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案_第1页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案_第2页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案_第3页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案_第4页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感知主要内容。2.品读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3.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树立伟大理想,培养钢铁般的意志。【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练习圈点、批注、做笔记等阅读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知识备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名著的作者。(出示课件4)(教师讲解,学生记录)预设: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全名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6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后因伤重转业,投身于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在伤病加剧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代表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本名著的内容简介(出示课件5、6)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地下党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上前线后,他奋勇作战,数次立功,最后不得不因在激战中受重伤而离开前线。在地方上,保尔在天寒地冻的筑路工地,与寒冷、饥饿、伤病和匪帮的偷袭做斗争,因身患伤寒差点儿不治身亡。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他曾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走出低谷,开始文学创作。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达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人物关系图(出示课件7)(教师讲解,学生记录)四、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我们一来分析一下本书的人物形象(出示课件8-11)(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保尔·柯察金: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出身贫苦,有鲜明的阶级爱憎,从小养成了倔强的个性和反抗精神;参加革命后,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因病致残后,意志坚强,毅力惊人。在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品质。学生2:朱赫来:老一辈革命者的形象,老布尔什维克的代表。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是保尔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他教会保尔电工技术、英式拳击以及日常生活中保尔所不懂的许多事情。学生3:冬妮娅:保尔的第一个女友,林务官的女儿。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最终二人因阶级与思想不同而分手。学生4:丽达:优秀的共产党员。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与保尔志同道合。因为保尔错把丽达的哥哥当做她的恋人,最终二人没有在一起。学生5:阿尔焦姆:保尔的哥哥,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学生6:谢廖沙:保尔童年时的朋友。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加入红军,并成为共青团乌克兰区委会书记。在与敌军的抗争中,他显示出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教师:同学们,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本名著的中心事件(出示课件12、13)预设:1.12岁那年,保尔因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父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被学校开除。2.保尔结识装配工朱赫来,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和保尔讲革命道理。3.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保尔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员。4.保尔看到朱赫来被押解时,果断救了朱赫来。但保尔被维克多告发,被捕入狱。5.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6.保尔邀请冬妮娅参加共青团会议,在会上,保尔因为冬妮娅的着装问题同她争吵起来,两个人最终分手。7.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8.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工达雅并与她相爱。9.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10.保尔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作。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本名著的艺术特色(出示课件14)(学生讨论,分析回答)预设1:小说写人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预设2:书中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也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预设3: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充满正能量。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本名著的阅读方法(出示课件15-19)预设1:圈点。读书过程中,要有个烂笔头,即笔在手,看到精彩的句段,随手圈点勾画,写景的、叙事的、写人的、评论的等,圈点勾画可以把重点内容筛选出来,便于日后翻看。预设2:批注。批注,指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预设3:做笔记。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所写的提要,可以是语意连贯的成段文字,可以是按层次和要点罗列的提纲,还可以是能够体现作品结构思路的图表。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如自己对于作品的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可以针对作品整体发表感想,也可以只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发挥和评论。预设4:摘抄。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录的内容可以是原作的典故、格言警句、精彩片段等。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摘抄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片段、启迪思想的格言警句、写作技巧运用精彩的语段;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可以摘抄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的片段以及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预设5:写读后感。读后感是读书所收获的果实。读完名著,要写读后感,可以评点人物、语言、情节、写法等,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读后感还可以在公开的网络平台(如校园网站、班级论坛等)上发表,与别人交流分享。五、拓展探究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讨论。专题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出示课件20-22)师生讨论,出示示例: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因往神父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敌人因疏忽把他错放了。后来,保尔在朋友谢廖沙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不仅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中了弹片,受了重伤。后来他又参加修铁路的工作。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在筑路工作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差,丧失了工作能力。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他开始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作。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后来,他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达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专题二: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分析(出示课件23-24)师生讨论,出示示例:保尔·柯察金具有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在重重磨砺下无所畏惧,意志如同钢铁般坚强。保尔和同志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他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儿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仍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位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除此之外,他还有温情的一面。对待母亲、哥哥和朋友,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待恋情,他不仅认真,而且非常有原则。专题三:圈点、批注、做笔记师生讨论,出示示例:(出示课件25-26)原句①:以前读英雄加里波第的传记,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呵!他是那样地羡慕他,加里波第的生活是艰苦的,敌人在全世界各处追逐他。而他,保尔,仅仅才经过了一星期的可怕的苦难,就好像是过了一年似的。批注①:这段心理描写是保尔出狱后,在冬妮娅家做客的当天所想,或许从这一刻起,他对英雄的崇拜之情驱使他向往苦难,对温暖甜蜜的生活保持自然的警惕。专题四:摘抄、积累师生讨论,出示示例:(出示课件27)①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②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③保尔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另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对眼睛,那对永远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教师:阅读推荐(出示课件28-30)《平凡的世界》预设1:作者名片路遥(1949—1992),中国作家。陕西清涧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荣获茅盾文学奖。预设2:主要内容《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在这本书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预设3:推荐理由《平凡的世界》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值得我们学习。教师:阅读推荐(出示课件31-33)《名人传》预设1:作者名片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预设2:主要内容《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小说分别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结尾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忌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却对贵族生活持批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