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万物生长》教学设计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_第1页
第2课《万物生长》教学设计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_第2页
第2课《万物生长》教学设计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_第3页
第2课《万物生长》教学设计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_第4页
第2课《万物生长》教学设计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万物生长教学设计课题万物生长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美术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万物生长》这一课是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知春天万物生长的生命力迹象,提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与思考的方式进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艺术创作的实践部分。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动手和思考中感知自然、探索生命力。教材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同时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理解。2022新课标要求1、学会欣赏春天所呈现出的万物生长的生命力迹象美学,形成发现美的意识和发现美的能力。2、通过亲身参与自然生命力的观察和艺术创作,学生能够从中获取直接的艺术感受,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通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动物的生命现象,学生能在艺术创作中更具科学和生态感,增强对自然生命的理解。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植物、景象的形态、色彩和结构。例如,学习观察树木的生长、花卉的开放,感受这些生命形式背后的变化和生命的律动。培养审美判断力,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审美感知)2.学生通过绘画、雕塑、记录等形式,表达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和生命力。例如,表现一株植物的成长过程,或通过抽象的形式展示生命的力量。结合对自然生命力的认知和感受中,进行自我表达与创作。(艺术表现创意实践)3.理解自然界的生命力包含多个板块内容,不仅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形成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文化理解。进而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文化理解)学情分析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在6-7岁之间,初次接触系统化的美术课程。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都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重点学会观察和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并完成作品输出难点感受和认识春天的万物生长迹象材料准备剪刀、铅笔、橡皮擦、教学资料、水粉、油画棒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春天来了,大自然中蕴藏着蓬勃生长的力量!你能感受到并尝试着去表现它们吗?(出示图片)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春天万物生长的力量。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讲授新课一、说一说问:1、在春天里你发现了哪些生命生长的迹象?(出示图片)提示:树木开始发芽,嫩绿的叶子逐渐冒出;花朵竞相开放,五彩缤纷的花朵装点着大地;鸟儿开始筑巢,欢快地歌唱,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昆虫也开始活跃,蜜蜂在花间忙碌,蝴蝶翩翩起舞。这些都是生命生长的迹象。学生A:绿芽吐露。树木和草坪上的新芽开始生长,绿色的嫩叶逐渐冒出来。学生B:小鸭子们破壳而出,成群结队出去觅食,嘎嘎的叫声此起彼伏,毛茸茸的样子十分可爱。(出示图片)问:2、艺术家如何用作品表现万物生长的自然生命力?(出示图片)学生:《玉兰花开》这一作品通过勾画玉兰花的盛开过程,展现了植物在春天里蓬勃生长的景象。通过细致的花瓣层次与色彩,艺术家可以让观者感受到生命力的蓬勃,甚至在静态的画面中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和万物生长的自然节奏。二、想一想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种子?如果你是一颗种子,你希望是什么种子?(出示图片)学生A:在生活中,我见过许多种子,比如向日葵种子、豆类种子、苹果种子等。学生B:如果我是一颗种子,我希望是一颗向日葵种子。因为向日葵总是朝着阳光生长,象征着积极向上和追求光明的精神。小贴士:种子的象征意义种子象征着潜力和希望,因为每一颗种子都蕴含着未来的生命和成长的可能性。种子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转变,正如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三、试一试问:1、牵牛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牵牛花生长的故事。1.牵牛花的种子(第1天)2.种子破土而出(第4天)3.生根发芽(第11天)4.长出小花苞(第38天)5.争相开放(第59天)提示:植物成长的必要条件:一、光照。植物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合成养分。二、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植物通过水分运输营养并参与光合作用。三、空气:植物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四、土壤与营养: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物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植物成长的几个过程萌芽:种子吸水膨胀,开始萌发出根和芽。幼苗生长:初生的根系吸水,幼芽开始发育。茁壮成长:植物逐渐长高,茎、叶、根系发育,开始进入生长旺季。开花结果:成熟植物进入生殖阶段,开花结实。2、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有多种方式,请你想一想,试一试!摄影:通过拍摄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各个阶段,记录植物生长的细节。文学与诗歌:通过文字描述植物的成长经历和季节变化,传达自然之美。(出示图片)四、艺术欣赏作品欣赏(出示图片)学生作品欣赏(出示图片)五、学习建议1、在春天种下一颗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出示图片)学生寻找春天生命力生长的迹象。完成艺术赏析。完成思考。学习小贴士内容。学生观察思考牵牛花生长变化。学生学习提示内容。完成生长过程记录。进行艺术欣赏。学习建议。初步认识春天的生命力,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赏析能力,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激发灵感。引导学生思考认识的种子,并完成课堂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强化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观看牵牛花生长变化,从变化中领略植物的生命力,强化所学知识。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强化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创意完成记录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化本课知识点内容,完善学生基本形的知识体系。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p29-31的练习题。完成课堂练习巩固课堂知识课堂评价请同学们写一首与春天相关的诗歌,内容可以描绘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植物的生长或春天带来的情感。可以选择自由诗或古体诗的形式。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观察和讨论春天的生命力迹象,认识了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了解了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力。学生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课堂上,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讨论了不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还增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以及对春天的进一步认知感悟。进行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板书万物生长一、寻找生命生长迹象二、希望种子三、观察牵牛花生长过程四、作品欣赏五、完成学习建议六、学习知识拓展观看板书强调教学重点内容。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如何理解生命力春天的生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复苏和重生的力量。经过寒冷的冬季,万物沉寂,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亮,雨水滋润大地,促使生命重新焕发活力。(出示图片)欣赏富有生命力的美术作品(出示图片)除了植物,动物也能体现生命力!(出示图片)认识几个春天的节气立春:通常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间,是春季的开始,标志着寒冷的冬季结束,春天的到来。雨水:一般在2月18日至20日之间,表示降水开始增多,气温逐渐回暖。惊蛰:通常在3月5日至7日之间,意味着春雷开始响起,万物复苏,昆虫开始活动。春分:一般在3月20日至22日之间,昼夜平分,气温逐渐升高,春天的气息愈加明显。清明:通常在4月4日至6日之间,气温进一步回升,万物生长,适合扫墓和踏青。谷雨:一般在4月19日至21日之间,意味着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拓宽学生知识面。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尝试从植物和动物两部分进行春天生命迹象讲解,让学生能够边看边学,让课堂生动形象化。且通过具体讲述植物生长变化,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力的认识。同时穿插艺术家关于生命力的创作,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如何在美术作品中体现生命力,感受大自然的万物生长。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