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经营操作手册TOC\o"1-2"\h\u318第一章:农业生产基础 3280781.1农业生产概述 318741.2农业生产要素 3126671.2.1土地资源 3209801.2.2水资源 3181991.2.3劳动力 424861.2.4资金 4109311.2.5技术 4246681.2.6信息 4153481.3农业生产技术 482271.3.1种植技术 422111.3.2养殖技术 4251261.3.3农业机械化技术 4261151.3.4农业信息化技术 53308第二章:农作物种植技术 555372.1种植前准备 511272.1.1土地准备 5230002.1.2种子准备 5324912.1.3设施准备 5162362.2播种与栽植 5202032.2.1播种 5196752.2.2栽植 5121492.3管理与养护 534152.3.1水分管理 5209402.3.2肥料管理 6236962.3.3病虫害防治 673092.3.4修剪与疏枝 6168102.4收获与储存 6208032.4.1收获 6233232.4.2储存 613144第三章:农业设施与应用 6108213.1设施农业概述 6255353.2设施建设与维护 6176673.2.1设施建设 6324663.2.2设施维护 7257343.3设施农业技术 7138763.3.1育苗技术 7174623.3.2环境调控技术 7119663.3.3病虫害防治技术 762533.3.4水肥一体化技术 7273183.4设施农业管理 7256773.4.1生产管理 727873.4.2人力资源管理 8284143.4.3营销管理 8177343.4.4财务管理 823570第四章:农业病虫害防治 898454.1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8184074.2防治策略与方法 868924.3生物防治技术 941594.4化学防治技术 926578第五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9292835.1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9140865.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131935.2.1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9144475.2.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0279985.2.3生态环境治理 10109755.3农业废弃物处理 10102055.3.1农业废弃物分类 10289455.3.2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 10294025.4生态农业模式 10152355.4.1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1012585.4.2常见生态农业模式 1022080第六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11211376.1经营管理概述 11250426.2生产计划与组织 11265916.2.1生产计划 11145846.2.2生产组织 11245406.3营销与推广 1143086.3.1市场分析 11287906.3.2营销策略 1240036.3.3推广渠道 12304196.4财务与成本控制 12139006.4.1财务管理 1238896.4.2成本控制 126980第七章:农业政策与法规 12237347.1农业政策概述 12106407.2农业法律法规 1322757.3农业补贴与扶持 13278937.4农业保险与信贷 1432652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14318958.1科技创新概述 14213638.2农业技术研发 14244678.3技术推广与应用 15227938.4农业信息化建设 1525428第九章:农业社会化服务 15122539.1社会化服务概述 15229689.2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16309019.2.1农业服务体系内涵 1695389.2.2农业服务体系构建 1695939.3农业金融服务 16276259.3.1农业信贷服务 16310519.3.2农业保险服务 1719777第十章:农业可持续发展 171702410.1可持续发展概述 17795310.2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 172595110.2.1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17297610.2.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171786810.2.3气候资源利用与保护 17183810.2.4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172029210.3农业环境友好型生产 183237910.3.1农药、化肥减量使用 18559910.3.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82823510.3.3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18823710.4农业产业链发展 182157510.4.1农业产业化经营 181053510.4.2农业社会化服务 181118210.4.3农业产业融合 18第一章:农业生产基础1.1农业生产概述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利用土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生产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过程。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1.2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水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1.2.1土地资源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土地资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其中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2.2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等。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1.2.3劳动力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农业劳动力包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1.2.4资金资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生产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改善生产条件、推广新技术等。合理筹集和利用资金,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2.5技术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核心要素。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储藏、保鲜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是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1.2.6信息信息是农业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农业信息包括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等。及时获取和利用农业信息,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做出科学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3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1种植技术种植技术包括作物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合理运用种植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1.3.2养殖技术养殖技术包括畜禽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科学运用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效益。1.3.3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1.3.4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的技术。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第二章:农作物种植技术2.1种植前准备种植前准备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一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土地准备土地准备包括翻耕、平整、施肥等环节。翻耕是为了破坏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便于根系生长;平整则是为了消除高低不平的地形,便于灌溉和排水;施肥则是为了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2.1.2种子准备种子准备包括选择优质种子、种子处理和发芽试验。选择优质种子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健康的基础;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发芽试验则是为了保证种子发芽率,提高种植效果。2.1.3设施准备设施准备包括灌溉系统、防护设施等。灌溉系统要保证水源充足,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防护设施主要包括防风、防寒、防病虫害等。2.2播种与栽植2.2.1播种播种要根据农作物种子的特性进行,包括播种时间、播种深度、播种密度等。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确定;播种深度要适中,以保证种子顺利发芽;播种密度要合理,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2.2.2栽植栽植是指将幼苗或成熟植株移栽到土地上。栽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避免高温或低温天气;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成活率;合理配置植株间距,保证生长空间。2.3管理与养护2.3.1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要根据土壤湿度、气候条件和农作物需水量进行适时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2.3.2肥料管理肥料管理包括施肥种类、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要根据土壤肥力、农作物生长需求和肥料特性进行合理施肥,以促进农作物生长。2.3.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健康的重要措施。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发觉病虫害及时防治,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2.3.4修剪与疏枝修剪与疏枝是为了调整农作物生长结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果实品质。要根据农作物生长特点和修剪时期进行合理修剪。2.4收获与储存2.4.1收获收获是农作物种植的最终环节。要根据农作物成熟度和气候条件确定收获时间,采用适当的收获方法,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4.2储存储存是为了保持农产品的品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要根据农产品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储存方法,如低温储存、干燥储存等,保证农产品安全、新鲜。第三章:农业设施与应用3.1设施农业概述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设施为载体,通过人工控制环境,实现作物的周年生产。设施农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优质的农产品和较低的资源消耗,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设施农业主要包括温室、大棚、中棚、遮阳网等,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和地域特点,可分为蔬菜设施、果树设施、花卉设施等。设施农业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3.2设施建设与维护3.2.1设施建设设施农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生产需求、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进行设施建设。(2)选用优质材料,保证设施安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提高设施的抗风、抗雪、抗腐蚀能力。(3)节能环保,降低成本。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设施能源利用效率。(4)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设施农业的智能化管理。3.2.2设施维护设施维护是保证设施农业正常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检查设施结构,发觉问题及时修复。(2)保持设施内部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3)定期检测设施环境参数,调整设备运行状态。(4)加强设施安全防护,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3.3设施农业技术3.3.1育苗技术育苗技术是设施农业的基础,主要包括种子处理、播种、基质配置、光照调控等环节。3.3.2环境调控技术环境调控技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的调控,以适应作物生长的需要。3.3.3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以保证设施内作物健康成长。3.3.4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4设施农业管理3.4.1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茬口安排、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等,以保证设施农业的高效生产。3.4.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环节,提高员工素质和生产效率。3.4.3营销管理营销管理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等,以提高设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4.4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收益分析、风险评估等,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农业病虫害防治4.1病虫害识别与诊断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是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首要环节。应对常见病虫害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等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发觉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观察作物生长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如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出现病变、虫害迹象等。(2)收集病虫害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形态比对等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鉴定。(3)了解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气候、土壤等条件,分析病虫害发生原因。4.2防治策略与方法防治策略与方法是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核心。针对不同病虫害,应采取以下防治策略与方法:(1)农业防治:通过调整作物布局、优化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气味等物理手段,诱杀害虫或驱避病虫害。(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控制。(4)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合理选择、科学使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4.3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天敌防治:利用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2)微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拮抗微生物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3)植物源农药:从植物中提取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害。4.4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防治对象等,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2)合理确定用药量:根据农药标签推荐的用药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3)科学使用农药:遵循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保证农药的安全、有效使用。(4)交替使用农药:为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5)注意用药时机: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避免病虫害大面积扩散。同时注意用药间隔,保证农药在作物收获前降解。第五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5.1生态环境保护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因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5.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2.1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低碳、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作物布局,推广抗逆、节水、节肥、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肥料、农药利用效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技术。5.2.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业附加值。5.2.3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侵蚀模数;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5.3农业废弃物处理5.3.1农业废弃物分类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病死畜禽等。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5.3.2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1)秸秆还田:将秸秆翻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秸秆饲料化:将秸秆加工成饲料,发展畜牧业。(3)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4)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建立回收体系,集中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采用焚烧、深埋等方法,防止病死畜禽传播疾病。5.4生态农业模式5.4.1生态农业模式概述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强调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5.4.2常见生态农业模式(1)循环农业模式: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为特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2)低碳农业模式:以降低碳排放、提高碳汇能力为目标,发展低碳农业生产技术。(3)生态农业园区模式:以园区为载体,集成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现产业融合发展。(4)休闲农业模式: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提高农业附加值。第六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6.1经营管理概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过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其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6.2生产计划与组织6.2.1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种植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2)生产任务分解: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单元,明确生产责任和目标。(3)生产进度安排:合理制定生产进度,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6.2.2生产组织生产组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协调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组织: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2)技术指导: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3)物资供应:保证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降低生产成本。6.3营销与推广6.3.1市场分析市场分析是农业营销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状况,预测市场发展趋势。(2)竞争对手分析: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3)市场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确定产品定位。6.3.2营销策略农业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2)价格策略:合理制定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3)促销策略:开展促销活动,扩大市场份额。6.3.3推广渠道推广渠道是农业营销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渠道:利用农产品交易市场、批发商等传统渠道进行推广。(2)网络渠道: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等网络渠道进行推广。(3)合作渠道:与相关企业、合作社等合作,共同推广农产品。6.4财务与成本控制6.4.1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管理: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降低生产成本。(3)收益分配:合理分配收益,提高农民收入。6.4.2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成本控制:通过技术改进、规模经营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2)销售成本控制:优化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3)管理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第七章:农业政策与法规7.1农业政策概述农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农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发展战略。国家根据不同时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指导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7.2农业法律法规农业法律法规是国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权益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以下为我国部分重要的农业法律法规:(1)农业法。农业法是我国农业基本法,规定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制度。(2)农村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农村土地的权属、用途、流转和征收等方面的内容。(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规定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4)种子法。种子法规定了种子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5)农药管理法。农药管理法规定了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7.3农业补贴与扶持农业补贴与扶持是国家为保障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为我国部分农业补贴与扶持政策:(1)粮食补贴。粮食补贴是对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直接补贴,旨在保障农民种植粮食的收益。(2)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补贴,以降低农民购置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补贴是对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补贴,以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等风险造成的损失。(4)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是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进行危房改造的补贴,以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5)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科技推广补贴是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补贴,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7.4农业保险与信贷农业保险与信贷是国家为保障农民利益、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发展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农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等风险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农业保险主要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两种类型。农业信贷是指金融机构为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资金需求,提供的一种贷款服务。农业信贷主要包括农业短期信贷、农业中长期信贷和农业专项信贷等。农业信贷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8.1科技创新概述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等。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长远性工作来推进。8.2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研发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育种技术:通过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作物品种。(2)农业生物技术: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生物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3)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设备。(4)农业信息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等技术。8.3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术推广与应用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包括:(1)制定技术推广政策:明确技术推广的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机制。(2)加强技术培训与示范: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3)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构建以农业科研单位、高校、企业为主体,覆盖全国的技术服务体系。(4)加强技术宣传与普及: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8.4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其主要内容包括:(1)完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农业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2)推进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打破部门、地区、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农业信息资源互联互通。(3)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动农业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4)加强农业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防护体系。第九章:农业社会化服务9.1社会化服务概述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提供各类服务,满足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需求的一种服务模式。社会化服务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社会化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9.2农业服务体系建设9.2.1农业服务体系内涵农业服务体系是指以为主导,以市场为纽带,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为载体,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全面服务的系统。农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咨询服务:为农民提供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提高政策执行力。(2)技术指导服务: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指导,提高农业技术水平。(3)市场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行情、价格走势等信息,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4)金融支持服务:为农民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缓解农业生产资金压力。9.2.2农业服务体系构建(1)完善政策体系: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为农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支持。(2)建立多元化服务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参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障。(4)培育人才: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9.3农业金融服务农业金融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贷、保险、担保等业务。农业金融服务的目的是缓解农业生产资金压力,降低农业风险。9.3.1农业信贷服务农业信贷服务是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金融服务。信贷服务包括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等。农业信贷服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放宽信贷条件: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提高信贷额度。(2)降低利率:对农业信贷实施优惠利率,减轻农民负担。(3)完善信贷风险控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保证信贷资金安全。9.3.2农业保险服务农业保险服务是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等。农业保险服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保险政策: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保险政策,提高保险覆盖面。(2)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建楼房买卖合同
- 房产抵押反担保合同
-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维护合同
- 体育赛事活动策划与执行合同
- 养猪场生产经营合同
-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化工仪表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Topic 1 Section 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沈阳科技学院《漆画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的正确的思想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 哈尔滨学院《文化创意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件 王新惠 模块二 供应链管理系统
- 美容院会员积分营销方案
-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 DL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 第一节-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的复制课件
- 2024年4月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 深部热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治疗肿瘤
- 2024年贵银金融租赁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眼电生理在视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第4版) 课件 第四章 发动机电器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