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4页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三(上)质检联盟第三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临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一系列重大挑战,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世界各国的选择。身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之中,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如此应对之道,既针对重大现实挑战,又志在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更蕴含并传承着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智慧和责任担当。②2024年是十二生肖中的龙年,龙是中国的象征。给予一个现实世界中并非真实存在的对象以如此崇高的地位,可谓意味深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龙的雏形已经萌芽。古人对龙的原型有许多解释,近现代很多学者也对龙的原型进行了考证,提出了鳄鱼说、鲸鱼说、蜥蜴说、马说、熊说、闪电说等。无论其原型是什么事物,多数学者都同意龙是多种图腾融合的综合图腾,其综合与演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同氏族融合的过程。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先民的头等大事是通过耕种获取食物,而何时播种会对农作物收成带来很大影响。古人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把握气候规律有困难。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包括大雁在内的某些鸟类每年都有规律地南来北往,许多蛇冬眠后会在春暖花开时出洞,有些鱼类则会在每年的特定时段开始游弋于河流之中,某些走兽也会在特定的时间点现身。由于这些动物的“来往”和“现隐”如此有规律,人们便以某些鸟、蛇、鱼和鹿等动物的活动为依据来设定日历或节气,并据此播种耕耘,从而稳定或增加了粮食的产量。这被称作“物候历法”。由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那些特定的动物便被称为“候物”(比如候鸟),随之也被赋予了神性,并逐渐成为华夏大地上某个部落的图腾。随着部落之间的长期互利交往日趋紧密,也随着一些部落面对的外部共同挑战日趋严峻,各部落之间形成集体行动的合作需求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了部落的大融合。为了提高部落联盟的稳定性或降低融合成本,一个兼收并蓄各个部落图腾的统一图腾开始被合成:蛇身上长出了鱼鳞、鹰爪、兽首、鹿角……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龙。③尽管部落或氏族在融合过程中有着程度不等的武力征服成分,但龙图腾的产生过程,至少从逻辑上讲,显示出了部落融合的和平性与平等性。不难想象,如果是暴力征服,尤其是那些力量相差悬殊的部落之间的暴力征伐,被征服者的图腾是不可能成为征服者图腾的组成部分的。更合理的情形是,在多数情况下,部落的融合是通过各方晓以利害的和平谈判来实现的。华夏先民在大自然面前较今之国人显得更加脆弱,而成功应对挑战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形成合力,以便完成那些单个部落不可能完成的目标。除形成集体行动应对共同难题或挑战之外,部落融合还创造出巨大的互利共赢机遇。龙图腾一方面覆盖了更多的人口和土地,另一方面还通过整合制度、标准和管理而极大降低了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从而提升了人们的整体福利。和平、平等、自愿和秩序的基因,以及由基因驱动的福利普遍改进,在龙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也恰是在这一意义上,把中国龙翻译成“dragon”是一种误译,因为后者在西方语境中是邪恶的怪物。为了避免混淆,龙的准确翻译应该是“Long”。④在中华文明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不难发现,龙图腾的上述基因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并且明显地有别于西方思想传统。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说仅仅自己成功还不够,而且要与其他人一起成功;二是说只有和别人一起发展,自己才能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哲学家把孔子的这一重要思想概念化为“孔子改进”,以对应于西方经济学与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改进”,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的福利得到改进而同时没有人福利受损,这个社会便实现了福利改进。由于有人受益无人受损,“帕累托改进”在经济学上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追求的目标。当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所有可能性都不复存在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帕累托效率”也有不少人称之为“帕累托最优”。有人受益而无人受损固然好,却不足够好,理由在于没有使所有人获益。显而易见,作为社会追求的目标,与“帕累托改进”相比,“孔子改进”又上了一个层次,处于更高的境界。从相当意义上讲,“孔子改进”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改进的一种世界观。⑤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的两侧,书写着两条巨幅标语,一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另一条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彼时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写下的这两条标语,彰显的正是现代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祖国、如何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相处的基本目标和准则。7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过,当今时代的中国人所担当的历史使命是双重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时至今日,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体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理念与龙图腾、“孔子改进”可谓一脉相承。(摘编自张宇燕《以中国传统智慧看世界秩序与全球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有关龙的原型众说纷纭,难以确定,但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龙的雏形已经萌芽。B.龙图腾的产生过程充分说明华夏各部落之间在融合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武力征伐方式。C.作者认为将龙翻译成“dragon”是不对的,因为“dragon”不能体现龙身上所蕴含的文化基因。D.在中华文明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和平、平等、自愿和秩序的基因始终居于主流地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彰显了博大精深的智慧和责任担当。B.多数学者认为龙是多种图腾融合的综合图腾,其综合与演变的过程反映了不同氏族融合的过程。C.“物候历法”指人们以动物的活动和农作物的生长为依据来设定日历或节气,并据此播种耕耘来稳定粮食产量。D.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的两侧书写的标语彰显了现代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相处的基本目标和准则。3.根据材料第④段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改进”追求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发展使所有人获益。B.“孔子改进”比“帕累托改进”更胜一筹,处于更高的境界。C.“孔子改进”是为了对应于“帕累托改进”而提出的思想概念。D.“帕累托效率”指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所有可能性都不复存在。4.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说明龙图腾的产生过程。5.中国智慧对当今世界秩序与全球发展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说明。(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再游新都【注】的感想袁昌英①六年前一阵熏暖的南风,将我吹送到新都去住了几天,结果我在《现代评论》发表了一篇《游新都后的感想》。今年暑假又不知一阵什么风,把我飘送到那儿去住了两个多月。②六年后的新都,究竟有些什么变动?旧名胜依然凄然相对着。站在台城上,面临着枯槁的玄武湖,憔悴的紫金山,我不禁怆然而泣下了。在这悠悠时间中的六段节奏里,我及我的民族受到了再无以复加的创伤,且无以自解的耻辱。慈悲的祖土,我的心,此刻全然袒露在你面前,活似晒枯了的苦瓜皮的可怜心是为东四省热泪流枯的余迹!此刻,我不能不低头,不能不痛哭,不能不疾恨!你容颜上这股深郁沉愁,明明表示你也是悲哀过度的呀。③当然,你亲眼见着我们这些无聊不肖的儿孙,将你那满是血液,满是生命的躯体,一块块割让与异族,将你一直爱护有加的人民残忍酷恶地用鸦片烟、土匪、病毒、洋货等,一群群断送到黑暗无边的苦海里去,你的心何能不痛?你的泪何能不流竭?你的容颜何能不苍老?可怜的古迹,你既悲痛,我也无所依归,我们尽可抱哭一场吧!④经过六年满眼风沙的生活后,我又回到新都的新名胜,印象极佳。陵园及谭墓的茂林修竹,暗柳明花在我干枯的心灵上,正如沙漠上的绿洲对于骆驼队一样的新鲜可爱。在这里,我感觉人生不是完全无希望的,这里的一切似乎指示给我看出宇宙中原不调和的可以培植调和来,原无秩序的可以整理出秩序来,原来是丑恶的粗暴的可以蜕变出优美雄壮来!政治家若是能有治园者的手腕,我们这丑陋杂乱的社会岂不也能变为一个有秩序有调和性的优美壮健的国家吗?⑤然而事实却不然。六年中治园者的努力竟将原是一片荒山芜田的废地,培植得琼花相对,玉树争妍,到处皆春的乐园了。六年中政治的进步在哪里?社会民生的改善在哪里?虽是不能完全曰无,可是显明的进步是不易标明出来的。结症究竟在何处?难道治园者的手段比政治家强吗?事实是:植物易治,动物难驯。然而我以为还有一个至理在其中:就是,治园者以人的资格来治植物,当然容易见功。不过,以陵园谭墓本身之美满而论,与它们有关系之人类是不能完全无希望的。⑥六年前未竣工的陵园在我心灵上所发生的印象颇有些缺憾,这次可不同得多了。这里树木配置的匀称,花草铺陈的有致,建筑的壮丽,可谓尽人工之美了。这个美的节奏是喜悦的、飘然的、活跃的,不比我们在北平古建筑物前所感受的音节是沉毅的、雄浑的、深思的。在愁郁深思的时候,我愿立于古建筑物的前面,任我的心灵去与古人谈着已往的盛事。可是舒畅心广的时节,血管里的生命盛旺时,我也高兴来这里盘桓。陵园所代表的莫非是我们尚未经验到的那种有活力、生气蓬勃而方兴未艾的未来中华民族吗?⑦几何年前谭祖庵先生仍留人世,而今则已是占有新都最幽妙的地方古人了。时间,你的食量可真算不小。这目前的一切不是时间的赐予吗?这重重叠叠,愈入愈深,愈深愈绿的幽境,不是时间培植,从何而来?我在这浑厚沉壮、不露锋芒的谭墓环境内,又不得不惊叹时间与治园者的成绩。满林的硕干老树非时间的抚养不能成就。谭墓的优点在其有曲折、有含隐,威而不露、富而不丽的气概。若谓陵园象征活跃的、盛旺的、行将复兴的中华民族,谭墓可说是中华民族已往四千年光荣历史精神的具体化。⑧新都,你的旧名胜困于沉愁之中,你的新名胜,尽量发扬光大着。可是你此刻的本身咧,却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池罢了。新都,你除了陵园谭墓还足以自矜,更有别的可引以自重吗?不错,你有几条马路,几座宫殿式的衙门,不少的洋式官舍与私宅。然而每次经过时,我总觉得它们多半是没主宰的空虚的躯壳,它们一大部分实在是些魂不附体的空建筑,因为主宰它们的灵魂也许是往上海洗浴去了,跳舞去了,看电影去了,再不然,就是在北平、牯岭、外国闲逛去了!⑨新都,你是个政治的所在地,但是政府人员多半不以你为家。新都,此岂非君之辱、君之耻吗?试问:在这种散漫空虚的生活里,你如何能产生、营养、发挥一种固定的、有个性的、光荣的文化出来?你若没有这种文化,你的城格从何而来,从何而高尚?你被立为都城已经不少的时间了,然而全城不见一个可观的图书馆、一个博物馆、一个音乐馆、一座国家戏院!你这种只有躯壳而不顾精神生活的存在,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没面子!新都,你如欲在这天地人间堂堂皇皇的立得住脚,白天不畏阳光的金照,夜里不忌月亮的银辉,你就非将你的心魂捉住在家不可,非创造出一种轰轰烈烈的特有文化不可,不然,你如何能代表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向世人说话呢?1934年(有删改)【注】新都: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直接点明了自己六年前在新都住了几天和今天暑假到新都住了两个多月之事,与标题相呼应。B.文中将两次到新都所看到景色进行对照得出结论:新都的景色没有任何变化,城池也依然是没有灵魂的。C.文中第⑦段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陵园谭墓的景象及“我”游览时的感受,表达了“我”对谭墓的敬仰之情。D.文中用“为东四省热泪流枯”“割让与异族”“鸦片烟、土匪、病毒、洋货”等指向了当时的时代环境。7.关于文中第②段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六年后的新都,究竟有些什么变动”进行发问,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思考。B.“凄然相对着”“枯槁”“憔悴”等词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绘出了旧名胜的衰败。C.之所以“我不禁怆然而泣下”,完全是因为旧名胜经过六年的时间流逝依旧萧瑟。D.用“晒枯了的苦瓜皮”“可怜”来形容“我”的心,真切地体现了“我”内心的痛苦。8.请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9.袁昌英的散文具有深沉的情感,本文是如何表达深沉的情感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选自《孙子兵法》,有删改)材料二:陈友谅既陷太平,据上流,遣人约张士诚同侵建康。或劝上①自将击之,上曰:“敌知我出,以偏师缀我,而大军顺流直趋建康,半日可达,吾步骑急回,百里趋战,兵法所忌。”乃召康茂才,谓曰:“二寇相合,为患必深,若先破友谅,则东寇胆落矣,汝能速之使来乎?”茂才曰:“家有老阍者②,旧尝事友谅,今往必信。”遂令阁者贵书,乘小舸③径至伪汉军中,许以内应。友谅果信之,甚喜,问康公,曰:“今何在?”曰:“见守江东桥。”又问:“桥何如?”曰:“木桥也。”赐食遣还,嘱曰:“吾即至,至则呼老康为号。”阍者还告,上曰:“虏落吾彀中④矣。”乃使人撤木桥,易以铁石,一宵而成。冯胜、常遇春率三万人,伏于石灰山侧,徐达等军于南门外,杨璟驻兵大胜港,张德胜、朱虎率舟师出龙江关外,上总大军于卢龙山,令持帜者偃黄帜于山之右,偃赤帜于山之左,戒曰:“寇至则举赤帜,闻鼓声则举黄帜,伏兵皆起。”是日,友谅果引舟师东下,至大胜港,水路狭,遇杨璟兵,即退出大江,径以舟冲江东桥,见桥皆铁石,乃惊疑,连呼“老康”,莫应,始觉其诈即分舟师千余向龙江先遣万人登岸立栅势甚锐。时酷暑,上度天必雨,令诸军且就食,时天无云,忽风起西北,雨大至。赤帜举,诸军竞前拔栅。友谅麾军来争,战方合,适雨止。命发鼓,鼓声震,黄帜举,伏发,徐达兵亦至,舟师并集,内外合击,友谅军大败。乘胜逐之,遂复太平。(选自《智囊·兵智部·诡道卷》,有删改)【注】①上:明太祖朱元璋。②阍者:守门人。③舸:船。④彀中:弓箭所及的范围,比喻圈套、牢笼。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始觉A其诈B即分舟师千余C向龙江D先遣万人E登岸F立栅G势H甚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康,今南京,三国的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在此建都。B.“易以铁石,一宵而成”中的“易”与成语“平易近人”中的“易”词义不同。C.偃,指放倒,与《项脊轩志》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偃”词义不同。D.度,指估计,与《过秦论》中“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的“度”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征善战,却向敌人装作软弱无能;准备攻打近处,却给敌人造成攻击远处的假象。这都是用来欺骗麻痹敌人的诡谲之术。B.陈友谅派人约张士诚一起进攻建康,有人劝朱元璋亲自率领军队迎击陈友谅,朱元璋认为此建议并不妥当,是兵法忌讳的。C.康茂才让曾在陈友谅手下做事的一个看门人带着书信,乘小船到陈友谅的军中,看门人说愿做内应,陈友谅对此将信将疑。D.朱元璋做好了军事部署,陈友谅果然如期领着水军东下,后看见桥都是铁石筑成的,很惊疑,连声呼喊“老康”,却没有人答应。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2)若先破友谅,则东寇胆落矣,汝能速之使来乎?14.材料二中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主要运用了材料一中什么方法?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韩谏议注①(节选)杜甫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②稀少不在旁。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③。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④。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⑤。【注】①韩谏议注,韩注,生平不详,由此诗看当为楚人,此时正隐居于洞庭湖。谏议是其曾任官职,唐门下省属官有谏议大夫,正五品上,掌侍从赞相,规谏讽喻。②羽人,飞仙,借指远贬之人。③张良,字子房,韩国旧贵族,后为刘邦谋臣,刘邦得天下,张良说:“愿去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赤松子是神农时雨师。④枫香,《尔雅注》说枫似白杨有脂而香,称枫香。道家常以枫香和药,餐枫香喻持操隐居。⑤玉堂,汉未央宫有玉堂。这里指朝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想象友人韩注的境况:远在岳阳,心情抑郁,想要鼓翼奋飞,却辗转在病床。B.诗人以美人称指韩注,后又以张良比之,是为言其有贤才,并表达对贤者隐居的惋惜。C.五至八句以虚笔写群帝欢宴而飞仙稀少之景,实指小人得势而贤臣远去的朝廷现状。D.本诗在意象选取、意境营造及情感抒发上有楚骚之风,以浪漫主义形式观照社会现实。16.“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两句中,有人说“吾”指杜甫,也有人说“吾”指韩注。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九江甘棠湖上曾依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句意建造了“浸月亭”。(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飘荡的自由畅快之感。(3)诗词以问句收尾,可使诗歌余味悠长,耐人咀嚼,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蚂蚁的世界中,搬家不仅是成年工蚁必须应尽的职责,也是小蚂蚁一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课程。每只小蚂蚁都在通过模仿和实践,学习关键的生存技能。蚁族在搬家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比如找寻足够大又安全的新住所、规避天敌、应对恶劣天气等。通过这些经历,小蚂蚁们不仅学会了生存技能,(甲)。正如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会与伙伴合作和解决冲突。对蚂蚁而言,搬家中穿越森林是一段未知的旅程,充满了无限的惊险。大搬家的号角已然吹响,它们整装待发,准备踏上勇敢的探险之旅。每只蚂蚁都像一位缩小版的勇士,它们的世界因体型的微小而变得异常庞大。在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