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在试卷上答题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子》中写道“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史记》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孔子学生)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这表明战国时期()。A.尊贤重士的社会风气 B.私学兴盛和学术下移C.诸子百家的融合共通 D.各诸侯国实力的增强【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墨子认为,国家中德才兼备的人众多,那么治理的基础就坚实,德才兼备的人稀少,治理的基础就薄弱;孔子的弟子子夏被拜为魏文侯的老师;齐宣王时期,邹衍、淳于髡、田骈等被尊为上大夫,这些都反映出战国时期形成尊贤重士的社会风气,A项正确;孔子创办私学,促进了学术下移,但材料没有涉及私学的兴起及发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诸子百家思想融合共通的相关内容,没有涉及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相互吸收借鉴等信息,排除C项;各诸侯国实力增强是各国重用人才、励精图治的结果,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这()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 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材料中涉及的秦汉时期行政程序和权力运行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失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A项正确;“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秦汉的决策程序”,而“在官员文化素质”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3.唐朝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A.促使唐朝调整了赋税制度B.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C.导致藩镇割据的发展壮大D.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国家土地分配制度(均田制)遭到破坏,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税收无法保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政府进行了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行两税法,A项正确;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两税法推行的背景,藩镇割据是安史之乱的严重后果之一,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封建土地私有制在战国时期已经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4.秦汉以来,监察官分台、谏两种,台指御史台,主要负责监察政府百官;谏指谏官,负责谏诤皇帝的过失,属于宰相属官,二者职责分明。宋朝以后,台官、谏官都须由皇帝亲擢,且台官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诤议的对象转变为百官。这反映出宋朝()。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分割相权集权皇帝C.崇文抑武方针的确立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宋朝以后,台官、谏官都须由皇帝亲擢,且台官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诤议的对象转变为百官。”可知,宋朝以后,台官和谏官由职责分立到统一,体现了宋朝通过台谏合一以强化皇权,以此来加强对文武百官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宋代中央行政机构是二府三司制,具有分割相权的作用,但材料没有涉及相权和皇权的关系,排除B项;崇文抑武是宋朝的治国方略,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5.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A.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中的朱泾镇和盛泽镇都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市镇。根据材料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可知,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市镇兴盛,C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并没涉及交通便利的信息,排除B项;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中咸丰帝与曾国藩的主要分歧在于()人物观点咸丰帝实旗人绿营战斗力渐衰。剿粤匪(太平军)计,着各督抚分饬所属,各就地方情形妥筹办理团练,所有团练壮丁,限于各州县,不得远行征调。曾国藩安天下者,各户各州县自有堵逆之责。然粤匪蔓延数省,岂能让我湘勇画地为牢?跨地流动者,方弥旗人绿营之不足。A.对待地方武装的态度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反对西方列强的策略 D.快速推进洋务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咸丰皇帝认为为了应对太平天国运动所兴起的地方武装应该限于所在各州县,不应该跨地域征调;曾国藩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蔓延数省,地方武装不能仅限于当地,而应该跨地区征调才能弥补旗人绿营兵不足,因此二人分歧在于对待地方武装的态度,A项正确;二者作为统治阶级,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决心是一样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针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是应对列强,排除C项;材料也不是针对洋务新政的,主要是针对地方武装,排除D项。故选A项。7.1901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章程》规定,学生要“知今日中国疆域之大略,五洲之简图”;教师须“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并运用本县、本省、本国地图配合课堂教学”。这一规定()。A.构建了近代化的教育体系B.普及和宣传中国地理的知识C.有助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D.助推了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奏定初等小学章程》规定学生要掌握中国地理知识,教师要讲授本地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C项正确;材料所述主要是小学教育中地理知识教学方面的情况,不足以对近代教育体系产生整体性和重大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在初等小学加强对本国、本地地理知识的教授和学习,而不是普及和宣传地理知识,排除B项;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清廷统治危机加深助推了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而不是靠学习地理,排除D项。故选C项。8.1937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新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不按地区而以职业和产业设立了军事、工人、职员、学生、妇女、文化界运动委员会等6个系统党委,并直属领导教育、巡警、海关的党支部。这一做法()A.汲取了城市工人运动的教训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完成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D.扩大了民主政权的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可知题干所述时间为全面抗战初期,此时日军侵占中国华东地区,新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以职业和产业设立党委,而非按照地区设立党委,显然是为了适应日军全面侵华、华东地区沦陷的严峻形势,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工人运动,排除A项;此时土地革命并未完成,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将江苏省委机关按职业和产业进行划分,并非扩大人员构成的不同成分,不能得出民主政权基础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9.新中国成立时,农村的交易方式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物物交换、人民币、银元、铜圆等形式。而到1952年年底,据人民银行总行估算,农民持有的人民币已达11万亿元,约占当时人民币流通总量的40.4%。这一变化()A.捍卫了新中国的经济主权B.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C.摧毁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D.推动了农村生产力解放【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人民币在农村的流通进一步扩大,这体现了农民对人民币及新生政权的认同感增强,也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农村的影响力增强,这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和工农联盟,B项正确;经济主权主要体现在涉外经贸活动中,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当时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被推翻,其残余势力在1952年前后也被清除,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推动农村生产力解放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表为1978—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政策变化表,如表中的这些调整都()时段主要政策1978—1984年规范军工科研生产工作;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保障国防科技工业队伍稳定1985—1992年强调国防科技向民用科技的转移,颁布国防科技奖励与军品科研生产管理政策1993—2001年组建隶属国务院的新国防科工委和“政企”分离后的十大军工集团公司2002—2007年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施军工单位改革重组等系列举措A.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实现了国防工业的独立自主 D.顺应了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2007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1978-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政策不断变化,从复返军工生产到国防技术线民用转移到军工政企分离等,这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不断发展的,体现了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才提出的,与史料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与史料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实现了国防工业的独立自主,排除C项。故选D项。11.公元前3~4世纪,埃及的托勒密一世派人前往地中海、中东等“希腊化世界”购买文献以充实亚历山大图书馆;托勒密三世给“世界各地的君主”写信请求借阅、复制文献,甚至下令搜查港口船只,以寻找和复制文献。托勒密王朝的这些措施()。A.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B.导致了埃及本土文化几近中断C.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D.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4世纪的埃及。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的中心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派人购买文献以充实亚历山大图书馆,开写信给“匪界各地的君主”,请求借阅、复制文献等,这些措施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A项正确;托勒密王朝的措施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埃及本土文化注入多元基因,使埃及本土文化获得新的发展,排除B项;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希腊文化广泛向外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被称为希腊化时代,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古希腊神话、悲剧和喜剧等,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2.1663年,英国开通由伦敦通往约克的付费道路。到1750年,英国收费的“高速路段”已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网络,将伦敦、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尔、伯明翰、约克等主要城市连接起来。英国付费公路的发展()。A.瓦解了封建专制制度B.顺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C.有利于整体世界形成D.有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63至1750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付费公路的形成将英国的主要城市连接起来,这无疑会促进城市间的商贸往来,从而有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D项正确;1640年爆发的英国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排除A项;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3.法国大革命期间,2600万法国人中,约一半人不会说法语。《人权宣言》等重要文件不得不翻译成当地语言。革命政府提出,国家的书写语言应当被所有公民执行,大力倡导法语,进行一场“语言革命”。法国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C.促进了法兰西的统一D.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法国革命政府大力倡导法语,有利于形成对法国大革命后政治文化的认同,进而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形成,D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前启蒙思想就已在法国广泛传播,而且法国革命政府大力倡导法语,虽然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但更有利于推动法国民族国家形成,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法国革命政府大力倡导法语,的确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但最重要的影响是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形成,排除B项;法兰西此时已经是统一的,排除C项。故选D项。14.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指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抛弃小私有观念,“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这表明()。A.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B.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进行革命C.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导者D.欧洲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8年后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体现了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进行革命,说明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B项正确;1848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排除A项;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排除C项;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D项。故选B项。15.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结束时,苏联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世界银行协定》上签了字,然而在1945年12月,苏联没有宣布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7月,莫斯科及其卫星国拒绝加入马歇尔计划,美苏关系陷入了经济旋涡。据此可知()。A.美苏经济对抗加速了冷战进程B.制度化协调机制利于世界经济发展C.美苏对抗源于意识形态的对立D.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4至1947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主旨是二战后美苏在经济领域的对抗。苏联没有宣布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拒绝加入马歇尔计划,美苏这样对抗的后果直接加速了冷战的进程,A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在阐述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并没有体现出制度化协调机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排除B项;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二战后,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美苏之间的经济对抗,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这一现象表明()。A.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B.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一定的冲击【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的新成员大多数是第三世界国家,说明当时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这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了较大的冲击,D项正确;1990年非洲国家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排除A项;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新唐书》中关于武则天的记载。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唐人称武则天“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材料二唐代对武则天的记载多集中于史书、野史及笔记小说,除史书中的传记类作品篇幅相对比较长以外,其他作品多是只言片语,或是简短的小故事。记载的多是关于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比较接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貌。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和长篇作品小说,武则天形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韩林《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及阐释》(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相较于唐代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原因:奖励农桑,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2)变化:记载体裁的变化,从以史书传记为主变为以中、长篇小说为主;记载内容的变化,从以记载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为主到以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内容为主。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儒家思想的影响;政权更迭变化的影响。【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由材料“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及所学可得出奖励农桑,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由材料“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及所学可得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由材料“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可得出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小问2】本题是对比题、背景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变化:由材料“唐代对武则天的记载多集中于史书、野史及笔记小说,除史书中的传记类作品篇幅相对比较长以外,其他作品多是只言片语,或是简短的小故事。”“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和长篇作品小说”可得出记载体裁的变化,从以史书传记为主变为以中、长篇小说为主;由材料“记载的多是关于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比较接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貌。”“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和长篇作品小说”可得出记载内容的变化,从以记载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为主到以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内容为主。原因:由材料“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和长篇作品小说”及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还包括儒家思想的影响;政权更迭变化的影响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看似虚悬无薄,实则前进的方向全是受其指导。中国是一个学术发达的国家。几千年来学术分门别类,各致其精。如欲详述之,将数十百万言而不能尽。现在所讲的,只是思想转变的大略,及其和整个文化的关系。西洋学术输入以来,中国人对之之态度,亦经数变。(一)其初是指采用西法者为用夷变夏,而极力加以排斥的。(二)继则变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再进一步,就要打倒孔家店,指旧礼教为吃人,欢迎德谟克拉西先生、赛因斯先生,并有主张全盘西化的了。其实都不是这么一回事。现在文化前途的转变乃是整个社会组织的改变,并非一枝一节的问题。——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上述材料是学者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人对“西洋学术”的态度划分的三个历史阶段。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根据中国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历程划分一个阶段,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划分的阶段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阶段重复,阐释理由充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阶段划分及阐述:第一阶段: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或:从鸦片战争前后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或:1840—1895)阐述: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晚清的民族危机与统治危机加深,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提出“师夷升技以制夷”,寄希望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强国御侮,积极著书立说,介绍西方历史、地理、风俗等,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大门,但没有大规模实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的民族危机与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以“中体西用”为指导,他们创办近代企业、筹划近代海防,发展近代教育,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但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不论是抵抗派还是洋务派,都是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只学技术,不学制度,维护封建伦理,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最终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要根本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立足国情,以人民为中心,维护民族独立。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或:从维新变法到新文化运动运动前期或:1895—1919)阐述: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洋务运动的破产,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最终失败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主共和成为主要思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最终建立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积极准备复辟帝制,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根本上仍是要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不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激进派,他们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盲目推崇西方,脱离人民群众,都是要将中国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历史证明,要根本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立足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期(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或:1919—1949)阐述: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转而宣传马克思主义。随着民族实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潮。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合,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历史证明,不论是固守传统的封建主义还是照搬西方的资本主义,都不能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要根本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立足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首先,根据中国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如第一阶段: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或:从鸦片战争前后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或:1840—1895);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或:从维新变法到新文化运动运动前期或:1895—1919);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期(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或:1919—1949)。其次,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如选择第一阶段,可从“开眼看世界”和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阐述;如选择第二阶段,可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阐述;如选择第三阶段,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中国化的历程和影响等方面予以阐述。最后,概括总结即可。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说它的职权极大,因为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有等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材料二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指的是什么,说明这次会议把“新政协”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答案】(1)筹建新中国;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人民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理由:为区别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中共自身政权的人民性;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兼具国家最高民意机关的规模等。(2)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拨乱反正,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题、原因题。时空是现代中国。任务:由材料“这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可得出筹建新中国;是人民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由材料“说它的职权极大,因为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有等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可得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理由:由材料“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所学可得出为区别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代表的广泛性;由材料“这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可得出共自身政权的人民性;由材料“说它的职权极大,因为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有等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可得出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兼具国家最高民意机关的规模等。【小问2】本题是对比题、背景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变化:由材料“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可得出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由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及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可知,分别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等方面说明。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市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深圳技术大学《高分子材料助剂及配方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纳税筹划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
-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给排水管道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黑龙江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胚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财经学院《VisualBasic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标准化
- 水泥搅拌桩记录表格范本
- DL∕T 458-2020 板框式旋转滤网
- GB∕T 8163-201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 Windows Azure云平台基本操作手册
-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课件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水闸设计步骤计算书(多表)
- PowerPoint使用技巧培训课件(共35张)
- SMA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 肾内科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