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等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落实的根本任务。初中历史课程包含着较大的思政价值,对于学生文学素养与思政素养的培育有着积极影响,教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思政价值加以有效地挖掘并实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入手,分析其中孕育的思政价值,探究实施思政教育的合理路径,有助于初中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有效体现。关键词:初中历史;思政价值;教学路径课程思政是现阶段教育工作中备受关注的一大话题,是指将思政元素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其思政素养。历史学科具备较强的人文性与思政性,在课程思政工作中承担着育人重任。初中历史教师应顺应教育的时代号召,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深入挖掘初中历史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内涵,促进学生的思政素养与初中大思政体系的稳步发展。课程思政的根本内涵在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落实、积极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与精神品格的发展。历史学科有着深刻的思政内涵与较大的思政价值,有助于学生在了解历史、思考历史、探索历史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历史素材,推动自身的精神成长。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学科的思政意识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丰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教材形成的素材局限,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回应时代追问与解答时代命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初中历史课程的思政价值。历史学科与德育教育、思政教育有相同的使命和发展方向,但历史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政教育。教师应避免将历史教学思政化,也要避免将思政教育历史化,要着重把握两者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在以古鉴今的环境下,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之在多元的历史素材与空间中获得历史启迪,了解人生智慧,促使其思政品格与思政能力的稳步发展,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与思政价值。一、内外交叉,把握学科融合契机历史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学科,其中承载的不单单是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更是人类的智慧、记忆与情感。所以,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扩大教学范围,在内外交叉、学科融合的学习环境中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之能够接收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有效拓展其视野与思路。同时,教师找准思政教育时机,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指引下,达到思政教育与历史教学的统一融合。例如,在教学与“对外开放”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时间轴概念,从各个方面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历程、意义与结果。必要时,教师也可适当引入近、现代史,引导学生立足历史角度探索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适当引入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历史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思政课程中所接触的改革开放知识点,尝试厘清对外开放的内涵与重要性。除思政课程外,历史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也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例如,在教学“盛唐气象”一课时,教师便可立足于文学视角,引入语文课程元素,引导学生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学生判断这些诗人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剖析每一位诗人的创作特点,并以此为视角,更深层次了解唐代的经济、文化与政治发展情况,在深化历史认识的同时,培育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思政价值的隐性渗透。二、虚实结合,适当创建教学情境历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但教材中所体现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又存在较大的时空距离,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体会历史价值,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在虚实结合的环境中带给学生深切的直观体验、培育其历史思维。同时,教师应适当渗透思政教育,在智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下,培育学生的思政素养。例如,在教学与“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创设音乐情境,利用音乐带领学生走近那段历史。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一首慷慨激昂的音乐作品营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有效调动。播放音乐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一阶段的历史,在有效的信息沟通碰撞下逐步带领其体会到志愿军战士的坚定信念,激发爱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促进思政价值的有效挖掘。因此,教师要遵循虚实结合原则,巧妙地将思政教育、历史教育融合到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在教育融合下驱动学生能力发展。三、古今相通,有效引入时事热点“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理解角度,使得学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与历史现象,培育时空观念,形成唯物史观。在渗透思政教育元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采取古今相通的方式,基于史实引导学生剖析现实现象,鼓励其基于现实解读历史问题,在以史为鉴的环境中培育其历史学科素养与思政素养。例如,在教学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其与“一带一路”作对比,鼓励学生分别站在历史与现代的角度上,探索“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剖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对于学生来说,“丝绸之路”可能较为陌生,但“一带一路”却在生活中有所体现。在古今相通的状态下,学生可以对“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形成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与影响,也能够更深层次地认识“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与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古今相通的过程中,学生可跳出时间的约束,感受到中华儿女的智慧与担当,在潜移默化的氛围里激发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学习或发展道路上能够找到科学的成长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规划,加深思政教育的渗透程度。四、人事相映,善于讲述历史典故无数个大小事件组成了历史,而无数人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不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剖析历史人物,也要带领学生解读历史事件,形成对学生心灵的启发与思想的启迪。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历史典故,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与做事的规则,把握思政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与“金与南宋的对峙”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延伸出岳飞抗金的历史事件,基于这一历史事件,又可引出岳母刺字的历史典故。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进一步拓展。例如,为学生介绍岳飞的文学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让学生基于这一文学作品了解出师北伐、靖康之耻等历史典故。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岳飞这一历史人物以更加鲜活饱满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深入了解一代英雄人生的跌宕起伏,激发学生对于岳飞的崇敬与怀念。在这些历史典故中,除了有岳飞这一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还有一些负面形象。在讲解完历史典故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对比,在一善一恶、一正一反的对比中培育学生的是非观念,在人事相映的环境下,驱动学生思政素养的正向发展。五、问答一体,驱动学生辩证思考历史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的文字进行死记硬背,而是要基于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引发质疑与思考,在思辨探索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构建。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引出问题,借助问题实现深化学生思维、驱动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在一问一答的环境中,深入挖掘历史课程的思政元素,体现历史学科的思政价值。例如,在教学与“三大改造”相关的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对此期间的史实难以形成正确的理解。部分学生会质疑为什么在此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并没有被直接取缔;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否标示着三大改造并没有落实到位。对于学生的这一疑问,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主动思考与主动质疑的意识。其次,将问题抛给其他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思维碰撞的激烈讨论中,促使学生不断衍生新的思考,并逐渐形成共识。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大家得出了答案:民族资本主义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争取与改造价值,所以不能完全取缔民族资本主义,反而要为其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深入开展。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驱动了学生质疑能力、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在问答一体、问答交互的环境中,教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辨热情,使之在自主思考辩论的环境中实现了唯物史观的培育,实现思政教育与历史教学的高度统一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阿拉伯语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学院《外国史学名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北理工学院《社会学原理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生物统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赤峰学院《教育史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学院《现代舞创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电子测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据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地下室车库综合管线施工布置
- 月度及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采购订单模板
- 毕业设计钢筋弯曲机的结构设计
- 工程结构质量特色介绍
- 清华大学MBA课程——运筹学
- 湿法冶金浸出净化和沉积PPT课件
- 生产现场作业十不干PPT课件
- 雨污水管网劳务施工分包合同
-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
-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题(共2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