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1页
某农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2页
某农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3页
某农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4页
某农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农业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手册

版本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生效H期:

目录

目录......................................................................................2

0.1颁发令.................................................................................4

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5

0.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6

PartI一体系管理要求.......................................................................8

1、文件管理.............................................................................8

2、记录管理.............................................................................8

3、职责与权限...........................................................................9

4、能力与培训...........................................................................9

5、内部审核.............................................................................9

6、管理评审.............................................................................10

PartII-种植管理..........................................................................13

1、基地环境管理.........................................................................13

2、种子管理.............................................................................13

3、农药管理.............................................................................13

4、肥料管理.............................................................................15

5、种植过程管理.........................................................................15

6、采收与贮存...........................................................................15

7、产品交付与运输.......................................................................15

PartIII-家禽养殖管理.....................................................................17

1、家禽养殖基础要求.....................................................................17

2、禽苗.................................................................................18

3、兽药管理(含消毒剂、疫苗等)............................................................18

4、饲料管理.............................................................................19

5、家禽养殖场管理......................................................................20

6、人员管理............................................................................22

7、蛋品收集与储存......................................................................22

8、病、死禽处理........................................................................22

PartIV生猪养殖管理.....................................................................24

1、生猪养殖场基础要求..................................................................24

2、保育舍管理..........................................................................24

3、育成舍管理标准......................................................................31

4、仔猪验收............................................................................37

5、饲料验收............................................................................37

6、兽药及疫苗验收......................................................................37

7、售猪台的管理........................................................................37

PartV一加工管理..........................................................................39

I、选址及厂区环境......................................................................39

2、厂房与车间...........................................................................39

3、设施与设备..........................................................................40

4、卫生管理............................................................................42

5、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与食品有关产品...................................................44

6、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操纵..............................................................45

7、检验................................................................................47

8、食品的贮存与运输....................................................................47

9、产品召回管理........................................................................47

10、培训...............................................................................47

11、管理制度与人员.....................................................................48

12、记录与文件管理.....................................................................48

0.1颁发令

为了规范公司种养殖管理,实施种养殖全过程标准化、可持续进展,确保产品安全质量,公司参考

《良好农业规范》系列标准及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了本

质量管理手册。

本手册规定了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种养殖各环节的操纵要求,各部门应认真学习懂得并遵照执行。

总经理:

二。一六年七月一日

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针对种养殖有关法规与标准要求,加强公司蔬菜、中草药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过

程的规范化质量管理,特任命一同志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

系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1、全面负责建立、保护与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

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得到提供;

3、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业绩,包含改进的需求:

4、就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5、全权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的实施与监督工作:

6、确保在全公司内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意识;

总经理:

二。一六年七月一日

0.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职责:

QA:

1)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与更新。

2)负责公司食品有关法规的收集、识别与合规性检查。

3)负责记录管理及统计工作。

4)负责对外的、与产品质量有关资料的准备。

5)负贡质量管理团队内部文件的建立、保护与更新。

6)负责虫鼠害操纵的检查与改进。

7)负责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事务。

QC:

1)负责种养殖及加工环节过程监控。

2)负责加工厂原辅物料接收检查。

3)负责成品出厂检验。

4)负责计量器具管理。

5)负责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事务。

检测中心:

1)负责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与更新。

2)负责检测方法的建立。

3)负责检测任务的完成。

4)负责检测器具、设备与检测用化学品管理。

5)负责检测记录的保持。

6)负货对外送检工作。

7)负责检测有关法规的收集、识别与合规性检查。

8)负责上级安排的临时性任务。

PartI-体系管理要求

i、文件管理

l.i文件的编写

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由质量技术部组织编写,并归口管理。各部门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文件,由归口部门组织

编写,涉及到关联部门的,应由关联部门共同参与编制或者审核。

1.2审核

文件编写人员将编写完成的文件交由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审核的要紧内容为文件的符合性、可操作

性。

1.3公布

通过审核的文件提交给总经理」由总经理批准后公布实施。办公室负责文件的具体发放工作,确认文件的

发放范围,文件的发放、借阅需进行记录,并要求接收人签字。

1.4文件的更新

1.4.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改进的内容时,由文件使用部门提出,总经理批准同

意后进行修改,并按规定进行发放。

142因其它原因(法律、法规及标准发生变化时、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生产规模发生变化时等因素;需

更新文件时,由侦星管理部提出修改意见,由归口部门修订并经总经理同意后实施。

1.5文件的储存

公司有关管理所涉及的有关文件由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在发放新文件的同时收回被替代的文件,避免误

用作废文件。

1.6文件的编号

1.6.1内部文件

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号为XYQM-A/01,代表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第A/01版,当第

一次进行较小的修改(即章、节、段的修改)时,版本号变为A/02,第一次修改后的版本号变为A/03,依

次类推;当进行大修改时(文件整体修改、文件总体结构发生变化),则版本号变为B/**,再次修改后B

变为C,依次类推。

1.6.2外来文件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等文件进行识别与操纵,收集编号并加盖“受控”印章,

分发到有关部门使用并把旧版本收回。填写《受控文件清单》并操纵分发以确保其有效。(外来文件编号

直接使用原文件编号)。

2、记录管理

2.1记录的分类

生产活动记录

记录应包含整个生产的全面过程,保证可追溯性,如记录表名称、时间与日期、种植信息,与整个生产过

程的实际观察与测定结果、操作者的签名等信息。记录的完成通常.由该过程的操作员来填写,有关管理负

责人进行复查。

验证活动记录

种养殖基地环境检测报告与产品检测报告,公司内部管理检查记录等。

2.2记录填写要求

记录填写应及时、准确、真实、完整、规范。

基地部填写的记录,需在表中注明基地编号:01口02口03口。

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由记录填写责任部门,将有关记录统一整理并归类。

2.3记录的储存

质量管理所涉及的所有记录需储存2年以上,有特殊规定的执行特殊规定储存时间。

本公司质量管理所涉及的记录由各记录填写部门妥善储存。

3、职责与权限

各部门及各岗位职责与权限,按办公室制定的要求执行。

4、能力与培训

4.1各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按人事部制定的岗位说明书执行。

4.2从事有关岗位工作的人员,务必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能够通过自学、脱产学习、工作中培

训等方式达成。

4.3人事部门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岗位人员培训。

关键岗位与技术岗位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5人事部门应储存好人员能力、培训及考核的记录。

5、内部审核

5.1基本要求

5.1.1公司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内部审咳。

5.1.2每次内部审核之前,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小组组长,由组长组织成立内部审核小组,组织完成公司

内部审核。

5.1.3质量部负责制定每年的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5.1.4聿核员务必具备内部审核专业知识,熟悉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5.1.5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已负责范围内的工作。

5.2审核计划

521每次内申,内审小组组长负责制定审核计划,明确审核时间、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员等信息。

5.2.2内审计划应在内审实施前至少一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给受审核部门。

5.2.3为审记录表

内审小组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记录表。

5.3内审实施

5.3.1苜次会议

由总经理或者管理者代表组织召回首次会议,各受审核部门代表均应参加。首次会议应明确本次审核的审

核标准、审核范围、审核内容、涉及的部门及审核日程安排等信息。内审小组应做好首次会议签到表。

5.3.2审核过程

审核过程中,内审员按照各自的分工范围,对受审核部门进行现场审核。现场审核可通过查看现场状态、

员工操作、询问员工、查看文件与记录、检测与测量等方式进行。

5.3.3审核发现

审核发现应全面记录在审核记录表中。关于达到不符合项要求的,应开据不符合项报告,并受审核部门负

责人签字确认。不符合项判定根据:

1)关犍不符合

一一发现有产品不符合相应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或者顾客关犍指标要求的情况

——发现有可能直接导致产品不符合相应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或者顾客关键指标要求的因素

2)严重不符合:

一一发现某一条款完全未被执行,但不可能导致关键不符合。

一一发现某同一条款发现有三个以上通常不符合项。

一一发现产品不符合顾客非关键指标要求。

3)通常不符合

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但不可能导致关键不符合或者严重不符合。

5.4未次会议

审核结束,应组织召回未次会议,由总经理或者管理者代表、受审核部门参加。未次会议应总结本次审核

的发现、不符合项并明确整改要求。

5.5审核总结

内审小组应根据审核情况形成审核总结,形成审核报告,经总经理或者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存档,作为管理

评审的输入之一。

5.6不符合项整改及跟踪

出现不符合项的部门,应在一周内提供整改计划与整改措施,并明确整改完成时间。整改完成之后,内审

小构成员应验证不符合项的改善情况。如内审员认为整改措施不充分,应退回整改部门,重新提供。

6、管埋评审

6.1基木要求

公司经理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评审应包含质量管理体系与有关加工、经营管理改进的机会

与变更的需要,包含质量方针与质量口标。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工作,管理者代表协助;质量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的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负责

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的资料•,编写管理评审工作报告。

每年(不超过10个月)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按照《管理评审计划》安排的时间执行,可结合内审后

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质量部每次管理评审会议前10天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

执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者用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者投诉连续发生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忆时:

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期满、复审前:

e)马上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f)其它事项需要评审时。

6.2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包含下列方面:

审核结果,包含第一、二、三方管理体系与产品质量审核等结果;

顾客的反馈,包含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3)过程的业绩与产品的符合性,包含过程、产品测量与监视的结果等;

改进、预防与纠正措施的状况,包含对内审与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

性的监控的结果: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类变化,包含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种植技术、新品种引进

等。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含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适宜性与有效性;

由于各类原因而引起的有关产品、过程、体系改进的建议;

63管理评审的实施

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为决策人员及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的负责人等,参加人员应在《签到表》

上签到。

管埋评审采取会议或者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通常由部门负责人就质量方针与目标,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作

专项报告,参加人员进行检查、评审、提出改进建议。行政办负责会议记录;

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包含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6.4管理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输出应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拮施:

1)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改进,包含对质量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过程操纵等方面的评价;

2)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含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与评审

内容有关的要求;

资源需求等。

6.5评审资料管理

会议结束后,由质量部根据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苞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交苞

经理批准,发至相应部门并监督执行。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能够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如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换,应按本手册要求做好文件更新操纵。管理评审产生的有关记录(包含管理评审

计划、签到表、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等),由质量部保管。

Part11-种植管理

i、基地环境管理

i.i基本要求

1.1.1蔬菜基地周围无污染源,邻近2公里范围内无农药厂、化工厂等污染企业。

1.1.2基地要求田块连片种植(至少50亩),上壤类型为壤上或者沙场上。

1.1.3田块周围有隔离带。

1.1.4基地要有良好的排灌设施,蔬菜用水为无污染水源。

1.2土壤、水源检测

121基地通过确认后,要进行土壤中农药残留量与重金属含量等项目的检测。

122水土检测由基地办公室或者由检测部门指定单位来抽样,抽样方.法:按五点取样法,取土壤表层向下

10cm左右的土样;水源抽样按国家灌溉用水有关标准检测。

1.2.3样品送检验检疫部门或者其它国家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每年水土检测至少一次。

2、种子管理

2.1种植基地应建立各类作物的种子验收标准,并经种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2所有购进的种子,应来自经基地负责人批准的供应商清单。供应商清单应全面说明种子名称、型号、

供应商名称与联系人信息。

2.3所有购进的种子,应经种植技术人员、采购、质检联合验收,经检验合格方可入库,未经检验只能哲存,免

检等例外,并储存验收记录。记录应写明:种子名称、型号、数量/重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名称、种子

质量合格证/检疫证明、非转基因证明、外观状态、包装状况、种子处理记录及验收标准要求的其他信息。

2.4验收后的种子,应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储存要求,由仓库保管员放入相应的储存库中暂存,并做好入库

记录。

2.5种子出库使用时,仓库保管员应做好出库记录,并由领取人与保管员共同签字确认。

3、农药管理

3.1农药采购制度

3.L1农药采购确定专人负责,统一按已确认的农药名录采购。

3.1.2衣药采购员若按使用主体指定的单位购买农药,销售单位应是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合格经销商。

3.1.3衣药采购员购买农药时,应要求经销商提供产品质量保证书,与出厂农药说明书或者合格证,务必采购输

入国已确认的农药名称。

3.1.4协会的农药采购遵循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

3.2农药采购程序

植保员向基地办公室提交经种植负责人审核后的采购药品的申购单,由基地办公室负责人审批,决定并委

派专人专车到定点农药厂家采购,购【可后交农药保管员制单进库。

3.3农药仓库保管要求

331农药仓库为专用仓库,设置泄露危害处理及伤害卫生急救包;农药仓库应远离食品、农用具,门窗并

全、地面整洁、通风良好、保持库内干燥。

332业禁其它物品存放农药专用库。

3.3.3不一致类型的药品,分开存放中间隔离,药品严禁堆放太高。

334各类药品应做好明显标识,注明药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库存数量等。

335入库程序:仓库保管员凭已审批的申购单、发票复印件、合格证入库并清点数量,核对品种、品牌、

商标、审批文号等信息,并按检验检疫部门要求做好台帐登记、标识等有关工作。

3.4农药领用发放程序

341农药的领用由种植责任人提出申请诊断,经植保农艺师现场诊断后,开具《病虫害处方单》,由种植

责任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凭《病虫害处方单》到农药仓库领取农药,仓库保管人员同时填写《入库、领用、

发放、回收台帐》,农药保管员对单发放。

342喷洒队领用农药后,要妥善保管、运输,并尽快组织实施。

3.5农药使用的程序

351衣药使用前,喷洒队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要求,检查所领用农药的品种与数量,然后检查喷洒用具是否

完好。

352裕释用水使用自来水或者无污染的水源,使用剂量与稀释度力求准确,喷洒要均匀。

353当日未用完的农药,由喷洒队交基地专管员暂存保管,次口继续使用,使用面积全部喷洒后,剩余的

农药由喷洒队负责带回仓库交仓库保管员,并填写台帐。

354药品包装材料的处理:用完后,空瓶、空袋等药品使用完的包装材料要集中交仓库回收并统一处理。

355衣药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1)根据作物品种药品要在安全间隔期外的时间。

2)年老体弱者不准施药作业;皮肤病患者与皮肤破旧者不准施药作业;哺乳期、孕期、经期:“三期”

的妇女不准施药作业:空腹者不准施药作业。

3)高温季节提倡早晚施药,强风暴雨天气突变不得施药。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戴好胶手套、防毒面具,穿好防水衣着。

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讲究科学的施药方法。

6)施药期间禁止吸烟、吃食物、喝水等。

7)农药喷施要做好记录,包含:药品名称、用量、配比浓度、喷的作物名称、地块编号、作业时间、作

、山人等信息。

3.6特殊情况及应急措施

3.6.1发现基地施用的农药没自在.批准清单内,成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已经使用的出地面枳进行标识,收回

使用的农药做好妥当处理。

362发现喷洒人员使用农药时,没有校照规定稀释、喷洒等操作,应给予及时纠正。

363衣药失效:如所用农药效果不明显,由基地及时反馈给基地管理办公室,基地专管员会同植保员共同

商量计策,另购它药及时补打一次,露地施药后下雨,也应及时补打一次。

3.6.4基地应建立农药中毒应急预案,并每半年演练一次。

3.6.5原料农残不合格:原料采收前,分地块取样检查,如不合格,该基地原料不予采收,直至再检合格再

考虑是否采收。

4、肥料管理

4.1所用肥料应来自经基地负责人批准的供应商清单,并有全面的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型号、用途.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信息。

4.2购进的肥料应经基地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并储存验收记录,写明:供应商名称、肥料名称、型号、数

量/重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4.3肥料储存于农资仓库,由仓库保管员建立出入库记录,包含:肥料名称、型号、供应商名称、出入库

日期、出入库数量、领用人等信息。

4.4肥料使用应符合国家法规与客户的要求。

4.5肥料使用后的废弃包装,应集中存放于废弃物品库,按公司废弃物品管理规定处理。

5、种植过程管理

5.1基地应建立种植作业记录,写明地块编号、面积、负责人、种植品种、播种日期/移栽日期、日常管理

活动(如:施肥、喷药、灌溉等)等信息。

5.2基地应建立种植巡检查计划,明确各地块负责的技术人员、种植人员、职责、检查频率与检查内容等

信息。

5.3技术人员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巡查,并记录巡查结果。

5.4如巡查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或者特殊的情况,要及时通知种植人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予以实施,

并储存处理记录,写明:地块名称、种植品种、检查日期、特殊描述/不符合描述、纠正措施、负责人,

5.5技术人员应跟踪各项纠正措施实施的情况并验证及实施的效果,并储存验证记录。

6、采收与贮存

6.1基地管理人员应建立各品种采收标准及储存条件清单,便于员工遵照执行。

6.2基地管理人员应根据种植品种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成熟度与采收时间。

63采收后的农产品,应按顾客要求进行简单处理,并存放于符合要求的储存库内。

6.4仓库保管应每天至少查看两次仓库温度湿度,并做好记录。

6.5采收的农产品,应做好标识,注明品种、地块、采收时间、等级、数量与负责人等信息。

7、产品交付与运输

7.1产品运输车辆为清洁,密封良好,具备保持产品储存环境温度的能力。

7.2产品装运时,应做好发货记录,写明记录客户名称、品种、地块、数量、采收H期、储存温度等唁息。

73产品装运时,应按客户要求,提供相应的单据。

Part111-家禽养殖管理

i、家禽养殖基础要求

i.i家禽养殖场环境要求

i.i.i场址选择应不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躲开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等

环境敏感地区。

1.1.2场址选择应满足兽医卫生防疫等要求。

(1)所在地周围500m范围内,无或者不宜同意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

产区域。

(2)所用水源的上游没有对所在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含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院污水

及废弃物、城市垃圾与生活污水等污染源。所在地不属于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

(3)与周围的村落、家禽养殖场与工厂等保持有效距离。

(4)地势高燥、向阳,排水便利。

1.13交通运输:交通便利,有专用道路与外界相联,与要紧公路的距离至少在500m以上:运输满足生产

要求。

1.1.4空气:所在地空气质量应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3-2001)

“423”条款关于畜禽场空气环境质旦指标的规定。

1.1.5供水:用水供应充足,满足生产需要,并有适合生产需要贮水池,水质清洁卫生,未

被污染,水的理化指标、细菌指标、农药含量、有毒物质含量等不应超标,符合GB5749《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的规定。应对水的理化指标、细菌指标定期监测,通常每半年监测1次。

1.1.6供电:电力供应应满足生产需要,并有适合生产需要的应急发电设施。

1.2家禽养殖场设施与布局要求

121整个场区应设立围墙,与外界有效隔离。

122家肉饲养场面积大小、设施容量满足生产需要,

1.2.3场内分设生产区、行政区、生活区与污物、污水处理区四个功能区;行政区、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

开,各区之间设立醒目的警示牌,提出必要的警告。

L2.4场区内应至少设门卫1个,洁净通行道1条,污道1个,污水排水沟1条。

1.2.5在场区道路的两旁与禽舍周边应设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分自然雨水排水与生产污水排水两个独立的系

统。排水沟通常使用斜坡式:若使用方形明沟,其最深处不应超过30cm,沟底应有1%〜2%的坡度,二口

宽3C〜60cm。暗沟排水系统如过长(超过10m),应增设沉淀井。沉淀并不应设在交通频繁的干道邻近:

距离供水水源至少应有一定的卫生间距。

126场区内道路在卫生上要求运送饲料的道路不与运送禽粪的道路通用或者交叉。场区内道路或者公共场

所地面应使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或者其他硬质材料铺设,应平整、无破旧,防止积水或者尘土飞扬。

127生产区要建立在生活区上风头,与行政区、生活区保持有效的卫生间距;并应防止生活区、行政区的

生活污水与地面径流流入生产区。生产区应满足家禽饲养的需要,区内设饲养区、防治区、病禽隔离史理

区,相互之间均应有效隔离;病死禽隔离处理区与这些区域保持有效卫生间距。生产区入口设消毒池、更

衣室,各禽舍门口设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生产区内净道、粪道分开。

<1)饲料生产加工区应符合《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的有关要求。其位置的确定,务必同时兼顾到饲

料由场外运入与再由其中运到禽舍进行分发这两个环节,要求便于饲料从场外运入而又不需外面车辆进入

生产区。加工区应满足投料、粉碎、计量、混合、调制、加工操纵、包装等要求:加工设备与加工操纵

(计算机)设备应有效隔离,包装应满足临时仓贮、包装与管理的需要。仓贮内分为原料仓库与饲料成品

仓库,仓库的大小与数量应满足生产与贮存有效的需要。

(2)饲养区应满足饲养、隔离、防疫、卫生与污物、污水排出的需要,面积大小应满足生产的要求。词

养区人口应设立消毒池、更衣室。区内设种禽饲养区、育雏区、幼禽保育区与产蛋区等。各禽舍应平行整

齐排列,两禽舍间距离应不小于禽舍房高的1〜1.5倍,通常间距为5〜7m。有条件时禽舍采取南向,坐

北朝南。禽舍应有排水沟,通到禽舍外的污水处理区。禽舍的设计应注意温度、湿度、禽舍空气卫生、饲

养密度等环境操纵。饲养设备、设施与工器具用无毒、无味、耐腐蚀、不生锈、不吸水、易清洗、牢固的

材料制作,其结构易于清洗消毒。

<3)防治区是兽医防治治疗的要紧场所,应设在饲养区的卜风与地势低处,与禽舍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

区内分为药品库、器械库、准备室、兽医办公室等功能区,各区的面积大小、数量满足生产需要,药品库

隔离有效,准备室满足消毒、配药与治疗需要。

128污物、污水处理区应设在生产区或者整个场区的最下风处、禽舍远端一侧,应与禽舍保持一定的卫生

间距。

1.2.9场区绿化是改善场区小气候、净叱空气、养活尘埃、加强防疫与防火工作,与美化环境的需要。在场

内道路两旁裸露地而应植树、植草绿化,并配专人管理。

注:养殖场应至少有人员进出门、粪便排泄物清扫通道、人员进入消毒场所、生活区等场所。

2、禽苗

2.1禽苗应来自有资质的供应商,并经检疫合格,进场时提供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2家禽养殖场应建立禽苗的验收标准,并而到场禽苗进行检验,保持检验记录,全面写明:供应商名称、

禽苗品种、H龄、数量、检疫合格证明编号、禽苗健康状况等信息。

3、兽药管理(含消毒剂、疫苗等)

3.1兽药采购与验收

3.1.1家禽养殖场建立同意用药清单,并经养殖负责人批准。

3.1.2家肉养殖场应建立兽药验收标准,对到货的兽约逐批进行检验,并保持验收记录,全而写明:供及商

名称、兽药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结果等信息。

3.1.3善药供应商应得到国家兽药监管部门的批准,具备有效的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产品应经兽药监管部

门批准,具备有效的生产许可批件。

3.1.4兽药产品应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要求,并提供兽药监督检验部门的有效检测报告。

3.2兽药储存与发放

321署药验收合格后,交由仓库人员保管,并做好入库记录与台账。

3.2.2兽药应存放在单独的储存库中,储存条件与环境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323养殖场需要使用兽药时,应提供4医处方笺,写明兽药品种、数量、用法与用药周期,并经养殖负责

人签字确认。仓库保管根据批准的兽药处方笺发放兽药,并做好出库记录与台账。

33兽药使用

331善药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按规定的方法用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内药

物。

3.3.2善药使用应遵守规定的停药期。

3.3.3善药使用期间生产的鸡蛋,应隔离存放,并经药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关于药残检测不合格的,应按

报废处理。

3.4疫苗使用

3.4.1养殖场应建立防疫程序,并按程序进行防疫。对畜牧部门建立有区域防疫程序的,应遵守其程序要求。

342防疫药品应在养殖场技术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防疫药品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并在使用时有记录进行

全面记载,仓库保管员要做好出入库记录。

343养殖人员应按药品说明书,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防疫药品,井儆好防疫药品施用记录,记录内容包

含:名称与种类、使用地点、使用日期、商业名称、有效成分、操作者、正当理由、技术授权、使用数量、

使用器械、安全间隔期等。

3.4.4施药器械的校准按《施药器械校验规程》执行,做好《施药器械校验、保护记录》等记录,使用前后

要进行良好的保护。

345可用的剩余防疫药品需密封起来,贴上标识单独存放在防疫药品库里,不可用的防疫药品需进行销毁,

并将药品空瓶及空袋集中统一处理。容器使用后至少用水清洗三遍,做好记录。

4、饲料管理

4.1饲料采购

4.1.1伺料应来自经有资质的饲料加工厂或者供应商。饲料加工厂或者供应商具备监管部门颁发的有效许可

资质,并每年提供合格的型式检验报告。

4.1.2家禽养殖基地应建立饲料验收标准,并对每批到场饲料进行检验,保留检验记录。

4.1.3饲料检验记录应定明:饲料品种/型号、供应商名称、数量、生产日期、出厂合格证、进场检验结果、

检验人等信息。

4.2饲料贮存与使用

421饲料应存放于清洁、干燥■远离污染物的仓库中,不一致品种的词料在库中分区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422饲料出入库应做好出入库记录,全面写明:饲料名称/型号、入库/领用人、出入库口期、领用数量等

信息。

422从场外来的运送饲料或者原料的车辆,不得进入饲料成品仓贮区,

423饲料与防疫、消毒药品等务必分开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4.3饲料全部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技术员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4.4每批到货饲料均应储存其标签。

5、家禽养殖场管理

5.1场内划分成若干区域,区域之间人员尽量不走动。对与生产无关人员应谢绝参观生产区,对绝对必要

的参观者指定参观路线与区域,更换工作服、靴。幼龄禽舍绝对不得参观。

5.2门卫管理

(1)进入生产区内大门的人员都应通过靴消毒池,在更衣室更衣、换鞋,通过洗手消毒,衣、鞋事先经

紫外线照射15min消毒。

(2)车辆在场区大门口有效消毒药液实施全面完全消毒,并在指定区域停放。

<3)消毒池的药液应定期更换,以保证药液浓度有效。

(4)外来禽产品一律不得带入生产区内。

5.3行政区的管理

(1)外来人员只能在行政区内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

(2)场外运输应严格与场内运输分开,负责场外运输的车辆或者外来车辆只能停放在行政区,严禁进入

生产区。

(3)行政区的环境实行每周一大扫,每天一小扫,出现污水、污物,及时清除。

5.4禽舍的管理

541每栋禽舍饲养同一日龄的同一批家禽,以满足家禽养殖全进全出的原则;禽舍内应设置.防鸟设施,应

对鸟类可能进出的通道(如屋顶、窗户、禽舍出入口等)设置必要的隔离设施。

542禽舍内的空间结构要求

1)屋顶与天花板用防水材料制成,处于良好状态且容易清洗;

2)地面排水良好、安全舒适与卫生;

3)墙壁建筑材料应牢固、防水、防风、防虫并便于消毒:

4)房屋绝缘且高度适宜:

5)在炎热的季节,肉舍有防署、降温装置,开放式禽舍要安装纱窗、纱门。

5.4.3禽舍空间

禽内的空间分布分别应满足员工进出与不i致类型不i致生长阶段的家禽的饲养密度的要求,包含:

1)禽舍应有充足的空间,使员工能够自由进入检查与转移病残家禽;

2)禽舍应有充足的空间以使家禽能自由活动.

5.4.4氮舍环境

禽舍内的温度、湿度应满足家禽不一致阶段的需要,以降低疾病发生机率。禽舍内空气中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如微生物数量应操纵在2.5万/m3下

列。

545每一批次的家禽,要形成存栏量记录

1)最大饲养密度应符合品种的要求,同样应形成存栏量记录:

2)后备种禽最大饲养密度应符合品种的要求,同样应形成存栏量记录;

3)存栏量记录应能显示符合最大饲养密度与生长速度的要求。对生长速度超过最大饲养密度要求的禽舍,

家禽养殖场应能够确定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因此,应形成生长后期最大饲养密度的监控记录。

546设备与设施的管理

1)家禽养殖场与禽舍内应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与设施,如:照明、通风、温度操纵、自动化或者者

常规的饮水与饲喂设备、火火器与自动报警系统等,要保证所有的常压电器设施都安装在畜禽接触不到的

地方,且正确接地,以便保护畜禽。

2)机械设备

家禽养殖场内的所有机械化设备,包含运送饲料的运输工具、贮存饲料的散装设备、饲料的加工设备与所

有的目动化设备等,务必保持清洁,防止交叉污染。关于饲料加工设备,应根据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

行保护与清洁,储存相应的记录。对配备的自动化设备,如自动温度操纵设备、自动通风设备、自动喂料

系统等,则应满足如下要求:

a家禽养殖场的员工应定期全面检查所有自动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应对所检查设备的名称、设

备的位置、检查人姓名、检查日期、故障的排除或者采取其它适宜措施进行记录。假如发现自动设备有故

障应立即排除。假如不能立即排除,应采取保护家禽免受不必要的痛苦与伤害的措施,直到故障被排除。

b关于使用自动化通风系统的禽舍,为保证在通风系统失灵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家禽受到不必

要的应激,应安装报警器并设置备用的通风设备或者通风方式。

c关于家禽养殖场内的所有报警系统,应每天进行检查并记录,记录应包含报警系统的名称、位置、检查

人员姓名、检杳H期、故障的排除或者采取其它适宜措施。

d关于舍内环境受控的禽舍,应配置断电报警器。

3)照明、温度与通风

所有禽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照明设施。良好的通风内利于禽舍内右害气体的排出,夏季内利于降低岗舍

温度,有利于降低家禽传染病的发病几率。

4)饮水与饲喂设备

a采食空间:应给家禽提供自由采食的充足空间,避免家禽之间的过度争抢,从而保证给每一只家禽提供

能满足它们营养需要并能保持健康的饲料;

b饮水设备:应给家禽提供充足的饮水点与水流量,满足其饮水需要。使用笼养:应在给料槽中至少有2

个饮水点:

c储水罐与输水管:为保证每天持续供给家禽充分清洁、新鲜的饮水,储水罐与输水管应定期进行清洗,

并储存清洗记录。

5)应急能源

为应保证在发生断电的情况下,家禽养殖场的各类使用能源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家禽养殖场应配备应急

能源,如发电机等,每月对应急能源的使用状况进行检瓷并储存记录,以确保在突发状况下应急能源无法

正常使用而无法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并给家禽养殖场造成经济缺失。

6、人员管理

6.1家禽养殖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

6.2饲养员在工作期间,不准留长指甲、涂抹指甲油等化妆品,不准佩带戒指、耳环等装饰物及携带与生

产无关的物品进入饲养区。

6.3从家禽养殖场外进入场区的人员,务必通过沐浴消毒后更换专用工作服。

6.4家禽养殖场人员出外活动时,不得购买禽产品,也不得接触禽或者屠宰等有关活动。

6.5外来人员进入家禽养殖场时,也应进行沐浴消毒并更换工作服。同时务必承诺,至少三天内未接触过

任何禽类及屠宰活动。

7、蛋品收集与储存

7.1员工在收集蛋品前后应洗手消毒。收集起来的蛋应装在清洁干燥的蛋箱中,并尽量存放到符合要求的

蛋库中,蛋库的温度应保持在10℃〜18℃之间并每天进行记录:

7.2家禽养殖场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所收集的蛋品采取适宜的方法(如用铅笔标注禽舍代号与产蛋日期)

进行标识,或者按照能追溯到种禽场代码的方式进行标识。蛋品的收集过程应形成记录.

7.3家禽养殖场应至少每天两次检查与收集鸡蛋。

7.4收集后蛋的加工与处理

1)家禽养殖场根据加工厂计划,提早将壳蛋运送至加工厂。

2)产品运输到加工厂前,有关人员务必做出全面的标识与记录,以做到可追溯性。记录应包含:产蛋日

期与数量等信息。

3)关于直接在家禽养殖场装箱的产品,应严格按订单要求包装。

8、病、死禽处埋

8.1病、死禽应按GB16548《病害动物与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处理。

8.2家禽养殖场应保留处理记录,写明动物种类、数量、处理方法与处理日期,并由负责人签字确认。

8.3病死禽隔离处理区的管理

8.3.1防止病禽相互接触;保持安静、干爽、清洁;经常进行随时消毒,严禁闲人入内;专人负责饲养病禽

与打扫环境卫生;区域环境实行每周一大扫并消毒一次,每天二小扫,出现污水、污物,应及时清除。

8.3.2病死禽完成处理后,实施终末消毒。

PartIV-生猪养殖管理

i、生猪养殖场基础要求

选址

l.i.i应选址水源丰富能整年供水与不存在水涝隐患的地区:

1.1.2所在地区交通方便,利于运送饲料、原料与转运生猪;

1.13适当远离群众聚居地,并为群众人可的地区:

1.1.4与其他养殖场保持适当距离的地区;

1.1.5所在地区远离屠宰场或者发生过,专染病的场所。

1.2建造猪舍

1.2.1猪舍应设计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建筑;

122应是具备良好通风、遮阳与防雨的开放型或者封闭型的猪舍;后者在为各个年龄段生猪猪舍调整室

温与通风方面、在蚊蝇孳生地区防蚊蝇方面,都比开放型猪舍更具备优越性。

123猪场各项养猪设备,均应适当安装就位。

124猪舍应设排污沟,井应对污水进行处埋后才能排放出场。

125猪舍地面设计,应便于清理打扫卫生。

2、保育舍管理

2.1栏舍及设备的规格

2.1.1每头小猪占栏0.35-0.4m2

2.1.2次水器按L10仔猪配,饮水器应有两个高度

(1)杯式饮水器底地而距杯口15cm

(2)鸭嘴式饮水器,高度30-35cm,角度下顷10-20度

2.1.3两种喂料器

(1)长槽:长1.4m,宽035m,槽边距床底100cm

(2)自动料槽:底塔三角形铸铁或者水泥板

2.1.4保温系统

⑴用卤素灯管按头数与季节确定数量

(2)用温控器操纵保温灯开关

-温度低应用棚布遮住栏区

2.1.5垫板木板:60X120cm,供应10头仔猪躺卧

2.1.6给药水桶,每栋1个,体积100-200L

2.1.7料车:清洁卫生

2.2猪栏设备检查及清洁

221日常工作

・检查记录温度

-检行舍内环境情况

-喂料前清洁料槽

-喂料

-调整自动料槽下料

・打扫室内灰尘,蛛网

-冲洗宋底地面

1-3日龄不冲洗

4-14日龄每天下午冲一次

>14H龄每天冲两次

•每周清洁排污沟一次

2.2.2猪转动后工作

-收集剩料给最大的未动栏保育猪食用

•洗衣粉0.5kg,掺水200kg,喷洒猪栏,10分钟后高压冲洗

-清洗风扇,百叶窗,注意用塑料包好电机

•清洗棚布

-清洗水帘

-按兽美指导喷消毒药

-维修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2.3进猪前保育栏准备

•安装料槽给较小仔猪准备小圆槽

-准备供暖设备,保温灯离猪栏地面70-90cm

-检查供水系统

-检查排气系统,如风扇,温控器,保证其正常运行

-检查水帘系统,如电机,水管,纱窗,喷头

2.4喂料标准

241每个阶段的喂料标准应符合养殖场技术人员制定的饲料要求

2.4.2伺喂方法

在保育舍应自由采食,少喂多餐,让仔猪保证新鲜饲料,刺激其采食更多

喂料方法,按设备条件有两种

自动料槽

-给料量为每天仔猪刚好吃光(按饲喂标准)

-只有每天料刚完或者快完时才能添加

-二种料要先混合好再倒入

-要按生长阶段调整下料量,以让每头猪都能吃到足够的料而乂没有太多剩余.水嘴饮水器也应调节,避免料槽

太湿

长槽

海天5次加料,上午2次,下午2次,晚上一次

如第1时间7:30分

第2时间10:30分

第3时间13:30分

第4时间16:00分

第5时间22:00分

2.5注射及免疫标准

-药品疫苗注射种类及剂量按兽医规定

-注射部位与针头按兽医要求

-针头与注射器要高温消毒

.不一致药不能重复使用同一注射器

-不超过5周龄的仔猪疫苗注射时要抱起

-准备抗过敏药

2.6健康检查及治疗

-每日技术员应进栏全面检查2次,按兽医要求开出处方单

•饲养员注射与治疗

-病猪>5%时应饮水给药

-追踪治疗情况,必要时拟定新的治疗方案

-隔离病猪,以便治疗护理

2.7按不一致生长阶段,要求,控测温度与换气量,具体如表

・猪舍长不超过30m,有24寸排风扇

24寸3548寸排风

饲养小猪所需温度侧面保温

扶风扇扇

排风扇水泵

周龄周龄(0C)棚布灯

(0C)C0C)(0C)

1333-34+++>35->36

2432-33+++>34->35

3531-32±±+>33->34

4629-31---+>31>33

5729-31---+>31>32

6827-29---+>30>31

7927-29---+>29>30

备注:若36寸风扇工作则24寸应停

-猪舍长超过30m没有24寸排风扇

36寸48寸

饲养周小猪所需温度侧面棚保温灯

水泉

龄周龄布排风扇排风扇

(0C)

(0C)(0C)

1333-34+++->36

2432-33+++->35

3531-32±土+->34

4629-31--+>31>33

5729-31--+>31>32

6827-29--+>30>31

7927-29--+>29>30

2.8保育舍设备工具保养

-要清洁降温系统与排风扇系统如卜.:

水帘二下水管不能堵塞

水泵水池每周清洁一次,如猪出栏完清干水池

纱网水帘,扫把打扫,水冲洗每周一次

喷嘴天天检查

软扫把每周打扫扇叶一次,猪动栏后,包好电机冲洗

经常打扫操纵板上灰尘,蛛网

每月清洁配电箱一次

-检查电线

-检查料槽

-饮水给药桶每次清洗

-清洁料车,轴承上黄油

・高压消毒机

每3个月更换一次机油

使用前检查机油黄油

检杳皮带与进出水管

检查电线是否安全

要安装接地线

2.9保育仔猪管理

•按大小,品种,性别分栏,大的猪放在猪舍前面

-让饮水器出水30分钟后接回或者长槽教仔猪喝水

•进栏后3天要饮水添加维生素

-进栏3-7天放湿料教仔猪采食饲料

-检杳不吃料原因如病牙发炎,缺水,混度不适,空气不附合要求等要尽快解决

-按生长阶段,调整料槽下料

-检查仔猪健康

•每栋要有一病猪栏

-仔猪出猪标准

65天215kg

应是健康,不生病,关节无肿胀,与大脐疝猪

2.10仔猪转移

•提早2周报转移数给育成

-转猪前一餐不给小猪吃料

-转移时应称重

-准备水管冲仔猪

-温柔方式转运

•发现喘气猪要隔离

-每次转运数量要适当

-运猪车辆要严格消毒(2点式农场,车停岗时间要按兽医要求,本场搬运应先搬断奶猪,再搬保育,最后

育成猪)

2.11日常及每周工作安排

日常工作安排

-记录每天用料及饲料生产日期

-按计划喂料

-调自动料槽卜.料

-调白幼料槽水嘴

-清洗料槽

-清洗地面

•检查猪只健康

-打扫卫生

-调控环境

-做日报表,检查猪,料数据

-开启常开的风扇

周工作安排

-按计划免疫

-接收新奶猪2-3次

-运猪进育成

-按要求完全清洗猪舍及设备

•统计分析饲养效率

2.12报表及记录

-猪只饲料报表及采食图

-健康检查报表及免疫报表

-领料及饲料单

・猪只处理单

-猪转移单

-饲养效率统计分析表

-温度记录表

2.13仔猪饮水标准

-长期饮用干净的水

-每10头1个饮水器,饮水器应有两个种类与高度

-杯式高15cm,鸭嘴式高度30-35cm

2.14饲料及料仓使用标准

料仓

-每个料仓料7-10天用完,以便空仓与清洁,如有漏孔立即维修

•如使用饲料输运带,应定期打黄油与定期检查马达与轨道带的运动,可扫下料口的卫生

-应有词料同意日期,种类,数量及清洁时的登记表

-应有料塔同意表格,检查每天的剩余

袋装料的存放

-袋装料应有垫板,3包=850X120cm每堆50包

4包=850X150cm每建50包

-应有明显记录卡,记录接收日期,料号

-每批次的料要取样存放8周(待今后追踪检杳)

-先进先出

-每批检查来料情况(质量)

•每次喂料即应检查饲料外观

-每批来料有特殊时立即联系饲料厂超过一车时应书面通知饲料厂,并报主管

-应有饲料转移记录

-饲料即时清理捆好

3、育成舍管理标准

3.1饲养栏规格

3.1.1水泥地而,密度1.1-1.2m2/头,地面坡度3%

3.1.2半漏缝地板,密度1.0-1.1m2/头,地面坡度3%

3.13全漏地板,密度1.0m2/头

3.1.4应有水厕所,占栏12-15%,(水厕所6头猪/m2),水厕所坡度0.12%,水边坪高18-20cm

3.2饲养设备

3.2.1次水设备

鸭嘴式饮水器,10-15头猪一个,(最少每栏2个),高度45与60cm,下倾450

3.2.2喂料设备

-自动料槽<50头猪/个

-长槽每30cm-•个料位

.种猪1.5头一个料位

-肥猪1.1头一个料位

3.3饲养期间猪栏及设备的清洁

-每天清洁料槽与自动料槽

-每周清洁自动料桶1次

•每周清洁下料口及料车

-每周清洁风扇,水泵

-每天清洁猪栏,走道,铲粪进水厕所

-按顺序清洁及更换水厕所水

-每周清除猪舍灰尘及蛛网

•清洁猪舍用具与工具,并将工具按规定收放

3.4猪舍的清洗消毒

3.4.1收集剩料给最大的未动栏育肥猪及用

3.4.2用塑料包住电器设备

343用水或者水掺洗衣粉(按0.5kg兑200kg水)喷猪栏及设备,放置十分钟

3.4.4用高压冲洗机完全冲洗

345清洁风扇,棚布,水池

3.4.6喷洒消毒药

3.4.7空栏5-7天

3.5进猪前栏舍准备

3.5.1检查猪舍及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352保护及维修猪舍设备

3.6育肥舍饲喂标准

3.6.1各阶段育成猪喂料标准,应符合生猪饲料标准要求。

3.6.2自动料槽饲喂

一每天加料2-3次,以保证随时有料

一按每个猪只的饲养标准给料

一更换饲料时要先混好、再倒入料桶

3.6.3自动料线喂料系统

-喂料系统有自动操纵下料探测器,每4小时加料一次,按每栏需猪数,体重的需要

3.6.4长槽喂料

•每天喂2次,按每个阶段的需要标准,时间间隔及给料量应合适,观察料槽是否有剩料(育肥猪限料时一

天喂一次)

更换饲料时,要先混好,冉倒入料桶

-加饲料前先清除料槽猪粪

3.7注射药物及疫苗操作

-要填写记录表

一部位要准确

-按善去规定进行

-第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应更换第二种药,仍不能治愈则淘汰病猪

-15-30kg猪用18#X25mm针头,,30kg18#X38mm针头

-注射时每栏更换针头

-药与疫苗不一致时要更换注射器

-注射用器械使用前高温消毒与检查够用并装于器械盒

-准备其它工具如围栏,喷漆,冰块等

-疫苗储存要温度适宜与避光

-用苗前用眼睛检查疫苗如颜色,沉淀,粘度及有效期

-疫苗从冰箱取出后应放在保温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