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诊断历史试题_第1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诊断历史试题_第2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诊断历史试题_第3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诊断历史试题_第4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诊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诊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发现一座遗址。该遗址的居住区分为两片区域,每一区域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墓葬区出土了石铲、石碾、陶罐、陶盆等生产生活用具,各墓的随葬品在数量及质量上相似。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过着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B.继承发展了大汶口文化C.初步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D.即将进入父系氏族社会2.西汉前期,楚元王刘交“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荀子弟子)”;河间王刘德“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上述历史现象()A.反映了与民休息理念的践行 B.成为推恩令推行的根本依据C.适应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变 D.展现了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3.从唐朝中期开始,河朔诸镇长期坚持“礼藩邻,奉朝廷,则家业不坠”的信条。这说明()A.藩镇割据有其长期存在的理由 B.宗法观念利于维系王朝统治C.两税法实施扭转地方分裂趋势 D.分封制度在唐代发生了变异4.北宋初年,宋太祖将全国划分为京东路、京西路等15路。仁宗时期,将京东路和京西路的部分地区独立出来设置为京畿路,同时将河北路分为4路。到了北宋末期,全国被划分为24路。北宋“路”数量的增加()A.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 B.与统治疆域的持续扩大有关C.是践行重文轻武政策的产物 D.是稳定地方秩序的重要举措5.下表为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各府市镇个数情况。据此可知,明清时期太湖地区()

明清苏州府91121松江府62100常州府5767杭州府4386嘉兴府4149湖州府2256合计316479A.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 B.长途大额贸易繁荣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督抚在战时获得的任免和保荐地方各级官员的权力得到保留和扩大。如一系列的洋务事业,都是由相关的督抚选择或推荐比较合适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创办和发展起来的。据此可知()A.汉族官员力量开始崛起 B.地方分裂割据即将出现C.官督商办企业大量出现 D.晚清中央集权持续衰落7.以下内容出自1920年7月孙中山撰写完成的《实业计划》。这表明()建设中央、东南、东北、高原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创立机车、客货车制造厂。发展满足个人及家族生活所必需和生活安适所由得的粮食、衣服、居室、汽车及各种运输工具制造、印刷等工业。发展采矿工业,包括铁矿、煤矿、油矿、铜矿、特种矿之采取;矿业机器之制造;冶矿机厂之设立。A.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深远 B.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结束 D.国家分裂动荡阻碍经济发展8.1943年1月25日,福建南平举行全县各中学兵役讲演竞赛,讲题为《学生服兵役的理论与实际》《女子服兵役的理论与实际》《党员、公务员、士绅子弟服兵役的理论》。据此可知,这一讲演竞赛()A.完善了公务员选拔制度 B.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C.创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9.20世纪50年代,我国主要以苏联和东欧为科技合作主体,同时也同亚非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60年代,我国开始同西欧、日本进行民间科技交流;70年代,我国开始与美国互派科技代表团,并最终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官方科技合作。这一过程()A.说明我国外部环境得到持续改善B.始终在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工作重心C.与我国对外关系的变化基本一致D.是新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体现10.下图为1980—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阶段我国()A.出口工业品的规模日益扩大 B.国家经济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向完善 D.对外开放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11.《雅典政制》是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其撰写于公元前328年至325年之间。书中曾对当时的公民参政现象,提出了“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以起立发言,哪怕此人再声名狼藉,他都能为自己以及臭味相投之徒谋得好处”的观点。据此可知,作者在此()A.强调人人平等 B.反对精英政治 C.反思直接民主 D.抨击城邦体制12.5—11世纪,西欧商人通常通过长途贩运来供应封建庄园相对缺乏的盐、铁、香料、丝绸等物质资源。12—13世纪,西欧各地已陆续出现了很多定期举行的集市,商人在集市上就可以进行大宗商品的批发贸易。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源于()A.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B.新兴民族国家的壮大C.世界商业革命的冲击 D.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13.19世纪中叶,亚历山大大帝在普鲁士王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获得同样评价的还有征服希腊各国的腓力二世以及罗马人凯撒。这一历史现象()A.反映了渴望统一的社会思潮 B.表明德国已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C.彰显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D.折射近代多元文化在德国的交融14.巴黎公社成立后,实行普选制、监督制和撤换制,规定各级干部必须对选民负责,定期向人民汇报工作,并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定期改选,对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上述举措()A.巩固了工农联盟政权 B.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C.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 D.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15.针对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效果问题,有学者指出:若没有德国供应的煤,法国建造新的大型炼钢厂的计划就毫无用处;如果英国花费前所未有的巨款只是为了维持它在德国西北部的占领区里孤立无援的德国民众,那么英国的经济也就永远不可能恢复。据此可知,该学者()A.看到了德国复苏的重要性 B.反对欧洲接受马歇尔计划C.抨击了对德国的占领政策 D.主张德国领导欧洲一体化16.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将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重化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70年代,又将汽车和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而在国内重点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述现象的出现源于()A.南北对话的推动 B.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断加强C.科学技术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宋代统治者为鼓励读书人参加科考,取消了家庭出身和门第限制,真正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宋代开科期间年平均录取进士115人,达到唐代年平均录取人数26人的四倍之多,各科总录取人数更是达到唐代时期的十倍。宋代科举制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为防范作弊,还实行了糊名、誊录以及锁院等制度。——摘编自罗佳怡《浅谈宋朝科举考试制度》等材料二明代,科考规模在四五千人至数万人之间,但平均录取率在10%上下。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众多儒生弃举从医的现象。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下,李时珍、龚廷贤等儒生在科举无望后,希望通过业医治病救人来实现自己济世的志向。明初,有的儒生受靖难之变牵连而选择从医;明末,有的儒生由于明帝国的崩溃及清军入关而放弃举业,“遂究习岐黄家言”。——摘编自张献忠等《明代儒生弃举从医现象略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儒生弃举从医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近代中国物理教科书来自早期的传教士译书,不同的传教士选择教科书原本的标准不一样,使用的翻译术语也各不相同,且大多只介绍物理学的某个分支学科。20世纪初,我国独立编写的物理教科书已达22种,且其名称、体例和术语的使用都已有官方指导。更难得的是,其内容已基本涵盖了近代物理学的全部知识。——摘编自刘志学《晚清中学物理教科书科学启蒙特点研究(1840—1911)》材料二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根据“各科教材必须保持完整的科学性和贯彻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研究中国、参考苏联,以苏联的中学教科书为蓝本,编写完全适合于中国需要的新教科书”的方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陈同新、许南明等编著的初级中学《物理学》课本,寿望斗编著的《高中新物理学》。——摘编自赵长林等《新中国物理教科书60年之演进》(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发展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51年教科书编写方针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并分析这两本物理教科书的历史作用。(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世纪末,美国海军主义兴起。受英国“谁控制海洋,谁就……从而掌控了全部世界”观点的影响,美国海军主义者认为“对海洋的控制……为决定伟大的战争和国家的命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口号;针对当时美国海军实力在全球仅排名第12位的情况,他们提出美国海军可以通过技术突破快速缩小与欧洲列强海军的差距;他们还认为,通过向海外倾销商品,可以有效解决美国国内的生产过剩问题。——摘编自李赛林《19世纪末美国海军主义与美国霸权崛起》材料二进入20世纪,德国先后于1900年、1906年、1908年、1912年四次调整海军扩军计划,目的就是要直接威胁英国本土,迫使英国让步。海洋霸权是大英帝国国运所在,为保持英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英国一直推行“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实力要大于处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两大海军强国的实力之和。对此,英国毫不犹豫地也开展了自己的扩军计划。——摘编自苏肄海《战争的逻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美国海军主义的内涵及兴起原因。(6分)(2)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分析“海洋霸权是大英帝国国运所在”的依据。(4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德开展海军扩军计划的影响。(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石,对于历史进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传统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往往成为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基础,对社会结构和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这对中国社会中的家族亲情观念以及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传统将人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念扎根于经济体系内,不断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往往与历史传统紧密相关。如西方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就受到过去几个世纪中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选取中外一个历史事件或现象,展开论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观点正确,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ADCDABCD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AAD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答案】(1)特点:减少投考限制;扩大录取人数;规范考试管理(或更加公平公正)。(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影响:推动门第观念淡化(或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或选拔优秀人才,或加强中央集权);加剧冗官局面(或导致官员队伍膨胀);提高社会文化素养;影响后世。(4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2)原因:科举竞争激烈;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疫病多发的时代背景;政局变动的影响。(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18.【答案】(1)特点:从翻译到编写;从无序到规范;内容逐步完整。(6分,每点2分,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2)精神:爱国;以俄为师(或学习苏联,或一边倒);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或建设)道路等。(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作用:推动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展;为工业化建设培养了技术工人及人才;为之后物理教科书编写提供了借鉴等。(2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19.【答案】(1)内涵:谋求制海权;打造进攻型海军;重视军事技术创新;进行对外扩张。(3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原因:英国海权思想的影响;美国海军力量的弱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危机的影响;有识之士的推动。(3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2)依据:海洋霸权为英国的崛起以及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海洋霸权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条件;海洋霸权为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或日不落帝国)提供了保障。(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3)影响:刺激了军备竞赛(或加剧了英德冲突);加剧了欧洲紧张局势(或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20.【答案】示例一论题:不同的历史传统造就不同的政治文化。(2分)论述:重视中央集权是中国历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中央集权。秦朝统一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汉的郡县制到元朝的行省制度,无不是这种历史传统的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