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蜀道难CONTENTS目录自主预习梳理与自查01教材研习理解与赏析0201自主预习梳理与自查一、作者档案【简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感愤时艰,曾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作品】
《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蜀道难》等二、背景链接本诗一般认为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候,是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着政衰、变乱的危机。诗末的感慨应当是针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的隐忧。三、相关常识1.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乐府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乐府还有一项任务便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含义:广义的乐府诗包括入乐的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狭义的乐府诗指汉乐府搜集整理的诗,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李白的《蜀道难》就属于前者。动词,越过副词,极,非常形容词,与世隔绝的动词,停止,消失副词,空,徒然。一说坐下来介词,因为名词,座位动词,坐着,坐下动词,距离动词,除掉,去掉形容词,过去的,失去的动词,前往,到……去动词,离开助词,用在句中,用于舒缓语气语气助词,无实义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按照连词,表并列,而,并且向西使……凋谢使……滚动为……发愁高。只,仅。(五)文言句式及翻译(请根据提示翻译下列句子)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句,“难于上青天”的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上青天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句,应为“但见悲鸟号(于)古木”;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但见悲鸟(于)古木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行,真比登天还难!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树上哀号。3.雄飞雌从绕林间。[省略句,应为“雄飞雌从绕(于)林间”;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雄飞雌从(于)林间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又闻子规啼夜月。[省略句,应为“又闻子规啼(于)夜月”;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又闻子规(于)夜月啼”]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句,“胡为”现代汉语语序为“为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鸟飞雌鸟随,在林中绕行。又听到泣血的杜鹃在夜月下啼叫。啊,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六)意象拓展杜鹃、子规传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后来禅位引退,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子规),暮春苦啼,以至口中流血。寓意①:伤春惜春之情。子规多在春末夏初时鸣叫,此时正是春去之时,故能引发伤春惜春之感。例如: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寓意②:悲苦哀怨之情。杜鹃鸟叫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例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寓意③:思乡怀人之情。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它很容易引起游子思乡怀人的感情,思归却不得归的愁苦。例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寓意④:亡国之悲,失国之痛。子规相传为失国的杜宇之魂所化,因而人们常借它表达亡国之悲。例如: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教材研习理解与赏析02任务突破一文本初读1.诗歌的主旨句是什么?[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任务小结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高峻烘托安居难任务突破二文本精读活动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的描写好在哪里?[明确]诗人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紧随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使人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把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前文中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就更加令人心惊了。2.一“悲鸟”一“古木”一“子规”一“夜月”,一“号”一“啼”一“愁”,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典型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请简要赏析。[明确]
“悲鸟”“古木”“子规”“夜月”是写景,“号”“啼”“愁”是写情。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里子规的啼叫,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诗人巧妙地“融情于景”。“愁空山”更是“景中含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确实难于上青天。活动二:鉴赏诗歌的语言3.第三节的句式和前两节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前两节以长句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而第三节大多数都是短句,以四字句为主。好处:突出局势之紧张、危机之险恶;与前两节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参差不齐、整散结合的特点,更加自如地表达出诗人奔放热烈的感情,也使诗歌语言富于变化。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在文中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综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危机之巨。诗人在诗中反复吟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活动三:鉴赏诗歌的内容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的语意是否重复?[明确]不重复。虽然都写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有静态描写,还有猿猱愁攀的侧面烘托。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般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以及表达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6.诗歌最后一段写剑阁,李白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的语句,并联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写有什么现实意义?[明确]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天耸立,峭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由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既描写蜀道猛兽,又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任务突破三文本深读《蜀道难》一诗,着力描绘了入蜀道路上壮丽雄险的山峰,想象奇伟,感慨丰富;诗中的描绘,既有蜀道实景,又有诗人的想象。那么你认为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感情?[明确]
①对入蜀友人的关切之情。诗中“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等句,表明诗人极言蜀道之艰险难行,是为了表达对友人安危的担忧,希望友人早日归来。②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诗人仕途的坎坷,反映了诗人在宦游中屡遭颠踬的经历和怀才不遇的苦闷。③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诗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表明诗人已经看到大唐太平景象背后潜伏的危机,因而写此诗劝谏统治者预防割据者发动叛乱。④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人反复咏叹“蜀道之难”,实则是极力歌颂历代蜀道开拓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写法借鉴鲜明强烈的夸张【课内关联】在《蜀道难》一诗中,诗人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写蜀道的艰难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山的高峻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写急流、瀑布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蜀地的历史则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写人的惶恐则是“使人听此凋朱颜”。无论是写山写水,写情写事,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突出了山水形象的本质特征,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技巧指导】运用夸张手法“三注意”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依据。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学以致用】请运用夸张、比喻、排比等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8 面团长大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五四制)
-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德育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Oracle数据库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运动(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文化人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土地测量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宁师范学院《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2024年江苏泰州靖江市公安局补录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0 Hashing
- 蓝色卡通风学生班干部竞选介绍PPT模板课件
- 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上册单词中文Units
- 机动车牌证申请表格模板(完整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期课程纲要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政复议申请书范例
- 高效液相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 六宫格数独解题技巧
- 公安机关通用告知书模板
- 工程款支付审批流程图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填空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