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_第1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_第2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_第3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_第4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一、专业工程特点按照设计图纸,本工程的混凝土均为普通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混凝土结构除地下室基础等大面积整板基础结构外,均为普通梁柱结构,其中柱断面400×600mm左右,高约2800mm,梁断面为250×600mm左右,板厚为80~150mm不等;梁板柱结构混凝土浇筑均按层分次进行,每次混凝土浇筑面积不大于10000m2,混凝土浇筑方量不大于1000m3。本工程的垫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5;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C35、C40不等。按照各承包单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无锡市的相关规定,本工程混凝土外均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由符合资质要求且在规定混凝土运输延续时间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能够顺利到达范围内的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由混凝土搅拌车输送车运至现场,混凝土汽车泵或固定式混凝土泵结合局部部位塔机入仓。本工程的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及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本工程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养护,冬期施工时主要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等措施。二、监理工作依据项目监理机构依据以下依据进行本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1)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建设部(或专业部门)部门规章及省、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2)工程承发包合同(施工合同)和协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3)设计施工图纸;(4)《安酉保险新城监理大厦工程监理规划》;(5)《安酉保险新城监理大厦施工组织设计》(6)现行的施工、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1)本分项工程的施工执行标准为承包单位制定的不低于相应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2)按照合同约定及建标[2002]212号《建设部关于贯彻执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若干问题的通知》,本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本分项工程的施工尚执行以下规范及规定:设计文件及国家、省、市所规定执行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B/T14684;《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B/T14685;《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GBJ63-9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预拌混凝土》GB14902—200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其他相关材料及试验方面的标准、规程;(8)本分项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执行下述强制性条文:7·4·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8·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则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8·3·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文件。三、监理工作流程熟悉图纸、审查混凝土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审查混凝土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原材料准备、检验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施工机具准备、检查承包商、监理工程师原材料准备、检验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施工机具准备、检查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审核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审核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审核承包商、监理工程师进场挂牌堆放承进场挂牌堆放承包商检验结果NY旁站监理测坍落度旁站监理测坍落度抽查配合比见证试块制作监理工程师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捣、养护承包商拆拆模申请承包商签签署批准申请监理工程师提出缺陷修补方案提出缺陷修补方案承包商混凝土质量检查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混凝土质量检查承包商、监理工程师审查修补方案审查修补方案监理工程师缺缺陷有混凝土缺陷修补承混凝土缺陷修补承包商无签中间验收证明监签中间验收证明监理工程师进入下道工序进入下道工序承包商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本分项工程监理工作目标按照《监理规划》制定的本工程监理工作总目标的要求,本分项工程监理工作目标如下:质量目标: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安全目标:无重大安全事故。2.本分项工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1)材料质量要求。本工程的结构混凝土均为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质量由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及验收。混凝土搅拌站在提供预拌混凝土的同时,须提供各种材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且应符合以下要求: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175《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4《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宜不于15%;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5《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2)配合比设计要求。本工程结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由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承担,且需符合以下要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各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沁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时的相对压力沁水率S10不宜超过40%;泵送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宜为100~140mm;泵送混凝土的水胶比宜为0.4~0.6;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泵送混凝土应掺加适量外加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剂》的规定:1)掺用引气剂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根据粗骨料粒径20-80mm,为5.5%-3.5%;2)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等有关规定。3)现场拌合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由试验室承担,其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要求。(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控制要点:本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原材料计量由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要求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4)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本工程结构混凝土的混凝土搅拌由预拌混凝土公司控制,并要求:混凝土搅拌时其投料次序,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粉煤灰宜与水泥现步;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执行;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成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5)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本工程的结构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运输途中,严禁往拌筒内加水;泵送混凝土运送延续时间按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泵送混凝土运送延续时间混凝土出机温度(℃)运输延续时间(min)(用搅拌车)≦C30>C30≦2512090>259060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在运送混凝土时,通常的搅拌转速为2~4r/min;整个输送过程拌筒的总转数应控制在300转以内;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6)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按以下要求使用和操作混凝土泵: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混凝土汽车泵或固定式混凝土泵的布置位置,以达到方便、安全;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工程或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做好配管工作;配管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规程的要求;应根据混凝土泵的使用说明书其他相关规定,制定专门操作要点,以此操作及安全使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质量数量位置等逐一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将模板缝隙、孔洞堵严,并浇水湿润;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混凝土浇筑区域。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到近浇筑;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混凝土的布料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右振动溜管使用混凝土下落;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应预先制定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7)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质量控制。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具体要求如下:墙、柱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主次梁结构的梁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处理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且必须按以下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不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从施工缝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时,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后浇带的设置及处理要求:后浇带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后浇带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浇筑,并保持15d的湿润养护。(8)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本工程的混凝土养护按各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日平均气温高于5℃时,采用浇水养护,日平均气湿低于5℃采用覆盖式养护,主要要求如下:浇水养护: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进行;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浇水次数应根据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采用自来水等符合混凝土拌制用水要求的水。覆盖养护:在混凝土成型、表面略平后,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封闭养护;具体做法为在梁板上覆盖一层黑色塑料薄,上加草包覆盖;柱子采用塑料薄膜缠绕。覆盖薄膜时,采用的塑料薄膜应采耐老化的,接缝应采用热粘合或采用胶带粘合。覆盖时应紧贴四周,用砂袋或其他重物压紧盖严,防止被风吹开,影响养护效果。(9)混凝土拆模质量控制。现场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期限,需符合以下要求: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损坏,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始能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在混凝土在未达到上规定的强度进行拆模及承受部分荷载,应经过计算,复核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10)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标准见下表。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标准名称现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凝土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隙其他部位有不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隙连接部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连接部位有影响传力性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传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表面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功能的外表缺陷(11)现浇混凝土尺寸偏差质量要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基础15独立基础10墙、柱、梁8剪力墙5垂直度层高≤5m8>5m10全高(H)H/100且≤30标高层高±10全高±30截面尺寸+8,-5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0,0H/100且≤30表面平整度8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12)现浇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检测及评定质量要求:试件取样、制作及养护:检查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设计有抗渗等级要求的,还需做混凝土的抗渗试验。试件应用钢模制作;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养护应符合《安酉保险新城监理大厦工程见证取样及送检计划》中的规定及相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强度检验: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的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每组3个试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该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代表值: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混凝土强度评定: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及评定方法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本工程须按规定进行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强度检验,具体要求及措施详见《安酉保险新城监理大厦见证取样及送检计划》。本工程的混凝土试件需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及送检,具体要求及措施详见《安酉保险新城监理大厦工程见证取样及送检计划》。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包括配料、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各个施工过程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混凝土构件不但要有完整的外形,而且要获得足够的强度、密实性和整体性。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各施工过程应进行有效控制。坚持以“预防为主,严格检查”为原则,以审查承包单位上报的工程施工有关的技术资料、监理机构的巡视、旁站、事后检查等手段实现本分项工程的质量监理目标。具体方法及措施如下:(1)供应厂商的资质;(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及混凝土浇筑方案,是否能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3)加强隐检工作,使隐蔽的分项工程确保合格;(4)对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包括用电、振动机械的数量、防雨措施、(5)冬期的防冻措施、夜间施工的照明及安全防护措施;(6)对商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坍落度进行核对;(7)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当预拌好的混凝土超过2h时,浇捣前必须进行现场再搅拌。(8)混凝土浇捣时应振实振均且避免漏浆,振捣程度以振出浆液为控制标准。(9)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部位:梁应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一般选梁中间1/3L范围内。柱梁相交时,柱施工缝应在梁下口部位。柱板相交时,柱施工缝应在板面部位,并严格控制施工缝的数量,做到少设甚至不设。施工缝处再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浇筑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浇筑前,施工缝处宜涮水泥浆或铺一道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为10~15mm,以保证接缝质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仔细捣实,使其紧密结合。(10)夏、冬、雨期施工,应做好防水、防冻、防晒措施。防晒措施可采用草包覆盖,并时常洒水养护。(11)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项目控制指标,见下表。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项目控制指标项目(现浇结构)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轴线位置基础15钢尺检查独立基础10墙、柱、梁8剪力墙5垂直度层高≤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5m10全高(H)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标高层高±1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全高±30截面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