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地理课件必修3第三章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46张)_第1页
2018-2019高中地理课件必修3第三章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46张)_第2页
2018-2019高中地理课件必修3第三章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46张)_第3页
2018-2019高中地理课件必修3第三章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46张)_第4页
2018-2019高中地理课件必修3第三章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4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布局考点二

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时作业内容索引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布局基础梳理地理条件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特点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地位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自然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有利雨热同期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气候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1476360113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西部高原周围山地环绕农业生产类型: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林牧业高原—畜牧业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地形黑土和黑钙土广布,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水土社会、经济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发达的交通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农业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辽河、松花江流域,东部河谷地带普遍,由南向北减少由南向北增加积温降水林业和特产区林业和特产区兴安落叶松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鹿茸、人参长白山苹果梨延边柞蚕茧辽东丘陵苹果辽南积温降水畜牧业区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呼伦贝尔松嫩平原西部畜牧业区积温降水舍饲养畜业广大农区/猪、鸡、牛、奶、乳制品积温降水基础自测读下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答案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答案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布局。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关于我国东北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C.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D.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答案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中,玉米分布最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解析4.关于林业和特产区以及畜牧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等B.小兴安岭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C.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D.西部畜牧区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答案解析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一大林区;长白山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解析5.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表,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月份气候指标甲乙1月7月1月7月气温(℃)-27.319.4-19.722.7降水量(mm)3.690.84.3176.5答案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大,为46.7℃,年降水量少,约为280毫米;乙城市气温年较差小,为42.4℃,年降水量大,约为420毫米。(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个更强?请用数据加以说明。

城市月份气候指标甲乙1月7月1月7月气温(℃)-27.319.4-19.722.7降水量(mm)3.690.84.3176.5答案答案(2)下列四图中表示乙城市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答案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因此接受的太阳辐射与乙城市相当。(3)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答案答案大兴安岭。(4)据图文信息判断C山脉的名称。答案答案A——畜牧业;B——种植业;C——林业。(5)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答案命题探究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Ⅰ,36(1)(2)2016·全国文综Ⅱ,1~2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72014·安徽文综,342014·重庆文综,3~42014·四川文综,13(2)(3)2014·福建文综,37(1)~(3)以某一典型农业区域或某类农作物为背景,通过文字材料和区域图提供信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区域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及农业条件的变化。该考点在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较高,难度中等。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答案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答案(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横县在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温时间长,有利于茉莉的生长;横县北部地势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受寒潮影响小;而江苏、杭州地形平坦,易受寒潮的影响,且江浙地区受梅雨天气和伏旱天气影响,会出现长时间的过干和过湿现象,都不利于茉莉生长。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答案(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由题干可知,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冲积而成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茉莉种植;茉莉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止洪涝灾害,有利于防止土壤过湿影响茉莉的正常生长,而且离河流近,有利于旱季引水灌溉,保证茉莉的正常生长。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答案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答案(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上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轻微,环境质量好。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答案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答案(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答案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答案(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解析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施用的化肥少。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答案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答案(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分析解析“绿色”代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农业分布图或相关文字材料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或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结合材料信息,根据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分析、回答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答案3.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对比图中两区域可以看出,两地都处于山间谷地,都处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不同之处在于淅川附近有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起调节作用,故选D。A.①

B.②

C.③

D.④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答案4.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①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四地中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故选A。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答案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5~6题。5.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材料中提到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加,说明乌克兰的人口数量减少,A项正确;城市化率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人均耕地无直接联系,B项错误;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有关,而与土壤质量及粮食单产关系不大,C、D项错误。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答案6.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时空差异比较解析人均耕地增加,即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扩大,所以人均粮食产量会增加,A项正确;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粮食大量出口,C项错误;农业生产投入、亩均农业产值与人均耕地面积无直接联系,B、D项错误。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农业分布图或相关文字材料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差异或区位条件变化结合材料信息,根据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分析、回答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梳理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1476360113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特点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东北农业发展

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问题原因对策耕地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人口激增高强度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林地草地林、草地比重下降草场退化沼泽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

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方向与重点山区农业发展方向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

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结合退耕,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建设人工草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开发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a.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b.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c.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a.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b.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配套加工业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基础自测“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2题。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答案解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着沼泽地破坏等生态问题。解析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答案解析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应着眼于商品性农业基地建设,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3年6月18日,第二十二届哈洽会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召开。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实现北大荒新跨越”为主题参展。早在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的“北大荒”品牌就以103.37亿元价值排名第65位,是该榜单上排名第一的农业品牌。材料二见下图。(1)北大荒农垦集团的优势农产品包括

答案①水稻②小麦③甜菜④棉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3)分析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答案答案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数量多;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作业,黑土广布,土壤肥力高;生态环境质量好,有利于绿色、无公害粮食作物生产;农业机械制造业发达,有利于机械化生产。(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答案答案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的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命题探究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7·全国文综Ⅰ,36(4)2017·北京文综,112016·全国文综Ⅰ,36(4)2015·北京文综,36(2)2013·四川文综,13以某一农业区域为背景结合相关文字材料,分析区域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措施。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常见,难度中等区域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如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区域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答案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答案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区域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尤其是经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中国公司还可以为当地增加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回答下题。区域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2014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的第11届葡萄大会上,延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签订了葡萄产区合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简述“延怀河谷”协同发展葡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缩小区域差异。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农业分布图或相关文字材料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评价区域农业发展对当地的地理意义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答题模板分析、回答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第3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答案3.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①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②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③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④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由种植冬小麦改为春玉米,不能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小麦的抗旱能力较玉米强也不能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但农业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春玉米生长期主要在雨季,可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故D正确。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答案4.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对比两图,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甲地由林地变成湿地,可能是海拔低,A项错。丙地比乙地地势稍高,排水条件略好,因此耕地开发条件丙地比乙地好,B项正确。丁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一直以林地为主,说明这里地势较高,不宜开辟为耕地,耕地开发条件不如甲地好,据此排除C、D两项。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答案5.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增多,把农民从耕地中解放出来,有利于该地农业机械化与大规模经营,①对;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再扩大耕地面积,②错;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有利于大规模经营,③对;改变耕作制度与大规模经营无关,④错。所以答案为B。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6.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答案(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答案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答案(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答案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答案(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农业分布图或相关文字材料分析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答题模板分析、回答课时作业45年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图a、图b分别为1961~2005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据此完成1~2题。基础落实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961~2005年,东北地区A.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B.年降水量增幅自西向东扩大C.年平均气温增幅山区比平原大D.年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增加显著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A.减缓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B.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C.减弱干旱和洪涝发展趋势D.造成大兴安岭冻土自南向北退化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为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及其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图”。据此回答3~4题。解析答案3.图中秸秆主要来自A.小麦、大豆

B.水稻、大豆C.玉米、水稻

D.玉米、甜菜解析结合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特点判断其秸秆来源。123456789101112131415164.该地区秸秆还田的合理方式是A.建沼气池,沼渣还田

B.能源化、饲料化后还田C.就地焚烧或直接还田

D.机械粉碎或堆沤后还田解析答案解析能源化、饲料化后还田可解决当地饲料、燃料和肥料之间矛盾,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此完成5~6题。5.该地区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有A.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D.市场需求量大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6.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A.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C.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D.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读“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完成7~8题。能力提升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7.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8.该乡镇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图1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9~11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9.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解析答案A.气候

B.地形C.土壤

D.水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垄作比平作增加表面积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有利于集中施肥,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解析答案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B.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垄作比平作增加表面积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有利于集中施肥,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解析答案A.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C.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由景观图知,该地地形平坦,B、D错误;垄沟集水导水,易出现水肥流失。12345678910111213141516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下面为“垛田镇垛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2~1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A.地势低洼

B.河网密布C.气候湿润

D.地狭人稠答案12.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地势低洼易形成涝渍灾害,所以挖土垫高形成垛田,主要是因为地势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13.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解析解析该地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垛田增加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二是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和通航。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如果将农田变别墅,除了会使耕地面积减少,还会受到洪水威胁,是不合理的发展方式。

A.沟渠变鱼塘,饲养多种鱼类

B.沟渠变藕塘,发展莲藕业C.垂钓、划船,发展观光农业

D.农田变别墅,开发水乡住宅区答案14.以下做法不利于垛田镇生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是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农场,“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北大仓”开始试行退耕还“荒”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材料二下图为三江平原略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材料三下图为三江平原曲流图。曲流又称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形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12345678910111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