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老山界》课件【高效课堂精研】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精美课件(统编版2024)_第1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高效课堂精研】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精美课件(统编版2024)_第2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高效课堂精研】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精美课件(统编版2024)_第3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高效课堂精研】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精美课件(统编版2024)_第4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高效课堂精研】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精美课件(统编版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我们将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走进长征路上的一段壮丽篇章——《老山界》。在这片巍峨险峻的山脉中,红军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书写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让我们跟随课文的脚步,去感受那份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体会红军在艰难困苦中如何相互扶持,翻越天险,走向胜利。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老山界》,见证那段不朽的传奇!老山界地貌:山势如潮似涌,连绵不绝;群峰如叠似垒,高耸入云;悬崖峭壁林立,河谷深不见底,主峰猫儿山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巅”的美誉。《老山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2、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重点)3、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难点)4、感受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陆定一走近作者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建设和发展党的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写作背景一瓢淡水渔

本文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有改动。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后,翻越了“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之后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国民党军和土匪、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不忘长征精神不忘长征有一支军队,在一年时间里,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是近乎奇迹。——美国著名记者斯诺铭记历史蜷起(quán)欺侮(wǔ)

侮辱(wǔ)(rǔ)缴租(jiǎo)伫立(zhù)呜咽(yè)督促(dū)

矗立(chù)惊惶(huáng)

惊慌(huāng)

彷徨(huáng)

搀扶(chān)攀谈(pān)塘坊(fāng)闪烁(shuò))

澎湃(péng)(pài)咀嚼(jǔ)(jué)杂税(kē)

酣然入梦(hān)读准字音一瓢淡水渔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第一部分(1):交代红军决定翻越老山界。第二部分(2—32):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2、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天色晚了”),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了,到山脚,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

第二天,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抢着吃了早饭;走了不多远,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公岩,继续爬山,“快要到山顶”时“落得很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口气儿跑下山去。

下午

山沟造访瑶民

半夜里

半山腰露宿冻醒天黑了山脚努力登山黎明上山路上吃饭登山下午两点多钟山顶休息、下山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全文脉络清晰。雷公岩3、翻越老山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难”在何处?

请跳读文章,勾画并概括相关的句子。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相关的句子难走(2)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1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文本研读“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表现了红军战士星夜登山时浪漫壮观的景象;其次,这一“奇观”也暗示了老山界山路曲折迂回、山势陡峭险峻。但是,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仍有说有笑,相互鼓励,“奇观”蕴含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的赞叹之情。“奇观”奇在哪里?这一词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相关的句子难眠(20)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吃饭难:粮食奇缺、饥肠肚饿相关的句子难吃(2)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28)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处境难:前路难行、后有追兵相关的句子难眠(29)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30)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3、翻越老山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难”在何处?

请跳读文章,勾画并概括相关的句子。红军克服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1)是老山界的高和险,比如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而且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而且只有一尺多宽;(2)是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随行,同时补给比较困难,战士们吃不饱饭,休息条件也很恶劣,比如作者就是夜里在山上露宿的;(3)是后有追兵,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4、读完本文后,你觉得翻越了老山界的这支红军革命队伍有怎样的崇高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写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和人民对红军的期盼。正反面描写结合,衬托出红军关心群众、团结群众的优秀品质。相关的句子关心群众团结群众(3)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7)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军阀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考虑周到,深切爱护群众利益。展现了红军队伍的纪律性和人民性,揭示了红军取得胜利,一往无前的根本原因。相关的句子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纪律性。(8)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9)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打趣逗笑,互相鼓励,奋勇登山。表现出红军战士勇于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关的句子有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4-17)“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5、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课文最后说翻越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这是与整个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比较而言,从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升华了文章的主题。6、赏析以下句子(22)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峰比作巨人矗立,把山谷比作一口井。这样写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处境的艰难。②“矗立”形象地说明困难像拦路虎一样阻挡在面前,但是直立、高耸的老山界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对长征必胜的信念。6、赏析以下句子(2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①“像春蚕在咀嚼桑叶”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的次数非常多。②“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半夜山风之大,同时暗示寒风刺骨。③“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山泉的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写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6、赏析以下句子(29)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写医务人员的辛苦和英勇,表现出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把“小山”说成“矮子”,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困难的蔑视和战胜困难后轻松愉快的心情。6、赏析以下句子(29)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既表达了对反动派在民族危亡关头将枪口对准红军的反动行径的嘲讽、不屑,也为敌军中部分士兵想抗日却身不由己感到无奈和惋惜。体现出红军的乐观精神。一瓢淡水渔写法借鉴

课文中,作者写露宿半山腰时自的所闻,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寂静与声的对比,有远与近的对比,有大与小的比,使写景极富特色,抒情极具感染力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你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关于声音的文字,突出表现某种特点或氛围。(200字左右)示例:教室内外,你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上课做作业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只能听到沙沙的写字声。“丁零零,丁零零--”下课的铃声打了寂静,热闹的教室里像有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地叫。接着,我又听到“吱吱”的声音,我想这一定是一些顽皮的男生故意挪动屁股让凳子腿摩擦炮面发出的声音。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一阵“嗒嗒声传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