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十)(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1.1896年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仔细爱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这一举措()A.标记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B.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绽开竞争C.目的是仿照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D.是为解决斗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的调整D[结合时间“1896年年初”可推断材料反映了甲午中日斗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中“彻底”的表述不正确;B、C两项不符合史实。]2.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缘由是()A.清政府调整民间办厂政策B.中华民国政府激励发展实业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短暂放松经济侵略A[解答本题要留意时间“1898年”,民族资本主义当时得以发展的缘由是清政府短暂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A.南京临时政府激励发展实业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D.欧洲列强短暂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留意题干中的限定“外部条件”,由此可知选D项。A、B、C三项都是内部条件,皆可解除。]4.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C.政府激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C[政府实行的激励政策和实业救国思潮是促使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缘由之一,故选C项;A项与题无关;B、D两项的时间与题干不符。]5.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缘由有()A.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前不后C.西方列强忙于斗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D[1927—1936年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依旧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资金薄弱、技术落后,其实力不行能与外国企业不前不后,故B项错误;西方列强忙于斗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故C项错误;依据“1927—1936年间”可得出处于国民党政府统治前期,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激励发展民族工业,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D项正确。]6.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快速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D.全民族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D[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前,工业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部和沿海、沿江地区大部分国土沦陷,不得不将工厂内迁,故选D项。]7.“见物即购,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米、煤、布匹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上述现象出现的干脆缘由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C.物资供应惊慌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A[材料反映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现象。解放斗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故选A项;材料是解放斗争时期的现象,与日本人的掠夺政策无关,故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不是物资供应惊慌,故解除C项;材料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无关,故解除D项。]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坚韧生存,其发展特点是()A.严峻倒退B.顺当发展C.停滞不前 D.曲折发展D[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是曲折发展,故选D项。]9.荣氏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缩影,在内忧重重、外患频频的近代中国,演绎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商业传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快速,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特别罕见。材料二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斗争,荣家在无锡、上海两地企业设备被毁纱锭18.7万枚、布机2766台、粉磨36部……荣家兄弟把大量面粉和小麦送给中国军队做军粮。1941年,汪伪政权威逼荣德生,要求他将申新一、八两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荣德生当即严词拒绝,并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荣氏家族》(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缘由。(2)依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在抗战时期的境况,并谈谈对“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理解。[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缘由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设备被毁”“卖与日本”可知民族资本陷入逆境;其次小问,“理解”应从爱国救亡的角度分析。[答案](1)缘由: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短暂放松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2)境况:日益萎缩(陷入逆境)。理解:爱国救亡的民族情怀。[等级过关练]10.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年到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892年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B.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C.北洋政府对其产品享誉世界起到肯定作用D.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C[材料显示张裕酿酒公司创立于1892年,而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A项错误;孙中山将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建设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故B项错误;“在北京政府组织下”体现了北洋政府的激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故C项正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故D项错误。]11.下面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照表。利用该表进行探讨性学习,可获得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品种产量(单位:千吨)百分比关内东北关内东北煤259352539850.549.5生铁239170212.387.7钢材39519793水泥77415033466A.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D[煤、铁、钢材、水泥都属于重要的工业品,从表格数据来看,东北地区生产量很大,结合“1943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其主要缘由是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12.下面表格内容反映出()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江苏(含上海)直隶(含京津)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奉天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省份1354542333120191933110——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A.民族工业发展快速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C.轻重工业比例严峻失调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D[表格内容反映出不同的地方所创办的工厂数量的差别还是特别大的,江苏、直隶、浙江、广东等地方的工厂数量许多,而其他地方则特别少,所以上述表格反映出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故选D项。]13.下图是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国民政府()A.发行法币,统一全国货币B.刺激经济发展,进行货币改革C.面临严峻的经济政治危机D.得到了美国大量经济军事救济C[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的时间是解放斗争后期,当时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上日益孤立。从金圆券的面值“壹佰萬圆”和“伍佰萬圆”可知当时国统区通货膨胀严峻,这说明当时国民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政治危机,故选C项。金圆券并非法币,故A项错误;B项中“刺激经济发展”表述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别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二《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有关对华投资现代化工业的统计: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材料三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洁的政权的复辟。他在担当总统时期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激励私有企业。——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材料一中“资产阶级黄金时代”指哪一时期。如何理解“转瞬即逝”的经济奇迹?(2)材料二中的详细数据表明白什么历史事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说明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依据材料“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进行分析;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回答。第(2)问,要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队伍壮大,应留意两组数据的改变及说明的问题。第(3)问,材料三认为袁世凯接掌政权是对旧政权的复辟,但又不是简洁的复辟,其缘由在于“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表明白袁世凯政权的两面性。[答案](1)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