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1.1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1.1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1.1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1.1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尝试用一朵花形容七上所学过的中国古代王朝?昙花,又称“月下美人”昙花,夜间开放,花期仅3-4小时昙花的花语: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昙花一现,千载芬芳——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东汉三国(220-280)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南朝(420-589)(266-316)灭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到隋朝的嬗变北朝(439-581)南朝(420-589)383年淝水之战魏吴蜀——隋的统一一、蓄力之昙一.蓄力之昙:隋的统一隋文帝像(541-604)

公元580年春,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太后父亲的身份总理朝政,控制了北周最高军政大权。581年2月,杨坚自立为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建都长安。隋陈589年灭陈国家统一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外戚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秦朝

西晋

隋朝

元朝

实现统一的原因?一.蓄力之昙:隋的统一阅读教材归纳隋朝统一后的巩固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经济上: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一.蓄力之昙:隋的统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隋朝采取措施带来的的效果?粮仓丰实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一.蓄力之昙:隋的统一比至(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庞大的粮食如何运输?含嘉仓(遗址)二、盛放之昙——大运河与科举制隋炀帝像(569-618)

605年4月14日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说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具备哪些条件?1.隋朝统一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2.中央集权加强,为征发百万人提供可能;3.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二.盛放之昙:大运河一条动脉:二千多米:三个点位:四段工程:五大水系: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全长2700多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通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二.盛放之昙:大运河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皮日休《汴河铭》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大运河修建的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皮日休《汴河铭》大运河的开通,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评价大运河读诗,说说你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何评价?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胡曾《汴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否定肯定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评价: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史论结合消极:但开凿大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大都,为了缩短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朝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你知道,中国古代官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世卿制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夏商周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朝?

科举制(血缘/嫡长子)(举荐/贤孝品行)(门第/士族垄断)上品中品下品下上下中下下中上中中中下上上上中上下中正:地方识鉴评定等级者。·如何理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1.士族独占上品,士庶严格区分,且官员选拔权由权贵垄断;2.只重门第,不重才能。阶级矛盾加剧;不利于中央集权。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朝廷无人可用二.盛放之昙: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只注重门第凭才学做官初步创立正式确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通过材料说出创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材料3: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材料2: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材料5: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材料4: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材料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欧、美的文官制度建设有深远影响二.盛放之昙:科举制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三、凋零之昙——隋朝的灭亡三.凋零之昙:隋朝的灭亡605年-606年建成东都洛阳每月用工约200万人605年-610年开凿大运河先后征夫约300万人607年-608年东修长城先后征夫约120万人608年-609年亲征攻灭吐谷浑,重启丝绸之路隋军“冻死过半”612年-614年三次亲征高丽三次出兵共计约300万人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黑格尔

——资料来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山东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内容,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

奢侈享乐

结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三次征辽东,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隋炀帝的暴政,滥用民力,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杨广的野心耗尽了帝国的命数。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38年)阅读下面表格,分析隋朝与秦朝有哪些相同点?维度

朝历史地位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顺应统一趋势,重建大一统的局面。重要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大型工程修长城,建驰道等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统治时间15年(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灭亡原因统治残暴,被农民起义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对后世的影响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唐承隋制,唐吸取隋亡教训,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四、留香之昙——反思与借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等《宋史》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