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3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3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3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3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2024年9月1概述 1.1任务由来 11.2建设项目特点 41.3评价工作程序 41.4相关情况判定 51.5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 71.6报告书主要结论 92.1编制依据 92.2环境功能区划 2.3环境评价标准 232.4评价等级 282.5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2.6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2.7环境保护目标 363工程额况 383.1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383.2项目概况 423.3工程内容 3.4工程施工布置及进度 733.5施工工艺流程 793.6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4工程分析 1044.1与水网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分析 4.2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方案的符合性分析 4.3与各类规划区划的符合性分析 4.4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4.5工程作用因素与影响源分析 4.6污染源源强核算 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465.1自然环境概况 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4声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56.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6.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3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4环境敏感区影响分析 6.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6声环境影响分析 6.7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8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6.9固体废物处置及环境影响分析 2026.10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2036.1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2077环境风险评价 2097.1风险识别 7.2事故可能性分析 7.3事故影响分析 7.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8环境保护及影响咸缓措施 2168.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2168.2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208.3水土保持 8.4生物保护及其他生态保护 8.5噪声控制 8.6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2338.7大气环境保护 8.8土壤环境保护 8.9人群健康保护 8.10环境敏感区保护 9环境监测与管理 9.1环境监测 9.2环境管理 9.3环境监理 10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4410.1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24410.2环境影响损益经济分析 24411结论 24611.1工程概况 11.2与政策和规划的相符性 24611.3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1.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24811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1.6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25211.7公众参与结论 25411.8综合结论 255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特别是农田水利事业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库及引调水、抗旱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加强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近年来,陵水县发力发展热带特色农业和冬季瓜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由于现状田间部分渠道无人管理,杂草从生,导致灌溉用水效益低;地势高的区域,灌区未覆盖,受限于没有稳定水源,无法充分利用开发,开发程度较少。通过新建泵站、塘坝和渠道等,提高水利用率,提高灌区抗旱减灾能力和农业灌溉水平,保障热带特色陵水县主要灌区有梯村灌区、小妹东灌区、小妹西灌区、小南平灌区、田仔水库灌区、墓山水库灌区、公田岭水库灌区、红星水库灌区、竹利灌区等,其中小南平灌区涉及到椰林镇、光坡镇等2个乡镇。为了解决陵水县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利用效益,促进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开展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很有必要。因此,陵水黎2024年2月陵水县行政审批局以陵行审批【2024】33号文批复了《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原则同意该项目的建设,批复内容如下:建设地点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和光坡镇等2个乡镇;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堰坝(水陂除险加固5座,蓄水池改造2座,新建和改造灌溉泵站4座,硬化和改造灌溉渠道25.235km,渠道水毁修复工程48处,新建和改造排沟6.893km,硬化机耕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项目的建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海南国为亿科环境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了环评项目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了相关资料,对现有项目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场址周边环境进行了现状质量监测。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深入研究、整理、统计分析,结合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工程特征、环境功能区划和保护目标,就本项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小南平灌区是由金聪引水工程、黎万水库和小南平水库联合灌溉。灌区设干渠2条,分别为黎万干渠和金冲干渠,长度分别为14.5km和15.38km。本项目灌区设计灌溉总面积5.48万亩,本工程完成后控制灌溉面积41135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38180亩,新增灌溉面积2955亩;自流灌区面积38935亩,提水灌区面积2200亩。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瓜菜、圣女果、芒果和荔枝等农作物,水田种植结构为双季水稻、瓜菜;林果地种植作物主要为芒果、荔枝和圣女果。本次工程主要为堰坝(水陂除险加固、新建和改造灌溉泵站,硬化和改造灌溉渠道等,新增灌溉面积2955亩;部分渠道两侧300m范围内涉及陆域红线,是工程建设关注的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本工程为非污染生态影响类工程,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工程运行产生的环境影响小。渠道自身不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水环境、生态环境影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要求,本次评价按照图1.3-1所示程序开展评价工作。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第一第一阶段3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第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图1.3-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环评文件类别的判定本项目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为E4821水源及供水设施工程建筑,A0513灌溉活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利——125灌区工程(不含水源工程的)——其他(不含高标准农田、滴灌等节水改造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属于“五十一、水利”——"125灌区工程(不含水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部令第16号)第四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项目类别类别五十一、水利——126引水工程——其他报告书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报告书五十一、水利——125灌区工程(不含水其他(不含高标准农田、滴灌等节水改造工程)注:水源工程共设有建筑物11座,其中堰坝(水陂除险加固5座,蓄水池改造(2)产业政策符合性判定本项目为农田灌区水利工程,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的“第一类鼓励类”——“一、农林牧渔业”——"1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盐碱化改善渗排工程建设,旱作盐碱地改造和综合利用,土壤侵蚀防治,土、肥、水速测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本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中规定的禁止类项目,属于许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环保法规相符性判定规划》《海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海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海南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4)选址的合理性判定本项目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范围主要为基本农田,符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田水利条例》《海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符合陵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6水县土地利用规划。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选址要求。本项目为水利工程,不涉及《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版)》中“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的使用,不涉及相关生产工序。根据《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管的通知》,“两高“项目暂按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主要指水泥、玻璃等)等六个行业类别统计,不包含水利行业。(6)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相符性本项目位于陵水县,建设范围涉及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符合《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版)》中的要求。本项目为水利工程,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重点关注水源工程选址及引水线路选线的环境合理性,施工和运行过程可能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包括:(1)施工期:包括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近岸海域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尾气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主体工程、施工工区等占地引起的陆生植被生物量的减少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生态环境问题;新建设施或设施拆除重建产生的建筑垃圾、淤泥、生活垃圾对周边土壤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2)运行期:主要是对港坡河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并由此产生的对水环境、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退水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泵站等运行时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划、区划的要求,能有效解决区域农业灌溉缺水问题,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对完善海岛型水利设施网络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施工期重点是对评价范围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等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在采取有效7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可以接受。运行期对港坡河下游年径流量及径流过程的影响有限,各河段主要断面、生态流量能够得以保障。本项目的建设将对局部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采取生态流量保障、生态避让减缓、修复与补偿等保护措施后,工程对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等不利影响将得到预防和有效减免。本项目的建设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保护角度综合分析是可行的。82.1.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8月修订施行);(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6月21日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10月修正);(1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6年2月修订);(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3年12月修订);(1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1月修订);(15)《农田水利条例》(2016年,国务院令第669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7月修订);(17)《节约用水条例》(2024年3月9日国务院令第776号公布);(1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1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12月22日修正);(20)《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保规〔2023〕4号);(2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2)《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48号);9(23)《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水河湖〔2022〕216号);(24)《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2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第号令);(28)《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发改体改规〔2022〕397号)。2.1.2地方环保法规(1)《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1月修正);(2)《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2017年9月修正);107号);(4)《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7年11月修正);第24次会议通过);第27次会议通过);(9)《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2022年5月修正);(10)《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琼发〔2017〕25号);生项目认定的通知》(琼发改投资〔2020〕427号);(12)《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版)》;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4)《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水(琼府〔2015〕111号);(15)《海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2.1.3相关规划区划(2)《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2015年第61号);(3)《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国函〔2011)167号〕;(5)《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改农经〔2020〕837号);要》(2021年1月);(10)《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11)《海南省生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5月);(12)《海南水网建设规划》(2019年7月);(15)《海南省水功能区划(修编)》(2021年);(16)《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11-2025年)》(2012年);(20)《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1)《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22)《陵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24)《陵水县十四五农田水利建设一张网规划(2021—2025年)》;(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11)《河湖生态需水评估导则》(SL/Z479-2010);(12)《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SL/T800-2020);(13)《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712-2021);(14)《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624-2011);(16)《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2011);(17)《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2014);(18)《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SC/T9102.3-2007);(19)《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SC/T9402-201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5)《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6)《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1.5其它依据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24年1月);2.2.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引水自小南平水库、黎万水库、金聪河、港坡河、排邦沟(为港坡河支流),其中小南平水库、黎万水库、金聪河为现状取水且本项目不新增,港波河、排邦沟新增取水;退水往金聪河、港坡河、排邦沟(为港坡河支流)。根据《海南省水功能区划(修编)》(琼环水[2021]5号)、《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陵水河“一河一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2-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能区级水功能区金聪河陵水河水口省控Ⅱ饮用、农业省控Ⅲ牛岭--V小南平水库---灌溉、防水、发电黎万水库-灌溉、防洪、供水服务人口划定时间1金聪河樟香坝15万一级保护区面积0.1796km²,二级保护区面积4.8187km²,准保护区面积6.2232km²。2岭门农场山泉饮用水岭门农场六队保护区面积215.24hm²,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18.35km²,二级保护区面积196.89km²。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2.2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评价范围内地下水以适用于集中2.2.3环境空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灌区范围内涉及路干线两侧一定范围(1类区两侧50m、2类区两侧35m)属于4a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GB3096-2008的4a类标准;铁路干线两侧一定范围(1类区两侧50m、2类区两侧35m)属于4b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GB3096-2008的4b类标准。2.2.5土壤环境通过查阅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的中国1公里土壤类型图(发生分类),评价范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利设施、居民区)。2.2.6生态环境2.2.7近岸海域根据《海南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0年修编)》,本项目周边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涉及二类功能区(B类)中的度假旅游区:南湾半岛-香水湾度假旅游区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2-3评价范围生态功能区划表22-4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图22-8近岸海域水质目标控制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评价范围的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包括海南中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及海南陵水牛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等,各个生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版)》,全省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区管控。本项目占地范围涉及三类合计3个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个,本项目评价范围本项目为水利工程,建设范围所在的灌区主要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评价范围还涉及部分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国家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表2.2-5本项目评价范围涉及的生态红线面积(m²)控制分区与本项目位置关系森林公园林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然公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一般控制区I-1海南中部山地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渠道距离态保护红线III-1海南中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一般控制区III-1海南中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以外地区渠道距离管控区生态保护红线(海岸带自然岸段、江河)、一般生态空间(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海岸防护)、水环境优先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高功能水1.执行生态空间(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性管控要求。一般管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1.执行全省要素类(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3.全面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建设。1.执行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炉窑,推动工业炉窑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集中供热。全面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建设。1.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风险,防范用地使用过程土壤环境污染,强化企业关闭搬迁后复,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块信息共享。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管控区加强油气储运VOCs排放管理,加强油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3.1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涉及的河流依据《海南省水功能区划(修编)》(琼环水[2021]5号)和海Ⅱ~IV类标准。有关污染物及其浓度限值见下表,其中SS参考《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项目1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无量纲)36534高锰酸盐指数465化学需氧量(COD)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₅)3467氨氮(NH₃-N)8总磷(以P计)0.1(湖、库0.2(湖、库0.5)0.3(湖、库0.1)9总氮(湖、库,以N计)砷汞镉铬(六价)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滴滴涕灌溉水质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二二二-51注:a加工、烹调及去皮蔬菜;b生食类蔬菜、瓜类和草本水项目1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不超过当时当地1℃,其它季节不超过2℃23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10人为增加的量≤104溶解氧>655化学需氧量(COD)≤236生化需氧量(BOD₅)≤137无机氮(以N计)≤8非离子氨≤(以N计)9活性磷酸盐(以P计)≤汞(Hg)≤镉(Cd)≤铅(Pb)≤六价铬(Cr6+)≤砷(As)≤硫化物(以S计)≤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LAS计)六六六≤滴滴涕≤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2018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一类区执行一级表2.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平均时间年平均(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441小时平均日最大8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年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24小时平均(4)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包括1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表2.3-4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适用地带范围昼间(LAeq(dB))夜间(LAeq(dB))居住区(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水利设施的建设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第二类用地的筛选值,居民区的建设用地执行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基本农田等农用地、河流底质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标准。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第一类用第二类用第一类用第二类用1砷2镉34铜5铅6汞87镍8四氯化碳99氯仿5氯甲烷1,1-二氯乙烷391,2-二氯乙烷56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55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571,2,3-三氯丙烷5氯乙烯苯14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半挥发性有机物苯胺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第一类用第二类用第一类用第二类用窟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其它镉水田汞水田砷水田铅水田铬水田铜果园镍锌2.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运行期除农田(2)废气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其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为1.0mg/m³,见表2.3-7;淤泥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二级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期无废气排放。监控点序号污染物标准依据度最高点1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监控点序号污染物标准依据度最高点1氨准》(GB14554-93)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二级新改扩建标准限制23臭气浓度20(无量纲)(3)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泵站等设施位于无交通干线经过的乡村区域,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4)固体废物控制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暂存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应做好防雨、防风、防渗、防漏等泵站运行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2.4.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运行期为受水区由新增用水带来的退水量和污染物入河量增加,不直接排放其他本项目引水自小南平水库、黎万水库、金聪河、港坡河、排邦沟(其中小南平水库、黎万水库、金聪河为现状取水且本项目不新增,港坡河、排邦沟新增取水),退水往金聪河、港坡河、排邦沟,港坡河为入海河流。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新增用水带来的退水,退水量为121.07m³/d (Q<200m³/d)、最大水污染物当量数为CODc的3020(W<6000),主要污染物为CODa、氨氮、TP等,废水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判定本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A,具体见下表。表2.4-1水污染物当量计算表当量值1排放量(t/a)当量数表2.4-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表因此,综合确定本项目水文要素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水污染影响评价等级为三2.4.2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2.4.3大气环境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引起的,主要是土石方开挖、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对场地内及附近居民的影响,影响范围、程度和时间有限,施工结束后影响2.4.4声环境本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所在区域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1类、2类、4类标准控制,周围200m内有村庄等声环境敏感点,建设前后敏感目标的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受影响人口数量基本不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4.5土壤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的规定,本项目属于水利中其他引水工程的类别,为Ⅲ类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属于农林渔牧业中其他灌区工程的类别,为IV类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土壤pH为6.10~6.81,含盐量为0.1~0.5gkg,无酸碱化和盐化现象,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Ⅲ类生态影响型不敏感建设项目、IV类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4.6生态环境分段按第6.1.2条确定评价等级。(1)陆生生态:本项目占地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自然公园和生态保护红线,黎万3#支渠、港尾农渠评价范围涉及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和海南陵水牛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评价等级为二级;其余范围评价等级为三(2)水生生态:不涉及保护区,评价等级为三级。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4.7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主要涉及生态风险,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2.5.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引水自小南平水库、黎万水库、金聪河、港坡河、排邦沟(为港坡河支流),其中小南平水库、黎万水库、金聪河不新增取水,港波河及排邦沟新增取水;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按整个流域考虑,地表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为灌区工程涉及河2.5.2地下水环境2.5.3环境空气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不设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2.5.4声环境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规定,运行期泵站、水闸周边200m范围。2.5.5土壤环境本项目不划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不2.5.6生态环境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涵盖评价项目全部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陆生生态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自然公园和生态保护红线,黎万3#支渠、港尾农渠评价范围涉及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和海南陵水牛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以黎万3#支渠、港尾1-1~1-3农渠用地红线靠近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和海南陵水牛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一侧外延1km,另一侧外延0.3km作为评价范围;其余范围以用地红线外延(2)水生生态2.5.7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主要为生态风2.5.8社会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的要求,工程建设对流域造成较大影响时,应分析工程对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属农田水利设施,服务于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社会环境评价范围为灌区涉及到的椰林镇、光坡镇等2个乡镇。2.5.9评价时段(1)现状水平年根据可研报告、工程涉及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资料实际搜集情况、现场调查与监测以及环境影响分析工作需要,大气环境的现状评价以2023年为现状水平年,地表水、土壤、声、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以2024年为现状水平年。(2)评价时段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段分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时期。其中:施工期评价时段为工程施工全过程,重点评价时段为施工高峰期;运行期评价时段为本次可研阶段设计的所有工程建成运行并发挥全部效益后,以2025年为规划水平年。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6.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2.6.2评价因子筛选运作临时人员活动筑(渣)灌区引调水区自然环境水文情势◎◎◎地表水水质◎◎◎◎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水土流失◎◎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声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力格局◎◎◎◎◎注:长期不利影响,▲短期不利影响,长期有利影响,△短期有利影响,空格为无相互作用;1、2、3数字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1表示影响程度小;◎受影响区。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6-2评价因子筛选结果施工期重点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和结构、行为等;生境面积、质量、能等。一般声环境等效A声级LAe大气环境SO₂、NO、PM₁o、PM25、CO、臭氧、TSP运行期重点水文情势一般区域社会经济,饮水安全、农业生产力提升。2.6.3评价重点本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改善灌区内农业生产供水条件,为当地热带高效农业和城乡生活生产用水提供基本的水资源保证,工程社会效益显著。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1)工程选线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工程渠线周边分布有森林公园、海南中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保护红线,须重点论证环境可行性,提出工程选址选线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按照陵水县用水总量控制要求,通过分析灌区节水水平、水资源(3)水资源和水文情势影响分析:工程从水库、河流调水后,减少了水库、河流的径流量,分析下游重要控制断面径流量和流量、水位等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同时分析调水后下游生态基流的满足程度,对灌区供水区提出水库、河流下泄生态流量及确(4)水环境影响分析:调水水源水量减少,导致下游水环境容量将降低,分析水库、河流调水前后主要国控断面典型水质因子浓度改变程度,论证水质达标状况,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影响。在灌区现状水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预测农业灌溉和城乡生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确定环境影响保护目标,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可能造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和运行特点、评价范围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功能,环境功能保(1)地表水环境施工期:维持施工区地表水体现有水域功能,对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必要的运行期:保护水环境,确保受工程影响的地表水体水质不因本项目运行而变差,(2)地下水环境保护工程范围内地下水水质,防止地下水污染,保证地下水环境不低于现状水质(3)陆生生态维持区域陆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维护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受影响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不致因工程建设而消失。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不发生大的改变,对受影响的保护物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最大限(4)水生生态河流生态流量得以有效保障,维护工程涉及地表水体水生生物种群及生境,受影响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不致因工程建设而消失,减缓由于水文情势改变造成的生态影(5)大气环境保护施工区大气环境,不因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显著下降,确保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一级标准,其他居住区、农村地区等达到二级标准。(6)声环境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保护施工区声环境,不因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周围声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施工场界噪声限值需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7)土壤环境保护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不因工程取水、输水或灌溉造成引起土壤酸化、盐碱化、沼泽化、沙化或植被退化演替等次生环境问题。2.7.2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本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或者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通过对工程区域环境敏感区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详见下列图表。表2.7-1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保护目评价范围金聪河W0中河II类现状取水口5小河新增取水、灌区排邦沟5小河新增取水、灌区中河官坡高速路桥至老郭园灌渠小南平水库N中型水库II类现状取水黎万水库N小型水库IV类现状取水基本农田-02.04万亩护红线陵水牛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N-自然公园IⅢ-1海南中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N-评价范围潜水层-0-灌区退水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1.1基本情况陵水县已建成水库工程33宗。其中中型水库5宗,分别为黎跃水库、田仔水库、小妹水库、走装水库与小南平水库;小(1)型水库6宗,小(2)型水库22宗。引水工程12宗,设计灌溉面积11.21万亩,其中引水灌溉面积超过万亩的工程有3宗,分别根据《陵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陵水县现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9。近几年,通过开展陵水县2015年度中央财政南繁基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南繁基地陵水片区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二期),主干渠道完好率达到95%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小南平灌区水源为小南平水库、黎万水库、金聪引水工程,主要涉及到椰林镇和光坡镇,设计灌溉面积为5.48万亩。干渠:灌区干渠2条,分别为黎万干渠和金冲干渠,黎万干渠长度14.5km,设计流量2.65m/s,设计灌溉面积为32000亩,现状灌溉面积19000亩;金冲干渠设计长度15.38km,设计流量2.25m/s,设计灌溉面积为22800亩,现状灌溉面积17000亩。金冲干渠主要支渠7条,从北到南分别是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支渠,金冲干渠及其支渠总长36.38km;黎万干渠主要支渠3条,从北到南分别是第一、二、三支渠,椰林镇为陵水县城驻地,主要依靠梯村灌区、小南平灌区、小妹东灌区三大灌溉系统水源,其主要灌溉农田为安马洋,主要灌溉渠道为梯村干渠1支渠、2支渠(梯村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灌区)、金冲干渠五里亭支渠(小南平灌区)、十三跨干渠尾端部分(小妹灌区)。主要干支渠网络均已敷设到位,尤其是梯村灌区1支渠,由于渠首水源为陵水河,加上该渠道基本位于干渠上游段,故控灌范围内农田水源充足。卓杰、华北村部分田块相对较高,且第一支渠以下斗渠无法自流灌溉该部分农田,渠道也尚未延伸至此,故2、光坡镇小南平灌区是由金聪引水工程、黎万水库、黎焕水陂和小南平水库联合灌溉,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5.48万亩;小妹水库东灌区的都总水陂设计灌溉面积为4.0万亩(小妹水库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为9.0万亩)。小南平水库位于陵水县境内的金冲河上游。水库建成于1999年,为中型水库,水库集雨面积46.4km²,总库容5055万m³,正常库容4815万m³,灌溉引水流量为金冲水陂位于陵水县境内的金聪河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79.13km²,金冲水陂黎万水库位于陵水县东北部大尖岭(陵水和万宁的边境,距离陵水30km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82km²,总库容量494万m³,正常库容336万m³,设计灌溉面积为2.873万亩。3.1.1.4灌区现状存在的问题部分灌溉渠道未进行防渗处理,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输水损失较大,加之渠道部分排水系统为天然土沟,未经过标准化设计,无法达到设计排涝标准要求,需进行拓宽。同时天然土沟两岸未经衬砌防护,岸坡坍塌滑坡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沟内淤堵,洪水漫顶,导致附近农田受淹,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给当地居民带来部分沟渠虽已硬化衬砌,但由于建设时间较长,维修养护不到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渗漏,部分渠道甚至出现了决口、断流的现象,无法满足设计灌溉流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量要求。2、光坡镇光坡镇小南平灌区的黎万干渠、金冲干渠及其支渠出现不同程度的渠道老化、损坏情况,部分支渠渠段沟型不明显或已被掩埋,如金冲4#支渠;部分渠道因损坏,导致断流,使得下游水田无水可用,成为望天田,如黎万1#支渠。本项目渠道现状为U型渠道及土沟;渠道年久老化,淤积严重、渠道内杂草、垃圾等造成渠道拥堵,渠道边坡塌方拥堵渠道,部分渠底冲刷严重,渠道硬化部分被冲毁:输水能力低,渠道水利用系数低,下游农田得不到灌溉;渠道的建筑物大多破损严重,过路涵破损中断,建筑物配套不足,有些农田无法得到灌溉,渠道输水分配不均,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渠道修建后缺少运行管理,有的常年无水有的则水量充足,水资源浪费严重,有填挖和破坏渠道现象。图3.1-2现有项目现状照片通过上述分析,综合出小南平灌区现状存在的问题汇总见下表。由于小南平灌区农作物在种植季节有急切的灌溉需求,部分工程如渠道清淤、渠道硬化改造已经提前进行施工。表3.1-2小南平灌区现状存在的问题所属镇区地形特点缺水特点势较高部分灌溉渠道未进行防渗处理,土未经过标准化设计;部分渠道老化金冲干渠、黎万工程型缺水势较高渠道老化、损坏情况,部分支渠渠段沟型不明显或已被掩埋;部分渠田无水可用,成为望天田;淤积严重,输水能力低,渠道水利用系数低黎万干渠、金冲工程型缺水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1.2续建和改造的必要性农田水利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农村生态环境方(1)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现有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稳陵水县已经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洪水毁坏、工程老化失修、供排水渠道淤积、水源的变化,每年对农田水利设施都必须进行维护和保养,对渠道进行清淤,对部分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恢复和提高其功能,是保证水利工程处于完好状态、来年农业生产能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从社会稳定的要求出发,必须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提高农(2)是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陵水县区域内水、土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区内水源本来较充足,但由于水量损失严重,加之部分干、支渠损坏或未配套,使大量水资源引不进灌不上白白浪费,而缺水问题却未得到较好解决。同时季节性缺水也致使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给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农业水利措施,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对该区域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灌区用水安全,减少灌区用水的无效消耗,提高灌溉保证率、灌溉技术与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3)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热带特色农业和冬季瓜菜基地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新局面。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目前,农业生产的水利根基还不稳定,农业生产防灾减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生产稳步持续发展。近年来,陵水县发力发展热带特色农业和冬季瓜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由于现状田间部分渠道无人管理,杂草从生,导致灌溉用水效益低;地势高的区域,灌区未覆盖,受限于没有稳定水源,无法充分利用开发,开发程度较少。通过新建泵站、蓄水池、拦水坝和渠道,提高水利用率,提高综上,为了解决陵水县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利用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根据《海南省水务厅关于加快启动编制市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通知》(琼水农水[2018]75号文)和《陵水县十四五农田水利建设一张网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县灌溉保证率达到90%,规划实施的内容包括:塘坝除险加固34处、改造堰坝(闸)24处、新建堰坝(闸)13处、硬化灌溉(含灌排两用)泵站77处、改造水窖(水池、水柜)45处;灌溉总面积为26.799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945亩,硬化渠道474.424km;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基本不受灾,新增10年一遇标准的排涝面积2.8862万亩,硬化排水沟总长度55.772km。因此,开展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建设很有必要,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灌溉泵站4座,硬化和改造25.235km灌溉渠道,渠道水毁修复48处,新建和改造排沟6.893km;硬化机耕路365m。3.1.3下一步工程建设任务灌与排、蓄与泄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综合治理。以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源工程、灌溉配套和治涝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小型农田灌排区域为单实行整村、成片建设。以中型灌区支渠为单元,以配套完善渠系工程为重点,以渠道防渗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完善各级渠系控制与配套建筑物。加强塘坝和泵站等水源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2.1基本情况行业类别: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为E4821水源及供水设施工程建筑,A0513灌溉活动;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为五十一、水利——125灌区工程(不含水源工程的),126引建设地点: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和光坡镇等2个乡镇。建设内容及规模:分为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水源工程:共设有建筑物11座,其中堰坝(水陂)除险加固5座,蓄水池改造2座,新建和改造灌溉泵站4座;灌溉工程:硬化和改造灌溉渠道25.235km,渠道水毁修复48处;排水工程:新建和改造排沟6.893km;硬化机耕路365m。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0193.1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财政资金。分析研究项目区水源及灌溉渠道工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各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以配套完善渠系工程为重点,以渠道防渗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完善各级渠系控制与设计水平年:根据灌区内有关基础数据统计节点及主要规划基准年设置情况,确定本工程现状基准年为2022年,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25年。灌溉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相关规定,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陵水县十四五农田水利建设一张网规划(2021—2025年)》和南繁基地建设工程一二期综合考虑,确定本项目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工程标准:参考《防洪标准》(GB50201-201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的规定,本项目塘坝属于小型V等工程,建筑物工程等级为4级,本次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设计,校核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校核,施工期洪水采用枯水期5年一遇设计。工程规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规定,灌溉面积在5~50万亩的灌溉工程为中型灌区、Ⅲ等工程。本项目灌区设计灌溉总面积5.48万亩,本工程完成后控制灌溉面积41135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38180亩,新增灌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溉面积2955亩;自流灌区面积38935亩,提水灌区面积2200亩。故本工程为中型灌灌溉用水量:新增灌面2955亩水源主要为灌区节水改造减少的渠道渗漏等损失。金冲干渠和黎万干渠为自流来水,现有来水量总体满足灌区用水需求。本项目仅在港坡河和排邦沟增加取水量85.81万m³/a用于补充2200亩灌面用水。灌面组成:小南平灌区的范围由《海南水网建设规划》和《陵水县十四五农田水渗漏损失或用水利用率过低,导致支渠后段灌溉用水不足;渠道年久老化,淤积严重、渠道内杂草、垃圾等造成渠道拥堵,渠道边坡塌方拥堵渠道,部分渠底冲刷严重,渠目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38180亩,新增灌溉面积2955亩。另通过泵站提水灌溉由3.2.2供需平衡分析根据《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24年1月),本项目供需平衡分析如下:1)种植结构和灌溉定额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瓜菜、圣女果、芒果和荔枝等农作物,水田种植结构为双表3.2-1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分布情况表(单位:亩)内容1种植比例(%)面积2种植比例(%)面积本项目灌溉定额分南繁基地灌溉定额和传统田洋灌溉定额二大类考虑。南繁基地田洋灌溉净定额采用《海南省陵水县2015年度中央财政南繁基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项目果园本项目《海南省用水定额》(DB46/T449-2021)一根据上表,稻稻菜和稻稻的灌溉净定额基本一致,果园略小于《南繁项目一期》和《南繁项目二期》,根据现场调研,小南平灌区果园主要种植结构为芒果、西瓜、圣女果,按照50%香蕉和50%芒果确定综合灌溉定额。2)需水量预测灌溉需水量根据各分区的灌溉面积、田土比例及作物组成,采用相应作物相应年式中:需W为灌溉需水量(m³);净M为净灌溉定额(m³庙);A为灌溉面积项目区内斗、农渠渠道配套工程建成后提高了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灌溉控制面积的灌溉效益。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旱作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应低于0.90,水稻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应低于0.95,同时考虑土壤类型和种植结构,项目区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取值为0.95,渠系水利用系数0.65,渠道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2。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管道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5,旱作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宜低于0.90,本次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5*0.90=0.85,即本项目管道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5。靠泵站提水通过管道灌溉的灌片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5。45月份传统田洋(m³/667m²-a)南繁基地(m³/667m²-a)传统田洋(万m²)南繁基地(万m²)自流灌溉自流灌溉稻一稻果园稻一稻34567809712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水源工程为了提高灌溉保障,本次对现有堰坝和蓄水池进行加固,对于地势高的灌面设泵站提水灌溉。本水源工程共设有建筑物11座,其中:塘坝除险加固5座,蓄水池改造2座,新建灌溉泵站4座。4)供需平衡分析1)生活用水量青山水厂供水范围包括县城(椰林镇)、光坡镇、三才镇、提蒙乡及黎安镇等,水源为小南平水库,设计规模为5万m³/d。供水管网基本覆盖整个县城、周边乡镇及部分村庄。水厂自身用水和输水管沿程损失按照15%损失考虑,则取水规模为5.75万m³/d。青山水厂的逐月用水量见3.2-4。月份天数5678912342)农业灌溉用水量根据表3.2-3,扣除提水灌溉水量,得到小南平片区灌溉需水量。生态流量按照多年平均径流的10%考虑。小南平片区总需水量详见表3.2-5。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景影响报告书表3.2-5小南平片区总需水量汇总表单位:万m³56789712344)来水量经水文分析,得出章香金冲水陂、黎万水库、小南平水库1964年6月~2009年5月历年逐月来水过程,以此长系列径流过程作为本次水量供需平衡调算的依据资料。4)小南平片区供需平衡计算小南平水库和黎万水库兴利库容的50%作为起调库容,供需计算过程详见表表3.2-6P=90%频率水陂及水库来水过程单位:万m³8月10月11月12月4月章香金冲水陂黎万水库64小南平水库多年平均章香金冲水陂黎万水库小南平水库表3.2-7小南平片区供需平衡计算分析表单位:万m³月份弃水漏的用水量弃水蓄水量余水+余水+亏水-600007000080090000000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注:(7)蓄水量是没有考虑蒸发及渗漏;(13)蓄水量是考虑蒸发及渗漏,按照2%考虑。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6)提水灌溉水量分析本工程新建4座提水泵站,详见表3.2-8。表3.2-84座提水泵站水源汇总表乡镇灌溉面积(亩)1武山关积村泵站排邦沟2武山火烧洋泵站3武山干田洋泵站4原有蓄水池武山关积村泵站,取水水源为排邦沟,排邦沟集水面积为6.46km²,根据供需计算,排邦沟满足灌溉需求。武山火烧洋泵站和武山干田洋泵站,取水水源为港坡河,排邦沟汇合口处以上集水面积为26.5km²,根据供需计算,港坡河满灌溉需求。港坡村泵站,取水水源为原有蓄水池,灌面满足原有蓄水池面积,本次不单独做调蓄分析。武山关积村泵站、武山火烧洋泵站、武山干田洋泵站满足灌溉需求,详见表3.2-9~表3.2-10。表3.2-9排邦沟调节计算过程(灌混面积500亩)单位:万m³漏的用水量⑤⑦678912345注:(7)蓄水量是没有考虑蒸发及渗漏;(13)蓄水量是考虑蒸发及渗漏。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蓄水量漏的用水量⑦678912345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占地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占地。工程永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工程永久建筑设施占地。工程永久在新测地形地类图上划定范围,永久设施建设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度约为3~4m。由于工程规模较小,材料、物料均临时堆放于渠道永久不另设施工营地。据生态现状调查结果,临时占地完成后控制灌溉面积41135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38180亩,新增流灌区面积38935亩,提水灌区面积2200亩。故本工程为5级,排水设计流量大于10m³/s,小于50m³/s的排沟为4级。本工程设计渠道灌溉流量均小于5m³/s,渠道均为5级,相人行桥、过路涵、分水闸和渡槽主要建筑物级别亦为5筑物级别亦为5级。排沟排水设计流量大于10m³/s,小于50m³/s的为4级,相应排沟上的建筑物机耕桥、人行桥、过路涵、分水闸和渡槽主要建筑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m³/s,装机功率小于100KW,建筑物级别为5级,本工程新建泵站18座,流量均小于2m³/s,泵站工程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SL252-2017)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的规定,本项目塘坝3.3.1工程布置根据当地政府及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建设的建议和要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为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和排水硬化和改造灌溉渠道3.471km(其中,硬化渠道4段)。镇、乡名渠别1会斗渠从米诵陈关雄住宅处至白矩形断面(0.52会斗渠矩形断面(0.53会斗渠官坡高速路桥至老郭园灌渠矩形断面(0.54会斗渠矩形断面(0.5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浚1座);新建和改造泵站4座及配套输水管道15条),水毁修复工程48处;排水工程:硬化排沟6.893km(硬化排沟8条、拆除重建4条);其他:硬化机耕路365m(硬化道路2条)。章宪章宪蓄水池长210m,高3m(新建挡土墙+砼面板护坡)维修加固长65m,高2.5m(新建挡土墙,配套φ160PVC引水管维修加固结构形式(宽×高)小南平灌区金冲坝维修加固米涌米涌拦水坝新建冲砂闸一座,配套启闭设施一套维修加固大潜洋坝新岭巴丽园坝重力式拦水坝,长19.5m,高1.1m港坡偷鸡尾坝库区清淤2775m³名称建设内容备注武山武山关积村泵站武山火烧洋泵站改造武山干田洋泵站港坡村泵站改造表3.3-5光坡镇硬化、重建渠道统计表名称结构形式(宽×高)长度(米)备注小南平灌区金冲4#支渠(光岭尾分渠)黎万1#支渠(兴岭分渠)黎万3#支渠(港尾分渠)岭门居米涌章宪章宪1斗渠章宪1-1农渠章宪1-2农渠章宪2斗渠章宪3斗渠章宪4斗渠章宪5斗渠章宪5-1农渠章宪6斗渠章宪7斗渠新岭1斗渠新岭2斗渠港坡1斗渠港坡2斗渠总长表3.3-6光坡镇硬化、重建排沟统计表名称结构形式(宽×高)长度(米)备注岭门居岭门居1斗沟矩形现浇0.8*0.8岭门居2斗沟矩形现浇0.6*0.6岭门居3斗沟章宪章宪1斗沟矩形现浇0.8*0.8章宪2斗沟矩形现浇1.0*1.0章宪3斗沟矩形现浇2.0*1.0武山武山大坡双通排沟新岭1斗沟矩形现浇1.5*1.0新岭2斗沟矩形现浇1.0*1.0矩形现浇1.5*1.0矩形现浇1.0*1.0矩形现浇3.0*1.0矩形现浇5.0*1.0总长表3.3-7光坡镇硬化机耕路统计表名称结构形式(宽×高)长度(米)备注小南平灌区金冲机耕路1金冲耕路路21边仔干渠边仔小学后面段渠道掏空6m深123边仔干渠起点拦水坝,新建上游右侧挡墙40米,下游左侧挡墙30米,更换放水闸门123456金冲干渠光岭尾分渠武山小学围墙封闭段+明渠789金冲干渠光星排洪闸出口挡墙损坏,闸门室门损坏,门高金冲干渠黎焕分渠闸门损坏1234黎万干渠新增金冲小学下游100m处塌方严重+新建斗门5黎万干渠兴岭斗门损坏,更换闸门67黎万干渠大坡村双通闸门下10米处,渠堤倒塌长8米,高13米,拆除原闸门新建挡墙,预留放水口)89黎万干渠石宝平出口挡墙损坏3米(左)黎万干渠石脚渡槽上50米,右侧渠堤处土方塌黎万干渠自来水取水口处渠堤倒塌,长15米,高1.5米1小南平水库放水涵管出口闸门损坏;溢洪道闸门启闭设备损坏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3.2水源工程水源工程共设有建筑物11座,其中:堰坝(水陂)除险加固5座,蓄水池改造2座,新建和改造灌溉泵站4座。本次堰坝除险加固工程共5座,涉及光坡镇1个乡镇。本工程拆除重建拦水坝2宗:大潜洋坝位于秒景村委会,拆除原坝体并重建,坝长45米,高1.8米,采用C25现浇砼结构,新建闸门及启闭机1套。新岭巴丽园坝位于新岭1斗渠渠首,现拆除原坝体并新建,坝长19.5米,高1.1米,采用C25现浇砼结构,新建闸门及启闭机1套、清淤400m³。维修加固塘坝3座:金冲坝溢流面砂浆脱落,局部结构破损老化,此次维修加固拟对坝体溢流面挂网浇筑20cm厚混凝土面板,为稳固面板结构,间隔1米设插筋与坝体锚固;米埔拦水坝现状无冲砂闸,本次加固拟新增1座1m*1m冲砂闸;港坡偷鸡尾坝淤积严重,本次加固拟对库区进行清淤处理,清淤量2775m³。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蓄水池改造工程共2座,涉及光坡镇1个镇。光坡镇共有2座蓄水池需进行加固改造,分别为章宪蓄水池、港尾大洋蓄水池。章宪章宪蓄水池长210m,高3m(新建挡土墙+砼面板护坡)维修加固维修加固图3.3-5章宪蓄水塘断面图图3.3-6港尾大洋蓄水塘断面图本次新建和改造灌溉泵站4座及新建配水管,涉及光坡镇1个乡镇。(1)新建灌溉泵站布置关积村泵站:新建泵房1座、配电箱1个、离心泵1个、变压器1台、高压电线800m、低压电线100m、管道1180m。火烧洋泵站:泵房内部设备改造、新建蓄水池和新建管道1035m。干田洋泵站:新建泵房1座、配电箱1个、离心泵1个、变压器1台、高压电线800m、低压电线100m、管道2066m。港坡村泵站:泵房内部设备改造和新建管道1000m。(2)泵站主要设计参数根据《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2022)。通过计算确定水泵流量小于2m³/s,装机功率小于100KW,泵站属于V等,小(2)型规模,泵站及所属的主、次要建筑物均为5级。泵站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表3.3-10各泵站参数特性表序号乡镇泵站灌溉面积(亩)最低运行水位(m)正常运行水位(m)1武山关积村泵站排邦沟2武山火烧洋泵站3武山干田洋泵站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原有蓄水池(3)管网布置管网布置包括:进水池(取水点)→干管→支管→给水栓布置,管网呈梳齿形布置。控制系统布置:控制部分由分水阀、排气阀、排泥阀组成,在地形高处布置排气(4)工程调度运行方式黎万干渠和金冲干渠为自流来水,现有来水量总体满足村泵站、武山火烧洋泵站、武山干田洋泵站从港坡河、排武山关积村泵站从排邦沟取水,排邦沟不属于河干田洋泵站从港坡河取水,港坡河为河道管理图3.3-8泵房设计图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3.3灌排工程本工程硬化和改造灌溉渠道合计25.235km,水毁修复工程48处。渠道防渗结构应根据气候、地形、土质、地下水位等自然条件,渠道大小、输水方式、防渗标准、耐久性等工程要求,并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后选定。渠道防渗方案主要有沥青混凝土防渗方案、刚性埋铺式膜料类防渗方案、浆砌石防渗方案和砼衬砌防渗方案。四种方案和优点及缺点比较如下表。缺点一防渗能力强,适应变形能力较好二刚性埋铺式膜料防渗能力强,质轻、运输便利,造价较低耐久性差三防渗效果一般不易保证,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受石料制约四防渗、抗冲性能好,耐久性强。可用于从上表分析得出,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工程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经久耐用、运用安全、管理方便的原则。从材料的耐久性、造价及防渗效果和渠道现状情况分析,本次选用砼衬砌防渗方案作为明渠的主要减糙、防渗材料。根据设计,拟采用直立堤型和复合堤型断面结构形式,结构形式见下图。直立采用C25砼整渠现浇,复合堤型底部采用C25砼浇筑,下铺碎石垫层,两侧为直立式砼挡墙,渠顶根据交通需要设置3m宽的砼路面或不小于1.0m的土路。本工程硬化和改造排沟6.893km。(1)排沟清淤设计①设计原则根据整个河道的走势,确保河流通畅,不允许倒坡,局部河段可以平缓或水平;保留河道的现状流势,避免大量开挖、回填;对于未污染的泥土充分进行利用,对于污染严重的底泥进行安全处理,避免污染物对环境的再污染。②清淤设计对超出河床纵坡设计开挖线的部分予以开挖清除,低于开挖线的部分保持河床原状。清淤疏浚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定,满足边坡稳定要求。③清淤、清障处置方式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清淤。清淤后达到恢复或扩大过水断面,提高行洪排涝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的目标。运输防护措施:运输车辆加盖封闭运输,防止掉渣对沿途造成污染和水土流失;车辆经常清洗,保持干净;运输道路进出口经常洒水,防止扬尘污染;由于采用水中清淤,淤泥含水量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及周边环境污染,因此淤泥挖至河岸后需经过晾晒方可外运。表3.3-12设计与加大流量(椰林镇)渠名长度(m)流量(m²/s)水深(m)流速(m/s)设计设计设计1、灌溉工程从米通陈关雄住宅处至白墓灌渠官坡高速路桥至老郭园灌渠渠名流量(m³/s)水深(m)流速(m/s)设计设计设计黎万3#支渠(港尾分渠)陵水县小南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米涌拦水坝1斗渠章宪1斗渠章宪1-1农渠章宪1-2农渠章宪2斗渠章宪3斗渠章宪4斗渠章宪5斗渠章宪5-1农渠章宪6斗渠章宪7斗渠新岭1-1农渠港尾1-1农渠港尾1-2农渠港尾1-3农渠灌溉工程渠系建筑物包括机耕桥、人行桥、路涵、下田坡、斗门、分水闸、进水闸、退水闸、尾水池、客水等。排水程配套建筑物包括机耕桥、人行桥、路涵、下田坡、集水口等。机耕桥多设在道路过沟渠处,以便机耕。本次机耕桥的设计参照《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中农村规定,设计荷载标准参照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设计,设计速度为20km/h,为单车道,采用板式结构,机耕桥洪水标准不低于所跨渠道的洪水标准。根据沟渠衬砌净宽的大小不同,本次机耕桥采用两种结构形式:①I型机耕桥I型机耕桥主要应用于沟渠衬砌净宽小于等于1m的情况,桥面宽根据道路实际宽度确定,以不小于现状宽度为宜,桥板板厚0.2m,为现浇C25钢筋砼,桥两端采用C25钢筋砼桥台,桥墩为C25砼重力式挡墙结构,桥下采用10cm厚现浇C25砼护底。Ⅱ型机耕桥主要应用于沟渠衬砌净宽大于1m的情况,桥面宽为4.5m,桥板板厚0.25m,为现浇C30钢筋砼,桥面两侧安装波形护栏,型号为Gr-SB-1B1护栏,桥两端采用C25钢筋砼桥台,桥墩为C25砼重力式挡墙结构,桥下采用10cm厚现浇C25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