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与实践指南TOC\o"1-2"\h\u1777第一章工程结构设计概述 3313461.1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3285521.2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 3218011.3工程结构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431369第二章结构力学基础 4227362.1材料力学基本原理 479862.1.1应力与应变 57932.1.2材料的力学功能 5251382.1.3材料的破坏准则 5216752.2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5320982.2.1力学计算法 5134492.2.2矩阵分析法 597542.2.3有限元法 5193342.3结构稳定性分析 5285062.3.1稳定平衡与失稳 5742.3.2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6281962.3.3稳定性分析方法 616583第三章结构设计方法 6147763.1确定性设计方法 6276583.1.1力学模型 6283023.1.2计算方法 619913.1.3安全性评估 6210563.2随机性设计方法 618113.2.1概率论基础 6265763.2.2随机有限元法 7215463.2.3结构可靠性分析 7324763.3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774783.3.1优化准则 7240073.3.2优化算法 793243.3.3结构优化过程 7260813.3.4结构优化案例分析 75633第四章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 7189624.1国内外结构设计标准概述 7150374.1.1国内结构设计标准 8295884.1.2国际结构设计标准 8215614.2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8199014.2.1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861594.2.2结构设计方法 8145734.2.3结构材料功能 8106284.2.4结构构件设计 897564.2.5结构抗震设计 8116294.3结构设计规范的执行与监督 8101394.3.1结构设计规范的执行 8129014.3.2结构设计规范的监督 926874第五章结构设计软件与应用 9142225.1结构设计软件概述 9202955.2结构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9118855.3结构设计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1019444第六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10308906.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10296.1.1概述 10104166.1.2钢筋与混凝土的力学功能 10315196.1.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形态 10175486.2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 11303456.2.1设计原则 1111436.2.2设计方法 11171376.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1148416.3.1结构体系 11297586.3.2构件设计 11169486.3.3设计调整 1144466.3.4施工图绘制 123056第七章钢结构设计 12272617.1钢结构的基本原理 1242837.2钢结构构件设计方法 1246737.3钢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1317186第八章混凝土结构设计 1365488.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13324308.2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 14273908.3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145220第九章地基与基础设计 15188539.1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概念 15246339.1.1地基的分类 15228859.1.2基础的分类 15223549.2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方法 151689.2.1地基处理方法 15156169.2.2基础设计方法 15148109.3地基与基础设计实例分析 16237679.3.1工程概况 16229639.3.2地基处理 16231269.3.3基础设计 1614515第十章结构设计实践与案例分析 162738610.1结构设计实践的基本流程 162495310.1.1设计前期准备 161374410.1.2结构方案设计 161302610.1.3结构计算分析 161100310.1.4结构设计 17718610.1.5设计文件编制 1785710.1.6设计审查与审批 17251610.2结构设计案例分析方法 171577510.2.1现场调查法 17613810.2.2计算分析法 17138310.2.3比较分析法 172831310.2.4经验总结法 172708010.3结构设计实践与案例总结 171289110.3.1重视设计前期工作 172020510.3.2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172669210.3.3注重结构计算分析 17647210.3.4优化设计文件编制 182881510.3.5加强设计审查与审批 18第一章工程结构设计概述1.1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工程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需求,运用力学原理、材料科学、建筑技术等专业知识,对建筑、桥梁、隧道、港口等工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分析、计算和绘制设计图纸的过程。工程结构设计旨在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美观和可持续发展。1.2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远古时期,人类为了满足居住、交通、防御等需求,开始使用简单的材料和技术建造结构。以下为工程结构设计发展的几个阶段:(1)古代结构设计:古代人类利用天然材料,如土、木、石等,采用简单的结构形式,如圆形、方形、拱形等,进行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2)中世纪结构设计:铁器的使用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中世纪的工程结构设计逐渐发展,出现了石拱桥、木结构建筑等。(3)近现代结构设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工程结构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果。钢材、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使结构设计进入了现代化阶段。(4)现代结构设计:20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力学理论的发展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结构设计注重结构安全、耐久、环保、美观等方面的综合功能。1.3工程结构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工程结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失稳等危险情况。(2)可靠性原则: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结构应保持良好的工作功能,满足使用要求。(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降低结构设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美观性原则:结构设计应注重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时代特色。(5)环保性原则: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6)可持续性原则:在结构设计时,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设计的目标包括:(1)满足使用功能:根据工程需求,合理规划结构布局,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2)保证结构安全:通过科学计算和分析,保证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3)提高经济效益:在满足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设计成本,提高投资效益。(4)体现美观要求:注重结构造型和外观设计,使结构具有时代感和艺术价值。(5)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章结构力学基础2.1材料力学基本原理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的学科,它是结构力学的基础。以下为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2.1.1应力与应变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其单位为N/m²(帕斯卡,Pa)。应变是指材料在受力后的相对变形,是长度的比值,无量纲。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这一关系称为胡克定律。2.1.2材料的力学功能材料的力学功能主要包括弹性、塑性、强度、韧性等。弹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特性;塑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强度是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或振动载荷时,能够承受的能量。2.1.3材料的破坏准则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可能发生拉伸、压缩、剪切等破坏。根据材料的力学功能,可以建立相应的破坏准则,如最大拉应力准则、最大剪应力准则、畸变能准则等。2.2结构力学分析方法结构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力学计算法、矩阵分析法、有限元法等。2.2.1力学计算法力学计算法是指运用力学原理,通过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等,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简单的结构系统,如桁架、刚架等。2.2.2矩阵分析法矩阵分析法是将结构力学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结构受力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系统,如空间结构、超静定结构等。2.2.3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将结构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单元,通过建立单元之间的力学关系,求解结构受力的一种数值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结构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应性。2.3结构稳定性分析结构稳定性分析是研究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否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问题。以下为结构稳定性分析的主要内容:2.3.1稳定平衡与失稳稳定平衡是指结构在受到微小扰动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有平衡状态;失稳是指结构在受到微小扰动后,不能恢复到原有平衡状态,发生破坏或变形。2.3.2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功能、结构形式、边界条件、载荷作用等。在分析结构稳定性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2.3.3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根据稳定性理论,通过解析方法求解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数值分析法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求解结构的稳定性问题。第三章结构设计方法3.1确定性设计方法确定性设计方法是基于明确的力学模型和已知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依赖于力学原理、材料功能、结构几何参数等已知条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以下是确定性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3.1.1力学模型力学模型是确定性设计方法的基础,主要包括线性弹性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塑性模型等。力学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结构形式、材料特性、荷载作用等因素,以保证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3.1.2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是确定性设计方法的核心,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解析法是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等数学方法得到结构内力和位移的精确解;数值法则是通过有限元法、差分法等离散化方法求解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近似解。3.1.3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确定性设计方法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强度、稳定性、刚度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计算分析,保证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满足安全性要求。3.2随机性设计方法随机性设计方法考虑了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因素,如材料功能、荷载作用、环境因素等,以概率论为基础进行设计。以下是随机性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3.2.1概率论基础概率论基础是随机性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包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随机过程等基本概念。通过概率论方法,可以分析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概率特性。3.2.2随机有限元法随机有限元法是将随机性引入有限元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随机参数,考虑结构在不确定性因素作用下的响应,从而得到结构的可靠性评估。3.2.3结构可靠性分析结构可靠性分析是随机性设计方法的核心,主要包括可靠度指标、失效概率、敏感性分析等内容。通过对结构可靠性的评估,可以确定结构在不确定性因素作用下的安全性。3.3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是在满足结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寻找最经济、最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以下是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3.3.1优化准则优化准则是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包括重量最轻、成本最低、功能最优等。优化准则的确定需要根据设计目标、约束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3.3.2优化算法优化算法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核心,包括梯度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法等。优化算法的选择需要考虑问题的规模、求解精度、计算效率等因素。3.3.3结构优化过程结构优化过程包括建模、求解、评估等环节。在建模阶段,需要确定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在求解阶段,通过优化算法寻求最优解;在评估阶段,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以满足结构功能要求。3.3.4结构优化案例分析结构优化案例分析是对具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第四章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4.1国内外结构设计标准概述结构设计标准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国内外结构设计标准体系各具特色,以下对其中几种主要标准进行概述。4.1.1国内结构设计标准我国结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这些标准涵盖了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1.2国际结构设计标准国际结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美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ACI31819)、欧洲《结构设计规范》(Euro2、3、4等)、日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JStandard)等。这些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4.2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2.1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包括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等。这些原则要求结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4.2.2结构设计方法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确定性设计方法、概率设计方法、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等。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结构,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2.3结构材料功能结构设计规范对各种结构材料的功能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力学功能、耐久功能、耐腐蚀功能等。这些规定为结构设计提供了材料选择和使用的依据。4.2.4结构构件设计结构构件设计包括梁、板、柱、基础等的设计。规范中对各类构件的设计原则、方法、构造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4.2.5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设计是保证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安全的关键。规范中对抗震设计原则、抗震设防类别、抗震措施等进行了规定。4.3结构设计规范的执行与监督结构设计规范的执行与监督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4.3.1结构设计规范的执行结构设计规范的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2)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设计方法和参数;(3)加强设计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保证设计质量;(4)加强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审批,保证设计文件的合规性。4.3.2结构设计规范的监督结构设计规范的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结构设计规范培训制度,提高设计人员素质;(2)加强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保证设计质量;(3)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和审批,保证设计文件的合规性;(4)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变更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第五章结构设计软件与应用5.1结构设计软件概述结构设计软件是现代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实现了对结构设计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结构设计软件能够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优化和可视化展示,大大提高了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结构设计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结构设计计算软件、结构优化设计软件、结构可视化软件等。这些软件在功能上各有侧重,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相互融合,以满足不同设计阶段的需求。5.2结构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结构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输入:用户需要将结构设计的基本参数、材料属性、荷载条件等输入到软件中,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2)模型建立:根据输入的数据,软件自动建立结构模型,包括梁、板、壳等不同类型的结构元素。(3)计算分析:软件根据用户指定的计算方法,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稳定性分析、动力分析等,以获取结构的内力、位移、应力等参数。(4)结果输出:软件将计算结果以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5)设计优化:根据计算结果,软件可以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包括调整结构布局、优化材料选用、优化截面尺寸等。5.3结构设计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结构设计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某大型公共建筑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某跨江大桥结构设计:使用结构设计计算软件对桥梁结构进行计算,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变形和应力分布。(3)某风力发电机组塔架设计:运用结构优化设计软件对塔架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塔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4)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采用结构可视化软件对地下车库结构进行建模和展示,方便设计师和业主了解结构形式和施工细节。(5)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利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优化,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经济和美观。第六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6.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6.1.1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由于这两种材料的力学功能互补,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抗震功能。本章将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设计方法提供理论基础。6.1.2钢筋与混凝土的力学功能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延性,而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差的延性。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主要承受拉力,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通过合理配置钢筋和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结构的优化。6.1.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形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受弯破坏、受剪破坏、受压破坏和疲劳破坏。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构件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合理选择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保证结构的安全。6.2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6.2.1设计原则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构件的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2)保证构件的延性和抗震功能;(3)经济合理,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成本;(4)考虑施工方便,提高施工效率。6.2.2设计方法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弹性理论法:该方法基于弹性理论,适用于计算受弯、受剪和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2)塑性理论法:该方法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功能,适用于计算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3)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软件: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构件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6.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以下以一栋多层建筑为例,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6.3.1结构体系该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柱和剪力墙共同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6.3.2构件设计(1)框架柱:根据建筑物的层数、柱距和荷载大小,确定柱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柱的承载能力,配置适当的钢筋;(2)剪力墙: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墙厚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延性,配置适当的钢筋;(3)楼板:根据楼板的跨度、荷载大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挠度,配置适当的钢筋。6.3.3设计调整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计算结果和规范要求,对构件设计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安全、经济和施工要求。6.3.4施工图绘制根据设计要求,绘制施工图,包括构件尺寸、钢筋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施工图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安全、经济和施工等因素。第七章钢结构设计7.1钢结构的基本原理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原理:在钢结构设计中,强度是关键因素。根据材料力学原理,钢材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较高,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特性,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2)刚度原理:刚度是衡量结构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钢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构件的刚度要求,通过合理选择截面形式和尺寸,使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稳定性原理:稳定性是钢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设计中,要考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失稳现象。稳定性主要包括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和构件稳定性三个方面。7.2钢结构构件设计方法钢结构构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极限状态设计法:以结构达到极限状态为设计依据,通过计算各构件的极限荷载,确定结构的安全储备。极限状态设计法包括强度极限状态、刚度极限状态和稳定性极限状态。(2)概率设计法: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考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随机因素,通过计算各构件的概率可靠性指标,评价结构的安全性。(3)构件设计法:以构件为基本单元,根据构件的力学功能和受力特点,进行单独设计。构件设计法包括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等。7.3钢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以下以某多层钢结构建筑为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1)设计条件:建筑位于地震烈度为7度的地区,建筑高度为50米,共10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2)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和结构受力特点,合理布置柱、梁、板等构件,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2)构件设计:根据构件受力特点,分别进行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设计。3)节点设计:节点是结构传力的关键部位,需进行特殊设计,保证节点连接可靠。4)连接设计:连接设计包括焊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等,应根据构件类型和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5)防震设计:考虑地震作用,进行结构防震设计,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6)防腐设计:针对钢结构易腐蚀的特点,进行防腐设计,延长结构使用寿命。通过以上设计实例分析,可以看出钢结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第八章混凝土结构设计8.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混凝土为主要承重材料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基本原理在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而钢筋的抗拉强度较大,将两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既能承受压力,又能承受拉力的结构体系。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特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好的延性。(2)受力特性:在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通过合理配置钢筋,使结构在受力过程中,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3)构造原理: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原理在于将钢筋和混凝土通过浇筑、养护等工序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性较好的受力体系。(4)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保证结构在各种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受力功能和耐久性。8.2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极限状态设计法:根据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钢筋配置。极限状态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构件计算法:根据构件的受力特性,采用力学原理进行计算,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钢筋配置。(3)概率设计法:根据概率论原理,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钢筋配置。(4)优化设计法:在满足结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运用优化理论,寻求最佳的构件尺寸和钢筋配置。8.3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以下以一栋多层框架结构建筑为例,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1)结构体系: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柱、梁、板均采用混凝土构件。(2)设计参数:建筑高度24m,共8层,层高3m,抗震设防烈度7度。(3)设计步骤:(1)结构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结构计算。(2)构件设计:根据结构计算结果,分别对柱、梁、板进行设计,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钢筋配置。(3)节点设计:针对框架结构的节点,进行节点设计和构造处理,保证节点的受力功能和施工质量。(4)施工图绘制:根据设计结果,绘制施工图纸,为施工提供依据。(4)设计成果:通过上述设计步骤,完成本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包括柱、梁、板等构件的尺寸和钢筋配置,以及节点设计和施工图纸。第九章地基与基础设计9.1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概念地基与基础设计是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下面承受荷载的土体或岩石层;基础则是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部分。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目标是保证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9.1.1地基的分类根据地基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可以将地基分为以下几类:(1)砂土类:包括细砂、粗砂、砾石等;(2)黏土类:包括软黏土、硬黏土、膨胀土等;(3)混合土类:包括粉土、砂质黏土、泥质砂土等;(4)岩石类:包括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等。9.1.2基础的分类基础按照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1)浅基础:包括扩展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2)深基础:包括桩基础、地下连续墙、沉井等;(3)复合基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形式结合使用。9.2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方法9.2.1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加固、改良或调整,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1)换填法:将软弱地基土体挖除,换填为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砂石等材料;(2)预压法:通过加载预压,提高地基土体的固结速度和承载力;(3)深层搅拌法:将水泥、石灰等固化剂搅拌到软弱地基土体中,提高土体的强度;(4)灌浆法:将水泥浆、沥青浆等灌入地基土体,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9.2.2基础设计方法基础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按照地基承载力设计:根据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荷载,确定基础尺寸和埋深;(2)按照变形控制设计: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和地基变形特性,确定基础尺寸和埋深;(3)按照稳定性设计:根据地基稳定性条件,确定基础形式和尺寸;(4)按照经济性设计: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基础设计的经济性。9.3地基与基础设计实例分析以下以某高层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为例,进行分析。9.3.1工程概况该高层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东师范大学《风景园林设计实验古典园林景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立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美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航空大学《电路(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造型基础(工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源广东河源紫金县专门学校驻校教官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农业大学《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联合创作预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基础造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省工业学校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市政工程监理规划范本(完整版)
-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上幼儿园》 PPT课件
-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要点
-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14张)ppt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传统节日》PPT课件
- 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
- 开学第一课我们开学啦主题班会PPT课件(带内容)
- 电源线检验报告RVV
- 体育训练队队规
- 八字命理漫画版
- 电梯工程开工报告(直梯)(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