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1章. 综述 51.1. 项目概况 51.2. 设计标准 51.3. 设计范围 7第2章. 集成管理系统 92.1. 系统概述 92.2. 需求分析 92.3. 集成内容设计 112.3.1. 集成整体架构 112.3.2. 银行办公应用服务平台 122.3.3. 公共安全管理平台 142.3.4. 建筑设备管理平台 192.3.5. 信息通讯管理平台 242.4. 应急联动及预案方案 252.4.1. 总体方案 252.4.2. 大屏设计 282.4.3. 联动配置功能 292.4.4. 软联动实现部分 292.4.5. 硬联动实现部分 302.4.6. 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内部联动 302.5. 系统功能 31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23.1. 系统概述 323.2. 需求分析 323.3. 设计说明 333.3.1. 针对性设计 333.3.2. 设计原则 353.3.3. 系统架构 363.3.4. 系统扩容及升级 433.3.5. 系统环境要求 443.3.6. 系统故障应对 453.3.7. 点位表 46第4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 484.1. 系统概述 484.2. 设计原则 484.3. 系统设计 494.3.1. 总体架构 494.3.2. 网络架构 514.3.3. 服务器区 544.3.4. Qos保障体系 544.3.5. 路由协议选择 554.3.6. IP地址规划 56第5章.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585.1. 系统概述 585.2. 需求分析 585.3. 设计说明 585.3.1. 针对性设计 595.3.2. 系统架构 595.3.3. 系统示意图 635.3.4. 系统功能 635.3.5. 点位表 64第6章.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666.1. 系统概述 666.2. 需求分析 666.3. 设计说明 676.3.1. 针对性设计 676.3.2. 系统架构 686.3.3. 系统示意图 696.3.4. 系统功能 706.3.5. 系统特点 746.3.6. 点位表 75第7章. 多媒体会议系统 837.1. 系统概述 1197.2. 需求分析 1197.3. A区系统设计 1197.3.1. 1F笔试间 1197.3.2. 1F多媒体放映室 1197.3.3. 2F会议室 1197.4. B区系统设计 1197.4.1. 6F贵宾接待室 1197.4.2. 3F及6F方形会议室 1197.4.3. B区圆桌型会议室 1197.4.4. 5F方形会议室 1197.4.5. 6F视频会议室 1197.4.6. 4F-120/100人培训室 1197.4.7. 4F-38人模拟银行/情景培训室 1197.5. E区系统设计 1197.5.1. E区多功能厅分析说明 1197.6. 点位表 120第8章. 信息发布系统 1218.1. 系统概述 1218.2. 需求分析 1218.3. 系统设计 1228.3.1.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1228.3.2. 点位表 135第9章. 排队叫号系统 1389.1. 需求分析 1389.2. 系统设计 1389.2.1. 设计说明 1389.2.2. 点位表 139第10章. 视频监控系统 14010.1. 系统概述 14010.2. 需求分析 14010.3. 系统设计 14110.3.1. 系统架构 14110.3.2. 监控平台设计方案 14210.3.3. 与中总行平台对接设计方案 15110.3.4. 存储平台设计 15110.3.5. 视频显示设计方案 15310.3.6. 监控现场设计方案 15410.3.7. 系统传输方案 15610.3.8. 前端选型原则 15610.4. 前端点位表 158第11章. 入侵报警系统 16311.1. 系统概述 16311.2. 功能需求 16311.3. 设计说明 16411.3.1. 针对性设计 16411.3.2. 系统架构 16511.3.3. 系统示意图 16511.3.4. 系统功能 16611.3.5. 点位表 166第12章. 一卡通管理系统 17112.1. 系统概述 17112.2. 需求分析 17112.3. 设计说明 17212.3.1. 一卡通中心管理系统 17212.3.2. 门禁管理系统 17512.3.3. 电梯停层管理系统 18012.3.4. 宿舍电子门锁系统 18012.3.5. 考勤管理系统 18112.3.6. 在线巡更系统 18212.3.7. 消费管理系统 18312.3.8. 停车场管理系统接口 18312.3.9. 第三方系统同步接口 18412.3.10. 点位表 185第13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 19013.1. 系统概述 19013.2. 功能需求 19013.3. 设计说明 19113.3.1. 针对性设计 19113.3.2. 系统架构 19213.3.3. 系统示意图 19713.3.4. 系统功能 19713.3.5. 点位表 198第14章. 无线对讲系统 19914.1. 系统概述 19914.2. 需求分析 19914.3. 设计说明 20014.3.1. 针对性设计 20014.3.2. 系统通讯模式 20014.3.3. 系统工作原理 20114.3.4. 系统架构 20214.3.5. 系统示意图 20314.3.6. 系统频道规划 20414.3.7. 系统天线布局 20414.3.8. 系统功能 20514.3.9. 点位表 206第15章.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0815.1. 系统概述 20815.2. 需求分析 20815.3. 设计说明 20915.3.1. 针对性设计 20915.3.2. 系统架构 21415.3.3. 系统示意图 21515.3.4. 点位表 216第16章. 机房工程 24516.1. 系统概述 24516.2. 需求分析 24516.3. 设计说明 24616.3.1. 针对性设计 24616.3.2. 系统架构 248第17章. 综合管网系统 25917.1. 系统概述 25917.2. 需求分析 25917.3. 设计说明 26017.3.1. 针对性设计 26017.3.2. 设计原则 26017.3.3. 施工原则 261综述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客服中心(合肥)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BHD-06地块,东临广西路、南邻南宁路、西临徽州大道、北临成都路。本工程建设规模: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0.3万平米,其中包含:(1)A区:倒班宿舍楼(18层,建筑面积约21161.0平方米(2)B区:培训办公楼(6层,建筑面积约8360.9平方米(3)C区:座席办公楼(6层,建筑面积约33952.8平方米(4)D区:动力机房及主机房(2层,建筑面积约7233.8平方米(5)E区:多功能厅(主体结构2层,局部4层,建筑面积约5778平方米(6)F区:地下区(负1层,建筑面积约26581.6平方米设计标准整个系统设计全面遵循下列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招标规范和要求:《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84-2012《安徽省金融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2004《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1996《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的规定》GA745-200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050198-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2009《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200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67-200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DGJ08-93-2002《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配接值》GB/T14197-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1447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08-2001《厅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4959-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12—1982《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11141-2003《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G/TJ08-601-2009《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TJ08-602-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国家和地方其它相关的现行标准和法规招标及业主相关要求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其它相关行业、地区规定及规范。设计范围信息设施系统通讯接入系统(预留各运营商接入管路)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与卫星接入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室内移动覆盖系统(预留运营商管路)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排队叫号系统公共安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无线对讲系统监控中心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弱电机房系统(含防雷接地)综合管网系统集成管理系统系统概述智能化集成系统(IIS)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实现各子系统的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自动化水平、协调运行能力及综合管理功能。本次智能化系统集成主要对以下几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统室外泛光照明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IIS)是以实现银行的高效运营和管理为最终目标。将整个银行的重要智能化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综合处理,让整个智能化系统在物业人员的统筹管理下,实现银行节能、高效、环保的管理理念。以优质的客户服务,来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行政办公和商务活动环境。银行的智能化集成系统设计方案主要是基于智能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集成平台。它采用统一操作平台,通过网络集成的方式将对银行内所有智能化设备(如楼控、安防、消防等)进行全面管理。需求分析智能化集成系统目标是采用现代化通讯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建筑内主要系统和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本项目集成系统需要集成管理的的弱电子系统众多,同时采用了主流的计算机网络集成方式,支持高速以太网,以保持本项目各系统的完整性。具备综合监控和报警功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全中文化界面。可按照建筑平面图和子系统结构图两种方式组织系统界面。具有历史数据存储能力,并生成和打印各种报表,为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并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提供报警和紧急事件时各子系统的联动能力,并配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整个建筑物综合管理的协调运行,全面提升各大楼的智能化水平。具有开放性,采用标准硬件平台(PC)和软件平台(Windows系列),通过以太网连接,采用TCP/IP通信协议,在通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ODBC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通过自动化行业先进、开放的国际标准与各子系统或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保证IIS的实时性。提供串行接口连接方式和多种网络通信接口形式,支持众多厂商产品的接入,充分发挥智能设备和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实现集散监控系统特性,各子系统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智能建筑弱电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协调运行能力及详细的管理功能,彻底实现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具体如下:开放性集成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系统,通过编制各个子系统的接口软件将解决不同系统和产品间接口协议的“标准化”,以使它们之间具备“互操作性”。集成系统可以通过以浏览器方式实现监控和管理操作。在数据接口上能供多种与第三方系统衔接的工具,如OPC,DDE等。可扩展性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将是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既可使不同厂商的系统集成到一个管理平台中,又可使系统能在日后得以方便地扩充,并扩展另外厂商的系统。互连接性系统确保了硬件和软件的可集成性,提供了准确的通讯协议和开放的数据库接口,各子系统可实现信息和数据库共享;同时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能与未来扩展子系统具有互联性和互操作性。安全性为了确保系统硬件和信息的高安全性,采用Windows安全措施,设立系统密码。可设立防火墙,使系统受到非法攻击时对系统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先进性考虑到电子信息及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在技术上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国内产品,所采用的设备产品和软件不仅成熟而且能代表当今世界的技术水平。经济性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系统造价和运行维护成本,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和效益,使之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争取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可靠性系统集成是一个可靠性和容错性极高的系统,系统能不间断正常运行和有足够的延时来处理系统的故障,确保在发生意外故障和突发事件时,系统都应该保持正常运行。人机界面的友好性,系统采用图形方式来显示信息点的状态,设备选型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集成内容设计集成整体架构系统采用多层体系结构设计,应用最先进的基于COM的组件化程序设计方法.配合先进的软件工程管理组织系统开发,采用Microsoft的WindowsDNA软件开发模型,基于Web的多层架构,采用COM/DCOM、OPC、ADO、Script语言、实时数据库等最先进的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等,成功构造多层架构、B/S结构的监控系统,符合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极大减少用户进行系统维护和管理所需培训时间,并实现与信息管理系统无缝集成。系统遵循完全开放的OPC规范实现了数据访问(DataAccess)、报警与事件(Alarm&Event)接口,支持智能建筑行业BACnet、LonTalk、Modbus、Opto22等繁多协议标准,并提供标准OPCServer的RAD快速开发工具,完全解决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中不同子系统接入这一关键问题。银行办公应用服务平台综合集成管理平台通过办公应用服务管理平台提供的接口定时汇集会议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信息显示及查询系统等的使用数据,并进行累积。会议系统要求采用控制系统,实现多功能会议室工程各种电子设备的集中监控。功能如下:要求操作简单、人性化、智能化要求整个系统可靠性高尽量多的体现出各种设备的卓越功能,让所有设备工作在最佳状态,发挥设备的最大功效提供会议系统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提供OPC的通信接口方式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智能卡应用功能智能卡系统采用ODBC或OPC等方式向智能化集成系统提供交换数据,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对考勤、出入口、停车场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报表,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智能化集成系统通过智能卡系统(门禁、考勤、消费智能卡系统)提供的通信接口采集区域内人员的身份识别、考勤、出入口管理、用餐情况等数据,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监视读卡机的控制状态、各通道管制门的开/关状态、非法刷卡报警、非法闯入报警和长时间开关异常报警等。信息查询及发布系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提供OPC等实时数据接口方式给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提供每个信息点的运行/停止状态,提供每个信息点的播放内容,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或列表的方式显示各个信息发布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播放内容,在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提供每个信息点的远程控制权限的情况下,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对每个信息发布点的远程控制功能。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综合集成管理平台通过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提供的接口定时汇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各个装置的使用数据,并进行累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集成管理平台与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的主机相连,通过OPC的通信接口方式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种检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及预警数据进行实时监视,在工作站上显示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气体灭火、水喷淋系统等。智能化集成系统检测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认的火警或意外事件信息时,立即通过智能化集成的报警功能,在监视工作站上以声音、醒目颜色或图标显示报警信息等,并可以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安防综合管理系统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可以以电子地图和菜单方式管理所有的摄像机、出入口控制、停车场设备等。可以预设所有安防设备的动作序列;对每个安防设备的动作进行设置,接收其它系统的报警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联动,从窗口中观察实时动态信息,如监控图像等。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通过报警主机给智能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单独的硬件接口(如:RS232),或者通过入侵报警系统软件提供一个实时的软件接口(如:UDP)给智能化集成系统,功能如下:入侵报警系统提供每个防区的报警信息/报警恢复信息智能化集成系统以电子地图方式管理所有防区的感应探头并配置为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在接收到入侵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后进行相应的联动;并及时进行报警,报警可以以声、光的形式在系统主界面上显示。入侵报警系统提供每个防区的平面分布图在入侵报警系统能够开放整理撤防和布防权限的情况下,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入侵报警系统的整体撤防和布防功能。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记录、保存历史报警数据,并可以实现报警数据的自定义查询功能。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系统的通信控制协议同时开放控制接口给智能化集成系统,并提供网络SDK开发包(带云台控制)给智能化集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提供每个摄像头点位的平面分布图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以电子地图和菜单等多种方式管理所有的摄像机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实现对每个摄像机进行联动配置,在接收到其它系统的报警信息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联动;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实现从监控工作站的电子地图窗口中点击摄像头调出实时动态监控的图像;在视频监控系统提供控制协议和网络SDK开发包(带云台控制)的情况下,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带云台摄像机的控制、俯仰及变焦对焦等功能。出入口控制系统综合集成管理平台通过OPC接口与出入口控制系统相连,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视,在工作站上显示运行状态信息,智能化集成系统对于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集成实现如下功能:出入口控制系统提供每个门的进、出刷卡信息给智能化集成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提供的数据库字段必须包含:门的刷卡时间、卡号、持卡人、刷卡地点等数据;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出入口控制系统常用数据的汇总和自定义查询功能。在出入口控制系统通过提供实时数据接口(如:OPC),并提供每个门的实时状态和控制权限的情况下,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实现出入口控制系统每个门禁点的状态监测和控制。电子巡查管理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提供(OPC或ODBC)接口给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与电子巡查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后,能完成如下功能:电子巡查管理系统提供巡查信息的历史记录(巡查人员、巡查时间、巡查地点)等数据给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实现巡查数据的汇总和自定义查询功能。电子巡查系统为在线式巡更,提供OPC等实时通讯数据接口后,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以电子地图的方式,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各个巡查点的巡查状态停车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通讯接口方式(如OPC,ODBC)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功能如下:停车场系统提供停车场内车辆进、出的刷卡信息给智能化集成系统。停车场系统提供的数据库字段必须包含:车辆进场时间、车辆出场时间、车牌号码、刷卡地点、收费数据等;在停车场系统提供车辆进场和出场的车牌照片的情况下,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车辆进场和出场图片查询功能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停车场系统常用数据的汇总和自定义查询功能。建筑设备管理平台综合集成管理平台通过建筑设备管理平台提供的接口定时汇集冷热源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照明系统、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各个装置的使用数据,并进行累积。冷热源系统监视整个建筑物内冷热源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非正常状态的数据,要求给排水系统通过OPC接口方式与智能化集成系统连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可以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控。冷源系统自成系统,由其监控软件向智能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OPC数据接口功能如下:冷机群控系统在完成监视整个建筑物内冷机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非正常状态,以及冷机系统的主要数据后。为智能化集成系统提供以下监测的数据参数:冷却水供水温度,冷却水回水温度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冻水回水温度冷水系统主机的运行/停止状态冷却水系统水泵的运行/停止状态冷冻水系统水泵的运行/停止状态冷却水供水压力;冷冻水供水压力;冷却塔蝶阀状态;空调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通过OPC接口连接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对各主要设备相关数字量(或模拟量)输入(或输出)点的信息(状态、报警、故障)进行监视和相应控制,提供各子系统设备的信息点属性表、编码表和相应布点位置图及系统图。功能如下:空调系统提供空调、新风设备的开关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状态、过滤器报警、新风风阀开度、新风温度、湿度、回风风阀开度、回风温度、回风湿度、送风温度、冷/热水阀门的开度等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空调系统提供滤网堵塞报警、欠电压报警、高温报警、过负载报警、低油压报警、滤网积尘报警、漏电报警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空调系统提供设备所需的各类报表文件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给排水系统监视整个建筑物内给排水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非正常状态的数据,要求给排水系统通过OPC接口方式与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连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可以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控。功能如下:要求给排水系统提供生活水池的高/低液位报警,生活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等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要求给排水系统提供集水坑的高/低液位报警,潜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要求给排水系统提供设备所需的各类报表文件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为方便环境监测的管理,管理需要时可方便的调用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数据信息,综合集成管理平台通过OPC或API等接口实现对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集成。功能如下: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监测中心接收监测点传输的监测信息并负责对监测信息进行分类、比较,对超标值进行相应的报警提示变配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在自成系统后,由电力监控系统监控软件向智能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OPC数据接口,与智能化集成系统进行数据通讯,提供相关信息。功能如下:电力监控系统提供低压柜各个进线的A/B/C项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等参数给智能化集成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提供发电机的A/B/C项电流、电压、功率、发电机运行/停止状态、电池电压等参数给智能化集成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提供高压柜各个进线的A/B/C项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等参数的情况下,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高压系统的监测。电梯管理系统鉴于电梯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智能化集成系统对电梯只监视不控制。电梯系统必须在自成系统后,由电梯系统监控软件提供一个统一的OPC通讯接口给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梯系统需要提供给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数据有:提供每台电梯的上升/下降状态;提供每台电梯所处的楼层信息、提供每台电梯的故障报警及电梯紧急状况报警等实时参数。泛光照明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通过OPC接口与泛光照明控制系统集成,对照明控制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集中监控,在工作站上以电子地图的形式显示各照明区域的信息。对重要回路的运行状态、电流值及故障信息进行监控。信息通讯管理平台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发布系统提供OPC等实时数据接口方式给智能化集成系统。数字网络发布及传媒系统提供每个信息点的运行/停止状态,提供每个信息点的播放内容,智能化集成系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或列表的方式显示各个信息发布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播放内容,在数字网络发布及传媒系统提供每个信息点的远程控制权限的情况下,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对每个信息发布点的远程控制功能。UPS系统UPS系统必须在自成系统后,由UPS系统监控软件向智能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OPC数据接口,与智能化集成系统进行数据通讯,提供相关信息。功能如下:UPS系统提供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等参数给智能化集成系统UPS系统提供直流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给智能化集成系统应急联动及预案方案总体方案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采用“全局指挥、应急联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软件采用平台化的设计架构,通过从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独立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抽取、整合以及更新和校验,实现从多方位多角度收集相关的信息,通过统一平台实现集成,辅以预案库自动生成,以形成具有报警统一、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现场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1)应急报警信息分级管理,用不同颜色显示报警信息条。可按入侵报警、火灾报警、突发事件等各监控系统分类报警。可选择显示已确认、未确认、全部报警信息。当操作画面在其他画面(不在警报画面),有警报发生时需在画面规划一个显示条,滚动即时警报(且根据不同警报对应不同颜色区分),并可将报警和事件信息发送到任意数量的用户界面工作站(UIW)、电子邮件、电话等。(2)点击任意报警信息条,显示与该报警设备所处楼层电子地图、查询该报警点处理信息,查询报警处理信息内容包括:报警等级、报警发生的时间、确认报警的时间,报警确认人姓名。点击楼层电子地图上报警设备图标,能显示应急报警实时状态图,实时状态图显示内容包括:报警状态(报警、恢复、处理、故障)。(3)点击任意报警信息条,可操作和设置应急预案检索、应急通讯、应急信息发布等,实时连续打印应急事件报警信息,打印报警信息页所有相关信息,打印所有操作、设置和查询的信息。(4)点击任意报警信息条,可在页面“报警提示”窗口显示与该报警点相关的操作预案,如:联动控制流程,报警确认程序、报警应急处理预案、应急信息发布、联络通讯等。(5)误报信息记录及统计功能。(6)可按报警等级、发生时间等搜索查询历史报警信息,可将实时报警与历史报警分开。(7)报警信息显示内容包括:报警等级、日期(年月日)、时间(小时、分钟、秒)、报警类型、报警设备名称、报警点位置、报警点状态描述等。(8)点击任意报警信息条,可查询与该报警点实时和历史报警信息,可查询与该报警点相关的视频监控图像。(9)点击任意报警信息条,可查询与该报警点相关主管部门、业务主管人员联系电话和通讯方式。(10)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内嵌短信管理平台、大屏统一控制平台,将设备的报警信息、管理信息、售后维护信息能及时地传播给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企业维护人员和施工单位维护人员。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采用软联动和硬联动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优势互补和效益最大化。在安全级别最高的联动部分采用硬联动来完成,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中门禁系统的联动推荐采用硬联动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安全辅助功能及需灵活配置的联动部分采用软联动来实现。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推荐采用软联动的方式来实现。另外,在关键的地方可以软、硬联动同时用,以实现双保险。大屏设计多屏显示及综合监控功能,主要体现在综合监视、报警联动、决策预案、设备维护等方面,这些功能可以通过在一台主机控制下实现多个辅控工作站同步显示,从而可以实现多个屏幕的同步输出显示。提高本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使管理人员迅速做出决策,以减少某些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整个机房布置的显示方案主要由3*8共24块液晶屏组成,中间采用2*2液晶拼接;显示操作可以采用三种不同方式:大屏自动切换显示(主要用于应急联动及预案)、触摸屏操作(尽量采用一键式操作,主要用于领导参观指导)、鼠标操作(日常管理操作):系统内部预先设定预案,当应急事件发生时,预案自动将跨系统的联动方式进行组合,处理方式如声光提醒,并利用外部通信方式传递报警处理信息。平时为重点业务监控模式,核心及重要区域主要显示重点监控画面和能源管理状态;一旦有报警事件发生,立刻切换到应急指挥模式,核心及重要区域主要显示与报警指挥相关的全部信息,如重要出入口、大楼大厅及重要通道的视频图像等。当有多个报警同时发生,或报警级别为最高时,立刻切换到战备模式,核心及重要区域主要显示重要人物及物品的位置,及路面状况,并指示最佳逃生路线。另外还有重要人物参观或入住时,采用预定义路线及摄像头序列的方式,将重要人物行走路线的摄像头及附近重点位置的摄像头调出,并辅助位置及警力调配地图。当有领导及多人协同指挥时,可由一主操作人,在触摸屏(触摸屏为一键调动式,可考虑一个无线手持和操作台上一台备份)上进行安保集成软件操作,通过触摸屏可简单快速实现模式切换、灵活查看的功能。需要调取相关数据进行相对复杂操作时,也可由值班人员在操作台上,采用鼠标点击的方式,实现整个智能化集成软件的功能操作,操作界面也相对简单。重点功能要求重点功能要求是指在各种场景模式下(如银行业务监控、设备监控、突发事件等),组成智能化集成平台如何动作的基本功能操作。包括不限于监控机房的业务可视化展示,全程后台信息记录、视频图像联动、位置信息显示、持卡人信息显示、应急预案显示等。重点模拟场景应急指挥模式场景当突发报警事件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弹出当前视频、附近要道及重要出入口视频,同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当前报警位置、周边警力分布以及快速处理路线,以及自动录像、声光报警,并弹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指南。联动配置功能智能化集成系统支持联动控制时间表、节假日程序;联动管理工具支持联动区域与组别管理:系统能对现场进行区域分区,便于进行区域统计和路径控制。智能化集成系统可对门禁点、报警点、照明等输入输出点、时间表、持卡人等进行分组集合,可通过中心或现场进行开门、开灯关灯等进行安全管理和控制。软联动实现部分软联动是采用智能化集成系统来实现联动策略。视频安防系统联动闭路监控系统本身并不向其它系统发送联动指令,但提供相应接口和工具,实现画面切换、摄像机控制、以及录像回放。管理主机:提供ASCII协议编码以及SDK工具,实现画面切换(包括摄像头及预置位)、PTZ控制等,接口为RS-232或TCP/IP;存储阵列或服务器:提供ASCII协议编码以及SDK工具,实现画面切换(包括摄像头及预置位)、PTZ控制、录像回放等,接口为TCP/IP。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联动视频安防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火灾报警系统出现火警信号时,该区域摄像机信号切换到控制室监视器上,观察火情大小是否误报;同时进行记录,方便事后以报警事件为条件的查询和回放。照明控制系统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照明控制系统联动:当摄像机被联动事件触发工作时,联动照明控制系统,自动打开摄像机所在区域的灯光以保证摄像画面有足够照度。硬联动实现部分主要为消防报警系统与其它的智能化集成系统被集成子系统之间采用设备硬件层直接联动的方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出入口管理系统的硬联动:当确认火灾发生时,自动打开消防紧急通道和安全门等,方便楼内人员的疏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电梯的硬联动:当确认火灾发生时,电梯自动下降至地面层,防止人员误入火灾现场,在火灾影响到电梯前将人员送至安全出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配电系统的硬联动:在出现火警时关断相应层面的非消防配电电源及普通照明,防止火情进一步扩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应急照明系统的硬联动:在出现火警时,强制接通相应层面的应急照明,以便楼内人员疏散。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内部联动入侵报警系统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报警信号可以联动报警区域的摄像机,将图像切换到控制室的监视器上。多个报警信号出现时,报警信号对应的监控可以顺序切换到不同的监视器上,报警解除后图像自动取消,防止漏报。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当有人进入重要房间(如消防安保中心、网络核心机房等)读卡时,摄像机也可将这一过程切换到控制室。监视非法侵入的事件:当非法侵入发生时,如非法的持卡人被检出时,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摄像机转到预设位置进行监视。电子巡更系统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电子巡更系统联动:在巡更人员到达巡更站点时,可联动摄像机记录当地巡检情况。安防设备联动表详见附件设备定位联动表及安保设备定位图系统功能智能化集成系统可达到如下具体功能: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提高建筑的功能水平提供开放的数据结构,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综合布线系统系统概述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是随着语音和数据通信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布线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数据图像等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结构化,在智能建筑中很方便地组成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者电话局线路相连接。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建筑群的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和楼宇自动化(BA)的要求,应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化、立体化办公的需要。在满足已公布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应能够根据要求的改变进行不断的进化和升级,并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集成性与可扩展性、安全性与可靠性,以及标准化与模块化等功能。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客服中心(合肥)项目在日常应用中,有大量的一定格式的文件流转、审批、统计图表、决策支持、政令行文,包括文字信息、动态与静态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的传输,以及多媒体系统的大量应用,因此本次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化要求较高的智能型布线网络,既能适应客服中心信息化办公发展的需要,又具备先进的扩展功能,保证客服中心今后十至二十年内的网络应用,成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和高度信息资源共享的智能化客服中心,提高工作效能、节约能源、节省人力、减少维护和管理费用,以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需求分析客服中心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主要满足其一期业务网、办公网、互联网、智能网的网络及电话使用需求(不包括D区二层布线系统),宿舍楼、培训办公楼、客服办公楼、动力中心、会议中心每栋建筑设一个汇聚,与动力楼核心机房通过光纤连接。综合布线将采用水平六类非屏蔽线缆到桌面,垂直主干采用万兆光缆而建筑群之间的水平主干采用万兆多模以及单模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前端普通信息点能支持最高到千兆的网络应用,光纤预留部分(超市、ATM等)可支持万兆的网络应用。能支持现今语音,数据,视频以及其他弱电系统组网等应用,并可以在将来过度到更高应用。垂直子系统数据部分采用多根12芯多模万兆光缆接入汇聚机房,4套网络,互联网、办公网、业务网3套网一个机柜,智能化网单独一个机柜,每个机柜内光纤至少保证一用一备,(详见各区域具体要求)语音部分采用5类25对大对数电缆;建筑群子系统数据部分采用2根24芯多模和2根24芯单模万兆光缆,语音部分采用5类100对大对数电缆,经双路由从汇聚机房连接至动力机房。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所采用的水平4对电缆等级为ClassE/Cat6,系统确保正确安装以保证系统在250MHz频率范围内满足质保承诺所规定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实际使用超过350MHz.链路最低性能指标能达到ISO/IEC11801:2002andEIA/TIA568B2-1的要求。设计说明针对性设计工作区采用六类低烟无卤解决方案,数据、语音均采用8针RJ45插座,各区主要设计原则如下:A区宿舍楼每间宿舍按3个点配置:桌面1个数据面板及1个语音数据双口面板,楼道设置无线点;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解决方案,数据主干采用4根12芯多模万兆光缆接入汇聚机房,同时配置4根6类铜缆作为光缆备线及楼层间特殊直连用,模拟电话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每层设置1个管理间,用于区域汇聚接入;B区培训办公楼普通工位每个工位按4个信息点配置:包括一个语音点、一个互联网数据点、一个业务数据点及一个办公数据点;一层营业厅(出租部分)预留两根12芯万兆多模光纤及100对五类大对数电缆至D区电信机房;管理工位及领导工位每个工位按6个信息点配置;包括2个语音点、2个互联网数据点、一个业务数据点、一个办公数据点。每层设置1个管理间,用于区域汇聚接入;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解决方案,数据主干采用4根12芯多模万兆光缆接入汇聚机房,同时配置4根6类铜缆作为光缆备线及楼层间特殊直连用,模拟电话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C区客服办公楼普通工位每个工位按4个信息点配置:包括一个语音点、一个互联网数据点、一个业务数据点及一个办公数据点;C区大堂为ATM机区域预留一根12芯万兆多模光纤至D区电信机房及4根6类线至弱电间;管理工位、领导工位、后台支持工位及在线客服区每个工位按6个信息点配置;包括1个语音点、一个互联网数据点、一个业务数据点、一个办公数据点以及两个预留数据点,分别为业务及办公做预留。每层设置2个管理间,用于区域汇聚接入;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解决方案,数据主干采用8根12芯多模万兆光缆接入汇聚机房,同时配置6根6类铜缆作为光缆备线及楼层间特殊直连用,模拟电话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大密度布线时考虑设备间安装空间,因此采用角型配线架,从而节省理线器数量,减少所需的机柜数量。D区动力楼动力楼2楼为中心机房区,此部分布线设计本项目不涉及;动力楼1楼为设备配套区,按需配置信息点,主要设备间至少布置一组语音+互联网数据点,以及一组业务办公数据点,详见布点表;超市预留光纤及管道;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解决方案,数据主干采用4根12芯多模万兆光缆接入汇聚机房,同时配置4根6类铜缆作为光缆备线及楼层间特殊直连用,模拟电话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设置1个管理间,用于区域汇聚接入;E区会议中心大型会议室:主席台每席位1个信息点,会场两侧、前、中、后各2个信息点,听众席位下平均分布设置6个地插或面板,每地插内2个信息点;中型会议室:主席台每席位1个信息点,会场两侧、前、中、后各2个信息点,听众席位下平均分布设置4个地插或面板,每地插内2个信息点;小型会议室:每席位1个信息点,会场四边各2个信息点。详细布点参见图纸。地下室、一层及二层合用1个管理间,三层及四层合用一个管理间,分别用于区域汇聚接入;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解决方案,数据主干采用4根12芯多模万兆光缆接入汇聚机房,同时配置4根6类铜缆作为光缆备线及楼层间特殊直连用,模拟电话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F区地下室高管就餐、员工餐厅、厨房区墙面及柱面预留双口信息面板;包房及其备餐区墙面预留双口信息面板;重要设备机房按需配置信息点,至少包括一组语音+互联网数据点,以及一组业务办公数据点。F区信息点就近接入地下室A区B区C区及E区的管理间,并分别接入以上各区的汇聚。设计原则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满足本工程信息传输的需要,并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应用,充分考虑将来发展趋势,为智能化系统提供一个集成的平台。(一)高可靠性原则银行的系统应具备多路径与多设备备份,可以实现在任何基础设施有计划的停机时维持正常运作的高容错性的布线系统。因此,由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稳定,高速,长持续性)任何一条通道或端口的故障均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运行不正常甚至中断,因此银行系统的可靠性极其重要。除了一般采用的设备冗余、物理备份以外,布线系统本身必须由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组成。(二)高安全性原则由于设备摆放集中,大楼的线缆放置非常密集,所以,一般布线放在架空地板上/下的开放线槽中。由于通信线缆并为像电力电缆那样包裹,线缆的防火等级与性能就显得非常紧要。因此本案采用LSZH低烟无卤线缆作为量最大的水平电缆。系统架构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星形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管理子系统等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其中: CD(CampusDistributor):建筑群配线架BD(BuildingDistributor):建筑物配线架FD(FloorDistributor):楼层配线架TP(TransitionPoint):转接点TO(TelecommunicationOutlet):信息插座为了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适应各种网络应用,在相邻级之间必须安装电缆以构成星形结构。当然,为了提供必要的系统冗余,在楼层配线架(FD)或建筑物配线架(BD)之间也允许布放直接相连的电缆。综合布线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WorkLocation)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插座、连接软线、适配器等。信息插座采用模块化设计,这种插座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安装简便等特点,安装时可以采用垂直或水平安装角度。六类信息插座的接口是8针RJ45形式,必须符合ISO/IEC11801:2002和TIA/EIA568.C标准。水平电缆与插座模块的端接一般按照T-568B定义:T568A接线方式图T568B接线方式图工作区表面安装面板选择采用符合国标的86型表面安装面板,网络信息插座面板一般采用PC材料制成,硬度、弹性适中,抗冲击且防紫外线不变色,边框要求时尚美观,一般带防尘盖。用户连接电缆与具体应用有关,例如对于计算机终端,采用RJ45-RJ45的4对跳线;而电话终端一般采用RJ11连接电缆。六类信息模块可以向下兼容超五类跳线。六类信息模块配合六类跳线组成的六类信道可以支持水平应用最高到千兆应用。用户连接电缆两端接插件与电缆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尤其对于高速网络应用,要求采用与布线系统相同厂商的产品,以保证良好的信道质量。跳线的长度必须是厂家提供的2米、3米或5米。普通工作信息面板安装在座位屏风下沿;领导工作信息面板暂安装在办公桌下沿或预留地插,今后根据家具形式,可考虑采用桌面隐藏式面板;会议室内则根据布局综合采用墙装面板及地插;其余公共区域则主要采用墙装信息面板。在安装方面,模块插座必须以面板或表面安装盒固定。最常用为如下左图示的以标准面板固定在86底盒上。以下右图显示通信接线盒与终端的接驳示例。面板固定在86底盒终端的接驳示例工作区数据信息模块采用模块化插座,为了与其他系统所使用面板统一,所以安装面板采用国标86型面板进行埋入式安装,与其附近的220VAC交流电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安装高度为30cm(即插座面板下缘距地板水平面30cm)。如下图所示:图:信息插座安装示意图布点详见图纸及点位表。水平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由水平电缆组成。水平线缆用来连接管理间与工作区内的端口,是布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用户工作区RJ45插座到配线架管理子系统的部分,它的功能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区。信息插座与楼层配线架之间的水平电缆必须是连续的。水平布线永久链路的长度不得超过90m,加上工作区的设备跳线以及配线架端跳接跳线所组成的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即两端跳线的总长度不宜超过10m。若由于现场点位流动性大,无法确定工作区位置的,可考虑增加一个CP点,该CP点到管理间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15米,且包含CP点的信道总长度不能大于水平子系统示意图如下:水平工作区示意图水平线缆采用六类UTP非屏蔽双绞线。铜缆包含中心十字骨架,可以保证电缆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因外界压力而导致变形,并且能保持线对绞钜不受破坏。双绞线需通过DELTA,ETL等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认证,其性能完全满足ISO/IEC11801:2002,TIA/EIA568.B/C关于六类标准的相关要求。为了保护人身安全,水平线缆全部采用LSZH低烟无卤外皮,可保证线缆在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剧烈伤害的酸性气体以及阻碍人员逃亡的浓烟。光纤信息点采用4芯万兆多模光缆。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楼层设备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主要采用走吊项的轻型装配式电缆桥架的方案,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槽架,安装在吊项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线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而高密度布线区域C区则从架空地板下线槽走线,布线灵活整洁。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是星形的,线缆量较大,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项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管理子系统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统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有可为楼层组网提供条件。其中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在有光纤需要的布线系统中,还应有光纤跳线架和光纤跳线。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的结构变化时,有时只要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布线。因此起着管理各层的水平布线连接相应网络上的作用。水平线缆汇聚到管理子系统,端接在机柜内的RJ45模块化配线架上,配线架要求前端打线,自带电缆导线架管理水平电缆。由设备间引来的数据光缆主干和语音铜缆大对数光缆端接到光纤配线架和110语音配线架上。端口应用的转换通过不同的跳线连接RJ45配线架和相应的设备而实现,需要数据传输时,即将RJ45跳线连接交换机与RJ45配线架,需要语音传输时,将110-RJ45跳线连接110语音配线架和RJ45配线架。管理区跳线按100%进行配置。光纤和铜缆应分别采用专门的配线架,物理隔离,以便于维护和管理。设备配线间内应由两方面的设施构成。一部分是配线管理配线架;另一方面是具体网络设备的安放和配接器件。楼层配线间应按照机房标准进行设计,采用架空地板,以提供充足的桥架走线空间,便于维护。应配备空调,具有一定的温湿度控制能力,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应具有UPS系统,能保证在供电故障时所有弱电设备依然能正常工作直到故障排除。应配有应急照明及墙面强电和弱电信息点,以供设备维护时使用。本次设计所有光端箱都配置LC耦合器面板。为了确保水平电缆的长度在90米以内,根据距离的长短以及未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设置IDF管理子系统。详见设计原则及点位表。干线子系统干线(Backbone)子系统是由单体建筑设备间至各层分配线箱,采用大对数的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的跳线架上,为建筑物提供干线电缆路由。本项目网络核心机房在D区2层。首先从2层核心机房到各建筑单体内汇聚机房布2根24芯室外单模光缆及2根24芯万兆多模光缆做数据干线(每根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为一组,两组走不同物理路径),布多根低烟无卤五类大对数做语音主干线。各单体内,从汇聚机房到各楼层配线间的语音主干采用五类25对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采用多根12芯室内万兆多模光缆,多根6类铜缆作为光缆备线。从各层IDF到各信息点采用低烟无卤六类非屏蔽线缆。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Equipment)子系统是采用跳接式配线架连接主机和网络设备。该子系统是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跳线架及相关支撑硬件、防雷电保护装置等构成。它可以说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因此,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园区的核心网络设备,核心语音PABX设备,其他弱电系统的服务器等设备均存放在设主备间内。设备间的设计应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强电,UPS,通风,温湿度,安防等方面。每个楼的汇聚交换机以及光纤到桌面的专用交换机存放在大楼的分设备间内。所有楼层管理间的垂直主干线缆都汇聚到分设备间内,数据主干光缆端接到光纤配线架上,语音主干铜缆大对数端接到110配线架上。所有分设备间通过水平主干连接到主设备间的光纤配线架上。设备间A区大对数按100%跳线,C区按10%配大对数跳线,其他区域按30%配大对数跳线。设备间应配备空调,具有一定的温湿度控制能力,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应具有UPS系统或其供电回路,能保证在供电故障时所有弱电设备依然能正常工作直到故障排除。应配有应急照明及墙面强电和弱电信息点,以供设备维护时使用。主设备间的进出口应设有访问管理,防止无关人员进出机房。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Campus)子系统是将多座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连接成一体的布线系统,它可以采用架空或地下电缆管道(或直埋)敷设的室外电缆和光缆互联起来。此外,它还需设有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建筑群主要将本工程内的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负责完成整个园区和外部以及各楼之间信息交换,包括语音信息、数据网络信息,同时还支持视频、监控、门禁等其他应用系统。建筑群主干应采用铠装式防水,防腐蚀,防压的室外主干光缆或铜缆大对数,由于采用了铠装结构,故建筑群主干的端接需注意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扩容及升级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通常为单口或双口信息插座。若要增加信息端口的数量,则需要增加相应设备的数量。比如,如果需要将原来设计的单口信息插座更改设计为双口信息插座,则须更改单口面板为双口面板,增加一个信息模块。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通常一条水平线缆对应一个信息模块。若要增加其数量,则需要重新布线。比如,增加一个信息点则需要增加一条水平线缆。标准不允许将一条水平线缆连接到两个信息模块。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部分的配线架通常和工作区/水平子系统的数量一一对应,而且配架设计有设计冗余,所以一般不需要增加配线架数量,或者只需要增加配线架的信息模块部分。比如,增加一个信息点则只需要将增加的水平线缆端接在配线架上有设计冗余的信息模块上。如果当初没有考虑设计冗余,则需要增加配线架设备。管理子系统主干部分的配线架也通常考虑设计冗余,所以一般不需要增加配线架数量,或者只需要增加配线架的模块部分。比如,增加一条25对大对数线缆则只需要将增加的25对大对数线缆端接在配线架上有设计冗余的模块上。如果没有考虑设计冗余,则需要增加配线架设备。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通常一条主干线缆对应一个端接模块。若要增加其数量,则需要重新布线。比如,增加25对话音容量需要增加一条25对大对数线缆。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主干部分的配线架也通常考虑设计冗余,所以一般不需要增加配线架数量,或者只需要增加配线架的模块部分。比如,增加一条25对大对数线缆则只需要将增加的25对大对数线缆端接在配线架上有设计冗余的模块上。如果没有考虑设计冗余,则需要增加配线架设备。系统环境要求设备间设备间(及其相关竖井)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 设备间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设备间的位置宜便于接地;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面积最低不应小于10㎡;设备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设备间及其相关竖井室温应保持在10℃至30℃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20%至为便于施工和维护人员操作,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00mm的空间,机架和设备背面距离墙面应大于800mm,以便人员施工、维护和通行。相邻机架设备应靠近,同列机架和设备的机面应排列平齐。楼层配线间楼层配线间(及其相关竖井)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楼层配线间的数目,应从所服务的楼层范围来考虑。如果配线电缆长度都在90m范围以内时,宜设置一个交接间,当超出这一范围时,可设两个或多个交接间并相应地在交接间内或紧邻处设置干线通道;楼层配线间的面积不应小于10㎡,如覆盖的信息插座超过200个时,应适当增加面积;楼层配线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楼层配线间及其相关竖井应有良好的通风,室温保持在13~30℃,相对湿度保持在20%~80%为便于施工和维护人员操作,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00mm的空间,机架和设备背面距离墙面应大于800mm,以便人员施工、维护和通行。相邻机架设备应靠近,同列机架和设备的机面应排列平齐。系统故障应对工作区故障说明:工作区子系统的设备故障通常由信息模块损坏导致。应对方法:可以直接将网络应用更换到其它备用信息模块,该操作可以保证故障对工作的影响最小化;或者用备品备件信息模块将损坏的模块更换,该操作可以保证只在设备更换期间内故障对工作造成影响。水平子系统故障说明:水平子系统的设备故障通常由线缆损坏导致。应对方法:如果只是线缆内部分线对损坏,可以直接将网络应用更换到线缆内备线对,该操作可以保证故障对工作的影响最小化;如果只是线缆内全部线对损坏,则需要重新布线,该操作可以保证只在设备更换期间内故障对工作造成影响。管理子系统故障说明:管理区子系统的设备故障通常由模块损坏导致。应对方法:可以直接将网络应用更换到其它备用模块,该操作可以保证故障对工作的影响最小化;或者用备品备件模块将损坏的模块更换,该操作可以保证只在设备更换期间内故障对工作造成影响。干线子系统故障说明:干线子系统的设备故障通常由线缆损坏导致。应对方法:如果只是线缆内部分线对损坏,可以直接将网络应用更换到线缆内备线对,该操作可以保证故障对工作的影响最小化;如果只是线缆内全部线对损坏,则需要重新布线,该操作可以保证只在设备更换期间内故障对工作造成影响。设备间子系统故障说明:设备间子系统的设备故障通常由模块损坏导致。应对方法:可以直接将网络应用更换到其它备用模块,该操作可以保证故障对工作的影响最小化;或者用备品备件模块将损坏的模块更换,该操作可以保证只在设备更换期间内故障对工作造成影响。点位表语音互联网业务网办公网智能化六类预留1六类预留2无线APA区B1404255260021F931723535410072F1121147373260023F224400120024F224400120025F224400120026F224400120027F224400120028F224400120029F2244001200210F2244001200211F2244001200212F2244001200213F2244001200214F2244001200215F2244001200216F2244001200217F4141221400018F000018000小计5949851151152930039B区B19810299500041F主干预留并引2根12芯光纤和100对大对数到D区电信机房2F主干预留3F1071094848240024F4850269269210025F1771818989220046F124127282832003小计5545694434431490015C区1F-A287291231231372242F-A320322283283550023F-A301303263263530024F-A327329283283512225F-A26226423223237898926F-A32032228228255222小计1817183115741574288959514B1151566270001F-B267271230230380042F-B31531822822842262633F-B35135427827853373734F-B424427361361612235F-B40040334634652626236F-B40640935235256223小计217821971801180132912912919合计399540283375337561722422433D区1F32325050240002F主干预留17小计3232505041000E区B10000140001F1100200002F798733290083F2527111190024F353722229002小计1401523636810012总计5315576640194019118122422499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概述设计原则系统设计总体架构分区设计分层设计网络架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接入POE交换机汇聚交换机24口POE交换机千兆多模模块千兆单模模块24口交换机千兆多模模块千兆单模模块万兆单模模块A区B1241F242F243F124F125F126F127F128F129F1210F1211F1212F1213F1214F1215F1216F1217F1218F12小计224402444B区B1361F2F3F124F125F126F24小计81602164C区1F-A242F-A363F-A364F-A365F-A246F-A36小计16320B1241F-B242F-B243F-B364F-B365F-B366F-B36小计18360合计346804688D区1F122F12小计24244E区B1361F2F3F124F小计480284总计701401214024服务器区Qos保障体系每端口线速转发消除网络转发瓶颈,实现对网络的全面控制,创新多引擎设计,为系统提供强大的控制能力和50ms的高可靠保障。无阻塞交换架构避免因交换硬件阻塞导致输出端口拥塞,隔离网络阻塞节点从而避免对其它数据流产生影响,提供持续的带宽升级能力。大缓冲能力避免在出现数据包突发时由于超过输出端口的能力而产生丢包现象,每个端口可以精确地对所有流向该端口的各个业务流进行精确的带宽分配和流量整形,转发平面的精确调度确保支持Ingress方向的分布式缓存,有效共享和利用分布在各线卡上的缓存空间,提供更好的缓存效果。流量分类和优先化基于硬件的第二层802.1p,第三层的DIFFSERV分类/TOS位映射保证线速的区分服务。精细化QoS和流量管理提供每板最大96K的硬件队列,支持精细化QoS和流量管理,能准确的按照需求配置给不同用户、不同业务流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和队列,保证不同的带宽、业务延迟和抖动性能资源,COS,QoSSNMPMIBS,SDK库允许快速地应用和实现强有力的QoS策略,ISP能利用这些资源定义增殖服务每端口的RMONandRMON2了解现有网络的流量情况,也便进一步优化及规划网络.访问速率限制可提供基于端口的访问速率限制,基于流的访问速率限制(双向)冲突管理和排队机制提供严格队列,加权公平队列,及随机早期检测机制避免冲突路由协议选择IP地址规划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系统概述系统范围包括整个园区建筑,通过2个1.8米的偏馈天线接的卫星电视节目共计30套,自办节目暂定2套。为了将来节目的扩展,卫星电视传输系统设计为860MHz双向传输,所有卫星及有线电视信号经混合后由该网络送至各用户终端点。卫星电视传输系统分配网络以双向分配元器件为基础,以科学的双向电平计算为依据,同时考虑了漏斗效应的有效解决,保证了系统双向传输功能的实现。需求分析根据最新《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的“14.2.4特级、一级金融设施宜设置具有国际金融信息服务功能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二级金融设施可设置具有国际金融信息服务功能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设计要求,本项目设置有国际金融信息服务功能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本系统由有线电视接入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自办节目组成;电视系统采用860MHZ双向邻频传输系统,可实现双向交互型的传输应用需求,上行频率为5~30MHZ,下行频率为47~860MHZ,其中550~860MHZ为数字信息传输频段,设计说明针对性设计本项目有线电视终端配置在宿舍、大厅、值班室、食堂、休息间、会议室、机房以及重要办公室等,共计488个电视点。系统主要由偏馈天线、馈源、高频头、功分器、卫星接收机、调制器、混合器、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射频电缆及终端面板组成。系统传输主要采用射频电缆,距离机房较远的C区及E区则采用光纤接收混合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射频电缆传输至楼内各终端。系统架构整个系统由前端、干线传输网络和分配网络三部分组成。前端把顶楼的1.8米偏馈天线接收的卫星电视信号,经过调制器调制并与有线电视节目混合后,通过由主干电缆及放大器等组成的干线传输网络,传输分配到各区域的分配网络。根据平面结构和信号的传输要求,由前端设备机柜输出一条干线,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传输到各楼层的弱电间,再经信号放大后分配到覆盖到所有楼层的终端点。在此干线上放大器不超过二级。分配网络采用分配分支形式分配信号电平,干线传输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这种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具有配置灵活,维护方便,故障隔离和检测容易等优点。本系统的干线电缆在弱电竖井内敷设,楼层放大器安装在弱电井的分配放大箱内,箱体沿墙面安装。系统前端本系统规划由卫星接收天线接收卫星电视节目,一般情况下卫星电视信号处理方式采用滤波选频/变频方式,将所需卫星电视频道选出后再进行中频处理,使其变为输出稳定的标准卫星电视频道。本次方案设计中,方案设计即采用这种接入方式,即将卫星电视信号选出后经过中频处理器处理,之后引入分配网络。在楼顶安装2副1.8M偏馈天线,并做好防雷接地。整个系统安排30套卫星节目,2套自办节目,系统设计为860MHz双向系统,预留有线电视接口,以利于今后系统的联网和扩容。安装在室外的卫星电视天线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所有的天线引下电缆均应穿钢管保护,一管一线,钢管的室外部分要有滴水弯,管口加套防护帽。卫星天线的接地点,与大楼避雷接地系统可靠连接。前端设备中的接收机,需采用专用数字电视接收机,其完全符合广电总局颁发的标准和MPEG-2&DVB-S标准,并能够预存国内大量的数字压缩的卫星电视节目,具有图文接收功能,PID手动输入功能,断电记忆功能和EPG节目指南显示功能;采用增强式OSD中英文屏幕显示菜单和QPSK解调一体调谐器,门限低;有网络和转发器自动搜索功能,可方便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且应用软、硬件结合技术,保证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其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画面品质一流,完全满足中国CAT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锌空电池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计算机机房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纯铁钢坯市场运行态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糕点及面包市场运行动态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硅藻土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4数学竞赛CHKMO中国新加坡合练训练题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液压元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前沿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工业大学《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企业运营管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运动会活动流程中的医疗安全保障措施
- 2025公司员工试用期合同(范本)
- 第十章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医学美容教研室袁晓野讲解
- 2025年冷链物流产品配送及仓储管理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成都高新区七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人机对话的实现》说课稿及反思
- 2025年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开题报告】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 2022+ADA/EASD共识报告: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