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新芳华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2.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A.A B.B C.C D.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4.我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锌C.铁D.铜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Ca、Cr、Se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D.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无机物一定不含碳元素6.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下则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不属于有机化合物B.一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C.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D.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葡萄糖——有机物 B.氯酸钾——氧化物 C.纯碱——碱 D.液氧——混合物8.推理法在化学学习中至关重要。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与O2、H2O有关C.鉴别NH4Cl溶液和NH4NO3溶液D.比较铁与锌的活动性强弱10.小明在资料中找到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分析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上述各微粒中,最外层电子数都没有达到稳定结构B.核电荷数为18的微粒是失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C.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比原子序数为20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强D.质子数为17、18的微粒都属于易得电子的非金属元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分析下表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镁(Mg)原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为_______;(2)在化学反应中,Na原子和Li原子都容易失去_______个电子;(3)在元素周期表中,Na、Mg、Al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测定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取5.7g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加入30g水全部溶解,向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药品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s0510152025烧杯与药品的质量/g207.8207.25206.7206.15205.6205.6通过计算回答:(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结果保留到0.1%,下同);(3)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将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1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镁与稀硫酸_____;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此时观察到U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型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l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和HC1(评价与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则你的猜想为_____;(实验探究)小红为了验证滤液成分,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一成立,小刚认为小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_____。为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如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你的猜想成立16.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_________。(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后需先后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按顺序填编号)。A盐酸BKC1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试液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实验中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3.0cm。(3)检查下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________;(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5)在上述操作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故选C。2、A【解析】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故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3、B【解析】试题分析∶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故A错误。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B正确。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拉闸,再立即用水浇灭。故C错误。D.室内起火,不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故D错误。考点∶考查安全知识。4、B【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锌。故选B。5、A【解析】
A、中和反应指的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A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a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Cr、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无机物可能含碳元素,例如碳酸钙、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含有碳元素,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A、乳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错误;B、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故共有12个原子,故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D、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2:1,故元素质量比不可能是1:2:1,故错误。故选B。7、A【解析】A、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葡萄糖属于有机物,正确;B、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氯酸钾属于盐,错误;C、纯碱即碳酸钠,属于盐,错误;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属于单质,错误。故选A。8、D【解析】
A、金刚石、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大,但化学性质相同,推理错误;B、当一种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结晶时,溶质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推理错误;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其中的离子电离产生氢氧根使其呈碱性,推理错误;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推理正确。故选D。9、A【解析】
溶质的溶解性和溶剂种类有关;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进行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详解】A、根据氯化钠溶解的质量不同,说明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有影响,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左边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是因为铁钉和水、氧气同时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不能生锈,是因为铁钉没有和氧气接触,不能说明铁钉生锈是否需要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正确;C、试管中都产生刺激性气味,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正确;D、利用的酸不同,金属不同,变量有两个,不能比较铁与锌的活动性强弱,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正确。故选A。10、C【解析】
A、上述微粒中,质子数为18的微粒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选项错误;B、核电荷数为18的微粒是氩原子,不是阴离子,选项错误;C、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比原子序数为20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强,选项正确;D、质子数为18的氩原子既不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1电子层数【解析】
(1)通过题干可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故答案为:12;(2)通过题干分析可知,钠原子和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故答案为:1;(3)通过题干分析可知,每个周期的原子结构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答案为:电子层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2g93.0%8.9%【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207.8g-205.6g=2.2g。(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解得x=5.3g,y=3.65g,z=5.85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3.0%(3)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混合物中混有的氯化钠的质量,即:5.85g+(5.7-5.3)g=6.25g。盐酸的质量:3.65g÷10%=36.5g所得溶液的质量:5.7g+30g+36.5g-2.2g=70g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75b>a>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大于吸热,溶液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解析】
(1)P点的是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P点的含义是: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最多溶解25g,可形成75ga溶液。(3)据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时,a、b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4)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大于吸热,溶液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14、S+O2SO2Mg+H2SO4=MgSO4+H2↑NaOH+HCl=NaCl+H2O【解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2)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左侧产生白色沉淀,右侧产生气泡三当U型管内仍有白色沉淀时,溶液中的HCl一定完全反应NaCl、Na2CO3该现象只能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钡,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解析】
向左侧滴入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向右侧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故U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分别是:左侧产生白色沉淀,右侧产生气泡;评价与交流:以上猜想三不合理,理由是U型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如果滤液中含有盐酸,盐酸会与碳酸钡反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导师制师带徒培养合同
- 2025年度人合作合伙合同: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合作框架
- 2025年度医疗护理劳务合同患者安全与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仓储物流转租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店面转让定金支付及品牌战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仓储设施使用权及仓储仓储服务协议
- 2025年杭州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度个人短期租房合同月付与租户退租流程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合伙投资开中式餐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产品经理岗位聘用合同
- 现场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高血压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研究
- 《民事诉讼法》课件
- 环保合规与企业风险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