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集体备课

数的概念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教科书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

的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认识20以内各数;第二阶段,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学

生认识100以内各数;第三阶段,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各数……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的

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和认识更大的自然数打下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例1教学数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

例2教学数的组成;例3教学读数和写数;例4〜6教学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例7教学解决问题,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去解决问题;例8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科书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呈现方式多样,从而使学生一打开书就喜欢看、喜欢做、喜欢想。加强了学生的

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同时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为学生创

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本单元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数到

100,但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存在困难。有部分孩子对数数的难点——“拐弯数”还不太熟练。理解数位的意义及发

现百数表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eeoe

L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在教学中应突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计数单位

“一”十’’“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数位的基本内涵,并能根据位值的意义正确读数和写数。

2.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数的概念。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操作学具(曲别针、小棒、方木块),在操作过程中数数,

认识计数单位、数的组成,弄清数位的意义,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

3.重视学牛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教学思想方法的获得。要为学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牛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

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1课时数数数的组成◎教学笔记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33〜35例1、例2,完成P35“做一做”,P38“练习八”第1、2题。

A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并感受三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知道10个十是100,会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在

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经历计数过程,能用“十”和“一”为单位表述计数结果,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A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能准确、迅速地说出一个数的组成。

A教学难点

明确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A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A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数一数,初步感知100o

课件出示教科书P33主题图。

庵件帆乐

师:草原上有一群可爱的羊,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羊?

【学情预设】学生会产生很多答案。

师:这里到底有多少只羊呢?有什么好办法能得到准确的只数?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是一个一个地数,有的可能是两个两个地数,也有的可能在图中画一些圈圈,如5个或

10个地圈一下。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教师引导学生一只一只地数,数到第10只时将这10只羊圈起来。用同样的步骤数到20。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数一数教科书P33主题图中共有多少只羊。O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通过指导,学生很容易数出羊的只数。

师:一共有多少只羊?(100只)真的有这么多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老师在课件上10只10只地圈,学生10个10个地数。一直数到100。

师:这里的羊有100只,100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情预设】100比20多得多。

【设计意图】由20扩展到100,从数量上看是增加了,但从数数方法上看,20以内的数数方法完全可以迁移到100

以内数的计数中去,用好这个迁移,既突破了难点,也沟通了20与100以内数在数数方法上的相同点,从而能让学生将

注意力集中到十与百的关系上来。2.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数数数的组成)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在操作中体会。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和圈的方法,数出了100只羊,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需要我们细心去

数才知道具体的数量。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两人一组,数出100根小棒,百把多余【教学提示】的装进

学具袋。十根一

(1)数一数,摆一摆。捆,在学20

①学生一边数数,一边一根一根地拿出小棒,数到21根时停下来。以内数的认

师:我们手里拿着一大把小棒,谁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手里有多少根个棒呢?识时,学生已

【学情预设】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板书:10个一是十)经感受过,因

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呈现2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二十一。为十根一捆

②师:二十一根小棒有几捆加几根?也就是说二十一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十进制”

【设计意图】计数单位“十”是捆出来的,但捆的要求不应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计数法的直生为了|

体现“一目了然''而选择的。观模型,所以

(2)数一数,捆一捆。在此处一定

①接着21继续往下数,一根一根地边拿边数,当数到二十九时,停下来。要让学生

师:现在数到多少了?下一个数是多少?为什么?“捆”,感受10

【学情预设】前面已经有2个十,再加1根小棒,又可以捆出1个十,共有3人十,所个一是十。以是三|

十。(课件展示过程)

②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三十九、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后面分别是多少。

每满十根,就让学生捆成一捆,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③数到九十九时,再次停下来。

师:九十九后面是多少?为什么?

【学情预设】己经有9个十,剩下的9加1又得到1个十,共10个十,就是一百。

④师:数出了一百根小棒,我们再来检查一下,看看一百里面有几捆。

十个十个地数,也就是一捆一捆地数,10个十是一百。再将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反过来强调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设计意图】在这里,为了突破数数的难点,每数到“几十九”时,用提问“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突破数数的难点。同

时,一百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是一百,也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是学生经历以“十”为单位进行计数的结果。教学中

的“检查”,其目的就是通过“捆”体会计数单位“十”,并感知十与百的十进制关系。

2.在活动中内化。◎教学笔记

(1)数小棒:师生一起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2)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第2题。

①师: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数清所有的泡泡呢?

【学情预设】做记号、圈一圈等。

②学生独立数一数。

③学生汇报数的方法。

【学情预设】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或10个10个地数。

师:怎样数能很快数清有多少个泡泡?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突出“圈10”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数小棒和圈泡泡的具体操作中,突破数数中的难点“拐弯数”,注重数数方法的指导,感受“十”的作用。

3.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整十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七十根杂乱摆放的小棒。

---------------------j

L

师:哪位同学能一眼看出这是多少根小棒?

【学情预设】太杂乱,看不出来。

师:如果想一眼就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情预设】请,,十”来帮忙,每10根1捆。

师:七十有几捆?是几个十?六十呢?九十呢?

七十有7捆,有7个十,六十有6个十,九十有9个十。(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七十的组成,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十”的作用。

(2)认识几十几的组成。

课件先出示4捆小棒,再出示6根。______.__.______

Wi的

师:这个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4捆表示4个十,6根表示6个一,合在一起组成了四十六。

师:四十六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学情预设】四十六是由4个十与6个一组成的。(板书)

师:现在老师任意指一个数,你们能快速地用小棒表示吗?

教师随意指到四十六中的“4”或“6”,让学生用小棒表示。

【设计意图】在这里,重要的是感受“十”与“个”的区别,理解“十”与“个”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反复练习拿小棒来表示

“4”与“6”,理解四十六中“4”与“6”所对应的是4个十和6个一,在“整捆”与“单根”的反复选择中,突破“十”与“一”的结构

关系和单位意义。

(3)内化数的组成。

①几个十和几个一。

课件动态演示六十四:先出示整捆的小棒,从一捆逐步到六捆,每出示一捆,学生说出代好号切、口有多少

根;再逐根出示,一直到六十四根。

师:六十四是由()个十和0个一组成的。(教师根据学牛的回答板书)

②多种方式表示几十几。

师:我说一个数,请同学们用圈表示十,用点表示一,把老师说的数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通过动作和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训练学生脑、手、口的协调发展。

三、实际应用,强化新知

1.完成教科书P38“练习八”第1题。

(1)师: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个。

【学情预设】答案有多种,大约都是40个。

师:观察两种夹子,哪种颜色的夹子比较好数?为什么?

【学情预设】蓝夹子比较好数,因为一列有10个蓝夹子。

师:数黄夹子有什么好方法?

【学情预设】用圈10的方法去数。

(2)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数数量相同但摆放样式不同的夹子,丰富学生的数数经验,并体会以“十”为单位数物体的数量

比较准确、方便,突出了计数单位“十”。

2.独立完成教科书P38“练习八”第2题。

【学情预设】先圈出10颗,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渗透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全课小结,归纳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A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7个十就是七十

四十六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六十四是由6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A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强化估数意识,感悟估数的方法,关注核心概念,突显操作价值,课中的点数、圈、捆等操作,都是为

了突破“个,,“十冈百,,这三个计数单位。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突破数数的难点,并注重数数方法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数

感C

第2课时读数和写数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36〜37例3,完成P37“做一做”第2题,P39“练习八”第5题。

A教学目标

1.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读出、写出100以内的数。

2.在读数、写数、拨数等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读、写数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A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A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

A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A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笔记

卷件出示

(I)从十起.十个十个地敏,敛列一尊.

(2)从⑷十五起.五个五个地救,故M七十。

2蟾1城

七十六是看()个+和()个一如或的$及十九是由()

()^-M*W|A+£>®W(1个+和()个一。

【设计意图】学生会数100以内的数,又知道“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些知识为学生正确读、写

100以内的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情境导入。

师:猜一猜,老师手中是什么?(I颗珠子)

师:老师会用这颗珠子表示10,你们信吗?(出示计数器,把珠子放在十位上)怎么样,现在它表示多少?(10)

师:一颗珠子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表示10,计数器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朋友。看下面的计数器,你觉得怎么

样?(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认识过计数器,应该能够发现上面缺“个位”和“十位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个没有标明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器,现在请同桌的两人互相合作,

在计数器的相应位置写上个位和十位。

同桌间相互合作完成。(课件出示标明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器)

4件出示◎教学笔记

II|比—I

【设计意图】通过猜珠子游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巧妙地引出计数器,并将计数器补充完整(写上个

位和十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复习数位,加深印象,有利于学生回忆旧知识,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读数和写数)

二、探究读数、写数的方法

1.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36例3。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圆件出示

【教学提示】

读数和

写数学生都

师:同学们,课件上有一些五颜六色的纽扣,你们能很快数出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会,但是要引

【学情预设】黄纽扣有四十粒,绿纽扣有二十七粒,红纽扣有三十三粒。

导学生理解

师:这三个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来读、写呢?

题意,规范解

学生同桌间交流想法。

衣口O

2.两位数的写法与读法。

⑴教学“40”的写法与读法。

①摆一摆.

师:黄纽扣有四十粒,先用小棒摆一摆。

4捆小棒,1捆10根。

②拨一拨。

师:那你会用计数器来表示出4捆小棒的数量吗?同桌两人合作,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这种方法。

师:十位上的这4颗珠子,表示什么呢?个位上怎么1颗珠子也没有?

【学情预设】学生有在计数器上拨10和20的经验,应该能正确拨出40。也能由“十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十”想

到“十位上拨4颗珠子就是4个十”。个位上是0,不用拨珠子。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个位上的。不写行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够明白:十位上有4颗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没有◎教学笔记珠子’就

在个位上写“0”。

师:这个数该焦么读呢?

板书:读作:四十

【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的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教具、实物的演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

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意识。

(2)知识迁移。

①出示27根小棒。

师: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说你是怎么拨的,然后写出“27”并读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十七二在写“二十七”时,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

写“7”,表示7个一。在读“二十七”时,教师要强调从十位读起。

②出示33根小棒。

师:像刚才一样,拨、说、写、读这个数。

学生演示拨法。

师: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同桌相互议一议。

师小结: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

个一。

【设计意图】教师的提问(两个“3”的意思),激起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对比,明确“3”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不

同,这样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的理解,初步感受"位值制''原则。

3.建立数感。

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一共有100粒)

(1)在计数器上拨珠。先一颗一颗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

师:再拨一颗是几颗?

师:10个一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2)在十位上,一颗一颗地拨,拨出9颗珠子。

师:这9颗珠子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

师:10个十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知道10个十就是一百,有些学生从老师的计数器中也能知道百位在哪,根据已有知识能推想

出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是I00o难点在于让学生再次经历,十位上满十,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所以要在十位左边添一个

新的数位“百位”,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可以表示一个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边拨珠子边计【教学提示】数’督

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建立数感。

注意让

(3)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0。

学生弄清数

学生在计数器上填“百位”,再拨出100o

位顺序的方

(4)引导学生探究100的读法和写法.

向。

师:对照计数器试写100,并读一读。

【学情预设】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一个数也没有,就分别在十位和个位上写

“0”。

【设计意图】通过整个纽扣图,使学生直观感受100,培养数感;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

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小棒图与计数器对照呈现读、写100的方法,直观展示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归纳读、写数的方法。

师:回顾自己写的数,读一读,想一想如何写数和读数?

【学情预设】写100以内的数,从十位上写起,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0班浮空、口写几;个

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读100以内的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读数和写

数都是从高位开始。(板书)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科书P37“做•做”第2题。

学牛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然后同桌间交流.

2.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习题。

④件出示--------

亳经的隼一是由百个效字-9”和“3”纲成的,修俘楮一晴.老苗今年多少岁?;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个数豪示出去吗?______________

【学情预设】学生会猜到“93”和“39”两个数字,再根据实际选择,应为“39”。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读数和写数的知识,在读数、写数的过程中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A板书设计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A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感悟,在辨析中找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

读数并不难,而读准数却不容易。写数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本能达到书写要求,但遇到整十数时容易出错。另外,£

教学时,要加强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第3课时数的顺序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41例4,完成P41“做一做”,P44“练习九”第1、2题。

A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发现百数表中隐含的一些排列规律。

2.能根据数位的意义及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A教学重点

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根据数位的意义及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教学难点

探究和发现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

A教学准备

课件。

A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百数表

1.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要排队做早操。请看,这些学生排得整齐吧!数字娃娃们也想表演一下。(课件出示学生

排队图及百数表)

E

n

7T

I]

F一

W工

工H

T

F

的顺序

以内数

解100

步了

,初

导入

情境

通过

课题

揭示

2.

序)

数的顺

题:

书课

。(板

的顺序

以内数

习100

来学

们就

课我

这节

师:

规律

的顺序

感受数

究,

自主探

二、

律。

的规

19”

17、

15、

13、

“11、

10”和

、8、

、4、6

究“2

I.探

行。

的前两

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