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都曾出土有商王朝风格的青铜器,某些地区还出土了一些既模仿商王朝青铜器风格,又具有本地特色的青铜器。这说明商代()A.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B.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C.王室所统治的地区不断扩大D.青铜冶铸技术得到推广【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题目描述中提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商王朝风格的青铜器,并且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既模仿商王朝青铜器风格又具有本地特色的青铜器。这说明商代时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A项正确;商朝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出现商王朝风格的青铜器,不一定因为王室统治区域不断扩大,也有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排除C项;某些地区还出土了一些既模仿商王朝青铜器风格,又具有本地特色的青铜器,这不能体现青铜技术的推广,也有可能是各地自身青铜技术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2.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如“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这些观点()A.表明儒家思想成为共识B.强调国家权力的公共属性C.标志民本思想开始产生D.成为各国变法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各观点都强调治理国家要服务于民众(“天下”“天下之人”“民”)或得到民众的支持,即统治者不能利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强调国家权力的公共属性,B项正确;“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是墨家的“尚贤”思想,并不能表明儒家思想成为共识,排除A项;民本思想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各国变法主要以法家思想为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3.画像砖石是附在墓穴壁面和楣楹碑阙上的装饰材料。汉代的画像砖石中有很多马的形象,如图中的车马出行、狩猎等,这些马的形象线条简洁、刚健雄奇。这反映出汉代()A.马是重要的陪葬品 B.狩猎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C.民族矛盾始终尖锐 D.尚武与进取成为时代风貌【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汉代画像砖中,有许多马的形象,且马的形象刚健雄奇,反映出当时汉代尚武以及人们积极进取的价值观,D项正确;马的形象大量出现在画像砖中,而不是把马作为陪葬品,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马既用于狩猎,也用于驾车,无法得出狩猎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矛盾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民族矛盾始终尖锐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4.唐代士大夫家的婚礼,要搭建毡帐作为洞房,称为“青庐”。莫高窟的壁画中,青庐的形制类似于蒙古包。唐人认为这种毡帐来自北魏的穹庐之制,是北朝余风。由此可知,唐代()A.继承了北魏的婚礼仪式 B.青庐是民族交融的产物C.西北地区发展游牧经济 D.儒学思想的地位受冲击【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唐代士大夫家的婚礼,要搭建毡帐作为洞房,称为‘青庐’。莫高窟的壁画中,青庐的形制类似于蒙古包。唐人认为这种毡帐来自北魏的穹庐之制,是北朝余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汉族的“青庐”与游牧民族的“毡帐”联系起来,联系唐朝的民族政策可以推断出青庐是民族交融的产物,B项正确;唐代士大夫家的婚礼以“青庐”作洞房,而不是继承北魏的婚礼仪式,排除A项;婚礼时搭建青庐是当时的习俗,不能反映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排除C项;此项社会风俗与儒学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南宋时,每逢大比之年,天下士子到达杭州的时间往往以四川士子为最晚,究其原因,“蜀士嗜利,多引商货押船,致留滞关津”。其实,当时很多地方的士子都携带家乡土特产到杭州贩卖,并“买物回程”,这也是一种解决路费的办法。这种现象说明()A.科举制度丧失了本来功能B.杭州城市职能开始转型C.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D.读书人的经济状况恶化【答案】C【解析】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蜀士嗜利,多引商货押船,致留滞关津”“当时很多地方的士子都携带家乡土特产到杭州贩卖,并‘买物回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古代重农抑商思想和宋代之前科举制对商人的抑制,士人一般不会选择经商。南宋时期,商品经济较快发展,抑商政策得以松动,士子借赶考的机会从事商业活动,说明当时士子群体中,传统的轻商思想已大为改观,C项正确;南宋时期科举制依然是最主要的选官方式,因而科举制度丧失了本来功能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排除A项;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是政治中心,最突出的就是政治功能,其次也承担了经济、文化职能,但无法据此说明杭州的城市职能是否开始转型,排除B项;士子借经商活动解决路费问题,只能说明路费对士子而言是一项负担,不能直接得出读书人经济状况恶化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6.康熙年间,清政府组织实测,编绘了用经纬度表示地理要素的地图——《皇舆全览图》。绘制过程中,西方传教士负责技术指导和主要编绘工作,地方官员和相关人士则承担后勤保障和辅助工作。该地图的编绘表明()A.康熙帝将先进技术用于国家治理B.中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C.清代前期逐渐放弃闭关自守政策D.现代中国版图已经定型【答案】A【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编绘精确的全国地图是实施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材料反映了康熙帝借助西方先进的地理绘图技术编绘全国地图,以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A项正确;虽然清政府借助西方测绘技术编绘地图,但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专制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排除B项;1840年前,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排除C项;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已经定型”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7.对于英国与中国的战争,有英国人认为:国际法不适用于“非文明国”,对完全不了解国际法原理和实践的清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他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这一说法()A.论证了鸦片战争的国际法基础B.批评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体制C.强调“文明”是国际法的核心D.意在掩盖鸦片战争的殖民性质【答案】D【解析】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有英国人认为:国际法不适用于“非文明国”,对完全不了解国际法原理和实践的清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他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其目的是掩盖鸦片战争的殖民性质,为发动鸦片战争找借口,D项正确;材料中英国人认为中国是“非文明国”,不懂得国际法,因此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是“合法”的,而不是论证鸦片战争的国际法基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于英国与中国的战争”的说法,不是对清朝政治体制的批评,排除B项;材料中英国人认为中国是“非文明国”,不懂得国际法,而不是强调“文明”是国际法的核心,排除C项。故选D项。8.1927年到1933年,创办的多份报刊为不定期出版,一些报刊或改换封面,或改换刊名发行,比如《布尔塞维克》曾先后将刊名改为《中央半月刊》《新时代国语教授书》等9个化名。报刊发行有订购、赠送、推销代办处批发零售、邮政发行、内部交流、报刊通讯员兼做发行员、人际促销等多种形式。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C.革命斗争形势紧张 D.完善宣传体系需要【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到1933年(中国)。根据材料所给的时间可知这是土地革命时期,结合所学这一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国共对峙。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国民党发起对根据地的五次“围剿”,军事斗争形势紧张,这导致办报发行多为不定期,故其拓展多种形式的发行渠道,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C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形成的,大革命的失败标志着统一战线的破裂,排除A项;这一情况不是妥协退让的表现,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整,不属于右倾机会主义,排除B项;完善宣传体系无法解释不定期出版、多次改换刊名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9.1937年7月31日,苏联主动向中国政府提供包括轰炸机在内的1亿美元的武器订单;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这反映出()A.中国的全面抗战具有世界意义B.中苏率先结盟反抗法西斯侵略C.国民政府抛弃了对美国的幻想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壮大【答案】A【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苏)。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抗战全面爆发后苏联与中国的关系,苏联支持中国抗战,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可见苏联非常重视中国战场,这反映了全面抗战的爆发具有世界性意义,A项正确。1937年中苏并未形成同盟关系,排除B项;国民政府抗战期间一直与美国交好,排除C项;作为抗日的路线、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指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但材料提及的是中苏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0.如表为1950年至1953年广东粮食市场公、私经营占比表,据如表推断,广东在此期间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年份销售占市场总成交量收购占市场总成交量9个重点市场平均广州市9个重点市场平均广州市公营私营公营私营公营私营公营私营1950——3389%66.11%——8.15%91.85%195144.00%56.00%5345%46.55%15.30%84.70%21.28%78.72%195277.26%22.74%80.43%19.57%68.42%31.58%48.43%51.57%1953(统购前)89.19%10.81%90.72%9.28%78.57%21.43%66.11%33.89%A.顺利完成公私合营 B.粮食购销差额逐渐缩小C.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D.省内粮价地区差异扩大【答案】B【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1953年(中国)。据表格信息可知,1950-1953年,不论是销售还是收购,公营占比不断上升,私营占比不断下降,且到1953年,公营占比具有绝对优势,1953年数据信息还特别标注是在广东粮食统购之前。材料反映出到1953年,公营企业已掌握粮食市场的主导权,这为稳定粮价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私营企业丧失囤积居奇的可能,粮食购销差额会逐渐缩小,B项正确;1956年年底,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排除A项;由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广东省农业、工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广东经济结构是否趋于合理的结论,排除C项;由材料无法判断广东省内各地粮价的具体情况,而且,在国营企业的统一调控下,各地粮价差异较小,排除D项。故选B项。11.1978年春,邓小平评价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起草的《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说:“写得好,说明了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强调“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不能是按政治态度分配,也不能是按资格分配”。这一态度()A.为深化改革奠定理论基础B.强调“社资”之争是根本问题C.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D.支持纠正理论界“左”的错误【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春(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邓小平对于按劳分配的肯定以及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他反对按政治态度、资格分配,这是对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所起草的《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的肯定。过于强调政治态度,认为按劳分配是资本主义的观点等,是之前“左”倾错误的表现,研究室研究结论属于理论的探索,D项正确;邓小平的这一态度有利于纠正理论界的“左"的错误,没有体现为深化改革奠定理论基础,排除A项;材料重点是对按劳分配的性质和方式进行正确的界定,而非围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论,排除B项;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衰”这一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学者认为发达的商业是两河流域文明的立国之本,外族入侵是文明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有学者则认为两河流域文明的性质是农业文明,土地盐碱化造成的农业经济衰退是其衰亡的重要因素。这反映了()A.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B.人类文明的多元性C.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D.历史研究的时代性【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据材料可知,不同学者对两河流域文明兴衰有不同解释,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体现了历史解释的多样性,C项正确。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是指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或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主要指不同地区文明之间的差异,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历史研究的时代性,指历史研究受研究者所处时代的影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12-13世纪,英格兰出现了许多“被规划出来”的城镇。领主们先在自己的领地上设立市场,再招徕商人、移民,并授予他们“市民权”,这些新兴城镇则通过向领主缴纳租金以获取“自由市”身份。建造城镇成为领主们获取更多利益的重要途径。这些城镇()A.冲击了封建关系B.终结了领主对土地的占有C.成为领主的附庸D.缓和了国王与贵族的关系【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3世纪(英格兰)。根据材料可知,领主借助市场,使领地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对领地的使用方式已不同于传统的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其冲击了传统的封建关系,A项正确;建立城镇的土地只是租给市民,所有权仍归领主所有,排除B项;新兴城镇虽然位于领主的领地上,但获得了“自由市”的身份,并非领主的附庸,排除C项;新兴城镇与领主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它们往往支持国王,并没有缓和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4.16世纽的欧洲,教会禁止教士参加游戏,但一些学者却主张利用游戏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他们认可游戏具有放松身心和恢复精力的功能,同时也强调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回到“严肃”的事情上去,这反映了欧洲()A.教育摆脱了神学影响 B.政治革命的必然趋势C.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D.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欧洲)。材料关键信息为16世纪的学者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认为游戏具有放松身心、恢复精力等功能。这体现了学者对儿童的关注和重视,反映了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只给出了学者对游戏的看法,没有关于“教育摆脱了神学影响”的信息,从时间上来看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与政治革命相关的信息,排除B项;16-17世纪,近代科技兴起,但材料也没有与科技发展相关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其中的《帝国保险法典》专设“农村医疗保险”。根据这些保险法,参与保险的乡村居民在患病时可由保险基金指认的乡村医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这一做法()A.推动了国家的统一B.意在获取民众对集权统治的支持C.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集中起全国的力量进行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根据材料可知,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险法,缓和了社会矛盾,特别是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一定保障,有利于获取民众对德国政府的支持,B项正确;19世纪末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A项;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一定保障,但并不能快速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排除C项;“集中起全国的力量”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6.1958年,苏联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很快苏共又制定了一个七年经济发展计划(1959-1965年),其中电力、钢铁、石油、天然气、煤炭情况如下表所示。这说明苏联()苏联七年经济发展计划(1959—1965年)部分工业产品情况工业产品1958年1965年(计划产量)1965年(实际产量)电力(十亿千瓦时)233500—520507钢铁(百万吨)5586—9191石油(百万吨)113230—240243天然气(十亿立方米)30150129煤炭(百万吨)340
578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解决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C.农业发展薄弱情况毫无改善D.勃列日涅夫改革大大增强国力【答案】B【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1965年(苏联)。根据材料时间提示可知,七年经济发展计划基本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苏联模式,但并未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排除A项;这一时期,赫鲁晓夫对农业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材料虽然没有提供农业的数据,但并不代表农业丝毫没有发展,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在1964年才开始执政,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末至清中期的江南地区)如果一个农妇一年从事纺织360日,则其净收入为10.1石米,够2.8个人吃一年。因此,农妇如果从事棉纺织生产,不但可以养活自己,此外,再养活1—2人,也是做得到的。正是因为妇女的纺织劳动在农民的家庭经济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她们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随之也发生变化,已不再是男子的附庸,“妇女能撑半边天”的局面得以形成。——据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整理材料二对于提升妇女地位的实际努力,最早是戒缠足与兴女学。康有为于1883年在广东南海县,与人合办不裹足会,未能成功。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次年,他再和其弟康广仁合办不缠足会,此后由维新志士倡导的不缠足会,在各地纷纷成立。同时,他们还倡导兴女学。1897年,康广仁在上海倡办中国女学会,并且设立了一所女学堂。虽然百日维新失败,可是废缠足与兴女学已经成为一时风气。——据梁庚尧《中国社会史》整理材料三在中国现状之下……就是全国所有的妇女,都还拘囚在封建的礼教束缚之中……至于得不着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的权利,乃是全国各阶级妇女的普遍境遇……认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摘编自1922年7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1)根据材料一、简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妇女能撑半边天”局面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于提升妇女地位的实际努力”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分析“妇女解放”有何特点?【答案】(1)赋税制度的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女性从事纺织业有利于经济自立;女性从事纺织业的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任答两点即可)(2)有利于保障女性身体健康;提升女性文化水平;推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任答两点即可)(3)坚持的领导;关注全国所有的妇女;争取女性的真正(全面)解放;以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为前提。(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明末至清中期的江南地区)如果一个农妇一年从事纺织360日,则其净收入为10.1石米,够2.8个人吃一年”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赋税制度的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农妇如果从事棉纺织生产,不但可以养活自己”可得出女性从事纺织业有利于经济自立;根据材料“妇女的纺织劳动在农民的家庭经济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可得出女性从事纺织业的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小问2】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对于提升妇女地位的实际努力,最早是戒缠足与兴女学”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保障女性身体健康;根据材料“同时,他们还倡导兴女学。1897年,康广仁在上海倡办中国女学会,并且设立了一所女学堂”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升女性文化水平;根据材料“此后由维新志士倡导的不缠足会,在各地纷纷成立……虽然百日维新失败,可是废缠足与兴女学已经成为一时风气”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推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小问3】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在中国现状之下……就是全国所有的妇女”可得出关注全国所有的妇女;根据材料“至于得不着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的权利,乃是全国各阶级妇女的普遍境遇”可得出争取女性的真正(全面)解放;根据材料“认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可得出坚持的领导;以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为前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西洋史学主张把大西洋内部及其周边的岛屿、国家和区域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二战后,欧美史学家共同推动了大西洋史研究的兴起。大西洋共同体意识的兴起对于大西洋史研究的兴起也起到了助推作用。有学者提出“大西洋文明”“民主革命的时代”和“大西洋革命”等术语,他们都极力强调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共同价值观。——据魏涛《二战以来欧美学界大西洋史的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等整理材料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非洲史学家以及关注美洲与非洲之间历史联系的美洲史学家对以往大西洋史研究存在的“欧洲中心论”提出质疑,他们倡导“黑色大西洋”的概念。这些研究在强调大西洋世界形成过程对于非洲造成严重暴力与剥削的前提下,尤其关注非洲社会在跨大西洋联系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相关研究涉及非洲奴隶贸易与大西洋世界的形成、与非洲联系对美洲文明的影响、非洲裔美洲移民文化的起源、大西洋联系对于非洲社会的影响等重要论题。——摘编自李鹏涛《“黑色大西洋”:近年来国外学界有关非洲在大西洋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大西洋史研究兴起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学者提出“黑色大西洋”概念的意义。(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19-20世纪中期北大西洋国际格局的演变情况。【答案】(1)二战期间,美国与西欧国家结盟,共同打败法西斯势力;美苏冷战使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马歇尔计划和北约密切了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美国与西欧各国拥有共同的文化;欧美史学家们的推动。(任答两点即可)(2)有利于更广泛、深入地研究非洲文明对世界贡献;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发展;增强非洲人民的文化自信;纠正大西洋史研究中“欧洲中心论”的弊端。(任答两点即可)(3)19世纪至一战前:英国是世界霸主,在北大西洋国际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一战至二战期间: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的影响力衰落,美国的影响力上升。二战后初期:美国在北大西洋国际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美国与西欧国家结盟,共同打败法西斯势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使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结合所学可得出马歇尔计划和北约密切了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根据材料“他们都极力强调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共同价值观”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美国与西欧各国拥有共同的文化;根据材料“欧美史学家共同推动了大西洋史研究的兴起”可得出欧美史学家们的推动。【小问2】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意义:根据材料“尤其关注非洲社会在跨大西洋联系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更广泛、深入地研究非洲文明对世界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发展;根据材料“相关研究涉及非洲奴隶贸易与大西洋世界的形成、与非洲联系对美洲文明的影响、非洲裔美洲移民文化的起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增强非洲人民的文化自信;根据材料“对以往大西洋史研究存在的‘欧洲中心论’提出质疑”可得出纠正大西洋史研究中“欧洲中心论”的弊端。【小问3】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19—20世纪中期的北大西洋地区。情况:综合两则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20世纪中期北大西洋国际格局的演变情况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至一战前: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进一步开展,英国是世界霸主,在北大西洋国际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一战至二战期间:这一时期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的影响力衰落,美国的影响力上升。第三阶段是二战后初期:这一时期美国在北大西洋国际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初级小学公民训练第八阶段训练概要表单元训练条目训练教材德目进取的精神与精细的态度我看见新事物要常常留心研究发明的动机进取我不信鬼神破除迷信(歌曲)精细自制的习惯我不私用公共或别人的物件两则自制的故事知耻我不向人家借钱怎样都不向人家借钱自制节俭和爱用我不浪费金钱怎样用钱节俭国货我爱用本国货为什么要用本国货爱国避灾和救险我看见同学有危险的举动立刻劝止他盲人与蛇(故事)互助别人有危险的时候我立刻去救护他涸辙中的小鱼勇敢对人的态度人家有事问我我要恳切地回答他视察先生诚恳对人要和颜悦色刘宽的故事谦和爱人和爱生物我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叫别人去做终身可以行得的一句话公正我竭力做有益于公众的事情奈丁格尔(一)重公益——摘录自世界书局《模范公民》(第八册)1933年版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公民训练”的内容。(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内容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933年初级小学的“公民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公民。“知耻”“自制”“谦和”等道德品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级小学的“公民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培养现代公民、推动国家进步的目的。20世纪30年代,我国仍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政治、经济侵略严重阻碍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初级小学的“公民训练”通过提倡学生使用国货,培养学生爱国爱群的道德品质,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初级小学教学中,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当时国家发展形势,对学生进行公民训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之下,难以真正达到效果。【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中“自制的习惯——我不私用公共或别人的物件——知耻;我不向人家借钱——怎样都不向人家借钱——自制”“对人要和颜悦色——刘宽的故事——谦和”“国货——我爱用本国货——为什么要用本国货——爱国”等公民训练方面的内容可以拟定论题为1933年初级小学的“公民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公民。根据所学可知,“知耻”“自制”“谦和”等道德品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后,人们缺乏对世界形势与进步思想的有效了解,导致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在此背景下,对初级小学进行“我不私用公共或别人的物件、我不向人家借钱、对人要和颜悦色”等知耻、自制、谦和德目的“公民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培养现代公民、推动国家进步的目的。20世纪30年代,我国仍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政治、经济侵略严重阻碍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初级小学进行“我爱用本国货”的“公民训练”,提倡学生使用国货,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道德品质,从而可以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创造条件。最后进行总结,在初级小学教学中,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当时国家发展形势,对学生进行公民训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之下,难以真正达到效果。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史学家在记录历史时总要努力确定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通过确定日期,历史学家可以找出事件发展的顺序,然后就可以确定某些时段事态的演变模式。西方世界(欧洲和西半球)最通用的计时方法是以设想中的耶稣诞生年为基础的(是年为公元元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农、林、牧、渔服务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商用航电芯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厂区规划
- 氯哌拉米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甲醇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 中国日化用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精密合金冷轧钢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浸渍、涂布或包覆处理纺织物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7年中国研磨材料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中国乳房摄影术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木作包工合同范本
- 常见症状-黄疸课件
- 节后复工安全培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 五子棋基础入门课件
-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
- 涉密人员专题培训课件
- 浙江游戏产业园可行性方案
- 提升办公室工作效能的经验交流发言模板
- 胃癌影像诊断课件
- 建筑工程劳务作业服务方案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
-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