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陵怀古香王安石图行天下photophoto.cn

号:32369694◎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O◎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

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题目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赏析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图——体

悟情感——掌握技巧2、写作思路:临古地

怀怀古诗学

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

。·2.抓住意象,体会意境特点,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3.品味本词的语言之美。一

、知人论世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抚州临

川(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从小随父亲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

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

苦。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

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

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

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

任参知政事,宋神宗时

推行新法。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

罢相,又屡次被起用。是出色的政治家,被列宁

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因保守派

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有《

临川先生文集》等存世。写作背景此词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

之时。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

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

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

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二

、初读感知·桂枝香

·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

里澄chéng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zhào

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

彩舟云淡

,

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màn

jie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上阕: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下阕:由所见

引发的感慨。三、深入研读开篇三句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

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总起全文,为后文写景抒情蓄势,奠定全诗凄凉哀叹的情感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问题:诗歌开篇交代了哪些信息?地点:故国(朝代更替);事件: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时令: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上阙在这萧索的气氛下,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澄江、翠峰、帆棹、残阳、西风、酒旗、彩舟、淡云、星河、起鹭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①视角②感官—

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③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虚实

—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⑤色彩—

色彩鲜艳、明丽、班斓、色彩暗淡、柔和6

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点面、正侧去棹:停船。棹,船桨,“帆”和“棹”借代手法,皆代指船船。动态、近景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o

意境雄浑开阔、色彩比喻、静态、远景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手法,描绘了

幅()金陵晚秋图景(图景),表达了

(

)

(感情)。而“晚秋”“残阳”“西风”法),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

秋图景(图景),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感情)。而“晚秋”"残阳”"西风"等意象又给人以冷落、萧条的感觉

(

)

也为下片的抒情营造氛围。

(

作等意象又给人以冷落、萧条的感,

觉,隐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

忧,也为下片的抒情营造氛围。上阙总结:作

(

)

()作者运用形象比喻,丰富色彩,

动静相生,由远而近的手法(手(作用)用)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

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下片重在抒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

:涉及到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内涵是什么?译: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争相追逐奢侈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

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

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繁华竞逐、悲恨相续作者对历代王朝兴衰交替的感慨与悲叹下片最典型的修辞:

用典门外楼头至今商女语出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语出杜牧《台城曲》"门

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II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抒发各个王朝因奢靡和荒淫而接连覆灭的痛恨与无奈。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词人用“至今”和“时时”这两个副词,强调“繁华竞逐”的生活依然不变。借六朝事,讽当朝人。小结:作者借古讽今,想要让统治者从这种因奢靡荒淫而

误国的生活中吸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否则结果只会

"

"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运的担忧,透露出奋

起变革的主张。下片总结: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

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

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明朝那些事儿》: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

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

欲望和弱点.。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总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作者用托古喻今的艺术手法,隐曲地指出北宋王朝潜伏着的现实危机。然而,面对这一

现实,统治集团却仍在寻欢逐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

,词人为此深深地忧虑。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关怀,以及作为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所应保持的那种清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