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中国近当代社会生活变迁1/31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改变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改变史实,探讨影响其改变原因。1.经过近当代社会生活变迁具表示象,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变迁原因分析。2.社会生活变迁,引发人们思想观念改变。考向瞭望课程标准2/31
1.近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①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客观影响;②政府政策影响;③西方民主思想影响;④近代先进中国人努力和开风气之先;⑤建国后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用。(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改变特点①经历了一个被动接收到主动向西方学习过程;②伴随中国民主发展而不停加深;③在地域、城镇间存在严重不平衡性;④现有相当西方文化内容,又保持着浓厚民族特色。3/3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改变给中国社会带来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化进程;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精华,又日趋顺应时代变革。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改变有利于封建原因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进步。
2.衣着改革:“竞尚洋装”(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窄袖革履”西式衣饰传入中国;②19世纪中叶,传统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冲击;③晚清政府与国民政府推进。4/31(2)表现: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②清政府对官定衣饰制度进行一定程度改革;③民国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形制。新衣饰快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3)影响:①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衣饰。②促成中国衣饰改良:出现中西合璧衣饰——中山装和旗袍。
3.陋习革新:“断发易服”与不缠足运动(1)出现原因:①受西方文化影响和刺激;②先进人士和政府推进;5/31③表达出鲜明政治色彩。(2)“断发”运动:①1910年,清政府公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法令。②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公布《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3)不缠足运动发展:①清政府曾屡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②维新派人士提倡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康广仁等在广州主动推进,并逐步推广,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4.饮食求异:“异味争尝”(1)传统饮食文化改变原因:①受西风东渐影响,传统饮食文化受到冲击;②但受自然物产条件和生活习惯影响,改变速度相对迟缓。(2)传统饮食文化改变概况6/31①19世纪40年代,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西餐馆。②19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陆续创办了一些西菜馆,以异国风味、环境优雅、服务周到和营养卫生招徕用户。③七八十年代后,西餐成为一个时尚,逐步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④日常食品发生嬗变:张裕葡萄酒企业开使用新工艺技术、大规模制造葡萄酒和白兰地酒之先河;咖啡、可可、西式果露和汽水等舶来品相继传入后,华资创办咖啡馆、西式茶室、音乐茶座和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流社会和青年男女乐于光临公共场所。
5.住房趋新:洋房与里弄(1)西式建筑出现①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域;②上海、汉口、南京、福州等南方城市以及天津等地出现了中西合璧里弄住宅;7/31③大城市出现了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房,其中独院式花园洋房较突出。(2)中国近代住房特征:洋房和里弄并存,表达了中西建筑艺术融合。
6.礼仪改变:礼仪革新(1)日常礼仪①中国古代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形成了一套表达贵贱尊卑日常礼仪。②民国之初,为了表达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宣告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2)婚姻风俗①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进了近代婚姻变革进程。②变革情况: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知识层和官宦人家,广大内地和农村几乎没什么改变。(3)丧葬风俗: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练丧葬礼仪引发了国人注目。8/31(·广州模拟)烟标和火花反应着时代变迁。依据图片信息判断,以下烟标或火花出现先后次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解析:①“抗美”是建国初抗美援朝;②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④是1966~1976十年文革所以,D项正确。【答案】D9/31
(·江苏卷)近代以来,人们婚姻观念逐步改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当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不过我们现在做父母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三个时期》材料二我在小姊妹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能够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新生》10/31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要求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人们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改变?(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改变?材料二中“我”婚姻态度发生改变社会条件是什么?(3)据材料一、三,不一样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怎样全方面认识这一问题?解析:本题主要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改变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价值表达。试题设计很好,现有(1)、(2)问11/31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能力也有第(3)问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很好表达了高考考试目标要求。【答案】(1)改变: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组员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变革(新中国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颁布)。(3)视角:历史考查;社会关系考查。认识:伴随社会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人,婚姻自由总是相正确。12/31考点2交通、通讯工具进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影响。将交通工具改变与两次工业革命联络在一起,考查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作用和对人们社会生活影响。考向瞭望课程标准13/31
1.近代交通改变(1)铁路发展①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开通。②1888年,总长米宫廷专用铁路建成。③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④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里程碑。⑤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民国以后,即使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不过因为政局动荡、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一直未进入正轨。(2)水运与航空发展14/31①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各种轮船航运企业近百家。②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1918年。当初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备航空事宜处”,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五大民航线路。今后十年,航空事业取得较快发展。截至解放前夕,中国各航空企业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
2.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特点、成因(1)特点:①中国近代交通业发展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列强加紧侵华背景下进行,铁路、水运和航空都取得了一定程度发展;②一开始就受到列强控制和操纵;③在地域上、城镇间发展不平衡。15/31(2)成因:①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主动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②列强为维护和扩大侵华权利,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运输;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不平衡。
3.近代通讯发展(1)邮政事业①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域设置“领事邮政代办所”,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今后清政府又设置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③1913年,北洋政府宣告裁撤全部驿站。④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署了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多年后,外国在华创办“客邮”一律被撤消。16/31(2)电讯事业①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开端。多年后,电报线遍布各省,民用电报也普遍开展。②民国时期战乱频仍,造成电报事业发展迟缓。
4.新式交通和电讯事业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通讯伎俩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联络大大加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生活多姿多彩。
5.影响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改变原因(1)外因:工业革命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交通工具极大地影响着中国。(2)内因: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萌发,如林则徐提出“师17/31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交通工具,从而使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改变。
6.中国交通、通讯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1)传统交通、通讯方式既是中国落后标志,又是妨碍中国社会发展主要原因,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限制了人与人、地域与地域、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无法适应历史发展时尚。(2)西方先进交通、通讯方式传入,使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交流,便利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渗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18/31(·江西瑞昌模拟)右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经营广告,其上部文字为“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收批评”等。从材料中能获取信息是()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彻底改变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轮船招商局出现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所以①是正确;由“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可知②是正确19/31;中国新式交通出现是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产生,故④是正确;③与题干没关系,也不符合史实,要排除。【答案】
A(·四川卷)交通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一批称为驰道帝国道路。在汉代,伴随帝国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查了始建于秦朝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主要通道。教授认为这段约350米长道路保留完好,20/31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条件。——据《华西城市报》年5月5日第12版材料二“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处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材料三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年份1870年1880年1890年1919帆船14.114.512.010.08.4汽船2.75.510.216.226.2——依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21/31(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修建在当初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利条件。(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歌颂康藏公路建设歌词。依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主动作用。(3)依据材料三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情况。利用材料三提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解析:(1)结合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秦朝道路系统修建在当初有何影响。后面两问,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特点。(2)依据材料来概括康藏公路主动作用即可。(3)本题是表格数据型材料解析题,注意表格中项目和数据改变,从中找出规律。结合所知识往返答原因。22/31【答案】(1)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历史价值:有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域开发和治理(其它言之成理表述亦可对应给分)。有利条件:历史悠久;保留完好。(2)作用:巩固边防,深入维护国家统一;沟通西藏与内地联络,加强民族团结;开发资源,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3)帆船吨位数量逐步降低,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原因:工商业发展;世界市场扩大;航运业发展。23/31考点3大众传媒发展以我国近当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输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1.考查大众传媒怎样引发“生产、生活方式革命”。2.互联网和地球村出现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影响。考向瞭望课程标准24/311.近代“读报刊与看电影”(1)中国报刊业发展历程:①19世纪,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编辑出版了一份名为《察世俗每个月统记传》期刊,这是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发行对象汉字期刊。②太平天国运动暴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③1872年创办《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报纸。1884年,申报馆创办了《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④通俗性报刊深受欢迎:《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⑤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武器。25/31⑥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内容。(2)电影事业发展历程:①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快速成为中国民间喜闻乐见新式娱乐活动。②1905年,北京丰泰摄影馆摄制了谭鑫培京剧短片《定军山》,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③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④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该片主旨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⑤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地域就有30多所电影院,每日去电影院人达10万之多。2.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互联网时代到来26/31伴随信息化时代到来,中国逐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自从1995年全方面开展因特网业务以来,因为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因特网发展极其迅猛。因特网在中国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覆盖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组成了信息社会一个缩影。(2)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影响:①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互联网正在覆盖着我们生活,几乎全部触及互联网人都发觉自己触及不但是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 (高清版)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4年智能压力校验仪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历史-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度荒山荒沟土地承包与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合同
- 2025年度工程尾款支付与质量保证协议书
- 2025年度外籍员工聘用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合规性分析
- 2025年度个人对个人租赁带健身房住宅合同
- 2025年度房产名义借用代持与收益分配合同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学研究论文
- 片状锌粉行业分析!中国片状锌粉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版)
- 公铁两用牵引车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儿童绘本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3.1 导数的概念 课件 《高等数学》
- 2024版《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供货送货服务承诺书
- G -B- 43630-2023 塔式和机架式服务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版)
- EPC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 2022-2023学年北京中桥外国语学校 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