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小说中,鲁迅笔下的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瘦伶仃”“癞疮疤”“黄辫子”“厚厚嘴唇”等,算是阿Q外貌上的显著特征。穷困潦倒,上无片瓦,下无分地,住在土谷祠里,只是由于“真能做”,有劳动力可以出卖,才得以存活,但他对于这种卑微地位,不曾有抗争意识,且还很自负,“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这是阿Q的人生状态。要为这样一个人画像,用线条的表现方法,捕捉瞬间的“阿Q相”,用来补足原文的艺术印象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插图、连环画皆因文生图,人物形象理应与文本中语言描述的“语象”“形神俱似”。图像与文本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小说中文学描述的形象是间接的,文字语言之于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作者为创造出一个感人的、富有个性的形象,也会主动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而文学接受理论也认为,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意向活动的意向性客体,其中的意向性关联物,促使接受者重构意向层次,生成一个审美对象,作品需要在读者接受层面得以最后完成。然而图像在本质上和语言表达不同,同一文本在不同画家笔下会体现出不同的面貌,即出于不同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形象原本。图像源于文本,又与原文存在距离与缝隙。同时,图像既自成一体,又与文本互为对照、互为补充。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自1921年发表以来,为其绘图画像者时不乏人。刘岘以木刻的方式创作二十幅《阿Q正传》插图,于1935年出版发行,这是《阿Q正传》第一个单行本画集。刘岘作《阿Q正传》图画时,先试刻两幅寄给鲁迅看,鲁迅提了修改意见:“阿Q的像,在我心目中流氓气还要少一点,在我们那里有这么凶相的人物,就可以吃闲饭,不必给人家做工了。赵太爷可以如此。”刘岘的木刻以阴刻为主,人物掩藏在浓郁的色调中;造型概括,没有过多的细节描绘,甚至人物面目都有些模糊,有抽象化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动作符号来表达人物的状态。他几乎没有为阿Q特别“造像”,故事中的阿Q也只露出那么一点神情,这与他后来所刻的名人肖像写实画风完全不同。蒋兆和的阿Q像则以水墨为材料,通过写实方法描绘而成。1938年他在北京朝阳门外遇见一个乡下人,垂头带辫、面色焦黄、神情忧郁,恰似他心目中的阿Q,于是请来做模特儿,创作了《与阿Q像》,塑造了一个低着头、嘴巴微微张着、手不知放在何处的卑微、瘦削的底层人物形象。周作人曾对此画给予充分肯定:“阿Q这人,在《正传》里是可笑可气又可怜的,蒋君所画能够抓到这一点,我觉得大可佩服,那一条辫子也安放得恰好,与《漫画》迥不相同。”这里提到的漫画,就是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1939年周作人写了一篇文章,对于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提出了批评,指出其缺乏辛辣的讽刺,其温婉的笔触被批评为“浮滑”。《文艺报》主编冯雪峰在《读〈漫画《阿Q正传》〉》一文中,批评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没有擒住阿Q的精神,缺乏画的生命,不能得到一个绘画上的活的阿Q的形象。还说:“他一向的命意和笔法,我是以为陈旧、肤浅平庸的。”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虽然遭到周作人、冯雪峰的否定性批评,但是却不断再版,至1951年已发行了十五版。丰子恺在第十五版序言中说:“这画册是十二年前(1939)避寇居桂林时所作的。原序末了说:‘全民抗战正在促吾民族之觉悟与深省。将来的中国,当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的环境。’当时不过希望而已,岂料十二年后十五版的时候,中国民族果然因了人民解放而一齐站起,振作自新,然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的环境的存在了!这是何等使人兴奋而可庆的事。现在我们真有资格可以告慰鲁迅先生在天之灵了!”(摘编自王文新《文学作品绘画改编中的语图互文研究——以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为例》)材料二:鲁迅的小说往往通过对人性的无情剖析和对社会的深刻批判来针砭时弊。不少画家喜欢将鲁迅小说作为再创作的素材,绘制插图或者连环画。丰子恺就先后为《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等多部作品绘制过连环图画。丰子恺的毛笔简笔画具有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神韵,又借鉴了西洋绘画的透视方式,以简笔写意绘出阿Q悲哀的人生。他在《漫画艺术的欣赏》中曾说:“古人云:‘诗人言简而意繁。’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拿来准绳我所喜欢的漫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句,字数少而精,含义深而长。”丰子恺在细致研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努力用简笔绘出阿Q的性格与人生,尤其注重阿Q受欺凌遭侮辱的人生境况。散文家俞平伯评说丰子恺的简笔毛笔画:“看它只是疏朗朗的几笔似乎很粗率,然物类的神态悉落彀中。”他画出的阿Q憨厚中有麻木,朴实里见悲哀。丰子恺谈及绘画的构图法时提出:“凡一物象在画中的位置,不可太偏,但亦不宜太正。位在画面三分之一处,最为美观。”“凡两个以上之物象布置在画中,不可东西凌乱,亦不可规则排列。必须有规则而又有变化,方为美观。”例如在钱府的照壁前,阿Q与小D互相揪住对方的辫子,形成了势均力敌态势。画幅中,阿Q居中,小D居左,两个看客居右,呈现出乡土社会的争斗与无聊。朱光潜评说丰子恺的漫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朱光潜从人品说到画品,道出了丰子恺画作的真谛。朱光潜还说:“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候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学者张斌在谈到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时说:“阿Q形象的成功塑造源于丰子恺着笔时的沉着简练和浑厚淳朴,并将诗意孕育其中。而诗意就是丰厚的人情,是深广的同情心,这一点恰是和鲁迅小说过于尖锐刻薄的根本不同之处,如果说鲁迅小说是‘匕首’,那么丰子恺的绘画就是和煦的春风,可以化开严冬的霜寒。”
(摘编自杨剑龙《论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读者能够重构意向层次,产生一个新的审美对象。B.画家创作文学形象要源于文本,但要做到和文本语言形象“形神俱似”,用线条表现是不容易的。C.丰子恺将“言简意繁”作为自己绘画的标准,他以简笔绘出的阿Q形象,憨厚中有麻木,朴实里见悲哀。D.丰子恺认为,绘画的构图原则应该规则而又有变化,不偏不正,物象在画中三分之一处最为美观。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鲁迅对刘岘画作的修改意见可知,刘岘没有研读小说,他几乎没有为阿Q特别“造像”,人物面目都有些模糊、抽象。B.蒋兆和以水墨为材料,用写实方法塑造的阿Q形象,受到了周作人的充分肯定,可见水墨画法比木刻更容易创造文学形象。C.丰子恺在他的画册原序中写到:“将来的中国,当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的环境。”这是他的希望,也是他创作漫画的动力。D.很多画家喜欢将鲁迅小说作为再创作的素材,是因为鲁迅的小说包含着对人性的无情剖析和对社会的深刻批判。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有小说原著内容的引用,有不同画家的创作经历,还有不少名人对画作的评论,充分又完整地论述了作者的观点。B.材料二中俞平伯和朱光潜都谈到丰子恺的画作,从中可看出他们能够深刻领悟丰子恺“言简而意繁”的创作原则。C.材料一、二都引用了别人对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的评价,前者侧重批评性评价,后者则侧重肯定性评价。D.从材料一的刘岘单行画本集、蒋兆和的造像再到材料二丰子恺漫画理论的详尽阐释,可知丰子恺塑造的阿Q更成功。4.周作人与冯雪峰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批评丰子恺漫画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一中写到“《漫画〈阿Q正传〉》不断再版,至1951年已发行了十五版”,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其不断再版的原因。(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界限阿来我是在夜里到达这个地方的。黑暗中,凭气味我知道自己是到了一个草原小镇。这种气味是马匹和街道上黄土的气味。白天,马匹们在阳光下穿过满是浮尘的街道,或者停留或者不停留,现在,已在某片草原上沐浴清风与星光,却把壮健与自由的气息留在了这个地方。在即将关门的回民饭馆吃那一盘牛肉时,小镇正渐渐睡去。远处草原上传来牧羊狗的吠叫。感觉不到有风,却听见很高远的地方有风在呼啸。不禁叫人恍然觉得已在时间边缘和世界尽头。就在这么美好的自然中,总是这样粗糙的饮食,这样简陋而肮脏的房子,好在小饭店的后门打开,我就听到了潺潺的水声,夜的清凉之气立即席卷而至。走出这小门,背后的灯光把身影拉长,投射到一道小桥上面。桥那头又是一道门,那就是我睡觉的地方了。店主人说:“小心,过了桥就是我们甘肃了。”这条小溪在这时充当了我们人类无数界限中的一种。在此地流连的几天里,我都不断被人提醒:这溪流是一条界河,北岸是甘肃南面是四川。老百姓却告诉我:过去,溪水滋润的是同一个部落的牧场。
我只是一个徒有吟游诗人的心灵,而没有吟游诗人歌喉与琴弦的人。我只是一个沉默的旅人。只是因为一种盲目的渴求与孤寂的驱使,十分偶然地来到这个地方。我关心的只是,辛勤采撷到的言辞是永恒的宝石还是转瞬即逝的露珠。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随着大地的呼吸缓缓跳动,伸出手指,在图上顺着一条蓝色细线左右蜿蜒。在我栖身的地方溪流还没有名字。只是当它和若尔盖草原上众多同样的溪流汇聚起来后,才有了一个名字叫白龙江。白龙江汇入嘉陵江,嘉陵江汇入长江,长江汇入大海。宁静的夜晚,大海中盐在生长,珊瑚在生长……这样很好,叫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了确实的把握。早晨起来,只见满天大雾。湿漉漉的雾气缓缓流淌,带走了小镇上不好的气息,带来了旷野上泥土和水草的气息。抬头向四周环顾,发现这里已是若尔盖草原的边缘了。几座山在东南方相依相扶,绵延而起。眼睛看见它们时,双脚已不由自主向它们移动了。第一个山头只是一个浑圆的小丘。可就这小小的一次登高,竟也让我看见一次草原的日出:一个红球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到了确信眺望它的人已经十分渴望它的光明与温暖时,才猛一下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众多的鸣禽都在这一刻开始了欢快的啼叫。云雀欢叫着笔直地向上飞升,把无比清亮的声音从天上和太阳的金光一起抛洒下来。就是这样,草原的早晨变成了光和声辉煌的交响。就在这华美的晨曲中,马匹、牛群从白雾中走了出来。每一叶绿草,每一片花瓣上都有露水在闪闪发光。可惜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有马匹、牛羊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水草。这世界上还有人。面前这倚在山湾里的小镇就充分显示了人类闯入这个世界时的仓促与盲目。现在就让我来勾勒一下这叫做纳摩的小镇的面貌吧。雾气还未完全散开时,最先是溪流两岸山坡上的两座藏传佛教寺庙跌入了眼帘,一样的琉璃宝塔,一样的铜鹿在金色的屋顶上守护着法轮,法轮运转了地、水、火、风等等所有的东西。问一个出来练习唢呐的小喇嘛,为什么这么小的地方要建两个如此庞大的寺院,小和尚深怪我的无知,说:“四川一个,甘肃一个嘛!”寺院下面是一村庄。或者说是这个小镇的村庄部分。村子就是一片低矮的土屋,那样地灰颓,没有光彩。好在家家门前都有一个院子,用整齐的树篱围成。好在院子都辟成了菜地,灰颓中有了一畦畦翠绿。这是一个回民聚居的村子,所有土屋都拱卫在清真寺的周围。清真寺高耸的塔尖擎举着一轮新月,使这群土屋凝聚起来了。这也自有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再往下,就是这个镇子新建的部分了——在这草原上显得最为唐突的部分,显示了人类所可能有的仓促与草率。一方面,所有建筑怕冷似的挤在一起,另一方面所有这房子的门窗都朝向各自的方向,好像唯其如此,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一样。所有这些饭馆、商店、仓库,就这样蛮横地破坏了草原的美感。这无意中流露出一种心态,这些房子的主人谁也不想在这里久待,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呆在这里。这样,它就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所有这种偏远小镇的味道——它们自身却是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而备感骄傲的,叫人觉得要是和周围的环境协调起来就失却了存在的理由。我想这些房子不要如此狭长死板,色彩不要这么暗淡,不妨栽种点树木花草,它们的表情就会自然松弛,而不那么倨傲紧张了。剩下的时间,我只是顺着溪流一直走向上游。沿着小溪的小路渐渐模糊,溪水也隐入了这片草原上唯一的一片森林,小路终于消失了。起初,森林中还有一些为建筑小镇而斫伐的痕迹。后来,就只有树木、苔藓和水了。每一株大树的根子,每一道岩石的缝隙都是水的来源。我只是想,人们又是如何替源头之水区划一条明确的界限?我不想再回到山下的小镇。于是,翻过一个不算太高的山峰,眼前豁然开朗,又一片更加宽广的大草原展现在眼前。(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展开了描述,写下自己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B.作者以行吟者的身份流连于草原、村落,希望寻找到如同“转瞬即逝的露珠”般的文字来消解此时的孤寂与渴求。C.文中纳摩小镇新建部分的建筑“挤在一起”,“门窗都朝向各自的方向”,意在表明受地理条件限制,建筑与环境不协调。D.文章结尾写“不想再回到山下的小镇”,隐含着作者对小镇深深的失望,渴望一片“更加宽广的大草原”来慰藉自己的心灵。7.关于夜晚下草原小镇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分别从嗅觉、听觉、视觉几方面描写了夜晚草原的独特景象,令人感受到草原的旷远宁静之美。B.作者感叹“这么美好的自然”,却有“粗糙的饮食”“简陋而肮脏的房子”等不和谐因素,让自己情绪变得低落不振。C.在宁静的夜晚,作者思绪不断延伸,由眼前的小溪,想到长江大海和充满活力的万物,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律动。D.作者写夜色下的小溪,引出小溪是一条“界河”,既照应了标题,又为下文关于“界限”的思考作了铺垫。8.作者为什么说“可惜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有马匹、牛羊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水草。这世界上还有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章标题“界限”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留侯①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材料二: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辩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三》)材料三:留侯欲从赤松子游,司马温公曰:“明哲保身,子房有焉。”未足以尽子房也。子房之言曰:“家世相韩,为韩报雠。”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且曰:“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视汉之爵禄为鸿毛而非其所志。忠臣孝子青天皎日之心,不知有荣辱,不知有利害,岂尝逆亿②信之必夷、越③之必醢,而厪以全身哉!抑惟其然,而高帝固已喻其志之贞而心之洁矣,是以举太子以托之,而始终不忮。(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高帝》)[注]①留侯:张良,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因功曾封楚王,后贬为淮阴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祖父、父亲曾连任战国时韩国五朝宰相,自己被刘邦封为留侯。②亿:通“臆”。③越:彭越,汉初名将,封为梁王,被人诬陷遭诛杀,尸体被剁成肉酱,分赐给诸侯王,以示警告。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愿弃人A间事B从C赤松子D游E视汉之爵禄F为鸿毛G而非其所志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食,让……吃,使动用法,与《苏武传》“去草实而食之”的“食”用法不同。B.离,同“罹”,指“遭遇”,与《屈原列传》“犹离忧也”的“离”意思相同。C.等,视为相同,与《陈涉世家》中“等死,死国可乎”的“等”意思相同。D.逆,预测、揣度,成语有“莫逆之交”,其中的“逆”意思与此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良认为,自己只凭口舌成为高祖的军师,被封为万户侯,已经富贵至极,不应该再有贪念。B.张良放弃世俗事务,修炼道家辟谷轻身之术,吕后认为是自讨苦吃,就以修德为目的,劝他进食。C.司马光认为生死是相对的,功名与灾祸也是相对的,过分追求就会招来灾难,就像韩信、萧何那样。D.王夫之认为,汉高祖毫无猜忌地把太子托付给张良,是因为他明白张良是一个光明磊落、心地纯良的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
(2)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
14.三则材料对张良的评价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注](节选)苏轼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注]此诗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贬到黄州不久,寓居定惠院寺庙时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中“瘴”与“苦”字,写出了瘴气蒸升中草木与海棠恶劣的生存环境。B.三四两句海棠花与漫山粗俗的桃李形成对比,突出了海棠花脱俗的外表和气质。C.五六两句写上天将海棠花“故遣”于空谷,蕴含着作者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D.七八两句,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海棠花不需华丽贵重之物陪衬的天然高贵的风采。16.原诗后面部分有“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的诗句,这种“天涯流落俱可念”的情怀诗人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上面节选的诗歌内容简要赏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语文课上,王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告诫我们要做一个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堪当大任的青年。(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自己衣衫薄、凉意生,但仍然在浩淼的洞庭湖上安稳泛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宋诗人常借“月亮”和“松树”这两个意象,烘托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或营造凄冷、幽独的意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人类食用乳制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古巴比伦地区的壁画上就记录着人类获取、食用牛乳的场景。唐宋时期,食用乳制品在民间极为普遍,甚至一度“流行”。例如,宋人杨万里年轻时家境艰难,_①_借诗发出“也无牛乳也无酥”的感叹。元代,我国还出现便于行军时携带的奶粉。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对各种乳类的特性与医药用途做了细致说明。可见,无论中外、古今,乳制品都在人们的生活饮食中占据_②_。在食物来源相对溃乏且不易保存的古代,人们食用乳制品一定程度上张显着食用者的财富实力与社会地位。而在物质条件丰富、现代食品工艺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关注的则是乳制品的营养成分极其对健康的助力。乳制品是人们重要的善食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居民以液体乳消费为主,占乳制品总消费量的70%以上。近年来,酸奶品种愈加丰富,消费量逐年提高。但大部分消费者挑选酸奶时,更看重产品风味与性价比,营养价值并不是首要选择维度。奶酪是干乳制品消费的主要构成,但是干乳制品并未完全走上我国居民的餐桌。我国乳制品消费还呈现出鲜明的时段特点,多数人在早餐时喝鲜奶,其他时段也有摄入,但是很少。而饮用酸奶的时段更丰富,一部分人是早餐,更多人是在晚餐后加餐。有专家建议,可以尝试将不同种类的乳制品分散在三餐中食用,从而提高整体摄入量。18.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的“乳制品”得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A.樟脑丸B.糖醋鱼
C.竹编筐D.铜火锅19.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21.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90字)(5分)
22.根据材料内容,请你为酸奶制品写一条宣传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不超过40字)(4分)
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阅读Ⅱ中写到“界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界限,界限是规则,使“行有所止,言有所界”;界限也是障碍,阻碍人的交往,限制人的思想。以上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学习与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19分)1.(3分)D(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构图法是有条件的,一个物象时“在画中三分之一处最为美观”,两个以上物象时“规则而又有变化”方为美观)2.(3分)C(A项“刘岘没有研读小说”错,说法绝对。B项“可见水墨画法比木刻更容易创造文学形象”错,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3.(3分)D(“丰子恺塑造的阿Q更成功”错,综合两则材料不能推断出这一结论)4.(4分)答案示例:①周作人从创作风格的角度批评丰子恺,指出其缺乏辛辣的讽刺,流于“浮滑”。②冯雪峰从内容和画法技巧的角度批评丰子恺,指出他没有抓住阿Q的精神,形象缺乏生命力,命意和笔法陈旧、肤浅、平庸。(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5.(6分)答案示例:①丰子恺侧重描绘阿Q受欺凌遭侮辱的人生境况,将阿Q形象刻画得非常逼真,容易引发人们广泛的同情。②丰子恺的漫画具有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神韵,又借鉴了西洋绘画的透视方式,讲究言简意繁、构图之美,有独特的美学价值。③丰子恺的画作富有诗意传统,蕴含着丰厚的人情和深广的同情心,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引发共鸣。④丰子恺画作风格温情如和煦的春风,对原作是很好的补充,在激励国民振作精神的方面,同样能够引发人的理性思考。(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阅读Ⅱ(16分)6.(3分)A(B项“转瞬即逝的露珠”错,应该是“永恒的宝石”。C项“意在表明受地理条件限制,建筑与环境不协调”错,原文意在表明这样的建筑“显示了人类所可能有的仓促与草率”。D项“更加宽广的大草原”是作者看到的实景,而非渴望出现的虚景)7.(3分)B(“让自己情绪变得低落不振”错,原文有“好在……听到了潺潺的水声,夜的清凉之气立即席卷而至”,消解了这种低落的情绪)]8.(4分)答案示例:①作者认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不仅有动植物,也有人类,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②作者用“可惜”二字,写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出现不和谐的遗憾,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自然的美。③作者从上文对景物的描写,过渡到下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对即可)9.(6分)答案示例:①原指事物之间的分界,它使事物具有了明确的范围或限度。②指分隔开四川与甘肃地理的界限——小溪,它原本滋润着“同一个部落的牧场”,却被人为地定义为界河。③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界限,人类盲目仓促地闯入草原,蛮横地破坏了草原的美感。④指人们的文化信仰之间的界限,纳摩小镇的三座寺庙各有自己的精神力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阅读Ⅲ(20分)10.(3分)BEG(原句标点应为: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视汉之爵禄为鸿毛,而非其所志。)(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11.(3分)C(A.让……吃,使动用法/吃,一般动词。B.通“罹”/通“罹”。C.视为相同/同样。D.预测、揣度/违背、抵触)12.(3分)B(“就以修德为目的,劝他进食”错,文中的“德”是“感激”的意思)13.(8分)(1)我家世代做韩国宰相,等到韩国灭亡,我不吝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大的秦国报仇,天下(为此)震动。(4分。大意1分,“相”“爱”“振动”各1分)(2)淮阴侯(韩信)被诛杀,萧何被拘押到监狱,不都是因为他们已经登上(人生)顶峰,却还不懂得停止吗!(4分。大意1分,“诛夷”“系”“履”各1分)14.(3分)①材料一司马迁认为,张良常能在危急时刻为汉效力建功,不能以张良女子貌而否定他为大丈夫。②材料二司马光认为,张良富有人生智慧,不惜放弃功名利禄来明哲保身。③材料三王夫之认为,张良不仅智慧超人,更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忠臣孝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四)阅读Ⅳ(9分)15.(3分)A(理解赏析错误,从“蕃草木”可知,瘴气蒸升对草木来说并不是恶劣环境,而是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16.(6分)答案示例: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海棠花。“嫣然一笑”描绘出海棠花如同绝代佳人般的姿容,把海棠花描写的生动,富有感染力。②以海棠比喻自己。海棠花本为他乡名品,却沦落“在空谷”,“土人不知贵”,而自己本是天下名士,朝中官员,如今遭贬沦落此地,寄身小寺不为人所重。作者以花喻己,把自己遭贬的寂寞和愤懑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出来。③托物言志。诗人赞美海棠花的美丽姿容与高贵品格,寄托着诗人虽身处劣境,但依然保持自己豁达脱俗的高贵情怀。(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17.(6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多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3)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唐·白居易《松声·修行里张家宅南亭作》)明月夜短松冈(北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北宋·文同《新晴山月》)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北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多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3分)C(乳制品:用乳制成的食品,修饰语是状动结构的偏正短语,只有竹编筐与之得名方式最接近。其他三项都缺动词)19.(4分)相对溃乏:溃——匮张显:张——彰极其:极——及重要的善食:善——膳(找出并改正一处给2分,给满4分为止。只找出而没有改对不给分)20.(4分)]①穷困潦倒②一席之地(答对一处给2分,有错别字则该处不给分。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21.(5分)答案示例:乳制品被人类食用的历史悠久,如今已成为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品种繁多,但我国居民以液体乳消费为主,有专家建议,要注意提高乳制品的整体摄入量。(概括要包含五个关键信息:①历史悠久,②成为饮食的组成部分,③乳制品的发展,④我国居民饮用乳制品现状,⑤专家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美食广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锰酸锂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家具制造市场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过滤材料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起酥油产业竞争格局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味紫菜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融资租赁担保行业前景趋势调研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菜种植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菠萝超浓缩汁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岗岩荒料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
-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与奖罚办法
- AUMA澳玛执行器内部培训课件
- 加强营房管理的对策
- M系列警报明细表复习课程
- 施工队结算单
- 关于对项目管理的奖惩制度
- A320主起落架收放原理分析及运动仿真
- 植筋施工方案(二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