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或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③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劳动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由材料可知,跋山遗址群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存,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此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④符合题意。①: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①与题意不符。③: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材料为旧石器时代,显然不是原始社会末期,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亚当·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②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③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形式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④雇佣劳动形式中,劳动创造的全部财富被雇主无偿占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这说明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压迫和剥削存在的根源,也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①②正确。③:材料强调不同社会形态的劳动形式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且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改变带来劳动形式的变化,③说法错误。④:在雇佣劳动形式下,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雇主(即雇佣者)无偿占有,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宣言》(简称《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列宁称之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还说:“《宣言》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由此可见,《宣言》()①奠定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②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弊端③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利益的经典著作④一般原理的运用必须和各个国家具体实际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①排除。②: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弊端,而不是《宣言》,②排除。③④:《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其具体应用在不同国家是不完全一样的,这说明《宣言》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利益的经典著作,一般原理的运用必须和各个国家具体实际相结合,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4.1919年,五四运动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21年,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式宣告成立,带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复兴和辉煌。由此可见()①五四运动为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②五四运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地位③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④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五四运动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表明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①符合题意。③:1921年,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式宣告成立,带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复兴和辉煌,这表明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③符合题意。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但没有“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地位”,②说法错误。④:材料体现了的诞生,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5.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人才,科学技术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初步得到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可见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①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创造性地建立健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③增强了国家实力,有力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④实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第一次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材料表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增强了国家实力,这有力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②错误。④: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其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④错误。故本题选B。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一共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表述错误。②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可见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②③正确。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7.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1919),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1949),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1954),是中美建交45周年(1979),下列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准确的是()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第一次全国人大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外矛盾的变化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五四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正确。②: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但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错误。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③错误。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④正确。故本题选B。8.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要小康”到“要健康”等,既有“物质富足”,也有“精神富有”。这告诉我们()①“美好生活”具有历史性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历程②“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③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实现了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说明“美好生活”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具有历史性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历程,①正确。②: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要小康”到“要健康”等,既有“物质富足”,也有“精神富有”,“美好生活”的发展质量更高、更加全面,表明“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②正确。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而不是实现了,③错误。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9.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启示广大青年()①勇于砥砺奋斗,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②在伟大工程的不断实践中实现伟大梦想③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④坚守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启示广大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①③正确。②④:本题考查对广大青年的启示,“在伟大工程的不断实践中”和“坚守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主体都是,②④不选。故本题选B。1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因为改革永无止境所以实践永无止境③改革是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动力④改革决定我国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说明改革是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③正确。②:实践永无止境是改革永无止境的原因,该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②错误。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应该是我国新一轮的产业发展决定了要实现改革,或者说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我国新一轮的产业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B。11.2012年到2023年,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根据下图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统计信息,可以推断出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2012年2023年在全国企业总量中占比794%92.3%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家)636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62.4%90.9%在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中占比37.6%61.7%①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②在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量中都已占主体地位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大提高了自身实力④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用巨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从图中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发展壮大,说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这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用巨大,①④正确。②:材料显示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量中都有所增加。但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必须也依然占主体地位,②说法错误。③:材料不涉及民营经济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大提高了自身实力,③排除。故本题选B。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据此,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①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减轻相关企业税负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发展②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经济建设筹措资金,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③取消或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宏调控能力减弱经济增速放缓④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健康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材料中的起点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①②推导正确。③:取消或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负担减轻,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增加,③推导错误。④: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市场流动性,社会总需求会减少,④推导错误。故本题选A。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重要支撑。下列举措符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的是()①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②健全和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制度③健全商品质量体系、对外贸易体系等,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④避免市场干预,规范不当市场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有利于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①正确。②:健全和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制度,能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统一的制度规则基础,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进行交易和竞争,符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②正确。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主要是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和高效运行,健全对外贸易体系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无关,③排除。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避免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要避免的是政府对市场的不正当干预,④排除。故本题选A。14.辽宁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沈阳、大连“双核”引领带动作用,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提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旨在()①基础设施共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②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助力新时代东北高质量发展③抓牢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推动省域经济高速发展④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城乡融合无关,①不合题意。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的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非高速发展,③说法错误。②④:辽宁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沈阳、大连“双核”引领带动作用,这些措施旨在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助力新时代东北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其产业链如下图所示。在火箭制造与发射、航天运载火箭生产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引领支撑商业航天发展;在运载火箭设计与制造、商业卫星设计制造、市场开拓等方面,不少民营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航天领域各自发挥作用。这表明()①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发展航天事业中占支配地位②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商业航天事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③民营航天企业在国家重大航天任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我国向航天强国迈进④二者携手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航天的竞争力和影响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错误。②:在运载火箭设计与制造、商业卫星设计制造、市场开拓等方面,不少民营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商业航天事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②正确。③:国有经济在国家重大航天任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③错误。④:在火箭制造与发射、航天运载火箭生产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有企业引领支撑商业航天发展;在运载火箭设计与制造、商业卫星设计制造、市场开拓等方面,不少民营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航天领域各自发挥作用。这表明二者携手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航天的竞争力和影响力,④正确。故本题选C。16.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明确表示,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体现了中国()①同“一带一路”成员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③在“一带一路”及全球性经济增长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④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我国同“一带一路”成员间有共同利益,但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故①表述错误;③:“主导作用”说法错误,我国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故③表述错误;②④: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我国表示将实现自身展,加强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和世界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故②④符合题意。故本是选C。17.下图为2023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结合图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保障劳动者收入增加②经济稳定发展为居民收入提高奠定了基础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④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劳动者收入既可能是按劳分配收入也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①错误。②④:材料表明,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都保持增长,生产决定分配,经济稳定发展为居民收入提高奠定了基础;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②④正确。③:由图中信息看不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8.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指的是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平抑短期经济波动,从而实现经济的短期平稳运行。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增长乏力、就业困难、外贸诸多不确定性挑战等不利因素,需要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加速发力。下列符合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要求的措施是()①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②大力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好保障股市投资收益③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④大幅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增长乏力、就业困难、外贸诸多不确定性挑战等不利因素,需要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加速发力,需要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等措施符合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要求,①③应选。②:大力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股市稳定,但不能保障股市投资收益,②不选。④:大幅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不利于稳定金融秩序,④错误。故本题选A。19.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为此,不少地方出台优惠政策,在社区建立口间照料中心,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等服务;通过“三甲医院+社区服务+医生巡诊”联动模式,让养老到医疗实现“零距离”;推出线上智能养老服务平台,提供“订单式、菜单式”上门服务。这些举措()①旨在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②意在鼓励企业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减轻财政支出压力③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守护老年人福祉④提供了鼓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面对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的状况,不少地方出台多项举措,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助餐、助浴、医疗等服务。目的在于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①符合题意。②:这些举措有利于鼓励企业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减轻财政支出压力,但这不是目的,②不符合题意。③:由题意知,这些举措可以调动社区、医院、线上平台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守护老年人福祉,③符合题意。④:社会保障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区、医院、线上平台等提供的助餐、助浴、医疗等服务,并不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从“有没有”逐步转向“好不好”,期盼有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高福利社会”发展目标②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作用,筑牢人民生活安全的最后防线③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保障需求④要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保护享受社会保障的法定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从“有没有”逐步转向“好不好”,但是,社会保障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追求“高福利社会”发展目标,①排除。②: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公民面临生存危机、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社会救助能够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筑牢人民生活安全的最后防线,②正确。③: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是满足社会成员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而非个性化需求,③排除。④: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要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对于参保人来说,享有依法获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同时也有按照规定缴纳保险费等义务;对于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等部门来说,有提供相应服务的义务,明确权利义务可以更好地保护享受社会保障的法定权利,④正确。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21.回首共和国的75年历程,在一穷二白的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从经济凋敝的困境奋发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爬坡过坎的奋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路走来,虽有风雨波折却总能一往无前,我们用经济实力的显著进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书写了“中国为什么能”的精彩故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为什么能”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答案】示例:75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的带领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身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面前是喷薄而出的曙光!22.阅读材料,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员工职务秘密及保密责任保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共有产权购房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机动车交易代理与金融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安防产品区域代理服务协议
- 高扬程轴流式核主泵原型泵水力性能分析及性能提升
- 云制造平台下面向不确定性的资源配置与任务调度研究
- 细观尺度下早龄期胶结砂砾石温度效应研究
- 木材电商物流合同
- 2025年锦纶6-DTY项目建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平面设计工作室劳动合同
- 2024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资料
- ABCD2评分量表(TIA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
- E-learning平台使用手册(培训管理员版)
- 自动化物料编码规则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小学音乐教材分析
- 委托收款三方协议
- 黄冈市2021-2022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