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这一时期,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旧中国重工业极端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这一时期”是(

)A.1949—1952年 B.1953—1957年 C.1966—1976年 D.1978—1992年2.建国初期,我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充分说明了(

)A.建设高水平军队的紧迫性 B.实行“一五”计划的必要性C.实行土地改革的可能性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合理性3.如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工业实现均衡发展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4.建成于1957年,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建设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港珠澳大桥 D.京沪高铁5.195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一五”计划,其中一项具体任务为“随着重工业的建设,相应地建设纺织工业和其他轻工业,建设为农业服务的新的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以便适应城乡人民对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一任务(

)A.可改善工业化建设中的经济结构B.明确了以人民需要为计划的核心C.有助于“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局D.摆脱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束缚6.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之路。如果让你为这一时期选一句口号,你会选(

)A.“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D.“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7.一五计划期间,党中央要求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展深入、全面的节约运动,并正式确立“勤俭建国”的方针。制定此方针的目的是(

)A.减缓工业化过程资源浪费 B.加速工业化进程C.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优先发展重工业8.小钱币,大历史。右图是1953年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壹分”纸币,正面图案为苏制民用汽车。这套纸币发行时我国(

)A.经济建设完全依赖苏联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重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D.开始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9.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A.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B.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C.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建成投产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0.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这场运动是指(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合作化 C.公私合营 D.大跃进12.1953年之前,陕西宝鸡地区有10多家以酿酒为业的作坊。1953年底,受农业合作社启发有几家酿酒作坊先组成生产合作社,共享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市场客户,很快取得丰厚经济效益,其他酿酒作坊纷纷要求入社。这体现了(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B.政府经济建设的领导能力增强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优越性 D.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13.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14.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实现了公私合营。这一变化标志着(

)A.祖国大陆统一 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15.以生产合作社为改造形式的行业包括(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16.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C.生产资料公有制转为私有制D.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7.“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文中“和平方法”指的是(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包产到户 D.政企分开18.以下是《中国共产党简史》的部分目录,其中第六章的题目应为(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六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章

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第八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A.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B.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C.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19.下图漫画《摘棉花》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20.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大的政策性调整。下面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国完成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土地集体所有制③农业合作化完成,土地归集体所有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21.下边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落实土地改革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全面掀起“文化大革命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22.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雷锋23.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河南省林县人民苦战10个春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202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被纳入。材料表明,红旗渠精神的内核主要是(

)A.视死如归、舍身为党 B.勤于探索、勇于创新C.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24.名字也能反映时代的变迁,请为下列名字出现的先后时间排序(

)①张跃进

②李援朝

③王建国

④赵文革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25.1966﹣1976年,学校秩序混乱,高校一度停办,青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这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

)A.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B.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C.民主法制受到践踏 D.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生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公斤4公斤538.3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有保障……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材料三: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对比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展开的?(2分)(2)结合材料二,说说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优先发展这一领域?(4分)(3)结合图示和所学,说说一五计划的实施有何历史意义?(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所学知识,归纳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27.(12分)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的历史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节日庆典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通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行业数据项目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农业52.843.54.5轻工业29.629.212.8重工业17.627.325.4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并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国民经济比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成就?(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创举是什么?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历史性转变?(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2分)28.(14分)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同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解放牌汽车纪念邮票

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材料三:材料四: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材料一中的“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2)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请你再列举出两例。(2分)(3)材料三的时间轴中B段“变革”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在C和D这两个时间段内,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4分)(4)材料四中“中共八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分)(5)在新中国的建设与探索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你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2分)29.(12分)青岛市某中学举办“时代楷模,榜样力量”主题演讲活动,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让我们一起走近英雄人物吧。材料一: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新华社《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致敬最可爱的人》材料二:1952年,鞍钢工人王崇伦所在的工具车间承担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工飞机零件的特殊任务。王崇伦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零件的工具,提高工效24倍。随后他相继革新7种工具,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王崇伦运用他的发明连连取得新突破,在同时间赛跑中不断创出奇迹。1953年,他被评为鞍山市工业特等劳动模范——摘编自刘志强《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什么志愿军将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2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王崇伦“创造奇迹”的时代背景有哪些?他为什么能够成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其中一位模范人物,撰写一段颁奖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时代楷模,榜样力量”对你的启迪。(2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AAAAADDC11121314151617181920ACCDDABBBA2122232425DBDCB1.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时期,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与题干“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相符,B项正确;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与题干“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不符,排除A项;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与题干“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不符,排除C项;1978-1992年是改革开放时期,与题干“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B【详解】由材料“建国初期,我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了建国初期我国的重工业严重落后,所以当时我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建设高水平军队的紧迫性,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B项。3.A【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看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中,重工业所占比重非常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工业化体系,A项正确;一五计划初步建立起我国的工业体系,“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的说法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特点,排除B项;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均衡发展,排除C项;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D项。故选A项。4.A【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A项正确;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1968年,排除B项;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是2018年,排除C项;京沪高铁建成通车是2011年,排除D项。故选A项。5.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随着重工业的建设,相应地建设纺织工业和其他轻工业,建设为农业服务的新的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以便适应城乡人民对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任务可改善工业化建设中的经济结构,A项正确;以人民需要为计划的核心,题干信息没有涉及,题干信息体现“随着重工业的建设,相应地建设纺织工业和其他轻工业,建设为农业服务的新的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以便适应城乡人民对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排除B项;1953年,“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局,与题干信息“195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一五”计划,其中一项具体任务……”不符,排除C项;摆脱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束缚,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6.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至1957年,国家有计划地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A项正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排除B项;“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出现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A项。7.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一五计划期间,党中央要求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展深入、全面的节约运动,并正式确立‘勤俭建国’的方针。”可知,建国初期,“节约运动”有利于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有利于保证“一五”计划完成,有利于加速工业化建设进程,缓减工业化资金缺口,减缓工业化过程资源浪费,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勤俭建国,未涉及加速工业化进程,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勤俭建国,未体现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勤俭建国,未阐述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D项。故选A项。8.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5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我国刚刚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项正确;经济建设完全依赖苏联这一说法本身错误,排除A项;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重工业体系才初步确立,工业化建设初建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是在1956年,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D项正确;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的时间是2012年,排除A项;1970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排除B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建成投产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0.C【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地等⽣产资料和⽣产任务的农业⽣产责任制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11.A【详解】据题干“到1956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后,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方式,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A项正确;手工业合作化与农业无关,排除B项;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排除C项;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排除D项。故选A项。12.C【详解】依据题干“受农业合作社启发有几家酿酒作坊先组成生产合作社,共享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市场客户,很快取得丰厚经济效益,其他酿酒作坊纷纷要求入社”,可知当地酿酒作坊采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由此体现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优越性,C项正确;酿酒作坊属于手工业,而非农业,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政府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排除B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不是题干的主旨,题干的主旨是强调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3.C【详解】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所学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A项;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排除B项;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根据材料“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这一变化标志着三大改造完成,D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排除A项;抗美援朝胜利是在1953年,且抗美援朝胜利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土地改革结束时间是1952年底,且材料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时期,农业的改造形式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改造形式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①②符合题意,D项正确;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是公私合营,排除含③的ABC项。故选D项。16.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项正确;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生产资料公有制转为私有制,与三大改造正好相反,排除C项;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7.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及所学知识可知,“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是指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和平方法”指的是赎买政策。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在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B项正确;成立合作社是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排除A项;包产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排除C项;政企分开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18.B【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56年,八大召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建设的巨大成就,也有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B项正确;1949年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排除ACD项。故选B项。19.B【详解】观察漫画可知,漫画中棉花长成了参天大树,摘棉花需要爬着梯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现象,B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鼓励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与题干中漫画寓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所以时间正确排序是①③②,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21.D【详解】针对1959至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1961年发布“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调整。图片信息可知,1965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比1960年相比大幅度上升,这与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采取调整政策有关,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始于1950年,排除A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B项;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排除C项。故选D项。22.B【详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呈现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B项正确,排除AD项;邓稼先是科学家,排除C项。故选B项。23.D【详解】根据题干“1960年、“人工天河”——红旗渠”和所学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D项正确;红旗渠的修建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怕艰苦的精神,“视死如归”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红旗渠的修建是人民的勤劳,排除B项;红旗渠的修建不是与敌人作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2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大跃进运动1958年开始,②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1953年,③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④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1976年。所以按先后时间排序应为③②①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5.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学校秩序混乱,高校一度停办,青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可知,材料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陷入空前浩劫,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毁坏,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发展缓慢,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混乱,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法制,排除C项;题干材料“学校秩序混乱,高校一度停办,青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是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毁坏,没有涉及自然灾害,排除D项。故选B项。26.(1)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主要工业品人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任一点即可,2分)(2)重点发展重工业;(2分)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需要尽快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等。(2分)(3)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工业化迈进。(2分)(4)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积极性高涨;国家政策的推动;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党的正确领导;苏联的援助等。(4分)【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的产量比较表”可知,中国的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不如印度,远远低于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2)重点:据材料二“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可知,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集中重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原因:根据材料二“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原因是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需要尽快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等。(3)历史意义:根据图示和所学可知,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等可得出,原因有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积极性高涨;国家政策的推动;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党的正确领导;苏联的援助等。27.(1)事件:开国大典。特点: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一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内政外交结合一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任答一点即可,2分)(2)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成就: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了五四宪法)。(2分)(3)创举:赎买政策。(2分)转变: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分)(4)关系: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分)【详解】(1)事件: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可知,这是说,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了。特点: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节日庆典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可知,这体现的是,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节日庆典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通认同”可知,这体现的是,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可知,这体现的是,内政外交结合一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2)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表格可知,重工业增长很快,这是因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工业化成就很大。成就: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进行时,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创举: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可知,这是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这国实行了赎买政策,这是我国的创举。转变: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可知,这是说,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4)关系: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8.(1)变化: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理解: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4分)(2)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等。(任举出两例即可,2分)(3)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2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答出任意两例即可,2分)(4)时间:1956年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分)(5)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是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所以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2)成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