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题型1】微粒的共性【题型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题型3】分子运动实验【题型4】探究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题型5】分子性质的综合探究实验【题型6】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题型7】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题型8】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推理判断【题型9】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题型10】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分类考点二原子的结构【题型1】原子的构成【题型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题型3】离子的形成【题型4】原子和离子中各微粒数值的关系【题型5】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题型6】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题型7】相对原子质量考点三元素【题型1】元素的概念【题型2】自然界中元素含量【题型3】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题型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题型5】元素周期表结构及规律【题型6】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互相推断【题型7】元素周期表信息与结构示意图综合考查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01微粒的共性【例1】今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团簇中的水分子没有空隙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双氧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变式1-1】在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Z表示水分子别在t1、t2、t3三个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X>Y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Y>XC.状态Z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水在X→Y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变式1-2】我们学习的分子运动论属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0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例2】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600L氧气在加压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4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体积变大C.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变式2-1】把白糖加入水里,白糖“消失”了。这一现象无法说明A.分子很小 B.分子分成了原子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变式2-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吹涨气球,气球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加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后体积变小,因为分子体积变小C.过氧化氢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因为分子构成不同D.水银(汞)温度计测量体温的原理:温度改变,原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03分子运动实验【例3】如图所示,是探究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放在实验桌上(如图1所示),用胶头滴管向棉花团上滴几滴浓氨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分子不断运动。(2)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棉花团却变成了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3)与图2(课本中的)装置相比,左图装置的优点是。【变式3-1】如图所示,用支管连接好试管和玻璃管,并在玻璃管内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纸条。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min后观察到ab段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纸条,微热试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气球能够平衡该装置的气压B.ab段纸条先变红,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C.对比实验一、二,实验二中纸条会更快变红D.若将试管置于冰水中,酚酞纸条将不会变红04探究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例4】在学习微粒的有关知识时,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提示:浓氨水易挥发,产生刺鼻气味)。
(1)图Ⅰ实验中,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图Ⅱ实验中,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白色固体。①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的现象为白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②氨气比氯化氢气体密度小,实验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白烟最浓厚的位置在(选填“a”、“b”或“c”)处。【变式4-1】化学课上,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
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说明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而遇浓氨水会变红(或变色)。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A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简要说明理由:。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丙。
【实验操作】a.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氨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反思评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拓展延伸】小刚也对该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他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能和小明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实验时,他先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色,再打开止水夹,几秒后观察到B试管中的棉花也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要想得出小明的另一点结论,小刚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05分子性质的综合探究实验【例5】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1)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试液,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起来。一段时间后,烧杯(填字母)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具有性质。(2)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图2)。在两个Y形管的左侧管和右侧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和浓氨水,同时进行甲、乙两个实验,最先出现明显现象的是(填“甲”或“乙”)。该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有关。(3)如图3所示,用两支气密性良好且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孔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更容易被压缩,原因是。【变式5-1】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以下是音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对分子的探究,请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一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2)图二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3)同学们在进行图二实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于是展开小组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改进方案。
图中使用的无色透明塑料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相同的小纸花,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五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三和图四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①观察到的现象是。②通过改进方案,本实验比图二实验具有的优点有。【变式5-2】U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按照图1进行实验,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该实验说明分子,湿棉花的作用是。(已知:①浓氨水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浓氨水会挥发除氨气;③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2)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并迅速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盛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到(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越高,。(3)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猜想假设】猜想1: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快:
猜想2: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慢。【查阅资料】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两种气体反应会产生白烟,即生成新物质氯化铵(NH4Cl):②氯化氢(HCl)分子质量大于氨气(NH3)分子质量。【设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组装图3装置,在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置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观察现象。玻璃管(填“A”、“B”或“C”)处先看到白烟猜想1正确【实验拓展】(4)如图所示装置为“碘锤”,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碘蒸气。从微观角度解释加热后碘锤中充满紫红色碘蒸汽的原因。06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例6】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蒸气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水银【变式6-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金和氧气 B.水和氨气C.汞和铁 D.二氧化碳和硫酸铜【变式6-2】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O2 B.CuSO4 C.CO2 D.Au07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D.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变式7-1】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都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都是带电的粒子 D.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变式7-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08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推理判断【例8】“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B.氮气、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都是气体C.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变式8-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09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例9】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燃烧并降至室温的微观示意图。(1)从微观过程可分析出,变化I的变化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Ⅱ的变化过属于变化:从宏观的角度看,变化I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从微观的角度看,变化I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2)变化I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的名称是。(3)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A.分子的种类不变 B.分子大小不变C.分子的数目改变 D.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4)根据上图能获得很多信息,写出一条与化学反应有关的信息。【变式9-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反应前方框中表示的是(选填“纯净物”、“混合物”)。②从微观角度看,在该反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没有变化的是。③该变化所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变式9-2】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①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②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从微观结构分析原因是:。③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④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质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是:(填“相等”、“无法确定”)10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分类【例10】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变式10-1】小球“”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代表单质的是A. B.C. D.【变式10-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1)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序号)①冰水混合物②过氧化氢溶液③铝粉④氯化钾⑤锰酸钾⑥液氢(2)用“
”和“
”表示不同原子,如图所示是某些粒子的示意图,请填空(填序号)。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是;②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是;③物质种类最多的是。考点二原子的结构01原子的构成【例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的体积;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A.③④ B.②③⑦ C.②⑥⑦ D.①⑤【变式1-1】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均由a、b、c三种粒子构成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变式1-2】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C.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0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B.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电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变式2-2】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2)图乙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相同。(4)图乙中表示阳离子的有(填字母),其离子符号为.(5)图乙中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6)图丙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时,该粒子是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变式2-1】下列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稀有气体原子B.都属于阴离子C.二者化学性质相似D.都是相对稳定结构03离子的形成【例3】如图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钠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钠离子B.氯原子形成氯离子时,质子数发生了改变C.该变化过程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D.生成的氯化钠固体中,离子是静止不动的【变式3-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与Na+的化学性质不同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D.钠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变式3-2】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离子是一种不显电性的粒子D.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和原子可以相互转化04原子和离子中各微粒数值的关系【例4】A、B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Am+和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原子的核电荷数A.X+m+n B.X-m-n C.X+m-n D.X-m+n【变式4-1】已知四种离子:Xa+、Yb+、Zc-、Rd-核外电子数相同,已知a>b,c>d,则它们核电荷数的大小关系是A.X>Y>R>Z B.Z>R>Y>X C.X>Y>Z>R D.Y>X>Z>R【变式4-2】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a=d-c B.a-n=c+m C.b-n=d+m D.a+n=c-m05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例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
【变式5-1】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的B.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C.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D.若x=17,则该粒子是Cl-【变式5-2】填空:(1)金属铁是由(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a=8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③当a=13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06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例6】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A. B. C. D.【变式6-1】下列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粒子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B.粒子②化学性质稳定C.粒子①属于金属元素 D.粒子④是阴离子【变式6-2】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阳离子的是⑤ B.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①⑤C.容易得到电子的是③ D.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①④07相对原子质量【例7】已知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mkg。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a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kg,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am/bn B.am/12bn C.12bm/an D.bn/12am【变式7-1】某原子中共有60个微粒,其中有24个微粒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3 B.42 C.40 D.27【变式7-2】甲原子是碳--12原子质量的m倍,甲原子是乙原子质量的n倍,则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考点三元素01元素的概念【例1】下面有关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变式1-1】碳元素和氧元素是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A.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变式1-2】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A.碘分子 B.碘原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02自然界中元素含量【例2】地壳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 B.铝 C.铁 D.氧【变式2-1】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居于第二位的是A.硅 B.铁 C.氧 D.铝【变式2-2】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Na C.Cl D.H03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例3】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锂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C.与锂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AD.在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和C【变式3-1】(如图中的①和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空白。(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D中的x为,与原子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与原子B的属于同种元素的是。0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例4】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化学性质相同【变式4-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元素 B.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C.氧气、空气中都含有氧分子 D.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变式4-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
(2)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05元素周期表结构及规律【例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1—3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核电荷数为7的元素属于(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第二周期共有种元素,该周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填“递增”或“递减”)。(3)3号元素和11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数相同;周期表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变式5-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排列出了第一张的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图1A是镓原子(镓:Ga)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广泛应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它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填序号)位置的元素相似。(2)图1中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标出该元素在图2中的位置(填序号)。(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符号)。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5)元素周期表中有很多规律,仔细研究你会发现的规律有(写出一条):。【变式5-2】“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磷元素的一条信息:。(2)钠原子的质子数为,是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相同。(4)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得到的化学符号分别是、。06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互相推断【例6】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C.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得到电子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铟元素和铝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变式6-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及砷(As)、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表中标号①的元素是。(3)X3+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4)下列元素组合中,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①Na、Cl
②He、Mg
③F、C1
④Ne、Ar(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砷、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镓是金属元素B.砷和镓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C.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3As5D.镓易失去电子形成Ga3+【变式6-2】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五种微量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有种。(2)1个铁离子(Fe3+)的核外电子数为。(3)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个电子,形成(选填“阴”或“阳”)离子。(4)碘元素化学性质与氟相似,由此可以推知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铁和锌属于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境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07元素周期表信息与结构示意图综合考查【例7】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部署成功。(1)运输卫星用的火箭外壳主要材料为铝合金和钛合金。如图1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①钛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钛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与个人合作合同模板
- 度房屋抵押合同还款计划
- 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商业综合体)
- 战略规划服务合同
- 长途通信服务代理合同
- Unit 1 My classroom Part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 Module 2 Unit 2 It's very old. 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
- 环境材料学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公路施工技术全套课件
- JJF1175-2021试验筛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课件
-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 胸痹心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word 公章 模板
- 世界技能大赛PPT幻灯片课件(PPT 21页)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