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张家界市高三综合模拟调研(一)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一文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周人制度和商最大的不同,一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此产生了宗法和丧服之制,并由此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由此可知,西周A.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B.以宗法血缘维系等级秩序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实现王室对地方直接控制2.《唐六典》记载:“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据此可知,当时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B.相权一定程度制约皇权C.社会歌颂之风盛行D.中枢决策具有民主性质3.东晋初年,侨姓士族强作吴语以笼络不愿说北语的吴地士大夫。但是到了刘宋时,吴地士大夫在正式场合(如朝廷议论、社会交际时)说吴语者反而成了少数。这一现象表明东晋南朝时期A.集权政治体制得到加强B.中原地区经济影响力增强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消弭D.江南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4.《中世纪欧洲史》中记载法国北部瓦郎西安城市民和约:“根据共同遵守的和约,凡往来瓦郎西安集市的商人及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违此条者(包括骑士在内),经两名瓦郎西安市民指证,对受害商人做出相应赔偿,另缴纳60先令罚金,其中20先令归受害商人,40先令归法官......”。据此可知该和约的颁布A.强调了对本地市民的保护B.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C.意在惩治商人的不法行为D.维护了城市治安秩序5.唐开元年间,朝廷所需丝织品多取自河南、河北。当时河南的丝织业水平首屈一指,其次为河北,淮南、江南的丝织品难以与之匹敌。到了唐后期,朝廷所需丝织品转而取自淮、浙等地。这主要反映了A.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南方丝织技术水平提高C.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D.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6.明中叶,内阁大学士可以通过“票拟”影响皇帝决策。然而,除非大学士票拟符合帝意,否则,它很难为皇帝所采纳。经常出现皇帝命大学士“再拟”“三拟”的现象。如此反复之后,如仍不合帝意者,皇帝则弃票拟于一旁,“留中不报”,“径发中旨”。这表明A.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B.明代内阁形同虚设C.明代内阁服务于皇权D.明代皇帝任性妄为7.洋务运动中晚期,即19世纪70年代以后,时人对科举制度的各种批判言论及变通建议中,增加了新学内容。这最可能反映的是A.文官制对官员结构并未改善B.废除科举制才能实行文官制C.西方文官制度已经融入中国D.文官制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8.据近代地方史学者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记载:“在官之人皆以今日为民国四年之元旦,而民间不知也,即知之者亦不以为意,甚至有诅咒者,谓不顺舆情耳。”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传统文化因素制约制度的构建C.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不得人心D.革命派与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9.毛泽东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为此,1933年12月,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随后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节俭竞赛,掀起节省运动热潮,效果显著。这场节省运动A.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B.是中共反抗国民党“围剿”的应急举措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旨在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支持10.1950-1953年春,土地改革共没收了地主阶级约7亿亩(约合4700万公顷)土地和大批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分给了约3亿无地少地和缺少生活资料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至70%这A.表明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有利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生政权C.彻底结束了我国土地私有制的存在D.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11.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C.农民收入不断增加D.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12.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13.16世纪初,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著成《君主论》,讨论君主道德、权术和实力,主张国家与君主为集权可不择手段,引发巨大争议。在17世纪,中国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君主的德行进行深刻批判,“罪君”之论成为一股小潮流。两者的共性是A.体现对专制主义的追求B.属于新时代意识的表达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诉求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法性14.自19世纪中期以来,德国便大力发展工科大学与职业补习学校,十分重视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1898年,德国9所工科大学在校生超过一万人;1900年,仅普鲁士就有工业补习学校1070所。此外,政府还强制规定18岁以下学徒工或正式工必须进补习学校学习。这体现了A.生产经验与技术革新的结合B.德国政府对科技发明的激励C.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D.全球工业生产中心实现转移15.19世纪发达国家“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亚洲落后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被动、消极地抵制现代文明。到了20世纪前期,“走俄国人的路”被一些亚洲国家的革命者和革命政党看作争取民族解放、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这些变化的外因是A.二战时期日本殖民侵略B.十月革命及其后的社会主义实践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非暴力和不合作的反殖效果有效16.2019年,时任非盟轮值主席埃及总统阿卜杜勒·塞西谈到,“非洲互查机制建立在体现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坚定原则的纯粹非洲意志之上。......不受非洲大陆内外的干涉,这印证了非洲人民和领导人推动自我改革和弘扬民主、法治的真诚决心。”“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的本质是A.树立非洲文化自信B.激发自身民族意识C.摆脱西方殖民统治D.追求非洲独立自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中国明清之际确乎存在着一种其精神特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特质多少有些相似的思潮。但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欧洲启蒙运动毕竟是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其精神特质有很大差异。首先,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发生在16-17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时代。此时的中国,在产业方面,尚只是在工商业较发达的苏(州)、杭(州)等少数地区出现少量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与之相应,社会中尽管逐渐分化出了一个强烈要求发展工商业的市民阶层,却尚远末形成一个资产阶级,就是市民阶层在社会上的势力也显得很单薄,根本不足以与当时仍然强大无比的封建势力相抗衡。其次,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发生在一个具有以“天下为家”和皇权至上为主要特征的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社会里。这种文化的实质,在于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到了明清之际,主要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政治剧变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空前严重的危机。-摘编自周可真《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近代欧洲启蒙运动》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评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共性与不同。(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形象”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流行语的背景及“中国形象”在欧洲人心目中褪色的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1925年,卢作孚在民生实业公司初创之时,连续好几个月为公司日夜操劳不息。公司第一次招股,只募集到额定资本的20%,他想尽一切办法,凑够3万元;为了及早向江南造船厂订造船只,他自筹旅费700余元;“民生”轮船投入运营之初,卢作孚白天充当顾客的服务员,晚上才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卢作孚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经营下,民生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由一个仅有一艘70吨小轮船、资本仅3万元的小公司,逐渐发展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航运公司,在1935年挤垮了美国捷江公司和英国轮船公司,将列强势力逐出了川江。1938年武汉失守后,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10万吨,屯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指挥“宜昌大撤退”,采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到1947年,民生公司拥有各种轮船153艘,总吨位58000余吨,职工8900余人,资产总值2160多万元,航线不仅遍及长江各口,而且在台湾、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和分公司。-改编自熊秋良《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敬业精神》等材料二拉丁美洲各主要国家独立较早,最先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中期,拉美各国普遍采用高度保护民族工业的进口代替战略加强国家资本,优先发展使用本国原料、满足国内消费为主的工业,用大量的本国消费品取代原需进口的商品,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但却因工业化需求而加大了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造成贸易逆差扩大,政府大量投资开办公共工程和国营企业,造成财政负担过重,赤字日益庞大,进而形成通货膨胀,长期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致使本国企业缺乏竞争意识,产品质量低下,企业效率不高,此外,进口替代模式,重视工业轻视农业,造成经济结构失衡,一些传统农业国变为粮食进口国。-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40年代影响卢作孚民生实业公司发展的因素及该公司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积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各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进口替代战略”的弊端及其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1949-1950年,中央发文,确定每年的10月1日为国庆节,在首都及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其他重要城市举行群众游行,并对国庆纪念活动的内容、庆祝方式进行了具体安排。1950年,第一次国庆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群众一道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各大城市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此后,阅兵、群众游行成为国庆活动的主要内容。1951年,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及部分西方国家的三百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文化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等为国庆节主要演唱歌曲。1953年,中央决定,国庆期间地方不再举行阅兵式,只进行群众游行。1959年,中央发文,明确了当年的国庆口号和宣传重点。相关部门出版了一大批介绍新中国成立10年来主要成就的中外文图书、纪念画册。1960年,中央对国庆纪念活动进一步规范,取消阅兵式,群众游行与之前保持相近规模。此后,基本形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惯例。1965年,来自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苏联政府没有派代表团参加。-编自张泽宇、岳思琪《1944-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述论》(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意义。(8分)2025届张家界市高三综合模拟调研(一)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BBDBCCC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DBDBCBD17.(1)共性: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不同: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依然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欧洲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中国明清时期活跃的儒家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冲击,但未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欧洲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社会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2)背景:西欧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