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68第一章总则 3119951.1工程概述 334651.1.1项目背景 387031.1.2工程内容 4219631.1.3目的 478861.1.4意义 4119651.1.5工程规划与设计标准 4136911.1.6施工与验收标准 5223531.1.7运行与维护标准 5655第二章工程设计 5301501.1.8遵循法律法规 519841.1.9尊重自然规律 5285781.1.10保障农业生产 5318701.1.11注重经济效益 5283041.1.12保证工程安全 6235141.1.13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 6248701.1.14工程布局 6252701.1.15工程结构设计 6324751.1.16施工组织设计 621401.1.17工程预算 6206661.1.18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33121.1.19现场踏勘 632151.1.20资料收集与分析 6215971.1.21设计方案比选 7160371.1.22计算分析 7147571.1.23图纸绘制 7241431.1.24设计文件编制 79665第三章工程施工 730211.1.25施工前勘察 7200831.1.26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7272161.1.27施工材料准备 7257861.1.28施工设备准备 7243631.1.29施工人员培训 7306581.1.30施工队伍组建 819001.1.31施工进度安排 8144771.1.32施工质量管理 8326361.1.33施工协调与沟通 8275591.1.34施工方法 8134261.1.35施工流程 84101.1.36施工技术措施 8300091.1.37安全生产责任制 8215131.1.38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8270731.1.39施工安全培训与教育 9134631.1.40应急预案与处理 92250第四章施工质量控制 992181.1.41基本要求 9105171.1.42具体标准 9315161.1.43前期准备 10289191.1.44施工过程 10236871.1.45后期验收 10162881.1.46检测内容 10157161.1.47检测方法 10178231.1.48检测频率 111100第五章施工进度管理 11282531.1.49编制原则 11310581.1.50编制内容 1127321.1.51编制方法 11222421.1.52进度控制目标 12278091.1.53进度控制措施 1227381.1.54进度控制要点 12264381.1.55调整原则 12284501.1.56调整内容 12309631.1.57调整方法 1218626第六章施工成本管理 13238791.1.58目的与意义 13288791.1.59预算编制原则 13276771.1.60预算编制方法 1374081.1.61预算编制流程 1353591.1.62成本控制目标 14300711.1.63成本控制措施 146431.1.64成本控制流程 14304381.1.65成本核算目的 1443141.1.66成本核算内容 14165381.1.67成本核算方法 14204041.1.68成本核算流程 1516836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15241101.1.69总体要求 15325271.1.70施工场地环境保护 1541591.1.71水资源保护 15160441.1.72生态环境保护 1554011.1.73预防措施 1655381.1.74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 16199121.1.75水土保持设施建设 16267561.1.76环境监测 16157391.1.77环境影响评价 1617154第八章工程验收 1623941.1.78预验收阶段 16176551.1.79正式验收阶段 17276151.1.80验收合格后的程序 1763631.1.81工程质量标准 17245751.1.82施工资料标准 17181091.1.83验收程序标准 17109281.1.84预验收结果处理 18239501.1.85正式验收结果处理 1895011.1.86验收合格后处理 18938第九章工程维护与管理 18156901.1.87工程设施检查 18291251.1.88工程设施维护 18196321.1.89工程设施绿化 18157581.1.90工程设施安全监测 18261181.1.91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 19152551.1.92加强维护管理队伍建设 19198151.1.93加大投入保障 1987301.1.94加强监督检查 191401.1.95工程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1978791.1.96工程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9270871.1.97工程设施维护管理考核制度 1924632第十章应急预案与处理 19236601.1.98编制原则 20224541.1.99编制内容 20111561.1.100编制程序 20241821.1.101报告 20315671.1.102调查 203781.1.103处理 2185171.1.104整改 2145341.1.105责任的划分 21237711.1.106责任追究的原则 21169431.1.107责任追究的措施 21105821.1.108责任追究的程序 21第一章总则1.1工程概述1.1.1项目背景高效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工程立足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地区水资源条件、农田需求和农业发展目标,开展一系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1.2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的抗旱排涝能力,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2)农田灌溉与排水系统建设:合理规划灌溉与排水系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农田土壤盐碱化风险。(3)水资源合理调配与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农田用水需求,同时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4)农业生态建设: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节目的和意义1.1.3目的(1)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2)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1.1.4意义(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促进农业现代化:高效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第三节工程建设标准1.1.5工程规划与设计标准(1)工程规划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2)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3)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水资源、农田需求和农业生态保护等因素,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1.1.6施工与验收标准(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3)工程验收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验收规范进行,保证工程达到预期效果。1.1.7运行与维护标准(1)工程运行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施完好。(3)加强水资源管理,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4)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发生。第二章工程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1.1.8遵循法律法规工程设计应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程建设的合法性、合规性。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1.1.9尊重自然规律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尊重自然规律,保证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1.1.10保障农业生产工程设计应以保障农业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在提高农业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1.1.11注重经济效益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1.1.12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设计应保证工程结构安全、运行安全,预防发生,降低工程风险。1.1.13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设计内容1.1.14工程布局工程设计应明确工程布局,包括水源、输水、配水、排水等设施的位置、规模、结构形式等。1.1.15工程结构设计(1)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泵站、水闸等;(2)输水工程:包括渠道、管道、隧洞等;(3)配水工程:包括节制闸、分水闸、渡槽等;(4)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沟、排水泵站等。1.1.16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施工资源配置等。1.1.17工程预算根据工程设计内容,编制工程预算,包括工程投资、运行成本、经济效益等。1.1.18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针对工程设计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第三节设计方法1.1.19现场踏勘设计人员应深入现场,实地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1.1.20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设计参数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1.1.21设计方案比选根据工程特点,提出多个设计方案,通过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比选,确定最优方案。1.1.22计算分析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水理计算、结构计算等,保证工程设计符合规范要求。1.1.23图纸绘制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工程图纸,包括总图、平面图、剖面图等。1.1.24设计文件编制整理设计成果,编制工程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预算书等。第三章工程施工第一节施工准备1.1.25施工前勘察(1)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条件进行详细勘察,收集相关资料。(2)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可能对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1.1.26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1)根据工程需求,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明确工程结构、尺寸、材料等要求。(2)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1.1.27施工材料准备(1)按照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施工材料,保证材料质量。(2)对施工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标识,防止混淆。1.1.28施工设备准备(1)根据施工需求,配置相应的施工设备,保证设备功能良好。(2)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1.29施工人员培训(1)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2)建立健全施工人员考核制度,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技能。第二节施工组织1.1.30施工队伍组建(1)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队伍。(2)明确施工队伍的组织架构,保证施工有序进行。1.1.31施工进度安排(1)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2)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1.1.32施工质量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2)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1.1.33施工协调与沟通(1)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影响施工进度。第三节施工工艺1.1.34施工方法(1)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2)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1.1.35施工流程(1)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明确各阶段施工顺序和操作步骤。(2)加强对施工流程的监控,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1.36施工技术措施(1)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2)加强对施工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施工质量。第四节施工安全1.1.37安全生产责任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2)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保证施工安全。1.1.38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和消除安全隐患。(2)制定并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安全。1.1.39施工安全培训与教育(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1.1.40应急预案与处理(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和措施。(2)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章施工质量控制第一节质量控制标准1.1.41基本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具有合格证明文件,满足设计要求。(2)施工工艺: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3)施工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功能,满足施工要求。(4)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持证上岗。1.1.42具体标准(1)土建工程:(1)基础处理:应符合《建筑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的要求;(2)混凝土工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要求;(3)砌体工程:应符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的要求。(2)钢筋工程:(1)钢筋原材料: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要求;(2)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的要求;(3)安装:应符合《建筑钢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要求。(3)防水工程:(1)防水材料:应符合《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2082011)的要求;(2)施工工艺:应符合《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的要求。第二节质量控制措施1.1.43前期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挑选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明确岗位职责;(2)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3)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熟悉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1.1.44施工过程(1)材料验收: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验收,保证材料合格;(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3)施工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施工人员: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5)质量监督:设立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发觉问题及时整改。1.1.45后期验收(1)自检:施工完成后,组织施工队伍进行自检,保证工程质量;(2)验收:邀请相关部门进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第三节质量检测1.1.46检测内容(1)工程材料:检测进场材料的质量,保证合格;(2)施工工艺:检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保证符合技术规范;(3)施工设备:检测施工设备的功能,保证正常运行;(4)施工人员:检测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符合要求。1.1.47检测方法(1)实验室检测:对工程材料进行实验室检测,保证质量;(2)现场检测: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检测,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监控检测:通过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质量。1.1.48检测频率(1)材料检测:每批进场材料均需进行检测;(2)施工工艺检测:关键工序每完成一道需进行检测;(3)施工设备检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测;(4)施工人员检测:每月进行一次技能考核。第五章施工进度管理第一节进度计划编制1.1.49编制原则施工进度计划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总体进度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编制:(1)符合合同约定的进度要求;(2)保证工程质量;(3)合理配置资源;(4)保持施工连续性;(5)考虑不可预见因素。1.1.50编制内容施工进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项目概况;(2)施工总体进度安排;(3)施工阶段划分;(4)各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工程量、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5)主要施工资源的配置;(6)施工进度计划表;(7)进度计划实施与监控措施。1.1.51编制方法(1)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等表现形式;(2)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起止时间;(3)结合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4)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二节进度控制1.1.52进度控制目标进度控制目标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完成。1.1.53进度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进度控制组织体系;(2)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执行与检查制度;(3)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定期进行进度分析;(4)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5)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1.54进度控制要点(1)控制关键线路上的施工进度;(2)关注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进度;(3)加强对施工资源的配置与管理;(4)预防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第三节进度调整1.1.55调整原则(1)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符合合同约定;(3)考虑现场实际情况;(4)保持施工连续性。1.1.56调整内容(1)施工阶段的起止时间;(2)各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工程量及施工方法;(3)主要施工资源的配置;(4)施工进度计划表。1.1.57调整方法(1)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等表现形式进行调整;(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顺序;(3)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4)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第六章施工成本管理第一节成本预算编制1.1.58目的与意义成本预算编制是高效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顺利完成。成本预算编制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成本风险具有重要意义。1.1.59预算编制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实际需求,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2)完整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涵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要素,保证预算的完整性。(3)可行性原则:预算编制应考虑项目的可行性,保证预算与实际需求相匹配。1.1.60预算编制方法(1)采用标准成本法,以行业平均水平为基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采用作业成本法,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分解,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3)采用目标成本法,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合理预测项目成本。1.1.61预算编制流程(1)收集资料:收集与项目实施相关的各种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市场价格等。(2)分析预测: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成本情况,进行预测。(3)编制预算:根据分析预测结果,编制项目成本预算。(4)审核审批:将编制好的预算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批。第二节成本控制1.1.62成本控制目标(1)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2)提高项目成本效益,降低成本风险。1.1.63成本控制措施(1)严格预算执行:按照预算要求,合理分配资源,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2)加强成本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3)优化施工方案: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4)严格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1.1.64成本控制流程(1)制定成本控制计划: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成本控制计划。(2)成本控制实施:按照成本控制计划,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3)成本控制分析:对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4)成本控制总结:对成本控制成果进行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第三节成本核算1.1.65成本核算目的(1)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情况。(2)为项目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1.1.66成本核算内容(1)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2)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财务费、税金等。(3)其他成本:如项目前期费用、验收费用等。1.1.67成本核算方法(1)会计核算: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2)统计核算:通过统计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3)实物核算: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物消耗进行核算,反映项目成本。1.1.68成本核算流程(1)收集原始凭证: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原始凭证,如发票、合同等。(2)归集成本数据:根据原始凭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数据进行归集。(3)编制成本报表:根据归集的成本数据,编制项目成本报表。(4)分析成本报表: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为项目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提供依据。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第一节环境保护措施1.1.69总体要求高效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1.1.70施工场地环境保护(1)施工场地应合理规划,尽量避免占用基本农田、生态敏感区等。(2)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扬尘、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施工场地内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及时清运,防止污染环境。1.1.71水资源保护(1)严格遵循水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2)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避免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施工,保证水质安全。1.1.72生态环境保护(1)保护和恢复施工区域内的自然植被,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2)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流失,保护土地资源。(3)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避免施工过程中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第二节水土保持措施1.1.73预防措施(1)施工前应对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2)采取植被恢复、土地整治等措施,预防水土流失。1.1.74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1)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对地表的扰动。(2)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对土壤的压实和扰动。(3)对临时占用土地进行及时恢复,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1.1.75水土保持设施建设(1)建设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壤。(2)建设防护工程,如护坡、挡墙等,防止土壤侵蚀。(3)建设植被恢复工程,如植树、种草等,提高地表覆盖率。第三节环境监测与评价1.1.76环境监测(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控。(2)监测内容包括水质、土壤、噪音、振动等指标。(3)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1.1.77环境影响评价(1)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环境影响。(3)定期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保证措施的有效性。第八章工程验收第一节验收程序1.1.78预验收阶段(1)工程完成后,项目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项目业主提交工程预验收申请。(2)项目业主在收到预验收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预验收。(3)预验收组由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组成,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4)预验收组对工程实体、施工资料、工程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形成预验收报告。1.1.79正式验收阶段(1)预验收合格后,项目业主应当在30日内向相关部门申请正式验收。(2)正式验收组由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机构等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地方及相关部门参加。(3)正式验收组对工程实体、施工资料、工程质量等进行详细检查,对预验收报告进行审查,形成正式验收报告。(4)正式验收报告应当报请相关部门审批。1.1.80验收合格后的程序(1)正式验收合格后,项目业主应当在15日内向相关部门办理工程移交手续。(2)工程移交后,项目业主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保修。(3)项目业主应当在工程保修期内,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整改,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第二节验收标准1.1.81工程质量标准(1)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2)工程实体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要求。(3)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1.1.82施工资料标准(1)施工资料应齐全、完整、真实、有效。(2)施工资料应包括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记录、质量检验报告、材料复试报告等。(3)施工资料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归档保存。1.1.83验收程序标准(1)验收程序应按照预验收、正式验收、工程移交等阶段进行。(2)验收组应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保证验收质量。(3)验收报告应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为工程移交和保修提供依据。第三节验收结果处理1.1.84预验收结果处理(1)预验收合格,工程可进入正式验收阶段。(2)预验收不合格,项目业主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预验收合格。1.1.85正式验收结果处理(1)正式验收合格,工程可办理移交手续。(2)正式验收不合格,项目业主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正式验收合格。1.1.86验收合格后处理(1)工程移交后,项目业主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保修。(2)工程保修期内,项目业主应加强对工程质量问题的监测,及时进行整改。(3)工程保修期满,项目业主应组织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第九章工程维护与管理第一节维护管理内容1.1.87工程设施检查(1)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全面、定期的检查,包括渠道、水闸、泵站、涵洞、桥梁等关键部位,保证设施运行正常。(2)检查工程设施的完好程度,发觉损坏、老化等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1.1.88工程设施维护(1)对渠道、水闸等设施进行清淤、加固、防渗处理,保证水流畅通。(2)对泵站、涵洞等设施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正常运行。(3)对桥梁、道路等设施进行维修、加固,保障交通畅通。1.1.89工程设施绿化(1)对渠道两侧进行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对泵站、水闸等设施周围进行绿化,改善工作环境。1.1.90工程设施安全监测(1)对工程设施进行定期监测,保证安全稳定运行。(2)发觉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防止发生。第二节维护管理措施1.1.91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1)制定工程设施维护管理手册,明确维护管理内容、程序、标准等。(2)建立工程设施维护管理档案,记录维护管理情况。1.1.92加强维护管理队伍建设(1)培训专业维护管理队伍,提高维护管理水平。(2)落实维护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1.1.93加大投入保障(1)保证工程维护管理经费充足,保障工程设施正常运行。(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维护管理效率。1.1.94加强监督检查(1)对工程设施维护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维护管理成果。第三节管理制度1.1.95工程设施维护管理制度(1)工程设施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周期、检查内容、检查标准等。(2)工程设施维修制度:明确维修程序、维修周期、维修标准等。(3)工程设施绿化制度:明确绿化范围、绿化标准、绿化管理要求等。1.1.96工程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原地产手房买卖合同
- 学校采购校服合同
- 工地门窗安装合同
- 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场地汽车租赁合同
- 污水处理厂施工合同
-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飞机液压与燃油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室内模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现代仪器分析综合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物流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 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
- NcStudio-V15-激光平面切割控制系统用户手册(LS1500)
- 氮气窒息事故案例经验分享
-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国家安全主题教育PPT模板
- BowTieXP风险与管理软件介绍
- 污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 原子杂化轨道理论
- 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文
- 互联网销售卷烟(烟草)案件的分析
- 公务员考察政审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