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学纲要
[键入文字]
何谓医学影像学
借助于特殊设备或仪器对人体进行检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结
构的特殊图像并以图像为依据对人体进行研究、分析和诊断的一门综合科
学。?医学影像学所包括的范围
x线诊断学(传统模拟、数字化)USG、CT、MRI、DSA、ECT、核
医学、热像图、PET???
总论
目的要求
了解X线的特性
了解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掌握常用X线检查方法及价值
了解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一、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
(一)X线的发现:1895.11.8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英国
(二)X线的产生:高速运行的电子被物质阻挡即可产生X线。
条件:自由电子群以高速度运行(有方向性)靶物(阳极靶面)
(三)X线机的构造
X线管:高真空二极管(核心部分)
变压器系统:高压变压器,低压变压器
操作台及其他辅助配件
(四)X线的特性
1、一般物理特性:
?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肉眼不可见
?x线束循直线行走
?从一点出发越远越分散
2、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1、穿透性(穿透作用):X线成像的基础。
X线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反之已然。
2、荧光效应(荧光作用):透视检查的基础。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可见光。
3、摄影效应(感光作用):X线摄影的基础。
X线胶片(涂有溟化银的塑料膜)一X线照射(潜影)一显、定影
(感光区银离子还原为银沉淀于塑料膜上局部呈黑色,未感光区银离子脱
落局部呈透亮的白
色)一图像
4、电离效应(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和防护的基础
1
[键入文字]二、X线成像基本原理和影像特点
(一)成像基本原理:
1、基于X线的特性(与成像相关的特性);
2、被穿透(被检查)物质内部结构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穿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量(潜在影像:模拟或数字化)须经荧光屏
或胶片(普通或激光)冲洗(或干式)显像处理后才能显示图象;
具有穿透能力的X线穿过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的物质后,剩余X线
经荧光屏或胶片冲洗显像处理后,显示出明暗不一、黑白不等的影像;条
件:1、所应用的X线必须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2、被穿透物质内部结构必须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穿过物质后剩余X线在荧光屏或胶片上的潜在影像必须经过显像
处理才能显像;
(二)与影像相关的密度概念
?物质的密度(该物质各元素量的总合);
?物质的密度与X线穿透力(反比关系);
?影像的眼观与影像密度:胶片黑(低密度)白(高密度)与荧屏的
明(低密度)暗(高密度);
?物质密度与影像密度的人为概念关系(一致和统一);
?物质密度相同,厚度对影像密度的影响(厚度与密度呈正比关系);
(三)影像的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
?人体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图象称自然对比。如:骨骼、软组织和液
体、脂肪、气体等。
?对缺乏自然对比而用人工方法引入物质后,所产生的对比图象称做
人工对比。如:各种造影
(四)X线影像的特点
?是重叠在一起的复合图象;
?因几何关系图象有放大;
?因投照方向不同或X线中心线不同,可使器官影像发生扭曲、变形
和失真;
三、X线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透视,X线摄影
(二)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感性趣层面的图象;
?软线摄影:用于软组织、乳腺摄影;
?放大摄影:感性趣区的图象放大;
?荧光摄影:将荧光屏图象摄于普通胶卷上;
?计波摄影:用特殊设备将心脏、大血管搏动以波的形式在胶片上
显示;
(三)造影检查
?定义:应用人工对比的方法所进行的检查称作造影检查。
2
[键入文字]1、造影剂:用于人工对比的物质称造影剂:
高密度造影剂:钢剂碘剂
低密度造影剂:空气02C02
2、造影方法:
直接引入:
?1、口服法:食管造影、胃肠领餐
?2、灌注法:钢剂灌肠、支气管造影、逆行胆道逆行肾盂造影、逆
行膀胱造影、尿道造影;间接引入:主要为分泌、排泄性:静脉或口
服法胆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3、造影前准备及造影反应处理
?造影前准备:
1、碘过敏试验(口服、静脉)
2、肠道清洁准备(饮食控制加缓泻法、灌肠法)
3、重视术前谈话与必要的文字协议;
?造影反应处理:
1、医患双方均需沉着应对,置病人以正确体位;
2、根据程度治疗原则:镇静、抗过敏、抗休克、人工呼吸、心脏复
苏等;
3、就近住院观察治疗;
四、诊断原则与步骤
(一)诊断原则:
客观、仔细地分析X线征象;准确、恰当地解析影像病理变化;
结合临床并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后确立诊断。
(二)如何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
增强信心!渺视困难;认识正常、识别异常;
结合临床、解释征象;确立诊断、重视随访;
(三)X线片审阅步骤及征象观察、分析原则
?评价照片技术条件的合格性和准确性;
?审阅、观察必须遵规、循序;
?观察病变注意病灶的下述相关因素:
1、部位2、数目3、大小4、形状和边缘
5、密度6、分布范围7、临近脏器的变化8、器官功能的变化
复习:
?影像学概论
?*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成像原理与图象特点
3
[键入文字]?X线检查方法
?X线诊断原则与步骤
?x线片及其征象观察、分析原则与步骤
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综合利用及合理选择常用影像学检查价值的简要
回顾
X线诊断学应用价值
1、能诊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骨关节系统
绝大部或生殖系统部分器质性病变;
2、对空腔脏器的造影诊断有独到之处;对实质脏器或较厚部位以及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检查价有限;
3、乳腺疾病X线检查诊断价值日益得到公认和发展;
超声诊断学
1、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尤其心脏大血管、肝、胆、脾、胰、肾、
子宫、膀胱等。彩超在心脏疾病检查诊断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可直接提供
定性和定量诊断,被称为“非创伤性心血管造影”。
2、对胃肠道空腔脏器、含气的肺及骨骼等价值有限,此外,一般仅
二维切面图,切面范围和深度有限,过度肥胖也显像效果较差。
核医学诊断
核医学检查的适应范围
用于大部分器官、组织代谢、脏器或腺体分泌功能测定、矿物质含量
测定等,特别是PET,是目前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
的重要技术之一。计算机体层成(CT)
CT检查的适应范围
平扫和增强检查,适于观察体部各系统器官常见病变,尤其是实质性
脏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全身骨关节病变;软组织病变等。
对腹部空腔脏器(胃肠道)的检查是其弱项;同时,以横断面图像为
基础建立空间立体感觉,尚不适于所有医师;
核磁共振成像MRI
功能及适应范围
平扫、增强、水成像、脂肪或水抑制、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弥散或灌注成像等。可检查诊断实质脏器的常见病,
尤其中枢神经系统成像优于任何影象方法;各种组织均可成像,CT不能显
示的组织MR可清晰显示,多相位成像是其优势之一;对肺部及胃肠检查
诊断尚在摸索之中;数字减影成像及介入技术
主要用于血管造影诊断、定位穿刺获取病理或生化标本及各种血管或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
由于数字化处理减影成像,使感兴趣图象显示清晰,在心血管疾病检
查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某些心脏疾病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定性定量
价值(“金指标”);影像学技术、设备的综合利用和合理选择
一般选择原则
1、神经系统,如:对头颅、脊柱骨质疾病X线平片检查诊断即可解决
问题;
2、而颅内、椎管内脑脊髓实质疾病,如肿瘤、损伤、脑血管意外等
则CT和MR为好;
3、心脏大血管疾病,普通X线和超声多可做出诊断;若观察心脏大
血管疾病细节,则需X线心血管造影(DSA)检查;MRI亦有向此发展趋
势;
4、肺与纵隔疾病,X线检查相对便宜而直观,若详细观察纵隔内病变
则CT、MR为好;
5、腹内与盆腔实质性脏器,X线检查价值有限,而超声、CT、MR则
具很高价值;
6、孕期胎儿检查,超声检查诊断相对安全可靠,确实必要时可选X线
检查;
7、胃肠道检查,领剂造影是可靠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而CT、MR及超
声责属弱项,目前尚处于研讨阶段;
8、空腔脏器疾患X线造影多能满足诊断,而实质性脏器则是X线检
查的薄弱环节,应该选择USG、CT和MR;
4
[键入文字]9、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疾病,X线造影、超声具有特长,
MRI水成像技术也具优势,应当选择应用。
10、骨、关节多数疾病X线可以解决诊断问题;若观察软骨(如半月板
椎间盘)或成骨骨质病变详情则选CT、MR检查;
11、了解分泌功能、早期功能性疾病、脏器、正常组织或病理组织
代谢情况则核医学(ECT、PET)占优势;
与关节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线;CT;MRI;US及ECT等,各种
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第一部分检查技术
X线检查
一特点和意义
1:骨与关节系统最适宜做X线检查;
2:X线检查可以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也可以定性;有时初次检查
不能定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复查作出诊断;
3:初次检查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早期病变存在;
4:影像特点需结合临床表现才可以诊断;
二检查方法
1:X线平片:最常用首选检查方法。
摄片要求:一般要拍正侧位;片内包括软组织;四肢长骨带关节;脊
椎要有移行段,必要加拍对侧。
2: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血管疾病和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CT检查
一CT检查的优点和适应症:
1:优点:横断解剖关系,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
2:X线检查有疑难时可考虑CT进一步检查;
3:对软组织病变和骨关节解剖复杂部位如骨盆脊椎,也可首选CT检
查;
二检查方法:
1平扫:两侧同时扫描,层厚5-10,两窗观察:骨窗(L400,W1500),
软组织窗(L60,W300).
2增强扫描: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MRI检查
一MRI检查的优点和适应症
1:提供三围良好的解剖背景,通过信号可以了解组织成分,提高病
变定性诊断率,是X线和CT检查方法的补充。
2:软组织病变;
3:关节软骨病变;
4:韧带病变;
5:骨与关节病变;
二检查方法:
1:平扫:SE或TSE序列T1WI和T2WI是常规扫描序列,有时也加做
脂肪抑制T1WI和T2WI序列,可以做三个方位的成像图。
2:增强检查:了解病变的血液供应,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5
[键入文字]第二部分骨关节正常X线表现
一骨结构与骨发育
1.骨结构
(1)软骨
1)构成: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
2)X线表现:不显影即呈透明状。
(2)骨
1)构成:矿物盐、骨细胞、骨基质和纤维。
2)X线表现
密质骨:呈均质高密度,位于长骨皮质和,骨内外板。
松质骨:骨小梁相互交叉排列呈网状,位于长骨骨端及不规则骨内。
2骨发育:膜化骨与软骨内化骨。
膜化骨:间充质细胞-纤维母细胞-形成结缔组织膜-骨化中心-完成骨的
发育.见于颅盖骨及面骨.
软骨内化骨:间充质细胞-软骨-软骨雏形(软骨原基卜原始骨化中心-继
发骨化中心-完成骨的发育.见于躯干及四肢骨和颅底骨与筛骨.
锁骨及下颌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3.影响骨发育的因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矿物质的沉积。
骨骼在发育生长过程中,通过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活动而改建塑型,通过成
骨细胞的活动形成骨组织.骨骼的发育及发展是通过成骨与破骨的形式进
行的.
(二)长骨
1.小儿骨骼X线特点:
骨干干甑端骨髓雕板(箭线)
2.骨龄及骨龄测量: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和箭线消失时的年龄为骨龄,
骨龄判断可估计骨发育情况。临床应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法医学的
应用.应注意种族地区及性别的差异.
3.成年骨骼X线特点:
防线消失,由骨端与骨干组成。
(三)四肢关节X线表现
成人关节:骨端'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间隙呈半透明间隙.X线上的关
节间隙=关节软骨+关节腔+滑液.
小儿关节:较宽,随年龄增长其关节间隙逐渐变窄,待骨骼发育完成,则
成为成人的宽度.
(四)脊柱正常X线表现
1.颈椎X线表现
正位:序列/钩锥关节/寰齿关系/椎体/椎间隙/附件
侧位:曲度/椎体/椎间隙上下关节突关节/附件
斜位:椎间孔
功能位:观察椎体前后移位情况.
2.胸椎X线表现
正位:序列/椎体/椎间隙/附件
侧位:曲度/椎体/椎间隙/附件/椎间孔
3.腰椎X线表现
6
[键入文字]正位:序列/椎体/椎间隙/附件/上下关节突关节
侧位:曲度/椎体/椎间隙/附件/椎间孔/上下关节突关节
斜位:椎板的峡部
(五)扁骨正常X线表现
(六)周围软组织的X线表现
(七)常见解剖变异
1.四肢:
副骨:多个骨化中心未融合形成.
子骨:发生于肌腱及韧带内的小骨
2.脊椎:
X线表现多种多样,但不同疾病的病理改反映在X线图象上,可概括
为一些基本的表现,认识这些基本的X线表现,对推测其病理学基础是非
常重要的。
一:骨骼基本病变骨质疏松
定义:单位体积内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
分都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减少,病理性骨
折。
常见病:广泛骨质疏松:见于老年、绝经期后的妇女、营养不良、代
谢或内分障碍。
骨质软化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无机成分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骨小梁边缘模糊,假骨折线,骨骼
变形。
常见病:骨质软化系全身性骨病,发生于生长期为佝偻病,成年为骨
质软化症。
骨质破坏
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致正常骨组织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或骨质缺损。
常见病: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
X线表现: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常见病:局限性见慢性炎症、外伤和有些骨肿瘤;普遍性见于有些代
谢和内分泌疾病,如氟中毒。
骨膜增生(骨膜反应)
定义: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X线表现:早期为与骨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见1-2毫
米的透亮间隙。
7
[键入文字]分类:平行形骨膜反应、层状骨膜反应、花边状骨膜反
应、不规则骨膜反应、放射状骨膜反应及三角形骨膜反应。常见病:
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等骨内软骨内钙化
X线表现:颗粒状或小环状无结构致密影,分布较局限。
常见病:软骨类肿瘤、骨梗塞及关节软骨和椎间盘退变。
骨质坏死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常见病:慢性骨髓炎、骨缺血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矿物质沉积
定义:氟、铅、磷等进入体内,沉积于骨内。
X线表现:氟骨症者骨密度增高,骨小梁模糊、紊乱。
常见病:如氟中毒。
骨骼变形
定义:骨骼大小与形状的改变。常见病:骨肿瘤、发育畸形、脑垂体
功能亢进及骨软化症和成骨不全等。
周围软组织病变肿胀、肿块、肌肉萎缩、钙化、积气和骨化等。
二、关节基本病变
关节肿胀
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炎症所致。
X线表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大量关节积液时关节间
隙增宽。
见于关节积液及其关节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炎症所致。
关节破坏
关节软骨及其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
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骨破坏和缺损。
常见病: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类风湿等。
关节退行性变
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节
面边缘骨赘形成。
关节强直
关节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或纤维组织相连,关节功能丧失所致
(1)骨性关节强直: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
(2)纤维性关节强直:关节间隙狭窄,无骨小梁贯穿。需结合临床、
不能单靠X线诊断
关节脱位
8
[键入文字]化脓性骨髓炎
病因及感染途径
常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细菌可经(1)血行感染;(2)
附近软组织或关节直接延伸;(3)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进入。以血行感染
最多见,好发于儿童及少年,男性多见,以胫骨、股骨、肱骨及槎骨为好
发部位。
病理改变
血行感染时,细菌经滋养动脉进入干断端的松质骨部分,形成局部脓
肿,脓肿可局限形成局限性脓肿,但往往蔓延扩展,可向髓腔内直接蔓延,
也可突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
X线表现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周内:仅有软组织改变即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
界模糊;皮下脂肪层出现致密的条纹影。
2周后:干髓端虫蚀样骨质破坏,可扩展至骨干,也可有死骨;骨膜
增生;软组织肿胀。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骨质破坏周围增生明显,可见骨干增粗、轮廓不整、层状或花边状骨
膜增生。
化脓性关节炎
X线表现
1.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骨骨质疏松,可有关节半脱位
或脱位。
2.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骨面骨质破坏且以持重面明显。
3.病变区骨质增生硬化,可有骨性强直。
骨关节结核
病因及感染途径:
以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为主的慢性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系继发性
结核病,原发病在肺部,结核菌经血行到骨或关节,停留在血管丰富的骨
松质内,如椎体、箭、干箭端、关节滑膜而发病。
1骨结核
(1)髓、干断端结核
X线表现:局限性圆形骨质破坏,边缘较清楚,可跨雕•线,其内可有
“泥沙”样死骨,无明显骨质增生和骨膜反应。
(2)短骨骨干结核
X线表线
囊状骨质破坏,呈膨胀性,骨皮质变薄;多见层状骨膜反应,致骨皮
质增厚。指、掌、跖、趾骨多见。
2关节结核
X线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且在
非持重面明显。
3脊椎结核
X线表现
椎体骨质破坏、变扁,椎间隙狭窄、消失,椎旁软组织肿胀,脊柱畸
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表现
关节肿胀;
9
[键入文字]关节间隙早期宽后期窄;
关节边缘骨质破坏;
骨性关节面下囊变;
临近骨骼骨质疏松及骨膜增生;晚期肌肉萎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以至于强直。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X线表现:典的变化在长骨的干册端,较早的变化在箭板,临时钙化
带变的不规则、模糊、变薄,以至于消逝。干断端呈凹陷状及毛刷状改变,
肋骨前端由于软骨增生膨大而形成串珠肋,承重骨发生弯曲变形,形成0
形腿及X腿。可见青枝骨折及假骨折。
骨肉瘤
临床表现
骨肉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0%左右,
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40%左右,男多于女,男女之比2:1,好发年龄
10-30岁,四肢长骨为好发部位,股骨、胫骨发病占74%左右,病程
经过平均3-4月,早期无症状或间歇隐疼,逐渐加重疼痛、肿胀及功能障
碍,晚期恶病质,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病理改变
起源于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肿瘤骨为特征。
X线表现
成骨型骨肉瘤
以瘤骨形成为特点,瘤骨有三种类型:象牙样瘤骨,棉絮样瘤骨,针
状瘤骨。早期骨皮质完整,以后也可破坏,骨膜增生明显,软组织肿块内
有肿瘤骨形成。
溶骨型骨肉瘤
以骨质破坏为主,呈溶骨性或斑片状骨质破坏多见,骨膜反应多见,
常见放射状和三角形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内无新骨形成,可见病理骨折。
混合型骨肉瘤兼有以上两种改变。
骨巨细胞瘤
临床表现
骨巨细胞瘤为常见骨肿瘤,男多于女,年龄20-40岁发病最多,发病
部位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梳骨下端最多。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
肿胀。病理改变
肿瘤组织由软而脆的肉芽组织构成,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为三级,1
级为良性骨巨细胞瘤,2级为交界性骨巨细胞瘤,3级为恶性骨巨细胞瘤。
良性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
长骨骨端偏心性生长的溶骨性多房样骨质破坏,呈皂泡样改变,肿瘤
可突破骨皮质,形成单层或多层骨壳,软组织肿胀。
转移瘤
一般情况任何恶性肿瘤,不论癌或肉瘤均可转移到骨内,以癌多见,
发病率27.2%,仅次于肺及肝转移。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40-60岁年龄
阶段,发病部位以股骨、脊柱、肋骨、肱骨和盆腔多见。
X线表现
1.成骨型:大多数来至前列腺癌,少数为乳腺癌、膀胱癌、鼻咽癌
及肺癌。一般多为多发病灶,多骨或单骨侵犯。表现为在骨外形没有改变
的背景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边缘不整,有时呈棉絮状,骨小梁增
粗,小梁间隙变窄。
2.溶骨型:最常见,常为多发,单发少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
缘不规则,有时表现为虫蚀样骨质破坏或筛孔样骨质破坏,骨皮质也可破
坏。
3.混合型:兼有以上两种改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10
[键入文字]临床表现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为常见骨病,男女发病无差异,平均年龄20岁,
全身骨骼均可发病,以股骨、胫骨、颌骨为好发位。临床表现为肢体弯曲
畸形,跛行及间隙性疼痛。
病理改变
是一种以骨纤维异常增殖变性为特征,原始间叶发育异常,骨内纤维
组织异常增生所致。
X线表现
骨皮质变薄,透亮区内有条纹状骨纹及斑点样阴影,可有磨玻璃状、
丝瓜瓢及虫蚀样改变,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胸部透视(chestfluoroscopy)
胸部摄影(chestradiography)
?后前位侧位前后位(卧位)
?前弓位侧卧水平方向后前位
检查方法
体层摄影(tomography)
支气管造影(bronchography)
第二节正常影像解剖
正常X线表现
胸廓(chestcast)
软组织影
胸锁乳突肌
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女性乳房及乳头
第一、二肋骨伴随影
骨骼
肋骨(rib)
肋骨形态
肋软骨钙化
肋骨先天性变异
肋骨和肋间隙是肺部病变定位的标志之一
肩胛骨(scapula)
锁骨(clavile)
胸骨和胸椎(sternumandthoracicspine)
气管、支气管
气管:颈6、7至胸5、6
11
[键入文字]支气管
形态:树枝状分布与走行,粘膜面光滑
命名:与肺叶、肺段相同
肺
肺野
肺野的划分:
内、中、外三带
上、中、下三野
肺野也是病变定位的标志
肺叶
肺段
是病变解剖定位标志
肺纹理
组成: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等
形态:树枝状分布
肺门
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结的总和投影
位置:中野内带2-4肋间
形态:
?右肺门角
?左肺动脉弓
?侧位肺门双侧重叠呈“逗号”状
胸膜(pleura)
侧胸壁胸膜反褶
肺尖胸膜反褶
叶间胸膜反褶
纵隔(mediastinum)
纵隔位置
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两肺之间
上部为胸廓入口,下缘为膈肌
纵隔内容
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主支气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脂
肪等纵隔九分区
前、中、后、上、中、下
前中纵隔以气管、升主动脉、心脏前缘为界
中后纵隔以食管前缘为界
胸骨柄、体交界处与第四胸椎下缘连线
12
[键入文字]肺门下缘水平线(第八胸椎下缘)
纵隔分区与病变定位
前纵隔:胸内甲状腺、胸腺
中纵隔:气管、支气管、升主动脉、心脏与心包
后纵隔:食管、神经组织
膈肌diaphragm)
膈肌形态学特点
膈肌变异:波浪膈与局限性膈膨升
支气管阻塞原因
腔内阻塞:肿瘤、结核、血块、分泌物、水肿、痉挛收缩、先天性狭
窄腔外压迫:肿块、增大淋巴结
阻塞的程度与后果
不完全性阻塞: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emphysema)
完全性阻塞: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atelectasis)
阻塞性肺气肿
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定义:两肺广泛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泡过度充气,并肺泡壁破坏
机制:终末细支气管炎症、狭窄,形成活瓣性呼气性梗阻及抗胰蛋白
酶缺乏X线表现
两侧肺野透光度增强,可见肺大泡
肺纹理稀疏、变细、变直
胸廓桶状,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肋骨平举
膈肌位置低
心脏呈垂位,中心肺动脉增粗,外围肺血管纹理变细
局限性肺气肿
定义:局部支气管阻塞导致所支配范围的肺泡过渡充气。
X线表现:局部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稀疏,周围结构受压移位。阻
塞性肺不张
肺不张:多种原因所致的肺内气体减少和体积缩小的改变
13
[键入文字]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完全阻塞,阻塞远端气体吸收,
肺体积缩小。
X线表现:体积缩小,密度增高,邻近结构向心移位,周围肺代偿
一侧性肺不张
X线表现
患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
纵隔向患侧移位
患侧肋间隙变窄
健侧肺代偿性肺气肿
肺叶阻塞性肺不张
X线表现
肺叶体积缩小
密度增高
纵隔及肺门不同程度向患部移位
叶间裂向心性移位
邻近肺叶代偿性肺气肿二、肺部病变
渗出性病变(exudation)
常见病因:肺炎、肺水肿、肺出血、肺结核等
病理改变:肺泡内气体被液体、蛋白及细胞所替代
渗出性病变
X线表现
片絮状影
密度均匀
边缘模糊,如与叶间裂相邻,边缘清楚
支气管气像(空气支气管征)增殖性病变
常见病因:肺结核、各种慢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病理改变:腺泡内肉芽肿、肿瘤、渗出、出血或水肿等
X线表现:小结节状影,约4—7mm,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无明显
融合趋向,呈梅花瓣样纤维化
常见病因:慢性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的后果;弥漫性间质肺炎、特
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病理改变: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局限性纤维化
X线表现:不规则索条状影,粗细不一,密度高,僵直,排列紊乱,
邻近结构受牵拉移位弥漫性间质性纤维化
X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支气管管壁增厚
14
[键入文字]条索状、网状、蜂窝状影
小点状影
邻近结构向心性移位
钙化(calcification)
常见病因:肺结核、尘肺、肺包虫病、错构瘤等
病理改变:肺组织坏死,钙盐沉积
X线表现:高密度影,大小形状不一,单发或多发,边缘锐利
空洞(cavity)
常见病因: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真菌病、肺梗塞、坏死性肉芽肿
寄生虫病等形成机制:病变组织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出,气体进入
而形成
X线表现
厚壁空洞:壁厚>3mm
薄壁空洞:壁厚<3mm
虫蚀样空洞:多发、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缘不规则的小空洞
X线表现
恶性空洞:壁薄厚不一,内壁不规则呈结节状,空洞形态不规则,偏
心性空腔
病理改变:肺内间隙的病理性扩大
常见病因: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等
X线表现:大小不一、壁薄而清晰的透光区,似薄壁空洞
肿块阴影(mass)
常见病因:良恶性肿瘤、结核球、炎性假瘤、转移瘤、错构瘤、肺囊
肿等病理改变:良恶性肿瘤组织,结核或炎性组织被纤维组织包绕肿块
阴影
X线表现
单发或多发
良性肿块: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生长慢
X线表现
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缘有短细毛刺或脐样切迹,生
长快三、胸膜病变胸腔积液
病因:炎症、肿瘤、结核、外伤、心肾疾病等
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pleuralfluid)
X线表现
少量积液:肋膈角变钝
中量积液:下肺野均匀致密影,肋膈角消失,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面向
上的弧线状影大量积液:患侧均匀致密影,有时肺尖部透明,纵隔向健
侧移位
15
[键入文字]局限性胸腔积液(loculatedpleuralfluid)
X线表现
包裹性积液:常位于侧后胸壁,切线位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半
圆形或梭形致密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上下缘与胸壁成钝角
X线表现
叶间积液:叶间裂位置的梭形致密影,梭形影的两尖端与叶间裂相连;
游离液进入斜裂时呈尖端向上的三角形致密影
X线表现
肺底积液:多为单侧,右侧多见。立位:似膈肌升高,“膈肌”顶点
外移;卧位:肺野透光度减低,正常膈肌影显现气胸与液气胸
病因
胸壁穿通伤、胸部手术、胸腔穿刺及支气管胸膜瘦
气胸(penumothorax)
病因:外伤、手术、穿刺、胸膜下肺内病变等,致气体进入胸腔
X线表现:患侧肺野透光度增强,压缩肺边缘线影,压缩肺与胸壁间
无肺纹理。大量气胸时,邻近结构受推压、移位
液气胸(hydropneumothorax)
病因:支气管胸膜瘦、外伤、手术、穿刺等,致胸腔内液体与气体并
存
X线表现:立位呈横贯胸腔的液气平面;胸膜粘连时可呈局限性或多
房性改变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病因
炎症的纤维素沉着
肉芽组织增生
外伤出血机化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X线表现
轻度肥厚粘连:肋膈角变浅变平,膈顶平直,呼吸运动受限
广泛胸膜肥厚:肺野密度增高,胸廓内缘带状致密影,与胸壁平行;
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
钙化:不规则点状、条状、片状或蛋壳状高密度影
总结
支气管阻塞改变
肺部病变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
病因与机制
先天性:支气管壁薄、弹力纤维少、软骨发育不全等
后天性:肺结核、慢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晚期
16
[键入文字]感染:支气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破坏
分泌物、长期剧烈咳嗽:支气管内压力增高
肺不张、肺纤维化:支气管外在牵引病理
3-6级支气管
柱状扩张
静脉扩张型扩张
囊状扩张
混合性扩张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长期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咯血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发热
晚期可发展为肺心病
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病史
X线平片表现
肺纹理的改变:增多、紊乱、或网状。卷发状或多发薄壁空腔,可有
液平肺内炎症:渗出和实变,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
肺不张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造影表现
柱状扩张:支气管腔不匀均增粗,略呈圆柱状,可有聚拢
囊状扩张:支气管腔增粗呈囊状,如葡萄串,造影剂充盈,见液平静
脉曲张状扩张
混合型扩张:柱状和囊状混合存在
第五节肺部疾病
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Za)病原菌与病理改变
病原菌:多为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病理改变:充血期、实变期、
消散期临床表现
冬春季节发病率高,青壮年多见
起病急,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叩:实音,听:湿啰音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X线表现
充血期
17
[键入文字]X线阴性
病变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降低
实变期
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的致密影
可见支气管气象
如病变侵犯整个大叶,以叶间裂为界,边界清楚,形状与肺叶一致即
实变
少量胸腔积液
消散期
实变阴影密度逐渐降低
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恶斑片状影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临床与X线易诊断
非典型应与肺结核、肺水肿鉴别
肺水肿病史与临床表现:心、肾功能不全、大量输液;无肺炎表现
X线表现:蝶翼样治疗:抗心衰治疗,病变可在1-2小时后缩小、
消失临床表现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衰弱者或术后并发症
冬春季节发病率高
发烧、咳嗽、咳泡沫状粘性脓痰、呼吸困难、紫绡、胸痛
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X线表现
两肺中下野中内带多见
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斑片状模糊影沿肺纹理分布,可融合成大
片
小儿可见肺门增大,局限性肺气肿
肺脓肿(lungabscess)致病菌与感染途径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吸入性:最常见。口鼻腔含菌分泌物、坏死组织、异物的吸入。继发
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肺不张血源性: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
脓毒血症,病变多发
直接蔓延:胸壁、膈下、肝脓肿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呈弛张型、寒战、胸痛、咳嗽、大量脓痰,腥臭味,痰
中可带血。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白细胞明显增高慢性期:表现为间歇性发
热和持续性咳嗽、咳痰,可出现杵状指
X线表现
部位:多位于下叶背段、上叶后段
18
[键入文字]早期:大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均匀,侵犯一
个肺段或一个叶的大部
病变中心坏死:形成空洞,内壁略不规整,内见液气平面
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致病菌: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病
理改变
多样性
渗出:结核性肺泡炎
增殖:结核性肉芽肿
干酪性坏死、液化及空洞、播散
纤维化、钙化临床表现
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
结核血行播散时可有高热
血沉加快,PCR(TB)强阳性临床分期
进展期
好转期
稳定期临床分类
原发型:初次感染,儿童多见
血行播散型
继发性肺结核
胸膜炎型
其他肺外结核肺结核X线表现
原发型(primarytuberculosis)
原发综合征
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综合征(Gonecomplex)
原发病灶:小斑片状影
淋巴管炎:扭曲的线状影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炎:淋巴结增大
胸内淋巴结结核
结节型(肿瘤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楚
炎症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缘模糊
血行播散型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acutemiliarytuberculosis):早期肺野呈毛玻璃
样改变,1.5-2mm细小结节,大小均匀、两肺分布均匀、密度均匀的粟粒
状影,19
[键入文字]肺纹理模糊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hronicdisseminatedtuberculosis):主要分布在
两肺中上野,病变性质多样化,即病变大小不一、密度不均、分布不均,
可有钙化
继发性肺结核(secondarypulmonarytuberculosis)
病变多样化
浸润性
病变多位于两肺上野
边缘模糊的片状影
可有空洞形成
可见少许增殖、纤维化、钙化灶
与大叶性肺炎消散期鉴别
结核球(tuberculoma)
多见于锁骨下区,圆形、椭圆形或浅分叶状肿块影
多为2-3厘米
边界清楚
其内可有钙化和空洞
周围可有卫星病灶干酪性肺炎
肺叶或肺段分布者为大片状影伴虫蚀样空洞
可伴支气管播散灶
小叶性者两肺散在小叶性病变伴虫蚀样空洞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厚壁空洞
广泛纤维化
支气管播散灶
钙化
胸膜炎型(tuberculouspleuritis)
渗出性为胸腔积液征象
干性X线可无异常发现或患侧膈肌运动受限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20
[键入文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bronchogeniccarcinoma)简
称肺癌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逐年增高
早期小病变诊断困难
五年生存率低于15%
目的:发现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病理改变
组织学分型:鳞癌、腺癌与未分化癌
生长方式: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按发生部位分型
中心型:段及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外围型:肺段以下,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
细支管肺泡癌:细支管或肺泡上皮的肺癌,属腺癌临床表现
肺内症状:咳嗽、咯血、胸痛等
肺外症状:骨关节、内分泌症状、转移症状中心型肺癌X线表现直接
征象
肺门区肿块,分叶状,轮廓毛糙,可形成偏心性空洞
支气管腔内充盈缺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截断
右肺上叶肺癌,肺门肿块与肺不张连在一起,下缘呈反“S”状间
接征象:阻塞性肺过度充气、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外围型肺癌X线表现
早期小结节或小片状阴影
分叶状肿块
边缘毛糙或有短细毛刺,脐洋切迹
内可形成空洞
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表现
早期:孤立结节或肺炎样浸润影
晚期:弥漫性结节状或斑片状病灶,边界不清楚肺癌胸部转移
血行:肺内多发小结节影,远处骨质破坏
淋巴:胸内淋巴结增大,肺内网状影
直接蔓延:胸膜、胸壁受侵,大血管、心包受侵鉴别诊断
21
[键入文字]中心型肺癌应与支气管腺瘤、支气管结核鉴别
支气管腺瘤:病变表面光滑,管壁无浸润与增厚
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内膜不规则,狭窄与扩张相间存在,外缘光
滑,管壁增厚较轻,管腔内肿块少见外围型肺癌:应与炎性假瘤、结核
球鉴别
炎性假瘤: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多伴有胸膜肥厚,有肺炎史
结核球:形态规则,边缘清楚、偶有轻度分叶,内有钙化,周围常有
卫星病灶
肺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缘光滑肺转移性肿瘤血行转移
两肺多发球形病灶,偶可单发
大小不等,可呈粟粒状
轮廓清楚
密度均匀,偶有空洞
骨肉瘤的肺转移灶中可有钙化或骨化淋巴转移
肺门、纵隔、隆突下淋巴结增大
自肺门向外放射状条索影,沿条索见串珠状细小点状影
(一)普通检查
1透视:
2摄影:后前位(靶片距2m)
右前斜位(向左旋转45度)
左前斜位(向右旋转60度)
(二)造影检查
1造影剂:离子型:76%复方泛影葡胺(lml/Kg),毒性高,做过敏试
验
非离子型:欧乃派克、优维显等,毒性低,不需做过敏试验
2手段:DSA:时间减影法,实时成像,动态回放,激光打印,密度
和时间分辨率高,计算机后处理3方法:选择性:心室、心房、主动脉、
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及分支等
二、正常心脏与大血管X线表现
左心缘
上段:主动脉结
中段:肺动脉段(心腰)
22
[键入文字]下段:左心室
心胸比率:心脏最大横径与胸腔最大横径之比,一般不大于0.5
心前缘
上段:升主动脉
中段:肺动脉圆锥
下段:右心室
心前间隙(胸骨后区)心后缘
上段:左心房
下段:右心房
食道心后段正常压迹:主动脉结、左主支气管和左心房
心前缘
上段:右心房,右心房上为主动脉,二者相交成钝角
下段:右心室
心后缘
上段:左心房
下段:左心室
心后三角:心后缘、脊柱前缘和膈面围成,内为肺组织
主动脉窗:胸主动脉升、弓和降部围成,内可见气管分叉、主支气管
和肺动脉
(二)心脏大血管搏动
心左缘搏动:代表左心室搏动,
收缩向内,舒张向外,其上主动脉和
肺动脉搏动与相反,搏动明显
心右缘搏动:代表右心房搏动,搏动不明显
(三)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大小的生理因素
1根据体型分为(生理分型):
横位心:见于矮胖体格
斜位心:见于适中体型,占多数
垂位心:见于瘦长体型
2年龄:如婴幼儿心影呈球形,老人呈横位
3呼吸:如深吸气心影趋垂位,深呼气趋横位
4体位:如立位心影伸长,仰卧位横径加大
心纵轴(心长轴):心右缘第一弓和第二弓交点(心血管角)与心尖间的连
线横位心: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45度,心胸比率>0.5
斜位心: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约45度,心胸比率0.5
垂位心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45度,心胸比率<0.5
23
[键入文字]
1.右位心(dextrocardia):
⑴右旋心(dextroversion)心纵轴指向右,内脏正位
⑵镜面右位心(dextrocardiamirror)心纵轴指向右,内脏反位
2.左旋心(laevoversion)或左位心(laevocardia):
心纵轴指向左,内脏反位
除镜面右位心外心脏位置异常常合并心内畸形
(二)心脏各房室的增大(EnlargementofCardiacChambers)
1.左心室增大(EnlargementofLeftVentricle)
后前位:左心缘延长,心尖向左下延伸
左前斜位:左心室段向后下突出,与脊柱重叠,心后三角消失
见于:高血压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2.右心室增大(EnlargementofRightVentricle)
后前位:心腰平直或突起、心尖上翘
右前斜位:(D心前缘前突,心前间隙变窄(2)肺动脉圆锥隆起
左前斜位:心前下缘向前膨隆,心膈面延长,推移左室向后平移
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和肺动脉狭窄等
3.左心房增大(EnlargementofLeftAtrium)
后前位:⑴左心耳突出⑵心底部双重密度,心右缘双房影
右前斜位:食管中段受压变形后移
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受压变形抬高
见于: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4.右心房增大(EnlargementofRightAtrium)
后前位:下段向右膨隆并延长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膨隆延长,与主动脉间夹角变锐
见于: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等
5.心脏普遍增大(GeneralCardiacEnlargement)
后前位:心脏向两侧扩大,心横径明显加大
左、右前斜位:心前后间隙缩小,食管心后段受压普遍后移和气管受
压分叉角度增大见于:心肌、心包疾患和心功能失代偿
(三)形态异常(AbnormalConfiguration)
病理分型
1.二尖瓣型心:
24
[键入文字]代表右室大,无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
X线心脏主要向左大,心尖圆隆,心腰突出
见于风心、房缺等
2.主动脉型心:
代表左室大一类心脏病
X线心尖主要左下大,心腰相对凹陷
见于高心病等
3.普大型心:
代表心包病或多个房室大一类心脏病
X线心脏向双侧增大,心源各弓弧消失
见于心包炎或心肌病
4.靴型心:
代表右室大,有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
X线心脏主要向左大,心尖上翘,心腰器质性下陷
见于法洛氏四联症等
(四)主动脉形态和密度的改变
1形态改变:迂曲、延长(tortuosity>elongation)
2密度改变:增粗、钙化(dilatation、calcification)
(五)心包钙化(PericardialCalcification)
(六)肺循环改变(RadiologicalSignsofAbnormalPulmonaryVasculature)
1.肺充血(plethora)
肺动脉血流量增多,表现为:
两肺门影大,右下肺动脉干扩张,两肺纹理增粗,边缘锐利,清晰
肺血多少的判断标准
主要以右下肺动脉干直径为标准:
正常成人男性:10-15mm女性:9-14mm
一般肺动脉和伴行支气管直径之比为1:1
2.肺血少(oligaemia)
右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
肺门影小,右下肺动脉干变细,肺纹理稀少和稀疏,肺野透亮
3.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
收缩压>4kPa(30mmHg),平均压>2.7kPa(20mmHg)。
(1)肺动脉段突出;(2)肺门截断征;(3)中心肺动脉搏动强;(4)
右室大
4.肺静脉高压(PulmonaryVenousHypertension)
肺静脉压>1.33Kpa(10mmHg)
肺静脉高压X线表现
(1)肺淤血(pulmonaryvenouscongestion):肺静脉压轻度增高时肺野
透亮度下降,肺门大,模糊,以上部明显,上下肺门比例失调
25
[键入文字]KerleyB线:为肺小叶间隔增厚,X线表现为肋膈角区长
2~3cm,厚2mm左右的水平线影,与侧胸壁垂直
(2)间质性肺水(interstitialoedema):
压力3.33kPa或25mmHg左右时出现间隔线(septallines),以Kerley's
B线或称小叶间隔线(lobularseptallines)多见
(3)肺泡性肺水肿(alveolaroedema):
(pleuraleffusion)(TheRadiologicalDiagnosticImageofCongenital
HeartDiseases)
分类(classification)
血液动力学分类hemodynamics)
左向右分流(left-to-rightshunts)
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shunts)
双向分流(complexshunts)
无分流(withoutshunts)
临床分类(clinic):
紫绢性(shuntswithcyanosis)
无紫维性(shuntswithoutcyanosis)
X线分类(X-ray):
肺血增多性(plethora)
肺血减少性(oligaemia)
为左向右分流、肺血增多性、无紫绡性先天性心脏病
分类
26
[键入文字]1.继发孔型(secondary):或称第二孔型,根据缺损
部位可分为
卵圆孔型(fossaovaldefect)
下腔型(inferiorvenacavaldefect)
上腔型(sinusvenousdefect)
混合型(mixeddefect)
2.原发孔型(primary):或称第一孔型
常合并有房室瓣发育异常,例如二尖瓣病变(mitralvalvediseases)
临床表现
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杂音,无震颤,P2亢进或分裂
X线表现
继发孔(第二孔)型
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血液左向右分流,压力升高
右室大,右房大:容量和压力负荷大
主动脉结缩小:体循环血流量减少
法鲁氏四联症(Fallot'sTetralogy)
为肺血减少、右向左分流紫组性先天性心脏病。由肺动脉狭窄(漏斗
部、肺动脉瓣和肺动脉干及分支)、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
厚组成,前两者为主要组成部分
分类
1典型:紫组,靴型心
2不典型:无紫绢,非靴型心
临床
出生后4~6个月出现紫组(右向左分流),多数患者有蹲踞现象和杵状
指(趾)。胸骨左缘2~4肋间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降低
X线表现1.右室肥厚,“靴型心”:压力负荷增加和肺动脉狭窄而产生。
多数心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心腰凹陷,心尖圆隆。少数心尖上翘呈“靴
型心”有特征
2.肺血减少:右室流出道梗阻明显,肺血通过室缺产生右向左分流,
同时也可通过骑跨的主动脉产生右向左分流
)
一、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Disease)
急性或亚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性风湿性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mitralstenosis)
1.病理
瓣膜表面粗糙硬化、瓣缘赘生物形成,瓣叶间粘连
2.临床表现
症状:劳累后心慌、气短,端坐呼吸、肝大、下肢浮肿
体征: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P2亢进
3.X线表现
⑴心脏增大:呈二尖瓣型
(2)左房大、左心耳(leftauricle)突出
⑶右室大(4)主动脉结小
⑸肺瘀血⑹间质性肺水肿常见????
27
[键入文字](7)可有肺动脉高压⑻二尖瓣膜钙化影
(9)偶见肺含铁血黄素沉着(hemosiderosis)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病理
瓣叶增厚、收缩,瓣膜表面粗糙硬化、有赘生物,腱索缩短、粘连
2.?临床表现
?症状:劳累后心慌、气短、咯血、端坐呼吸、肝大、下肢浮肿
体征: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
3.X?线表现
?心脏增大,二尖瓣型
?左房、右室、左室大,左心耳突出
?主动脉球正常或缩小
?肺瘀血
二尖瓣膜可钙化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insufficiency)
1.病理
主动脉瓣硬化、增厚、卷缩、瓣叶边缘赘生物
2.?临床表现
?症状:劳力性心慌、气短
体征:主动脉瓣听诊区舒张期杂音,脉压差增大
3X线表现
(D心脏增大:呈主动脉型2)左室大⑶升主动脉增宽⑷合并二尖瓣病
变⑸左房大⑹右室大⑺肺瘀血(8)
(9)急性左心衰时可有肺泡性肺水肿
(10)主动脉瓣可钙化
二、,心包炎(pericarditis)
心包脏壁两层的炎性病变
1.病因
结核、风湿、化脓、病毒等,以结核最常见
2.?类型
?干性: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心包表面粗糙
湿性:炎性渗出等(心包积液)
3.?病程
?急性:心包积液(pericardialeffusion)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pericarditis)
(一)心包积液
1.病理
心包腔内过多液体,心脏舒张受限
2.临床表现
乏力、发热等;可有心包填塞(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维和端坐呼吸);
心音遥远
3.X线表现
(D心影增大为普大型,弧度消失
⑵心脏呈烧瓶状(flask-shapedheart)或球形,心膈角锐
间质性肺水肿28
[键入文字](3)主动脉影缩短⑷上腔静脉增宽
(5)卧位心底部增宽⑹心脏搏动消失
⑺肺纹理减少⑻可有胸腔积液
(二)缩窄性心包炎
1.病理
心包增厚、粘连,可钙化
2.临床表现
心悸、乏力、呼吸困难和浮肿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和心音低
钝
3.X线表现
(D心影增大、正常或缩小,
边缘变直,形态怪异
(2M、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⑶心包钙化
(4)上腔静脉增宽
⑸可有肺瘀血
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紧急处理的腹部疾患的总称,特点为发
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延误诊断,抢救不及时,就可能给
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和生命危险。急腹症可分为炎症性、脏器穿孔性或破裂
性、脏器梗阻性或绞窄性、脏器扭转性、出血性和损伤性六种类型。
检查技术
急腹症的常用检查技术包括X线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而MRI的检查
应用相对较少.
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疾病的部位,病因病理变化及并发症等.
X线检查
检查前一般不做胃肠道的清理准备,最好在胃肠减压,放置肛管,灌肠及
药物治疗前进行,以保持腹部的自然状态.
(一)透视及X线平片
透视为最常用的方法,透视可以观察膈肌的运动和胃肠蠕动,通过扪诊
了解胃肠活动度,除外胸部疾病.用于胃肠道穿孔及梗阻诊断的筛选.
腹部平片的主要投照方式:
站立位、仰卧位及水平侧位(左侧卧位),倒立侧位.
(二)造影检查
钿剂或空气灌肠主要用于肠套叠,乙状结肠扭转,结肠癌所致梗阻及
先天性盲肠旋转不良.
胃影葡胺造影主要用于先天性幽门肥厚,上消化道穿孔及肠梗阻.
选择性及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用于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可明确出血的部
位,并可进行栓塞治疗.
CT检查
(一)平扫:在急腹症影象学检查中,被看作是腹部平片的一种补充手段,
能明确显示肠梗阻,肠穿孔所致的腹膜炎.
(二)增强扫描:主要用于腹内脏器损伤,炎症及脓肿.
超声检查
由于肠道气体的干扰,影响对胆囊疾病,特别是胰腺炎的观察;对急腹
症的患者扫查的范围应该大.
29
[键入文字]MRI检查目前尚未用于急腹症.
正常X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硅胶及硅胶制品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真空保温杯行业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泰山科技学院《VI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1情报学情报检索学试题
-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纳米材料制备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招聘与甄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版)网络攻防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工程资料档案盒侧面标签
- 工程设计变更工程量计算表
- 广东粤教版第3册上信息技术课件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课件)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英语课件
- 幼儿系列故事绘本课件达芬奇想飞-
- (中职)中职生礼仪实用教材完整版PPT最全教程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新)
- 出纳收入支出日记账Excel模板
- 给水排水用格栅除污机通用技术条件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身边的水果和蔬菜全国通用16张
-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