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汇编光现象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2.(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角为40°D.漫反射的光路不具有可逆性3.(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声音和光一样,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4.(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 B.桥在水中的倒影C.筷子变弯折 D.景物在反光镜中成像5.(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四位同学在方格纸上用“•”记录了蜡烛与其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N为玻璃板,M为方格纸,则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A. B. C. D.6.(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子 B.古代利用日晷计时C.山在水中的倒影 D.铅笔好像折断了7.(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清澈的水潭看起来比实际浅B.平静的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C.阳光下树木形成的阴影D.日偏食时,阳光穿过枝叶缝隙形成月牙形的光斑二、多选题8.(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B.水平日晷面上针的影子C.从汽车后视镜看到车辆 D.筷子在水面处“折断”三、填空题9.(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10.(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MM上,AO为入射光线,NN为法线。则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_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11.(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战国时期墨子在《墨经》中对小孔成像有记载。为了验证小孔成像的特点,小昕同学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当物距AB为20cm时,蜡烛火焰像的高度为4.5cm;当物距AB为15cm时,蜡烛火焰像的高度为6.2cm。请你根据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她所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12.(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小华利用“小孔成像”的相关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当蜡烛距离小孔15cm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甲所示;保持光屏与小孔的位置不变,当蜡烛距离小孔10cm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小华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她所探究的问题:______。四、作图题13.(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14.(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15.(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请在图中画出光从水斜射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后的折射光线。五、实验题16.(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小镜子,上面竖直放置一块的长方形硬纸板(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纸板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纸板E、F连接而成的。E、F可绕接缝ON转动,ON是镜面的法线,AO表示入射光线,OB表示反射光线。利用上述器材和量角器、激光笔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实验小组的每一位同学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AO在纸板E上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2)根据测量可以得出:BON_______AON(选填“等于”或“不等于”);(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纸板F绕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再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在纸板F上均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初步得出:光在发生反射时,_______;(4)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探究有:_______。17.(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小光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透明薄玻璃板应与水平纸面______,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目的是______。(2)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另一支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______。(3)由实验可知蜡烛A所成像的大小______蜡烛A的大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若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接下来他应改变______。18.(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请阅读《仰仪》并回答问题。仰仪我国古代在设计和制造天文测量仪器方面贡献巨大,如图所示,“仰仪”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因其形状像一口仰放着的大锅而得名,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观星台。仰仪主体为直径约3米的铜质半球面,球面上规则地刻画着坐标网,用来测量或标定天体的位置。仪唇(半球面的边缘)上均匀地刻画出24条线,用来测定时辰和天体的方位。仪唇上面刻有一圈水槽,通过向其中注水来校正锅口水平。在锅口上沿的正南方安装着两根十字交叉的铜竿,分别沿正南北、正东西方向放置,古人称之为缩竿。其中指向南北方向的缩竿一直延伸到锅口中心,它的北端装有一块中心开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称为璇玑板,小孔正好对准半球的中心。当太阳光照射到仰仪上时,转动璇玑板使中心小孔对向太阳,一部分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太阳的像。仰仪半球面的坐标网与天球坐标网,东西反向,并且以南极替代北极。仰仪是一种采用直接投影法的天文观测仪器,可以观测日食和月食。因此,仰仪被称为“日食观测工具的鼻祖”。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向仰仪上仪唇水槽中注水的目的是______;(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直接投影法”工作原理相同的是______。A.山在水中的倒影 B.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C.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D.在墙上投出的手影19.(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透明薄玻璃板架在刻度尺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左侧的蜡烛A,调整蜡烛B的位置,使得从玻璃板左侧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现象回答下面问题:(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2)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说明_______。(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20.(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小庆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越大。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选取了薄透明平板玻璃、相同的短蜡烛A和B、相同的长蜡烛C和D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如甲所示,将蜡烛A放在玻璃前面20cm处,将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适当位置,观察到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②如乙所示,将蜡烛C放在玻璃前面10cm处,将蜡烛D放在玻璃后面适当位置,观察到其与蜡烛C的像完全重合。③由蜡烛D比B长,得出蜡烛C的像比A的像也长,进而得出了“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越大”的结论。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庆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2)小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21.(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实验桌上除了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1个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一个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绿棋子与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②将2个红旗子叠放,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两个叠放的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车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2)小军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3)小军的实验方案能否用来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有关”。答: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22.(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作为平面镜),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32个,16个为红色,16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三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三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将五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五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五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军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2)请你针对小军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23.(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图为“探究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极,硬纸板分为两部分,是纸板中线。让一束光沿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的径迹。(1)本实验的反射角是________(选填“AON”、“∠AOB”或“∠BON”)。(2)实验中增大入射角时,反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o70o230o60o350o40o六、综合题24.(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题:虹霓小史雨后初霁,我们常常会看见天上出现美丽的七色彩虹,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我国早在殷代甲骨文里就有关于虹的记载,当时把虹字形象地写成“=”,那时的人们认为彩虹是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五色石发出的彩光。到了唐代,人们对彩虹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唐初孔颖达(574—648)在《礼记注疏•月令》中写道:“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漏则虹生。”这里已粗略地揭示了彩虹的成因。在欧洲,英国科学家罗吉尔•埔想(1214~1292)最早指出彩虹是由太阳光照射空中的雨滴,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而形成的。笛卡尔在1637年用玻璃球注入水来进行实验,得出水对光的折射指数,并能准确计算出彩虹的角度,但无法解释彩虹的七彩颜色。后来牛顿用玻璃棱镜把太阳光散射成彩色光之后,关于彩虹形成的光学原理全部被揭示了出来。当空气中富集了大量的水汽,也就是水的小液滴时,太阳光以较小的角度照射到小水滴上,就会形成彩虹,天空中有时会出现两道彩虹,较明显的那一道是主虹,叫作“虹”,暗一些的是虹,叫作“霓”,如图1所示。当光折射进入水滴后,有一部分会直接穿过,另一部分光在水滴的另一侧内表面发生反射,从入射面再折射出来。白光在发生折射时,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会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它们呈半圆形,在空中很漂亮地排列起来,形成虹。常见的虹色带分明,主要呈现七种颜色,红的排在最外面,接下来分别是橙、黄、绿、青、蓝、紫。当光进入水滴后,经过水滴内壁的两次反射,再从折射面折射出来,形成宽(见图2乙)。宽的色带半圆紫的排在最外面,接下来分别是蓝、青、绿、黄、橙、红,这与虹的色带刚好相反。由于霓比虹反射多一次,光线的强度较弱,所以有时也只能看到虹,看不到宽。(1)根据文中对虹和霓的描述可知,图1中标记“___________”(选填“1”或“2”)的那道彩虹称为“霓”。(2)白光经水珠折射之后,会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不同。(3)从图2中可以分析出:要想看到彩虹,观察者必须要___________(选填“面”或“背”)对着太阳。所以,我们看到黄昏时的彩虹,它总是出现在___________(选填“东”或“西”)方的天空上。
参考答案1.B【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②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④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⑤像不能用光屏承接,⑥物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由①知道,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A正确;由⑥知道不管是移近还是远离,像的大小永远与物体大小相等,故B不正确;根据②④知道,蜡烛的像与蜡烛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若不垂直就无法观测到像了,故C正确;由③知道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远离,像也远离,故D正确,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2.C【详解】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所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即入射角为0°,故A错误;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C.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因此反射角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角为40°。故C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行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漫反射的光路具有可逆性,故D错误。故选C。3.C【详解】A.“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开嗓子大声歌唱,里面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C符合题意;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从空气中射入水滴后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7色光组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手挡住了光线,在手后形成的暗影区,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相当于镜面,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筷子变弯折,是筷子反射的光在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反光镜是凸面镜,景物在反光镜中成像,可以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同的,A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CD的距离都不相等。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D【详解】A.墙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古代利用日晷计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原因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7.A【详解】A.人看到水感觉变浅,是由于从水底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水潭变浅了,故A符合题意;B.水面倒影的形成原理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阳光下树木形成的阴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日偏食的形成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当发生日偏食时,太阳成为月牙形,故树下的地面上形成月牙形光斑,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C【详解】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B.水平日冕面上针的影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从汽车后视镜看到车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筷子在水面上“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9.OD【详解】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图中入射角∠AON等于60°,故反射角也等于60°,而∠NOD等于60°,故OD为反射光线,故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OD方向射出.10.OD【详解】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折射光线沿OD方向射出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1.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关系【详解】小昕同学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设计了两次实验,通过改变物距的大小,观察并测量像的大小变化,故她所探究的科学问题为:探究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关系。12.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详解】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由甲乙两图可知,保持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小华探究的是: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是否有关。13.如下图所示【详解】试题分析: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30°,据此在法线的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上图所示.【考点定位】作光的反射光路图14.【详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15.【详解】作出过入射光线跟水面的交点的虚直线与水平面垂直,即法线;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6.
漫
等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详解】(1)[1]当光入射到较粗糙的表面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线就会杂乱无章地射向不同的方向,使不同方向上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在纸板上的路径,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2)[2]在光的反射规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BON为反射角,AON为入射角,BON等于AON。(3)[3]将纸板F绕ON向后折,此时F与E不再在同一平面内,在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4]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还可以探究“光路是否可逆”:把光沿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观察现在的反射光线是否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17.
垂直
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重合
等于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详解】(1)[1]为使像正好成在桌面上,玻璃板应与水平纸面垂直。[2]由于玻璃板透明,既可以看到玻璃板所成的像,又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3]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并证明像物大小关系,应让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4]由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A是等大的。(4)[5]为了确定相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距离的关系,应多次重复实验,所以接下来他应该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18.
校正锅口水平
B【详解】(1)[1]由题中信息可知,仪唇上面刻有一圈水槽,通过向其中注水来校正锅口水平,则向仰仪上仪唇水槽中注水的目的是校正锅口水平。(2)[2]B.直接投影法是当太阳光照射到仰仪上时,转动璇玑板使中心小孔对向太阳,一部分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太阳的像,运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跟小孔成像同一个原理,故B符合题意;A.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C.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在墙上投出的手影,运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光线被手挡住了,但和直接投影法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
测量像距和物距
A的像与A等大
不能【详解】(1)[1]调整蜡烛B的位置,使得从玻璃板左侧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完全重合后,用刻度尺测量蜡烛B和蜡烛A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可以得到像距和物距。(2)[2]蜡烛A和B的大小完全相同,而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A的像与A等大。(3)[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能源节约与节流策略
- 科技创新背景下教育的跨学科挑战与机遇
- 不锈钢台面美缝剂施工方案
- 2025年幼儿园主题标准教案主题活动“冬天”的主题反思
- 2024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创新团队编制外科研助理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程序设计语言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模型制作方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华大学《智能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组织行为学(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分子材料完整版课件
- excel表格水池侧壁及底板配筋计算程序(自动版)
- DB1301∕T 369-2021 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规程
- 商业写字楼运营费用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FEMA: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解析课件
- 三腔二囊管的应用和护理--PPT课件 (3)
- 流体力学第二版蔡增基课件
- 英语书写模板
- 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