mol/L)0.04-2x0.02-x2x

0.06x2_6四

(0.06一力2亏,x=0.01mol/L

K=(002)仙,m=lgK=lgl00=2

0.01x(0.02)2

®NO转化率为2x001x100%=50%;

0.04

(3)用亚硝酰氯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的其中含氮产物X,根据质量守恒可知,X为

NaNOz,反应为:ClNO+2NaOH=NaCl+NaNO2+2H2O;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铁具有还原

性,NaOH、NaNCh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生成FeO;、FeQ::

3Fe+NO2+5OH=3FeO^+H2O+NH3T、6FeO?+5H2O+NO2=3Fe2O;+NH3T+7OH,然后

FeO]、Feq;转化为四氧化三铁致密氧化膜,反应为FeOAFe?。:』2HzOFeQjdOH,

17.⑴+165.2kJmo『

(2)ABD

反应过程

(4)cN点压强大于“点,加压使反应IV平衡正向移动,出和CO?的浓度下降,

H?O(g)浓度上升,进而导致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使得N点CO的物质的量分数低于M点

答案第8页,共15页

2.95xlO3MPa

【详解】(1)已知:CO和H2的燃烧热分别为一283kJmoL,-285.8kJmol可得

①CO(g)+gOKg)=CO2(g)zV7=-283.0kJ•mo「,

-1

②H2(g)+^O2(g)=H2O(1)AH=-285.8kJ•mol,

③HzCXghHzO⑴△"=-44kJ.mo「,根据盖斯定律,将②-①-③可得反应

,

I:CO2(g)+H2(g)f^CO(g)+H2O(g)AH1=+41.2kJmol,反应I+反应II可得反应III,则

-1

A”3=Ml、+A%=+165.2kJ•molo

(2)由于AHI>0,则AS必须大于0,否则反应I不能自发,A错误;催化剂不能提高产

物平衡产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