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安全知识演讲人:14目录地震基本概念与危害家庭防震准备与应急措施公共场所防震避险方法自救互救技能培训与演练地震预警系统与减灾技术应用政策法规与灾后重建支持政策目录地震基本概念与危害01地震定义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成因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定义及成因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三种类型。地震波类型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表,人们首先感到上下颠簸;随后横波到达,人们会感到左右摇晃。传播方式地震波传播方式地震烈度与建筑物破坏程度地震烈度越大,建筑物破坏程度越严重。建筑物抗震性能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的强度和施工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抗震性能。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程度火灾地震可能导致燃气管道破裂、电线短路等,从而引发火灾。水灾地震可能造成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出现裂缝或沉陷,引发水灾。有毒气体泄漏地震可能导致储存有毒气体的容器破裂或管道泄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放射性物质扩散核设施在地震中可能遭到破坏,导致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长期危害。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家庭防震准备与应急措施02制定家庭防震预案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防震预案,包括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疏散路线、避难地点选择等。确定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任务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清楚自己在地震发生时的责任和任务,如疏散路线、避难地点、紧急联络等。家庭防震隐患排查对家庭内外可能存在的地震隐患进行排查,如悬挂物品、不稳定的家具、易燃易爆物品等,及时采取加固或移除措施。家庭防震计划制定准备足够的食品和水,以备地震发生时无法及时获取。建议选择易保存、易携带、易食用的食品,如罐头、饼干等。应急食品和水准备常用的药品和急救用品,如止痛药、消炎药、绷带、创可贴等,以备不时之需。应急药品和急救用品准备手电筒、应急灯等照明工具,以及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以便在地震发生时及时与外界联系。应急照明和通讯工具紧急备用物资准备家庭成员应急演练实施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家庭成员进行地震疏散演练,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提高逃生能力。应急措施演练家庭防震知识培训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进行应急措施演练,如关闭电源、气源、保护头部等,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定期组织家庭成员学习地震知识和防震技能,提高防震意识和自救能力。检查家庭安全隐患对家庭财产进行初步评估,记录损失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评估家庭财产损失恢复家庭正常生活根据地震情况和家庭实际情况,逐步恢复家庭生活秩序,包括修复受损设施、采购必需品等。地震后,及时检查家庭内外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裂缝、倒塌、漏电等,确保家庭成员的安全。震后家庭安全评估公共场所防震避险方法03地震应急演练定期在学校组织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熟悉应急程序和逃生路线。避难场所选择教室内的墙角、坚固的课桌下是最佳的避难场所,避免靠近窗户、镜子等易碎物品。疏散路线了解学校的疏散路线,确保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学生自我保护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按照老师的指示行动。学校防震避险措施办公室防震避险要点办公区域避震选择结实的办公桌下或内墙角作为避难所,避免站在窗户、镜子等易碎物品附近。疏散通道熟悉办公室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物品固定将易倒的物品进行固定,防止地震时物品翻倒或坠落伤人。应急准备备好应急包,包括手电筒、哨子、急救药品等,以备地震时使用。在商场或超市内,选择坚固的墙角或柱子旁作为避难所,避免靠近货架、玻璃等易碎物品。熟悉商场的疏散指示和安全出口位置,确保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地震时切勿乘坐电梯,应选择楼梯进行疏散。在避难时要用手或衣物等物品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伤。商场和超市防震避险技巧避难场所选择疏散指示避免乘坐电梯保护头部稳固位置在交通工具上,要抓住扶手或固定物体,保持稳固的姿势。交通工具中防震避险方法01远离窗户尽量远离窗户和玻璃,避免因破碎而受伤。02疏散逃生了解交通工具的疏散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03听从指挥在地震发生时,要听从工作人员或广播的指挥,保持冷静有序地进行疏散。04自救互救技能培训与演练04在感知地震时,应迅速找到稳固的桌子、内墙角等避难处,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尽量躲避在稳固的物体下地震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灰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烟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时切勿盲目奔跑,避免被挤压或摔倒,尽量保持镇定,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合适的避难所。切勿乱跑乱跳自救基本技巧讲解在救助时,应先救近处容易救助的人,避免盲目乱跑,错过最佳救援时机。先救近处的人在救援时,应先救那些容易救出的人,如被困在浅层的人员,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在互救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被余震或其他因素伤害。注意自身安全互救原则及注意事项010203人工呼吸施救者用口将被救者口完全覆盖,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钟。判断意识首先判断被救者是否有意识,如呼叫无反应,立即进行CPR。胸外按压将被救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放在被救者胸骨下半部,用力向下按压,每分钟按压频率应在100-120次之间。开放气道将被救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使气道保持开放状态。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流程灾后心理疏导与支持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对于受灾严重者,应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倾听与理解倾听受灾者的诉说,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痛苦和压力。提供安全感灾后应及时为受灾者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地震预警系统与减灾技术应用05预警判据与决策根据预设的预警判据和决策算法,对地震信息进行快速判断和处理,确保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横波(破坏性波)快的原理,在地震波到达前几秒至几十秒内向预警目标区发出预警信号。监测与预警网络通过密集的地震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地震波传播,并快速分析地震参数,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而触发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原理介绍信息发布渠道地震预警信息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发布,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覆盖广大受众。接收方式公众可通过手机短信、APP推送、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并根据预警提示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接收方式在地铁、高铁等交通工具上安装地震预警系统,接收到预警信号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避免列车脱轨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紧急制动与停车在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地震预警系统,接收到预警信号后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减少人员伤亡。人员疏散与避难对电力、通信、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地震预警和自动保护,减少地震对这些设施的影响和破坏。重要设施保护减灾技术应用案例分享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技术创新与集成未来地震预警系统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多源信息融合,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社会普及与培训加强地震预警系统与应急响应体系的联动,实现预警与应急处置的快速衔接,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加强地震预警知识的社会普及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地震预警的认知度和响应能力。政策法规与灾后重建支持政策0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原则、管理体制及政府、部门、社会、公民在防震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范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加强地震监测管理,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保障防震减灾工作有效开展。国家关于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灾后重建政策解读灾后重建规划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明确重建目标、任务、布局和政策措施。财政支持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土地和矿产资源政策对灾后重建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简化审批手续,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政府支持各级政府及部门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社会援助国内外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发达地区与受灾地区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提供长期稳定的援助。民间组织作用红十字会、慈善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河北唐山市安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遗产
- 《纸杯玩偶转起来》(教学设计)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2025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第17课 孤独炼坚强 逆境助成长-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第一章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 Unit 11 Western festival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下册
- 定向越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第十二课 转动的风车-齿轮传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空调维保服务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 急性心肌梗塞
- 八年级地理下期教学计划(星球地图版)
- 蓝色科技风半导体产业PPT模板
- 院感手卫生培训课件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PPT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课件
- 物理光学-第二章-光波的叠加与分析-课件
- PID图(工艺仪表流程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