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单元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第6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校园美景,学生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欣赏和描绘自然之美,学生能够增强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心。在知识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但在写作能力上,他们的表达往往不够具体,缺乏生动的细节描绘。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对美的感知和捕捉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书写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写作效果。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基础:由于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限,可能难以捕捉到细节,导致写作内容单薄。
2.能力发展: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需要通过持续的练习和指导来提升。
3.素质培养:通过观察和描绘美的事物,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4.学习态度: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会影响他们对写作课的投入,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观察、鼓励表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白板、粉笔、黑板擦。
2.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校园美景图片集、自然景观视频片段、相关文学作品。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校园美景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和校园的热爱之情。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美景?你们觉得这些景色美在哪里?”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文字描绘这些美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家乡和校园的美丽。”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展示校园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景。
2.讲解写作技巧,如: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注意句子结构等。
3.举例说明,如:展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和优点。
4.教师讲解写作步骤:观察、思考、表达、修改。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校园美景图片,进行描述练习。
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4.学生根据评价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在描述美景时,你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随机挑选几位学生,请他们分享自己在描绘美景时的感受和体验。
2.学生分享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感受融入文字中。
3.教师总结:“在写作中,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用笔去表达,让文字充满生命力。”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作技巧和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写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描绘一次旅行经历等。
3.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计划,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重难点:
1.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
2.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创新:
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校园风光摄影展:收集学生和教师拍摄的校园风光照片,举办摄影展,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习如何捕捉美景的瞬间。
-自然景观文学作品选读:选取一些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歌等,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美术作品欣赏:介绍一些著名画家或摄影师的作品,特别是那些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让学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理解美的表达。
-地理知识小讲座:结合课文内容,邀请地理老师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小讲座,介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2.拓展建议:
-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一些自然美景,可以是校园的一角,也可以是家乡的某个地方。
-写作工作坊:组织写作工作坊,邀请有经验的作家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
-美景寻访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郊游、踏青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并将体验转化为文字。
-美景摄影比赛:举办校园美景摄影比赛,激发学生的摄影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美景故事会:鼓励学生收集和讲述关于自然美景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自然之美。
-美景绘画创作:提供绘画材料,让学生尝试用画笔描绘自然美景,通过绘画来加深对美的理解和表达。
-美景音乐欣赏:推荐一些与自然景观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感受自然的美妙。
-美景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与自然景观相关的诗歌,通过诗歌表达对美的感悟和情感。板书设计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观察方法:细致观察、多角度观察、连续观察。
-描写技巧:抓住特点、运用修辞、注意细节。
-表达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与规范操作策略
- 淘宝代运营服务合作协议
-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 科技公司如何应对高级持续威胁
- 社交媒体短视频营销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方向
- 茶叶采购合同
- 养老产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合同
- 社区超市商品陈列与销售数据关联分析
- 科技企业中的商务礼仪规范
- 消防机械排烟工程分包合同
- 2025年度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回收处理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春季少先队工作计划及安排表(附:少先队每月工作安排表)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体育老师篮球说课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
- 防火门监控系统调试、检测、验收记录
- “大水利”概念及其意义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9871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